李树丰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设备部,山东 济南 250033
随着现代医院的发展,医疗设备在医院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各种高新技术设备全方位地进入诊断、治疗乃至管理等各个方面,而且更新周期明显缩短,由于各级医院的医疗设备不断增加,使得医疗设备的购置和使用管理成为设备管理的重要内容。新的卫生部三甲等级标准的颁布[1],要求医疗设备的管理更加精细化、标准化,为医院设备管理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为提高医院医疗设备的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医疗设备的效能,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完好率、减少或杜绝人为损坏,保证医疗设备处于最佳状态,已经有很多的医疗设备效益考核分析方法。但是以往的各种医疗设备效益分析方法[2-7],过多地注重设备的经济效益,分析数据不够精确不能很好地体现设备的效益分析。本文以净回报率和季度增长率为基础进行经济效益分析,通过设备在科室诊疗地位和科研成果等分析设备社会效益,分别从机时利用、人才培养、科研成果、功能开发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使得效益考核评价办法更加科学化、精细化。
医疗设备绩效考核方案在前期各种绩效考核方案的基础上,逐步改进,根据医疗设备不同类型分类分析,期望能更精确地反映医疗设备的经济效益。
设备收入根据设备类型不同,收入方式也会不同,主要有检验收入和治疗收入两种,另外一部分设备回报主要是依靠耗材设备本身,基本没有回报或者回报相对较少。针对以上3类设备,将设备收入分为检验收入、治疗收入和随机耗材收入。
设备成本:① 设备折旧费。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年限进行计算,月折旧费=设备购置价/折旧月限,超过折旧年限将设备购置价5%作为维护管理费。② 设备维修费用。当以实际发生的费用据实统计,每笔维修费按照12个月进行分摊,月维修费用=维修费用/12。如果是购买保修合同,月维修费=合同价值/合同月限。③ 不收费设备耗材费用。根据具体情况,按照科室单台设备领用耗材费用总额统计。如果耗材为科室多台设备共用,按照每台设备诊疗次数比例分配耗材费用。在以前的计算方法中,人力和水电场地等成本都计算在内[8-9],考虑这些成本数额较小并且每个月浮动范围小,对净回报率影响较小,所以本文忽略人力、水电等成本。
设备月净回报率
= (治疗收入+检验收入+随机耗材收入-月折旧费用-维修费用-未收费耗材费用)/月折旧费用。
效益评价范围:医院在用价值20万元以上的医疗设备;评价时间:2011年1月1日~12月31日;评价设备数量:105台。主要以分析季度净回报率和季度净收入差额为主。
以净回报率分析统计:4个季度净回报比例始终盈利的设备有42台,占总分析设备数量的2/5;净回报比例始终亏本的设备有33台,约占总体考核设备数量的1/3;4个季度净回报比例处于盈利和亏本波动的设备有30台。以回收成本年限统计:需10年收回毛成本的有24台设备,约占总考评设备数量的1/5;一年内回收成本的设备约有8台,并且主要是临床医技科室医疗设备;其他设备需10年以上回收毛成本。由此可以分析医疗设备并不能给医院带来足够的利润。
表1 20万元以上医疗设备2011年4个季度净回报比例明细
分析连续4个季度的数据,见表2,连续3个季度收入持续增长的设备有10台,约占总分析设备数量的1/10。大部分为净回报率较高医疗设备,其中也包含神经外科的手术显微镜和研究型显微镜属于净回报率比较低,但是收入却是逐步增多的设备,追究其原因为科室通过分析医疗设备使用管理存在问题进行改进的效果。二三季度收入持续增长,四季度收入开始降低的设备有31台,约占总分析设备数量的1/3,基本都是净回报率比较高的设备。四季度医院整体业务量变低,本部分设备绩效相应的也受到影响。连续3个季度收入持续减少的设备有0台。通过分析4个季度医疗设备的收入变化可以看出,医疗设备的经济效益主要是随着医院业务量的变化而变化,而不是单独的经济体,更进一步证明分析医疗设备社会效益的必要性。
表2 20万元以上医疗设备2011年4个季度收入变化明细
随着医疗逐步市场化,看病贵看病难等问题也相继出现,如果仅从经济效益分析医疗设备的使用和购买计划,将进一步导致过度医疗和限制医院发展等问题。为更合理地分析医疗设备的使用和购买,本文提出了医疗设备的社会效益分析。
医疗设备的社会效益分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医疗设备诊疗次数、开展新技术、开展科研项目和发表科研论文。医疗设备诊疗比例主要是针对那些没有任何收入但却是科室必须的医疗设备,根据不同使用范围计算医疗设备诊疗比例,如门诊使用医疗设备诊疗比例为医疗设备诊疗次数/科室门诊次数。很多医疗设备的购买是为进一步拓宽医院诊疗范围和提升诊疗水平,因此采用多项新技术作为评价医疗设备社会效益的因素。开展新技术的判断标准以发表和媒体报道为标准。科研项目根据级别不同分为不同等级进行评价。科研论文以发表期刊影响因子为评价标准。
本文采用净回报率和季度收入增长变化进行医疗设备的经济效益分析,能直观准确地反映医疗设备的经济效益,同时通过分析医疗设备的社会效益避免过度医疗和限制医院发展。经济效益分析和社会效益分析的有效结合,可更全面、精确、精细地评价医疗设备使用和管理情况,更好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同时能调整医疗设备购买计划,更好地为医院发展、为病人服务提供更有效的保障。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与评审细则[S].2011.
[2]冯建,朱峰,黄孝福,等.浅谈医疗设备的效益评估[J].医疗装备,2007,25(l):27.
[3]穆云庆,赵存现,陈燕凌.大型医疗设备成本效益分析及重要性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1):95.
[4]曹少平,张力方.大型医疗设备成本绩效考核数学模型的建立[J].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2011,32(2):80-84.
[5]胡玉华,童其荣,方洪兴.10万元以上医疗设备经济效益分析[J].中国医疗设备,2010,25(10)51-53.
[6]陈康.大型医疗设备投资效益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0,28(40):70-71.
[7]李帅帅,王凤,施安,等.医疗设备的效益分析方法和作用[J].中国医疗设备,2011,26(5):115-116.
[8]史河水,郑金龙,韩萍,等.浅谈大型医疗检查设备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J].医学与社会,2002,15(2):63-64.
[9]戴淑杰,李笑堃,孔凡圣,等.大型医疗设备成本效益实例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0,29(8):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