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散装化产业拿什么奉献给未来?

2012-11-26 03:34吕占斌
散装水泥 2012年4期
关键词:水泥责任企业

对话现代散装水泥产业(22)

在中国现行经济社会中,屡见不鲜的经济目标和动机的巨大偏差,乃至造成的种种不协调的失衡现象,正如同飘在大海中一块块不大不小的浮冰,猛烈地冲撞着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航船,发出震天价响的一系列不和谐音,是那样的刺耳、扎眼;也是一种警策信号,是那样的令人心生忐忑!

尚未脱掉浓厚传统行业色彩的水泥业,也不可能是一个世外桃源,常常在经济失衡的大戏中扮演着一个角色,具体表现为,单纯追求GDP成绩单上的漂亮数字,沾沾自喜;一味追求产能规模和产量指标,趾高气扬;一直以来将外延性产能扩张放在首位,恶性膨胀;环境生态保护说起来重要、干起来不要,奉行企业利益与社会责任的双重标准;在这种传统理念支配下的缺乏正确战略导向的短视行为,始终像一朵不散的阴霾笼罩着整个水泥产业,也是造成产业无序和效率低下的最大弊端。

大视野俯瞰产业现阶段发展轨迹,水泥行业确实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面临着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三江汇流”的新阶段,发生风暴狂袭、惊涛拍岸的场景,也是在所难免的。

此情此景之下,我们憧憬产业的未来,笔者禁不住进行沉重的反思,并发出如下一连串的感慨——水泥产业在巨大转折期中该做些什么?水泥企业如何担当起神圣的不可推卸的企业社会责任(CSR)?水泥散装化产业拿什么奉献给未来!

企业社会责任不应做为一种装门面的绿色粉饰,更不是谋求商业利益的机会主义金字招牌,而是水泥行业由传统向现代产业蜕变过程中必须经历的洗礼。笔者撰写本期博文的初衷,并不是与业内外人士切磋水泥企业该不该承担社会责任问题,那本来早就不应该是个问题,其目的是把话题从务虚层面导向操作路径上来,即如何通过水泥散装化产业更好地担当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现代水泥产业的核心价值观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企业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要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对消费者、对环境、对社会的贡献。

文化表现为方式,文明则体现着价值。社会责任体现了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具体来讲,社会责任实质上是一个组织以一种有利于社会的方式进行经营和管理,对社会应负的责任,承担高于组织自己目标的社会义务。让我们循着环境责任、市场责任、创新责任和道德责任的逻辑线索,去考察评价水泥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水平和执行力。

站在今天的时间节点上,把水泥产业担当起社会责任郑重地列为本期的话题,确实较比社会上其他产业来讲,有着更加突出的、更加重要的、更加现实的意义。这当然是水泥行业本身及其现状所决定的。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显示,目前中国提供的碳减排量已占到全球市场的三分之一左右,居全球第二位。据世界银行测算,全球二氧化碳交易需求量超过2亿吨。发达国家在2012年要完成50亿吨温室气体的减排目标,其中一半要以清洁发展机制(CDM)的形式实现;预计到2012年,中国将占联合国发放全部排放指标的41%,而CDM项目,中国占到2010年世界总CDM潜力的35%至45%,相当于拉美、非洲和中东的总和。

若具体到水泥产业,每生产10公斤的水泥,水泥行业就会释放9公斤的二氧化碳,而世界每年消耗约3万亿公斤水泥,因此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到全球约5%~7%的份额,竟然达到30亿吨,超过全球空中交通排放的三到四倍。我国每年新增水泥产量占世界新增产量80%以上,2011年水泥总产量已经突破20亿吨,水泥工业氮氧化物排放量约占工业系统总排放量的10%,是继电力、机动车之后的氮氧化物第三大排放源。按照国家“十二五”规划要求,我国氮氧化物排放将在“十二五”时期下降10%。何况,矿产资源不可再生,无序开采造成矿产资源的极大浪费及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导致资源枯竭的挑战越演越烈,对产业可持续性发展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据估算,我国水泥原料与建筑用石的年消耗量可达80亿吨。建筑用石包括集料、荒料、毛石、砂子等,已成为我国消耗量最大的矿种,乱采滥挖、违规采砂屡禁不止;综合利用石灰石矿产资源更是迫在眉睫,事关资源节约、生态恢复、水土保持、土地复垦、生产安全及地质灾害防治。此外,水泥产业链条之长、对生态环境及人的健康影响范围之广,普通社会公众直观感受之强烈,都是其他产业所不可比拟的。

最近,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所同联合国共同发布2005年至2011年《全球幸福指数报告》,这也是联合国方面首次以指数为标准为各国“排名次”。该报告调查对象全球156个国家,标准包括教育、健康、环境、管理、时间、文化多样性和包容性、社区活力、内心幸福感、生活水平等九大领域,总计33个分项。评选结果是丹麦位居首,是最幸福的国家,尔后是芬兰、挪威、荷兰、加拿大、瑞士、瑞典、新西兰、澳大利亚、爱尔兰。这全球最幸福的10个国家,虽然说并不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但却都是公认的生态环境最优的国家。由此可见,生态环境在幸福指数评价中,占有多么高的权重地位。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水泥行业,树立在社会责任指引下的科学发展的绿色价值观,顺应社会发展潮流,执行世界最先进的环保指标,提高对中国乃至世界生态环保事业的贡献率,此乃产业发展所必须,市场竞争所必要,社会大势所必然,其重大价值和现实意义是无需浪费笔墨的。是呀!现代水泥产业发展蓝图的大背景纵深,应该是那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是那一座连绵起伏的青山,是那一块清澈蔚蓝的天空,是那一阵略带潮湿而清新的微风,是那一张人们幸福生活的笑脸。

正是基于人的价值追求和可持续发展逻辑,人们常常把社会责任与价值观紧密捆绑在一起。罗克奇价值系统理论认为,各种价值观是按一定的逻辑意义联结起来的,按一定的结构层次或系统而存在。通常把价值观分为两类:终极价值观(terminal values)和工具价值观(instrumental values)。终级价值观(terminal values)指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用以表示存在的理想化终极状态和结果。工具价值观(terminal values),指的是道德或能力,是达到理想化终极状态所采用的行为方式或手段。

说到社会责任及价值观,人们都会想到水泥产业处于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只有这样的考量才能与实际情况更贴近一些,更容易被水泥企业所接受。从理论上讲,“完全竞争”的市场状态,同时需要满足以下四个条件:一是复数的经济主体,指“市场上有充足的卖方和买方”;二是同质的产品,指以同样的价格买卖同等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即意味着“一物一价的法则”;三是完全的信息,指市场的参与者共同拥有同等的信息;四是企业自由地参与和退出,指对新参与者没有限制,有随时退出竞争的自由。这无疑意味着水泥产业市场竞争搏杀之惨烈,是可想而知的。

摆在水泥产业面前的不仅仅是“完全竞争”——你死我活的厮杀的连连战火;与其并驾齐驱而来的还有来自“生态环保”——排山倒海般的社会压力的滔天巨浪,况且后者的挑战和冲击力,并不比前者弱多少,甚至能够决定未来水泥产业的兴衰成败。这一切都与担当社会责任不无关系。所以说,水泥产业面临转型升级的挑战,远比一般的传统行业要更突出得多,更艰难得多。一些行业内人士可能抱着这样的认识,企业是个“经济动物”,我们只管赚钱纳税,兼顾企业利益和消费者利益就足够了。尽管这种观点在水泥行业内颇有市场,但是,千万别忘了企业不仅仅只有“经济动物”这个“小名”,还有另外一个“大号”:企业公民。这就意味着企业担当社会责任是义不容辞的,天经地义的!如果仔细探究消费者利益包括什么?除了享有水泥商品本身功能之外,还包含着商品品质所带来的环境、生态的影响,及其这些影响对消费者及公众健康和生活质量可能产生的消极因素。目前,之所以社会各界对水泥产业生态环保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根本原因是社会公众环保意识的觉醒,不能容忍一个破坏环境生态、影响健康的产业继续下去,不能容忍企业赚钱却让社会(纳税人)为环境污染买单。“识时务者为俊杰”。勇于挑起社会责任的重担,这就是21世纪水泥企业所面临的最大“时务”,是做弄潮的俊杰,还是当落伍的败寇,其实正面临着谋求科学发展,还是野蛮成长的大抉择,该将何去何从呢?

如今,“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挑战与“生态环保的压力”的社会环境,真的象人们讨厌的那样紧紧重叠在一起,如同泰山压顶一般合力砸将下来。谁都清楚一点,此时的水泥产业要谋求发展成长,光靠企业追求自身利润的增长,推“独轮车”,肯定是寸步难行了,很难支撑得太久;唯有秉持社会责任的核心价值观,加快向绿色产业升级转型,尽早装上另一个“绿色轮子”,才有可能在应对市场竞争的同时化解生态环保的压力,找到一条适应社会发展潮流的新路子。如果反其道而行之,不管你的企业是大是小,不管时间上或早或晚,都终将被这两股势不可挡的强大力量碾压得粉身碎骨。为此,水泥产业大张旗鼓地喊出承担社会责任的口号,扎扎实实地见诸行动,并不是一块招摇过市的广告牌,也不是一盒安抚社会公众的甜点,更不是一剂笼络员工凝聚力的说词,而是在产业竞争机制中企业的长远愿景和具体经营活动中的体现。

行笔于此,读者一定会开始领悟到笔者的用意所在,为啥要直接触摸水泥产业最不光彩的痛处,直截了当地写出这样刺眼的题目:水泥散装化产业拿什么奉献给未来?反过来讲,尚未领取到“企业公民”身份证,不愿意主动担当社会责任的水泥企业,怎么会有光明灿烂的未来!

那么,水泥行业应对“完全竞争”和“生态环保压力”的双重压力,怎样才能获取具有社会责任担当的“企业公民”身份证呢?其战略上的良策只有一条:现阶段大力推进水泥散装产业化。为什么做出如此断言呢?主要是基于水泥产业所具有的同质化、低值化和区域产品的市场特征,及其“矿业+窑业”的产业禀赋特点来考量的。其一,推进水泥散装产业化,可以在“市场上有充足的卖方和买方”的态势下,凭借掌控某个链环核心能力要素的优势地位,赢得全产业链的领袖优势地位;其二,推进水泥散装产业化,可以在同等价格、同等质量的产品和服务的条件下,凭借开发绿色高附加值的核心能力要素市场,夺取全产业链的市场话语权;其三,推进水泥散装产业化,可以在市场参与者共享对称信息的平等环境下,凭借企业核心能力要素及其综合实力,争得全产业链优先发展的机会;其四,推进水泥散装产业化,可以在企业自由地参与和退出的游戏规则中,凭借企业核心能力要素实施科学发展战略,实施资源的战略整合。

企业的社会责任观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尤其是在巨大的商业利益诱惑下,及其来自市场竞争的强大压力。尽管目前在全球业界,企业社会责任(CSR)价值理念,已基本上得到普遍认同,成为国际上检验企业现代化水平的一块试金石。CSR理念的基本点是: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社会和环境的社会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节约资源等。但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潮依然盛行,所谓“丛林原则”导致人们对企业社会责任观持消极态度,企业不愿意承担社会责任,而对与企业有密切关系的供应商和员工等极尽盘剥,以求尽快变成社会竞争的强者,乃至对大工业发展及社会文明进步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更有甚者的是,以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为典型代表的人,极力反对企业责任这个概念,认为“企业只有一个社会责任——利用其资源参与到提高利润的活动中去”,主张公司的唯一责任是为其所有者创造可观的回报。此外,还有一种介于中间地带且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社会责任除了为股东(stockholder)追求利润外,也应该考虑相关利益人(stakeholder),即影响和受影响于企业行为的各方的利益,其中的雇员利益是企业社会责任中最主要的内容。

时至今日,国际上对企业社会责任并没有一个单一的定义,但已经步入后工业化时代的公司,对这个问题都有了以下共识:一是公司经营活动对其所处的社会将产生很大影响,反过来社会发展同样也会影响公司追求成功的能力;二是公司管理范围内的经营活动,及其在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会给业务运作和企业声誉带来好处,还可以造福于所在社区;三是公司通过与其他群体和组织、地方团体、社会和政府部门进行密切合作,能够实现自身利益。

按照国际惯例,全球大型水泥企业每年除了花大力气做好生产经营报告和财务报告以外,每年都应向董事会增加一份《环境保护报告》和《能源节约报告》,并且适时向社会发布,这也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所必需的。近日我们终于看到一条令人兴奋的消息,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率先发布了2011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报告,表示公司积极履行大企业的社会责任,在降低能耗、减少排放、保护环境等方面作出新贡献,实现企业与社会、环境的和谐统一。可见,水泥产业秉持社会责任的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产业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必须时刻坚守的商业伦理底线,绝不可轻易放弃,更不能随心所欲地放纵自己,触及红线。因为所有商家无不知晓,企业之舟行驶在市场及社会发展的大河中,顺势则昌,逆势则亡,古往今来,无不如此。

社会责任——水泥产业在转型升级中的承诺

世界银行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表述,更比较简明扼要一些,容易理解,指出“企业与关键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价值观、遵纪守法以及尊重人、社区和环境有关的政策和实践的集合;是企业为改善利益相关者的生活质量而贡献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承诺”。

在一生致力于中国水泥行业发展的权威专家高长明眼里,履行社会责任,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可行的,更是可持续的。所以说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及其战略方针的具体体现,也是世界和中国水泥产业的前途和魅力之所在。在总结国际水泥产业发展和应用的实践经验基础上,他率先冲破了笼罩在水泥“夕阳产业”、“埋汰产业”的悲观阴霾,较早地提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发展愿景,为中国水泥产业成长提供了崭新思路,即水泥产业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企业对其周围生态环境完全实现零污染;创新水泥工艺和余热回收技术,降低单位水泥电耗,提高单位熟料余热发电量,实现水泥企业对外界电能的零消耗;水泥企业完全实现废料、废渣、废水的零排放;降低单位熟料热耗,开发利用各种替代燃料,实现熟料生产对天然矿物燃料(煤、油、天然气)的零消耗;节约资源,扩大利废功能,消纳社会各行各业的各种废物,减轻环境负荷,为全社会废渣、废料的负增长作出贡献。

一个多么美好的、令人期盼的水泥产业愿景,而这个产业愿景不正是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的完美体现吗!可是,有一条需要讲明白,如此水泥产业愿景之实现,绝不仅仅局限于水泥产业加工制造链环完成科技工艺创新,必须立足于整个产业转型升级,最根本性的、可操作的现实路径——水泥散装化产业,才能真把社会责任落到实处,否则,很难说不会演变成令人啼笑皆非的秀场。

水泥产业在其成长的进程中,不应该把履行社会责任,消极地当成一种成本付出,是一种社会负担;其实,首先有利于企业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同时也为实现改善利益相关者的生活质量作贡献,进而为企业基业长青和产业长久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和空间。当一个企业乃至一个产业,把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在一起,把履行社会责任完全融入到生产经营活动之中,那将意味着整个产业向社会公众做出了庄严承诺,把打造绿色环保产业当成一份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及其履行企业公民神圣使命的追求。

距今已有130年历史的日本太平洋水泥株式会社,是一家世界水泥生产领域排名第5位的大型跨国公司,所秉承“关爱地球,关爱环境”的经营理念,在业界及社会公众中有口皆碑。该公司始终致力于水泥生产技术、环境保护技术、循环经济发展技术的开发,其产品及服务在日本水泥行业一直保持38%以上的市场占有率。

诚然,刚刚从传统行业破茧而出的中国水泥产业,走上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结合之路,肯定是很漫长的,风雨兼程,不会一帆风顺,必将历经九转十八弯!

相对于其他产业而言,在未来水泥散装化产业发展道路上,有无数道难关需要勇气去攻克,“矿业”的先天禀赋条件决定了资源保护会难于上青天,但这绝对构不成忘记绿色生态社会责任的理由。

著名学者阿多尔诺曾指出:人与自然的关系存在着三个不同的层面:一是自然作为认知的对象,自然成了自然科学;二是自然作为实用的对象,自然成了生产资料;三是自然作为审美的对象,自然成了“文化风景”,成了艺术,成为和谐的共生体。面对着不可再生的、廉价的矿产资源,守着“金山银山”嘴角边流着口水的水泥企业,是沿袭“挖了一车矿,沾了一身泥,污了一条河,留下一堆渣”的落后野蛮的掠夺方式,一声声的奏响破坏人类生存与发展条件的悲凉挽歌;还是在节约利用这有限的“金山银山”的同时,一阵阵吹响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片赖以生存发展的碧水蓝天的生态赞歌;这无疑是检验企业是否真正履行社会责任的一道分水岭!

科学发展观警示我们,水泥企业在其间所扮演的角色,不仅仅是矿产资源的利用者和利益受益人,首当其冲的应该是矿产资源的守护神,科学合理地开发矿产资源,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担当起建设绿色矿山的神圣职责,自觉建立起一种企业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发展的生态模式,建立和谐的共生体。利奥波德提出“大地伦理”思想,受到广泛的认同。他把土壤、水、动物和植物都包括在内,看成一个整体“大地”,人类行为不该逾越“大地伦理”的底线。总之,水泥产业也不应该沦为矿产资源的破坏者,充当为子孙后代所唾弃的“地球伤疤”制造者。

几乎地球人都知道,水泥产业欲发展绿色矿业,绝非一日之功,更非一家企业之力所能完成,但这并不等于企业可以坐视不管,放弃自己的社会责任。实际上,水泥企业在很多方面应积极付诸行动,并且显示出大有可为的美好前景。譬如,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积极利用替代材料,改善熟料质量可多掺混合材,减少熟料用量对矿产的消耗,相对延长矿产资源的利用年限;提高水泥标号和制成品质量,增大高等级水泥比例,降低水泥使用数量、制成品体积及提高使用寿命,相对减少产生建筑垃圾;全面实施水泥制造清洁化生产,降低运输和处理的过程带来环境污染,相对减少了氮氧化物排放;因地制宜地进行矿山复垦利用,恢复生态等等。

目前,香港房屋署推广将炼钢业副产品——粒化高炉矿渣微粉掺入混凝土,可以代替35%的用水泥量。12个新项目“全生命周期评价”效果表明,粒化高炉矿渣微粉掺入混凝土,比普通混凝土更持久,抗腐蚀性强,裂痕亦较少。盘固水泥是一家并不算大的民营企业,却有着企业社会责任的长远理念,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尽量减少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把治理粉尘的排放和噪音,花园式工厂环境建设,体现在矿山开采、生产管理、销售物流的水泥生产环节中。比如,采用皮带廊输送矿山石灰石,虽然一次性投资大了,却减少车辆运输对社会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再比如,企业选址比较重要,充分考虑水泥生产原燃材料和产成品的物流吞吐量的畅通,水路运输替代公路,减少对社会负面影响;也比如,注重水泥和熟料规模的合理匹配,不单纯为了谋求利润和企业自身发展,肆无忌惮地通过熟料倾销转嫁粉磨环节的污染。

相对于其他产业而言,在未来水泥散装化产业发展道路上,有无数道难关需要勇气去攻克,水泥产业“窑业”的先天禀赋条件决定了污染治理会难于上青天,但这绝对构不成担当清洁环保社会责任的理由。

现实社会中,环境责任已成为水泥产业不可逾越的“伦理底线”,也是考察水泥产业担当社会责任、实现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尺度。水泥业面对“窑业”,可能略显出种种的无奈,但担当起环境责任是义不容辞的。如何检验环境责任执行力,一般要考量环境管理和节能减排两大方面指标。先天的“窑业”独特禀赋条件,决定了水泥产业离不开一个“烧”字,主要表现在工艺过程的两点上:一是水泥生产过程中,经过石灰石转换成石灰的燃烧脱碳,准确说是去除石灰石(碳酸钙:CaCO3)中的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进而获得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副产品,这部分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约占到水泥制造过程的60%~70%左右;二是燃烧消耗大量的化石能源燃料,产生相当多的有害气体排放,比如用煤加热干燥炉反应器,产生脱碳过程所需的热量。总之,现实状态下的水泥产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

当今生态安全问题像一个个灾难的信号弹,不断地在我们面前腾空而起,沙尘暴和阴霾天气一次又一次野蛮地横扫大地,物种灭绝、环境污染、沙漠化等种种生态灾难扑面而来,预示着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确实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据称,中国每年因为水质污染、大气污染、生态环境破坏和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竟然高达2830亿元人民币。面对这些,人们怎能不对既讨厌又离不开、“爱恨交加”的水泥产业大声疾呼:“该为改善生态环境做些什么了?”

是的!“窑业”之于水泥产业,犹如一副捆绑手脚的枷锁,但绝不是坚不可破的,企业充分利用现有技术资源等条件,完全能够为担当环境责任作出更大的贡献。国际上成功途径有:一是提高水泥制造过程的燃料替代率,如水泥窑炉高效节能工艺技术,低碳燃烧技术,脱硝技术,脱碳技术及设施,应用水泥窑处理城市垃圾和污泥技术,替代水泥生产的源燃材料,尽可能地减少矿石燃料的消耗;二是利用余热发电,开发低电耗粉磨系统,减少对社会电力消耗的依赖。全国水泥企业普遍推广预分解窑低温余热发电,2010年发电装机总容量达4210MW,其容量之大创世界之最。海螺水泥在国内率先开发和实施了水泥纯低温余热发电,并在全国得到了推广和应用,现已被列入水泥建厂标准。截止2011年底,海螺水泥余热发电机组的规模达到708.96兆瓦,年发电量约45.1亿千瓦时,按照火力发电同口径计算,年节约162.4万吨标准煤,减排433.04万吨二氧化碳,大幅降低了能源消耗。2011年,公司推广的“水泥工业窑炉低温余热发电的开发与应用项目”荣获“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殊荣。三是积极投入环保技术改造,如推广新型节能粉磨技术,粉尘、氮氧化物、低成本综合减排工艺,二氧化碳的分离、捕捉及转化利用技术,减排降噪新技术,把水泥生产过程有害物质排放严格控制在国家标准之内;台泥(安顺)水泥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窑外分解工艺,吨熟料耗煤量从1.65公斤降低到1.55公斤,每年可节约原煤3万吨以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达14.48万吨。生产线上独特的防尘系统,实现了粉尘零排放,从采石场到预热器,从熟料库到水泥库,由全程“密封运输长廊”的40多条封闭式输送带来完成,在各节点上全部安装了布袋收尘器,收尘率在99.93%以上。四是创新绿色经营运作模式,推广水泥窑协同处置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示范项目,把水泥及制成品的物流供应及终端应用可能影响环境的负面因素,降低到最低限度。第五条可能是最值得关注的,从根本上来讲,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新水泥生产制造材料及工艺流程,在降“高温”、控“扬尘”上做足文章。最新发布的一项科技信息令人振奋,国外技术研究实验表明,一种采用太阳热能电化学生产工艺,通过太阳热能加热石灰石,促进电解,可诱发不同的化学反应,不会产生二氧化碳副产品。尽管这项技术开发还处于试验阶段,但是,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只有摆脱“窑业”的先天缺陷,才能为通往绿色生态产业之路扫清路障。

相对于其他产业而言,在未来水泥散装化产业发展道路上,有无数道难关需要勇气去攻克,水泥产业链长且同质化、低值化和区域产品特点决定了规范市场行为会难于上青天,但这绝对构不成水泥产业担当市场责任的理由。

每每提到社会责任,人们就把眼睛直勾勾地只盯在企业担当的环境责任上,其实市场责任也是社会责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且是企业担当好社会责任的基础。这里说的市场责任,是指企业担当的生产、盈利、满足消费需求及其员工利益保障等方面的责任,其核心是公司创造利润、实现价值的能力,包括成长性、收益性以及产品合格率等指标,也有的把它归列为经济责任的范畴。

既然企业担当的市场责任是天经地义的事情,那么,水泥企业必须明确两点理念:其一,公司经营活动对其所处的社会将产生很大影响;其二,社会发展同样也会影响公司追求企业成功的能力。若把市场责任细化一下,这里突出抓住两个最为紧要的市场群体:第一是如何充分尊重并满足消费者需求,这一点往往集中反映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如产品质量保证及其依法诚信经营;第二点是如何充分尊重同行竞争者的权益,这一点往往集中体现在企业的竞争手段及策略行为上,如维护市场秩序、遵守游戏规则及竞争合作。从以上两方面不难看出,企业在面对这两大群体博弈时,往往极容易以眼前的短期利益作为决策和行动的筹码,甚至酿成两败俱伤的后果,需要企业用社会责任的天平寻找平衡点。

事实上,近期利益的驱动是充满诱惑的,激烈竞争的优胜劣汰也是残酷的。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坚持消费者权益至上,为客户创造价值,首先是意味着企业要做出一定的付出,财务上则表现为成本的付出,策略行为上则表现为利益的让渡,所有这些都可以看做是企业的长远战略思考和筹划,为了谋求更大的、更长久的收益所做的投入。当前水泥市场正处在“劣币驱逐良币”的无序格局中,水泥企业望着一些无良厂家无视质量,掺杂使假,谋财害命,大把大把地赚得昧心钱,能不能坚守住消费者权益至上的市场责任底线,这体现了一种以担当市场责任为内容的社会责任!如果再引申一步,水泥企业能不能面对着无序的行业现状,科学而理性决策,不参与恶意竞争,不随波逐流跟风“放卫星”,不大肆盲目扩张规模,导致产能严重过剩,造成社会资源极大浪费,坚守住遵守游戏规则和秩序的市场责任底线,这应该说也是社会责任的一种表现,况且已经上升到了一个较高层面上来。

相对于其他产业而言,在未来水泥散装化产业发展道路上,有无数道难关需要勇气去攻克,水泥行业技术相对成熟且门槛低的种种局限决定了新科技突破会难于上青天,但这绝对构不成水泥产业担当创新责任的理由。

微观层面上,企业发展不发展,似乎单单是企业自身的分内之事,其实企业从诞生那天起就开始肩负起以发展责任为内容的社会责任的重担;如果把企业发展责任具体化,则集中表现在创新责任上,包括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营销创新、管理创新和理念创新,等等。

业内人士都晓得,波特兰水泥出现在这个世界上,本身就是创新的产物。从它轰轰烈烈走向市场的那一天,就开创了不断创新的漫漫历程,直到今天永未停歇。企业创新责任并非轻而易举就能担当起来的,可以说既事关企业兴衰又充满凶险,不以企业中某些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目标是为了谋取竞争的优势地位,获取更大的利润,为自身的发展壮大谋求更大的成长空间;如果把创新责任提升到产业层面上,企业担当创新责任,则能够促进和推动产业成长进步,为产业发展的道路披荆斩棘,为构筑现代产业大厦添砖加瓦。不妨请看:产品模式上,波特兰水泥的面市,开创了水泥产品一个崭新时代,也推动了建筑工程市场的变革;制造模式上,新法工艺的技术创新,大大推动了现代水泥生产的发展,趟出了一条向绿色生态发展的新路;物流模式上,现代供应链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升了客户价值,开启了产业链整合的新模式;商业模式上,以核心能力环节带动产业链运营拓展了发展空间,带动转型升级的大变革;循环经济模式上,协同处理城市固体废弃物及其替代燃料等综合利用,化腐朽为神奇,引领传统夕阳行业迎着朝阳向现代产业迈进。为此,送给水泥产业界朋友一句狠话:不创新,毋宁死!

相对于其他产业而言,在未来水泥散装化产业发展道路上,有无数道难关需要勇气去攻克,水泥企业现实增长能力决定了扛起社会责任的重担会难于上青天,但这绝对构不成见利忘义放弃道德责任的理由。

市场呼唤良知,企业讲究伦理。在企业社会责任中,包含着要承担起起码的道德责任。道德责任通常是指公司满足社会准则、规范和价值观、回报社会的责任。考量企业是否担当起道德责任,除了看公司是否真正履行法律法规及各项社会义务,如税收责任、依法经营等,然而最为突出的一点,要看企业是否真正担当好雇主责任,比如员工社保覆盖率、安全健康培训等。

如果进一步做解析,企业履行道德责任主要面对三个利益有关的群体对象,处理好三方面的责任义务:一是法律责任,企业面对的肯定是强势的社会管理机构,与“官方”打交道,企业可能显得会“乖巧”得多;但也有一部分企业较少考虑社会就业,尽量逃避税收以及社保缴费,较少考虑环境保护,将利润建立在破坏和污染环境的基础之上;二是雇主责任,企业面对的则是弱势的员工群体,与打工者打交道,企业可能就会显得腰板“强硬”了不少;所以,这才是企业道德责任的关键之处——员工权益保障上,现实情况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三是慈善责任,企业面对的是期望自己“企业出血”的弱势的社区,捐助社区公共环境、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与社区打交道,企业可能就会显得“油滑”得多;多数企业缺乏提供公共产品的意识,对公益事业不管不问,对于企业公民的身份并不认同,也不太“感冒”。

有必要对雇主责任多说几句,这对于水泥企业担当道德责任来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国人会相信《三字经》的“人之初,性本善”,但在物欲横流的商业社会中,承担保护职工健康责任,依然是水泥企业履行道德责任的首要一条。利益驱使导致无良商家的人性扭曲,时不时地发生漠视职业伦理的龌龊行为,令人发指的现象常常见诸网络媒体之上。不妨请企业老板们对照一下,看看自己及企业是否真正尽到了雇主责任:第一,你本人是否坚持“以人为本”,为员工营造了清洁、安全的工作环境,承担起保护职工生命和健康的道德责任,还是一个嘴上唱高调、无视有害物质污染环境损害员工身心健康,靠压榨企业职工的收入和福利来为所有者谋利润,企业主堕落成资本的奴隶、为富不仁“黑心老板”!第二,你的企业是否善待员工,强化职业培训,不断提高工人素质,多为员工着想,承担起尊重和维护员工权益的道德责任,还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唯利是图、压榨盘剥员工、眼里只有“孔方兄”的“血汗工厂”!

当下,不会再有人怀疑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支撑力量,而且是高于实物资本的优势资源。在后工业化时代及“人口红利”渐微的今天,“得人才者得天下”,员工忠诚度向来与生产效率有着正相的关系。那么,高忠诚度的员工团队从哪里来?先别看员工如何,而是看看雇主做得怎样!雇主较高的道德责任感,像一块磁石,能够吸引员工一心一意地跟你一起创业;像一盆火焰,能够点燃员工爱岗敬业的激情;像一把大伞,能够让员工在获得安全感后甘心情愿与企业共担风雨。这样一来,还何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呀!

亨利·福特这样说过:我们想要生活在当下,而唯一有价值的历史,是我们今天所造就的历史。处在转型升级期的水泥产业,正在用自己的业绩书写着社会责任的历史。因为它涉及到产业的每个链环及百姓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影响到“幸福指数”的高低,关系到子孙后代的未来!

让水泥散装化产业担当起社会责任,不再是空洞的、作秀的口号,以科学精神和实际行动,给后人留下一份当代商业伦理的精神遗产,给后人留下一个适宜生存的生态环境,给后人留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产业,给后人留下一部水泥产业文明进步的发展史!

猜你喜欢
水泥责任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水泥像被踢死事件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水泥搅拌桩在城市道路软基处理应用中的思考
化腐朽为神奇—本土创造—水泥环保灯
水泥刨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