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科教城建于2002年,由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科技厅与常州市政府共同建设,占地5平方公里,其中教育园区5200亩,科技园区1600亩,配套生活社区600亩,是常州打造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核心引擎。
中共常州市委常委、常州科教城党工委书记徐光辉(右5),常州科教城管委会主任陈建新(右7)调研院校。
中共常州市委常委、常州科教城党工委书记徐光辉(左2)调研园区高科技孵化企业。
十年来,在常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科教城坚持“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的发展理念,统一规划、集中建设、资源共享,走差别化竞争、错位式发展道路,大力发展以高职教育为特色的高等教育,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和实用型技能人才;着力创优环境,创新机制,联合大学大院大所共建研发机构,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推进产学研合作,转化科技成果,全面提升吸纳集聚整合创新资源的能力;大力推进科技与金融结合,促进技术、人才与资本的紧密融合,加快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大力引进、培育、服务创新创业人才,孵化培育高科技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家,培育发展新兴产业。
常州科教城园区先后获批成为国家首批高职教育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江苏省唯一的示范性高职教育园区、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集聚创新资源。常州科教城园区现有公共技术研发机构23家,它们依托中国科学院常州先进制造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中心、江南现代工业研究院,联合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所在科教城设立了14个分中心、6个专业研究所和30多个实验室。另外,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湖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等大院大所大学在园区建立了20多个研发和孵化基地。
孵化创新企业。围绕机器人与智能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常州科教城孵化培育了500多家科技创业企业,铭赛机器人、天鹅科技、易控电子、宇之爱遥感、佰腾科技、爱特恩、普罗赛生物、中科友特、中科智联、智邦精工等一批科技创业企业加速成长,已有10家企业孵化毕业转至产业园区发展。
引育创新人才。常州科教城教育园区现有五所高职院校(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和一所本科高校(常州大学),全日制在校学生7.6万余名,其中高职学生6万余名,开设16个方向开放共享的大型实训基地,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常州大学成功更名之后又实现了江苏省与三大石油公司的签约共建,正在向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稳步迈进。依托常州“龙城英才计划”等引才平台,科教城教育园区大力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目前园区拥有各类科技人才13000多人,其中拥有博士学历的2500多人,领军型海归创新创业团队212个,12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43人入选江苏省“双创”人才计划。
汇聚创新资本。通过建设科教城科技金融中心,积极引进科技支行、科技小额贷款、创投基金、科技担保、融资租赁、产权交易和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服务机构,全力打造常州科技金融合作示范区,为成长型高科技企业加速发展搭建投融资和管理咨询服务平台。目前,园区科技金融中心成员单位63家,注册基金总规模达50亿元。
优化创新环境。以服务创新创业为宗旨,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加强生活配套,改进公共服务,优化创新创业人才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努力把园区打造成一个环境优美、配套完善、充满活力的科技社区和科教新城。目前,常州科教城5平方公里的城市框架已经基本形成,已经竣工和在建的研发、孵化用房面积近100万平方米,教育园区、科技园区、生活园区三位一体,酒店、生活广场、人才公寓等商务、生活配套设施正加快建设和完善。园区还创立了“创业助理+创业导师+挂钩联系人”的创业服务机制,加速科技企业的孵化培育。
站在第二个十年发展的新起点,常州科教城将紧紧抓住建设苏南现代化示范区的重大机遇,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驱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创业创新创优统筹并举,经济科技教育协同并进,定位国际化,攀登现代化,强化“教育、研发、孵化”三大功能,突出“智能、信息、设计”三大重点,整合集聚科技资源和创新要素,奋力打造一流的国际化科教新城,努力建成国际一流的高职教育园区和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
继续推进高职教育综合改革和常州大学建设。按照“科教结合、产学对接、集约发展、合作共享、多元立交”的思路,常州科教城全力推进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积极探索“高职与中职、高职与本科”高端技能型人才一体化培养新路,优化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
继续推进研发机构集成创新和协同创新。常州科教城以组建中科院江苏省机器人及智能技术应用研究院为主体,统筹相关研究院所,整合各方优势,打造国内一流的应用技术研究院;以国家大学科技园研发园为主体,统筹大学研究院的建设和发展,孵化一批先进技术;以江南现代工业研究院为主体,依托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优质项目和技术人才优势,重点围绕先进制造特别是机器人与智能制造领域关键核心技术、行业共性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开展协同创新和集成应用,大力推进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和企业孵化。
继续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和对外拓展。常州科教城结合社会资本的力量,以“资本+科研+产业”三位一体的创新模式,帮助企业获得创业辅导、政策扶持、资本注入等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快速发展壮大。支持科教城企业与国外企业建立生产、营销和服务方面的合作关系,帮助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和发展空间。
继续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常州科教城围绕智能、信息和设计等有针对性地集聚高层次人才,逐步形成独树一帜的专业化高端人才集群,通过打造科教城创新服务体系,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精准服务。
继续推进园区载体建设和功能完善。常州科教城加快载体建设,打造涵盖研发办公、文化休闲居住、生态绿化环境的多维空间。同时,以优质的服务、优美的环境为支撑,做大创新主体,做强创新能力,做优创新项目,不断提升科教城自我造血、自我发展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