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翔
一九三五,隆隆的枪炮声;
一九三五,乌江滚滚的波涛声;以及一九三五的风声雨声,最终昂然站在了这心灵的广场上:
以那时的无畏和雄姿;
以那时的胆魄和气概;
以那时的爱和自我牺牲精神,
默默而意味深长地对我说:
二十一世纪的红米饭、南瓜汤在这小村庄,闻起依然很香,吃起依然很甜……
现在,我带着我的笔,我的思想,像当年浴血奋战的枪和马刀,站在他们身边;像当年的真理和民心,站在他们身边。
我自愿接受他们的洗礼和点化。
我用他们手上的风云雷电,擦洗我心灵上的喧嚣与尘埃;
我用他们身边的枪炮声,洗涤我灵魂与诗篇;
我用他们的热血与信念,滋润肥沃我荒芜的梦境……
从他们深邃坚毅的目光里,我再一次懂得了如何为祖国而歌,为民族而唱;
从他们挺拔的身影中,我看到了生命崭新的曙光。
和他合影,其实是与中国散文诗在二十一世纪留念,是一种幸福。
他说,他八十岁了。他八十年的生命岁月,中国散文诗上一朵慈祥暖心的浪花。
他驾着散文诗这艘美丽豪华的船,随时代生命的潮音起伏跌宕;他撒下心血泪水织成的网,一网一网把爱与生命的珍珠打捞上来,串成项链与花环,默默献给祖国和读者……
在那辽阔的蓝色大海上,那朵浪花拍着轻盈的翅膀,翱翔在天地之间。
我总是能听见浪花与浪花之间,自由的欢唱;
我总是能看见,阳光在乌云上高声地朗诵。
我深知他是大海的儿子,又是一位永不疲倦的赶海的老人……
在这蓝色大海边,
在我内心,他是中国散文诗一把温暖的靠椅,总是让人心灵安祥而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