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公共空间的微博及其文学生产

2012-11-24 02:35李夫生
文艺论坛 2012年1期
关键词:生产者空间文学

■ 李夫生

一、作为公共空间的微博

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强大,微博从技术上来看功能已日益完善。微博与其相关联的社交网站和社区相链接,允许手机用户用客户端将个人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随时随地发送与网络接受者,因此一张无以比拟的社交网络便得以形成,从而将手机的5A优势与网络的大覆盖面、互动性、即时性、多媒体传播优势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传播技术上的伟大革命。

1.裂变与互动。微博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形态,既不同于传统的线性传播,又不同于即时通讯(如MSN,QQ)和手机的点对点传播,也不同于BBS等网络媒体的网状传播,它是一种裂变式传播,微博转发可以将信息转发给更多的用户,使信息传播成几何级数增长。同时信息接受者变被动为主动,可积极地参与到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在微博用户中,用户的身份不像传统媒体的“受众”一般被动,相反,每个人都是集信息的生产者、传播者、接受者为一体的,传播的主体客体的区分,不再那么明显。因此,微博大大地增强了信息传播的互动性。

2.低门槛与草根性。微博是基于Web2.0软件开发的具有新型自媒体(we media)性质的开放平台。它使得 web2.0不再是一个概念化共享软件,而是一个草根性的全民狂欢舞台。尽管它对用户仍有一定要求(比如一台连接网络的电脑或者手机),但其入门条件大大降低。你有一个帐号即可随时随地登陆获取海量信息,也可随时随地发布原创信息。而且,多媒体交融,既可是纯文字的记录,也可是文字杂以影音、图像的有图有真相的综合文本。

3.自媒体与自守律。微博是一种自媒体,它在享受互联网信息的同时也进行着互联网信息的生产。它突破了中心化的信息编辑系统和过滤系统的规约,自我成为信息接受和传播的基本防线。因此,没有传统信息审查管束的微博也就相应需要一定的自律性,公共社会价值尺度应该是微博的道德底线。

由于微博的传播使得传播者和接受者的身份界限不再泾渭分明,用户可通过微博随时随地接受并分享任何信息,因此,这是一种最为接近理想状态的传播平台,事实上构成了一种新型的公共空间。公共空间(public sphere)这一概念最早由德国政治学家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1906—1975)提出的。在阿伦特的眼中,公共空间做为行动(action)实现的场所和条件,是人们平等对话、参与行动的政治空间。哈贝马斯(Juergen Habermas,1929-)继承了阿伦特等的公共空间理论,将它叫做“公共领域”。意指我们的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领域,某种接近于公共舆论(public opinion)的东西能够在其中形成。综合阿伦特和哈贝马斯等人对“公共空间”或曰“公共领域”的讨论,我们认为公共空间就是介于私人领域和政治系统之间的一个领域,是独立自主的个体及由其所组成的自治社团进行自主交往和自由辩论的一种非官方的文化批判领域。与之相应,公共空间也具有这么几个特点:(1)在社会生活中能够形成或促进形成公共舆论的领域都可叫作公共领域;(2)公共领域具有开放性、民主性和相对理性;(3)同时具有参与性、政治性。

两相比照,我们认为,微博恰好构成了这样一个公共空间:即它能促进社会生活中形成公共舆论的形成,又是一个介乎于纯粹个人和官方话语系统之间的一个领域,具有可参与性、民主性。

二、微博文学生产

伴随着现代电子通讯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及计算机的普遍使用,网络联系的普遍、快捷、方便,使得世界真正地成为一个“村落”。信息时代对世界的影响是呈现出吊诡式的样貌。它在使得人类便利地获得海量信息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信息过剩的困惑。信息过剩对于我们的文学带来的变化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是文学和作者的双重祛魅,一是文学样式本身的革命。所谓的文学和作者的双重祛魅,就是指在信息不发达时代那种为少数人所掌握的创作、发表、出版文学的权力不复存在,作家的地位不再神圣而崇高。在电子时代,人人都有创作、发表、传播的权力。文学样式的革命则是指因为信息时代的到来,在文学形式上的种种新变化。微博,在某种意义上讲,正是信息过剩时代的产物。因为,面对各种信息的狂轰滥炸,唯有去粗存菁,剔除冗肿,方能应对信息的狂轰滥炸。

从文学发展史看来,文学生产总是与两种因素紧密相联。一是技术进步,一是大众文化。大众文化决定了一定历史时期文学的审美趣味,因此也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文学的基本进路,比如唐代之于诗,宋代之于词,元代之于曲,明清之于小说。而技术进步总是使大众审美文化的实现成为可能。比如从口头吟唱向现代新媒体技术的转变,使得文学的审美趣味也发生了诸多变化。特别是在当今现实语境下,技术的变革更是从根本上改变或正在改变人们的文化审美观念。

一般而言,文学生产总是伴随着媒体的革新而革新的。文学从口口相传的吟唱到以文字记录为核心,其间经历了巨大的变迁。而从文字到以互联网络为桥梁的全媒体,无疑又是一次伟大的革命。伴随着媒体的每次革命,文学本身也发生极其巨大的变化。而新媒体时代微博的技术革命,同样必然地会产生出相应的文学变革。

所谓微博,其显在特征就在其微。所谓微博文学,就是借助这个平台生产出来的具有一定审美特质的相应微小的文学文本。因此,它的形式应是多元的,可以是小说,也可以是诗歌、散文或一切具有审美功能和诗性特征的所有作品。由于“微”,所以微博文学形式就有相应特殊的要求,它必须是浓缩型的,在有限的字数限制下,要能完整而精当地体现诗性色彩和审美趣味。因此,它对微博作者而言,既有低门槛的一面,更有技高一筹的要求。这样,微博文学与一般的微博的社交功能就有了较大的质上的区隔。

就中文微博而言,每个微博其容量是140个汉字。但是,由于一般微博附带有上传影音图片等多媒体功能,所以微博的容展度却又远远不止这140个汉字。因此,它貌似微小,实际含量却依然强大。因此,它广受欢迎。同时,它由原先的线性直播,变而成为呈几何增长式的裂变式传播,因此,微博文学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是传统媒体远不能及的。一句话,微博带来的微生活,不仅刷新了网民的网上生活,也改写了网络文学的生产与传播方式。更为重要的是,微博作为文学生产平台,由于它本身所具有的亲民性,草根性,彻底消弥了文学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界限。曾经掌握重要社会文化资源的“文学贵族”与根本不具备这些条件的“文学草根”们都可以在微博上尽情发声,以多姿多彩的形式,粉墨登场。这样,原先庄严的文学圣殿或被看低,但不容否定的是,文学的民主性从来没有这样完美地释放过。

微博文学大有“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的韵味。一篇仅140个字的微博文学,要写出作者对世界的完整认知,不仅考验作者的文字拿捏和智力的水平,更考验到作者浓缩人生精华的大智大慧。诗歌的文字不多,但蕴含的人生况味不可谓不足。同理,微博文学在“微”的基础上何尝不能展现出浓厚的人类生存状态?

罗兰·巴特在其名著《S/Z》中,将文学文本分为两类:一种是阅读文本,只允许读者消费文本的固定意义;另一种是写作文本,读者在阅读时也不断地成为生产者。电子媒介文化促使文学文本日益从阅读文本走向写作文本。而微博文学,给文学从纯粹的阅读文本向写作文本转变提供了最为便利的条件。在阅读的过程中,受众完全可以随兴而发,适时点评,插播,改写,还可和作者商榷后一起创作,从而共同完成写作。那一个个带有@符号的名字,使得传统意义上的单个作者,变成了一个团队,一个群体。大家在阅读的过程中,参与创作,进而获得全程的读写快感和全新的审美愉悦。

微博不仅改写了文学的生产与传播方式,也改变了文学批评表达与传播方式。

在微博文学的阅读过程中,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阅读经验,适时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意见,甚至可以直接在原有文本上进行改写,随时地加上自己阅读和审美上的印迹。一般而言,微博系统会提供对话、私信、加好友和转发等功能,方便一点与多点之间的对话与交流。这样,一个微博文学作品的出现,作者和受众之间多点的交流对话,无疑构筑了一个批评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作者居高临下的地位端的消失,有的只是平等的切磋、沟通。而接受者被动地接受作品的历史或已改写。同步批评正在直播的状态或成常态。

三、微博文学的公共性

微博作为公共空间而存在发展着。那么微博文学的公共性问题也就成为微博文学发展必须要予以注意的问题。这里,我们拟从如前所述公共空间的几个基本特征入手,来探讨作为自媒体的微博文学的公共性与自律性问题。

1.宏大与微小

在文学的殿堂中,始终存在着两个文学场域,精英文学和大众文学。就目前而言,微博作为公共空间,它还主要属于大众文学的平台。微博文学低门槛甚至零门槛的入门标准,使得草根大众能够广泛参与到文学生产中来,尽情狂欢,大展风情。首先,作为自媒体,没有了严格的文学审查、编辑等制压,每个微博作者本身就集作者、编辑于一身,集传播者和受众于一身。这种多重身份使得文学的神圣门槛一低再低;其次,在这仅能容纳140字的局促空间中,微博作者可以赤裸裸地表达他们的感情。虽然目前为止还未见涵盖宇宙人生的宏大主题作品出现,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现在的微博文学生产中,“诗言志”、“兴观群怨”等等传统文学表达,仍然可得到或显或隐的体现。只不过,在这个大众文学的场域中,文学保持着几千年的传统,以一种更加简明、便捷而放诞无忌的表达形式表达出来而已。因此,从特定意义说来,微博文学如同庶出的当下“国风”。

因此,微博文学的出现,对于突破文学权力话语对文学公共空间的控制无疑有着巨大的作用。它为大众参与到文学生产中来提供了平等的机会,从而从根本上削平了精英文学让人仰视的高度,使得文学的民主性得以充分地实现。

但是,我们在沉浸在这种大众文学的众声喧哗中时,却不得不注意这样一种现实:微博文学固然解构了原先所谓主流、崇高、精英的文学形态,但是却少有能让我们振聋发聩的惊世作品呈现。作为后现代症候的微博文学固然将日常生活审美化了,但那种浅唱低吟的、风花雪月的东西怎么看都脱离不了脂粉和低俗气息。而我们的时代,虽然不能缺少风花雪月和浅吟低唱,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东西在给我们某种身心愉悦时也在消解着时代的精神和气度,使得人们精神气质矮化,久而久之,会使得文学的酒神精神尽失,使得整个社会风气萎靡不振。

这样,作为公共空间的微博及其文学生产的第一个问题便如此清晰地浮现在我们面前:微博文学,究竟该怎样拿捏好时代主题的宏大和微小?

我们认为,文学不仅要记录时代的精神症候,更应该为这个时代确立精神的方位。在充满表象的世界里,微博文学所要做的应该是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传播和便捷优势,确立自己的当下位置,力戒浮躁,沉潜于生活内核,潜入世道人心的腹部,把握时代的深水潜流,敏锐地反映时代精神的脉搏,触摸生活“此在”的心跳,以个性化的方式感应时代的征候,从而寻找超越表象的路径。

2.喧哗与私语

在一个祛除了文学矫揉造作的华丽盛装的大众文学时代,文学被认为进入了一个貌似繁盛、实则停滞不前的“滞胀期”。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文学状貌一个突出症候就是一面是众声喧哗,而另一面则是喁喁私语。

这样,微博文学在主题的取舍上就有了明确的指向:或者关注爱情、亲情和友情这类人类永恒情感,或者就选择对当下热点、焦点,介入式地进行文学重构,以输入微博文学生产者的个人看法、意见。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微博体长篇《围脖时期的爱情》、《飞往成都的航班》、《你是我的生生世世》等大都具有前一种路向;而在微博这个公共平台上,更多的是感想、箴言、语录、哲理式的小品文。它们所采取的显然是后一种方式。而从受众的喜爱程度来看,后一种形式的作品或许更受欢迎。因为它不仅对当下大众生存现状及社会热点进行及时的关注,沉潜品鉴,咀嚼反刍,原汁原味地呈现出来,并且鲜明地表现了创作者的立场、态度,既能表达社群中代表某种群体情绪、意见,也能较为全面地反映社群的基本共识。因此,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来,微博文学生产者在一定的范围内是大众情绪的代言人,是微博这个公共空间特定的意见领袖。所以,微博文学生产者不仅在微博上生产文学作品时输入了某种新的审美意识形态,引领着微博这个公共空间的文学审美趣味,更引领着微博这个公共平台上大众公共情绪的走向,因此微博文学虽“微”,但其文学担当却不能因其“微”而有丝毫的减弱,相反,因其裂变式的传播效果,影响的持续广泛,而更应当成为社会公共道德和审美意识形态的担当者和代言人,正面引导社会情绪的消解、畅达,全面维护社会道德和审美意识的正当性。

然而,就目前情况而言,在微博这个公共平台上,微博文学生产者本应承担的社会担当却显得异常单薄。我们看到,充斥在微博这个公共空间里的,大多是一些絮絮叨叨的呓语,哗众取宠式的恶搞,貌似警世格言,其实大多是无病呻吟。这样,在这个本应嬉笑怒骂以笔当枪的公共文学空间中,充斥的却多是个人的皱眉蹙额的喁喁私语。这固然与后现代整体状况不无关系,但不可否认的是与微博文学生产者的整体精神萎靡不顿状况紧密相关。

3.独创与同质

无庸置疑,微博的出现,为草根民众跨入文学的殿堂提供了便捷的通道。但是,与之相应的是微博文学生产者的良莠不齐。无可否认,微博作为公共空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青睐,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学作家关注并开始投身到这个公共平台中来,进行文学的整体切换,完全有理由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优秀作品被创作出来。但是,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作为公共空间的微博所产生的效应仍未发生到极致,微博文学的生产仍处于较为低级的水平。真正具有影响的能够撼动时代的作品尚未出现,就算能够深刻反映当下民众生存状态的作品也不多见。这一方面固然有传统主流作家尚未全面介入到这个新媒体来,或抵制或低看这种全新媒介,从而引得微博文学低端运行这个原因外,另一方面在于,即算是对微博文学抱有乐观态度的草根民众,也对微博文学抱有茫然不知所措的态度,没有充分利用微博这种新媒体的技术优势,将其运用到文学生产中来,从而在加强文学作品的精神质感的同时扬尽科技美学之长。

因此,微博文学现在的样态就显得极为尴尬,从数量上来讲貌似繁荣,但是真正让人觉得能够影响深远的作品却极少极少。更让人沮丧的是,微博文学的同质化现象异常严重。由于真正的原创作品稀少,微博文学同质重复便不可避免地发生。作为公共空间的微博,原本是各类文学生产者进行创造的竞技场,孰料却成了机械复制的微型车间。从公共空间的基本准则来讲,这不仅是原创能力的缺失,更是一种公共道德和基本操守的缺失。当作为公共空间的微博成为抄袭、剽窃的舞台时,作为自媒体的微博不知是该高兴还是悲哀?!

4.公共与个体

作为自媒体,微博的自律性始终是一个基本底线。

微博作为公共空间,既有公共的一面,更有个人化的一面。众所周知,微博文学要想获得足够多的围观,或者说“粉丝”,必须有其独特的一面。只有将个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微博文学生产者才能获得广泛的认同。这样,每个微博文学生产者都得拼尽心力,想用新锐、震撼,能三言两语搔到公众的痒处,语不惊人死不休,以一剑封喉的语言吸引多数人的眼球。

但问题是,强烈的个人化色彩和个性化表述,难免避免个体理性的局限性。由于审查制度的缺席,微博文学的生产者既是创作者又是把关人,因此难免不鱼龙混杂,甚至泥沙俱下。由于微博的裂变式传播方式,极易在极短的时间内几何级差地播散开来,因此,微博文学生产者的个人情绪极易感染影响其他的接受者、传播者。这样,任何个人的表达都不再仅仅是个人性的了,在传播的过程中它会渐渐成为一种公众情绪。同样道理,微博文学生产者的个人价值取向和审美趣味,也不仅仅是他个体所独具了,而成为大众所关注的价值尺度和审美意趣。

这样一来,作为公共空间的微博,事实上在考验着微博文学生产者的个体人格及独立心灵品格的同时,也考验着微博文学生产者的个人素养及政治觉悟、公民的社会公德意识。

在公共空间和个体私地之间,微博文学生产者必须作出一个艰难的抉择。

猜你喜欢
生产者空间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我与文学三十年
文学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
会安慰自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