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光明 孙伟 沈枫 王双军 王晚霞
1.1 资料来源 本文涉及的570例老年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系笔者在本院和在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进修期间所收集的。其中本院患者为320例,进修所在医院患者250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的时间为1996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
1.2 一般情况 入选患者发病起始年龄为60岁,本组资料中男252例,年龄60~89岁,平均(68.5±2.2)岁;女318例,年龄60~96岁,平均(73.5±1.8)岁。城镇居民274例,农村居民296例。
1.3 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1983年中华医学会制订的肺炎诊断标准,并经Χ线胸部摄片证实。
2.1 起病首发症状(按临床症状发生率高低排序)(1)咳嗽或伴咳痰;(2)仅咳痰(无咳嗽);(3)气急或伴气喘;(4)胸闷或伴气促;(5)发热或伴畏寒;(6)胸痛;(7)心悸和(或)心慌;(8)食欲减退;(9)腹痛或腹胀;(10)乏力;(11)无症状。
起病首发症状指发病后3 d内的自觉主要症状,所谓“无症状”指非肺部疾病入院又无上述首发症状者。“或伴症状”指2个症状或者兼有,“或症状”指2个症状之一。
表1 老年性肺炎男女患者起病首发症状发生率比较(%)
2.2 起病情况
2.2.1 发病形式:分为急性、缓慢和隐匿3种。
表2 老年性肺炎男女患者发病形式比较(%)
所谓急性起病指肺炎症状和体征在起病3 d内达到高峰;缓慢起病指一周之内症状和体征明显并被确诊;隐匿起病指超过1周才被发现并诊断。
2.2.2 发病程度:分重度(包括极重度、休克型)、中度、轻度和无症状4种。
表3 老年性肺炎男女患者发病程度比较(%)
2.2.3 诊断情况:(1)首诊确诊与修正或次要诊断对照,见表4。主动发现被诊断与被动发现被诊断比较,见表5。院外获得感染与院内交叉感染对比,见表6。首诊确诊指患者入院就诊3 d内被确诊的;修正或次要诊断指入院的主要诊断为非老年性肺炎的;主动发现被诊断指就诊的患者主诉的与接诊的医生诊断思路均向于肺炎者;被动发现被诊断指经其他合并症入院时作常规检查如胸片或胸透时发现肺炎的。(2)患者肺部听诊情况比较,见表7。(3)实验室及器械检查情况:①男女患者血常规中白细胞总数(WBC)与嗜中性粒细胞(N%)情况比较,见表8;②患者X线胸部摄片报告情况:片状阴影占63.7%,斑点状阴影占23.5%。其他占12.8%。(4)合并症:①合并症病种(按发病率高低排序):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心脏病(包括冠心病、心瓣膜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脑血管意外,瘫痪性疾病或长期卧床者,糖尿病,肺结核,肝病,肾功能不全,胆囊炎、胆石症,胃病,肿瘤等。②合并症比例:男性患者约71.6%,女性患者约78.4%。
表4 首诊确诊率与修正或次要诊断率对照(%)
表5 主动发现被诊断与被动发现被诊断比较(%)
表6 院外获得感染与院内交叉感染对比(%)
表7 患者肺部听诊情况比较(%)
2.2.4 治疗情况:
2.2.4.1 用药情况: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以硝唑类抗厌氧菌治疗;头孢菌素类并逐步升级换代;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并逐步升级换代;β-内胺酰类酶抑制剂投入使用。
2.2.4.2 治疗疗程:1周内好转者占26.4%,半月内好转(包括痊愈)者占57.3%。
2.2.4.3 治疗不良反应(按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低排序):肾功能损害、肝功能损害及胃肠道反应,中枢系统毒性反应(包括耳毒性),心血管系统反应和皮疹及迟发性过敏反应。
2.2.4.4 预后:患者总体治愈好转率为83.7%,病死率为16.3%,其中直接死于肺炎的患者占病死率的62.1%,死于老年性肺炎及合并症的患者占病死率的37.9%。
笔者通过这些临床资料分析时还注意到良好的护理以及家属的态度与患者的预后有着密切的关系,但由于上述这方面的资料不全面无法作出全面评价,此外患者既往是否伴有上呼吸道感染(包括口腔、鼻腔等)也与治疗效果呈正相关。
老年性肺炎是老年人群的多发病、常见病,是危害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也是导致老年人死亡的主要病因。由于老年人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抗感染屏障退化,脏器功能不全,对致病菌消除等反应减退以及心理承受力和对患病的耐受性均较差等方面的因素存在,以致于老年性肺炎患者既有其特殊性又有其内在的规律性。
笔者通过对上述570例老年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从中得出以下一些特性。
3.1 老年性肺炎患者起病形式往往不典型,其首发症状呈多样性,肺部外表现症状并不罕见,甚至有些无症状的老年性肺炎,所以临床医生要对本病高度重视[1]。
3.2 老年性肺炎患者症状和体征与其病情轻重常常不一致,有的老年性肺炎隐匿于其他合并症之中,但却使合并症十分凶险,故我们临床观察要特别仔细、小心,以发现其病情演变的蛛丝马迹。
3.3 老年性肺炎患者起病快,症状典型且易于确诊者,病情都比较重,常有发展成休克型肺炎或加重合并症导致死亡的可能。
3.4 院内交叉感染是一条老年性肺炎患者重要的致病途径,所以防治非老年性肺炎患者住院期间院内交叉感染也十分重要,同时对患者既往有慢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积极治疗也是减少老年性肺炎发生的有效手段[2]。
3.5 加强对老年性肺炎患者的合并症的针对性治疗及整体护理、家属支持、心理疏导等,都有助于患者的好转和痊愈[1]。
3.6 老年性肺炎患者的治疗,原则上应选用针对性强的高效、广谱、低毒的抗生素,加用抗厌氧菌的药物也必不可少,当然也要注意其治疗不良反应,如伪膜性肠炎等严重不良反应,辅助治疗如纠正低蛋白血症,改善低营养状态,治疗水电解失调等以及保持呼吸道畅通,促使致病菌清除,对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无疑有积极作用[3]。
3.7 本研究统计老年性肺炎均为>60岁患者,其肝、肾功能仅为青壮年人的1/3~2/3左右,严格掌握抗生素的适应证和禁忌证,还得把握好其使用剂量,治疗中密切观察肝、肾功能,以防药物的蓄积中毒[4]。
3.8 从治疗经济学方面考虑,治疗负担亦是制约老年性肺炎好转及痊愈的一个关键,由于老年性肺炎患者病程长,合并症多,且其需要的较为高级抗生素的费用也相当昂贵,这些都不利于患者的预后,因此,我们除选用敏感的抗生素,还要兼顾药物经济学[5]。
[1]高玉梅.老年肺部感染临床特点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2006,12(1):246.
[2]董宏艳,巩连生,王惠,等.老年人获得性肺炎52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0,20(3):158.
[3]陈立军,江荣林,毛文炜,等.莫西沙星治疗106例社区获得性肺炎病人的前瞻性研究[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5,24(1):14-17.
[4]孙铁英,刘兵,杨敏.社区获得性肺炎老年住院患者的临床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5,24(2):100-102.
[5]殷凯生.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的诊断与治疗[J].实用老年医学,2004,18(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