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管不同引流位置的摆放与泌尿系感染发生的相关性研究

2012-11-23 06:25
护理研究 2012年10期
关键词:沉渣尿常规泌尿系

预防及减少留置导尿管引发的医院感染是临床护理的重要课题。传统观念认为,病人留置尿管后因抬高引流管位置可能增加泌尿系感染的几率,因此多数医疗机构规定需将尿管引流管自病人腿下引出。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尿管引流管自病人腿下引出会给护理工作带来不便,病人会因尿管引流管压在腿下而增加不适感,尤其是针对男性病人尿道的解剖生理特点,采用此种留置方法的病人主诉因尿管置于腿下引起的不适感及异物感的人数较多。因此,2010年4月—2011年2月对我院泌尿外科79例肾切除术后留置导尿管的病人,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进行对照研究,探讨导尿管体内引出后的不同摆放位置与泌尿系感染发生的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4月—2011年2月入院需实行肾脏切除手术治疗的79例病人,54例,女25例,年龄25岁~72岁(51.76岁±7.27岁);病人知情,能积极配合尿管引流管放置不同的位置,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1.2 方法

1.2.1 分组 采用掷币法将79例病人分为两组:甲组37例尿管引流管自腿上引出,乙组42例尿管引流管自腿下引出。

1.2.2 观察指标与测量方法

1.2.2.1 尿常规+沉渣与尿细菌培养 ①尿常规+沉渣检查,病人入院后给予自行排尿法留取尿标本进行尿常规+沉渣检查;术后尿管拔除12h后留取尿常规+沉渣方法同前。②尿细菌培养病人入院后用0.1%碘伏清洁尿道口后,采用自行排尿留取中段尿的方法留取尿标本进行尿培养检查。术后尿管拔除12h后进行尿细菌培养检查方法同前。

1.2.2.2 膀胱残余尿量测定 术前排空尿液后取仰卧位立即测量与术后1h测量。均使用手持式B超仪(Bladder scan BVI6000)取仰卧位进行膀胱残余尿量测定。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软件处理数据,两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对数据进行量化,尿常规+沉渣有感染计为1;无感染计为2,尿培养有致病菌生长计为1,无致病菌生长计为2。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留置尿管前各项指标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留置尿管前各项指标比较

2.2 两组病人留置尿管后组间各项指标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留置尿管后各项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留置尿管后各项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留置尿管时间h mL甲组 37 37.54±10.61 2.00±0.00 2.00±0.00 1.92±0.28尿常规+沉渣 尿培养 膀胱残余尿量乙组 42 38.93±15.97 2.00±0.00 1.98±0.15 1.88±0.33 t值 -0.460 0.000 1.000 0.558 P 0.647 1.000 0.323 0.578

2.3 两组病人留置尿管后腿部异物感和压痕情况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病人留置尿管后腿部异物感和压痕情况比较 例(%)

3 讨论

3.1 留置尿管引出位置与泌尿系感染发生的关系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一项统计表明:住院病人发生的医院感染中泌尿系感染占42%,居医院感染的首位[1,2]。在留置导尿管的病人中,有2%~4%会发生菌血症和败血症,其病死率可高达13%~30%[3]。通过论证认为,泌尿系感染的发生与尿液反流、尿管引流不畅、细菌侵入泌尿系统有关。因此,应做好相关护理。

3.1.1 尿液反流 避免泌尿系感染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体位随意变换的情况下需始终保持尿袋低于膀胱水平位置以防止尿液反流。在临床治疗中由于病人缺乏避免留置尿管后发生感染的知识、医务人员在进行操作时无意识行为等因素,导致了尿袋位置高于膀胱位置引起尿液反流,泌尿系发生感染的危险性随之升高。而在本次试验中,病人站立时引流袋放置于大腿下1/3位置,平卧位时将尿管引流管经病人腿上或腿下引出后悬挂于床边,始终保持尿液引流袋低于膀胱水平,不易引起尿液反流。结果表明,两组间尿常规+沉渣、尿培养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验证了留置尿管后尿管引流管经腿上或腿下引出均不会成为增加泌尿系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

3.1.2 尿管引流不畅 膀胱内无残余尿量的存在是避免泌尿系感染的另一重要原因。当尿液引流不畅时,尿液的内冲洗效果减低、杂质潴留成为泌尿系感染发生的诱发因素[4]。膀胱残余尿量是指正常人残余尿量<5mL,当残余尿量>50mL时发生泌尿系感染的危险性随之增加。本研究中留置尿管期间膀胱残余尿量甲组为1.92mL±0.28mL,乙组为1.88mL±0.03 mL,均在正常范围内,尿常规+沉渣检验结果白细胞在正常范围内、尿培养检查结果均为阴性,无感染发生的临床证据,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证明留置尿管后无论尿管引流管经腿上或腿下引出均不会影响尿液引流的通畅性。

3.1.3 细菌侵入 目前不少学者认为[5,6],细菌是经过如下途径进入泌尿系统的:①导尿时带入细菌;②细菌经导尿管与尿道周围间隙进入膀胱;③导尿管末端与集尿袋连接处侵入;④从集尿袋的放尿口处细菌上行进入膀胱。综上所述留置尿管引出位置与泌尿系感染发生无相关性。

3.2 尿管引流管经腿上引出的优势 尿管引流管经腿上引出不易发生引流管因受压而瘪陷,且更方便护士在不打扰病人休息的前提下及时观察引流管有无反折的发生,避免引流不畅而诱发泌尿系感染的发生;且利于观察尿液的颜色、性质,了解泌尿系统及疾病的病情进展。

病人在留置尿管卧床期间,当尿管引流管自腿下引出时因解剖结构原因,病人会因尿管的牵拉而感觉不适。部分瘦弱、营养状况较差、敏感的病人因尿管经腿下引出导致局部皮肤压痕的发生。尿管引流管经腿上引出时,因减轻了牵拉,病人的不适感觉明显降低;尿管引流管经腿上引出时减轻了局部的压力,缓解了瘦弱、营养状况较差、敏感的病人因血液循环不畅导致压痕甚至压疮的发生。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医务人员,病人及家属更倾向于将引流管经腿上引出。以便于病情的观察,减轻病人的不适感。

4 小结

病人留置尿管是临床中常见的治疗手段,导尿管的护理至关重要,怎样高效、方便、省时、节力将尿路感染控制在最低范围一直是临床护理人员研究的课题。从实验观察结果发现,尿管引流管自腿上引出与自腿下引出感染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均无膀胱残余尿量增加而导致引流不畅诱发感染的发生。因此尿管引流管的放置位置在不影响治疗的前提下,可依病人的舒适感而放置。

[1] Kunin CM.Care of the urinary catheter[M]//Urinary tract infectons detection,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5th ed.Baltimore:Williams and Wilkins,1997:2272-2291.

[2] 朱怀娣.循证护理在预防留置尿管并发症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09,7(7A):1734-1735.

[3] 中野博 导尿引起的感染及其预防管理[J].国外医学:医院管理分册,1989,6(2):711.

[4] 顾克菊,王雪文,钟秀君,等.ICU病人留置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预防[J].护理研究,2009,23(11A):2870-2871;2874.

[5] 张建平.导尿及留置尿管病人泌尿系统感染的探讨[J].家庭护士,2008,6(4C):1072.

[6] 朴元子,金兰姬,桑晶,等.济安舒能用于留置导尿管患者预防逆行感染的临床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11):979-981.

猜你喜欢
沉渣尿常规泌尿系
妊娠期泌尿系急腹症20例临床分析
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对策
如何预防泌尿系结石
尿常规与尿沉渣对尿液检验的影响及分析
如何降低泌尿系结石的生成率?
关于灌注桩沉渣厚问题的探讨
钻孔灌注桩桩底沉渣对单桩承载性状的影响分析*
尿常规干化学检测结果准确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对尿常规检验影响因素的研究
柏凤汤治疗泌尿系感染4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