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远凤 祖兴义 贺成龙 高银智
(1.贵州省遵义县新民镇农业服务中心,遵义 563135;2.贵州省遵义县农牧局,遵义 563100)
快大黄肉鸡采用林地放养的方式生产,具有肉质鲜美、活鸡外观体形优美、产品价格高、投入饲料成本低等优势,延长了饲养周期,提高了肉质和风味,又利用了林地的空闲资源。通过鸡吃虫、吃草,可减少树木病虫害的发生,降低林地(果园)生产成本,鸡粪又能满足树木的生长需要,从而起到减少污染、改善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也是农民致富增收的一条有效途径。据市场调查,消费者对食用饲养期长的林地放养鸡的需求越来越多,因此,推广林地(果园)散养技术,规模化生产安全卫生的肉鸡,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前景。本试验选用28日龄快大黄肉鸡800羽,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0羽。试验组采用林地(果园)散养的方式;对照组采用平地养的方式。综合比较和分析平地养和林地放养2种饲养方式下,其生产性能、肉质风味、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等指标的试验。
遵义县三合镇芦岩村火石坎组涂永跃养殖场提供的28日龄快大黄肉鸡800羽。
选用28日龄快大黄肉鸡800羽,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0羽。
2.2.1 饲养方式 同一品种快大黄肉鸡以平地养和林地放养2种方式饲养。试验组采用林地(果园)散养的方式;对照组采用平地养的方式。2组在28日龄时称重(始重),在90日龄时称重;林地放养组在130日龄时再进行1次。计算料肉比、平均重量、平均日增重、出栏1羽鸡所需的饲料、平均成本、平均经济效益、统计饲料报酬和成活率。
2.2.2 口味评价 2组鸡在90日龄时同时进行口味评价,林地放养组在130日龄时再进行1次口味评价。每组采用快大黄肉鸡各1羽,屠宰后全净膛胴体95℃水浴浸烫20~25 min,以大骨内不流血为宜。每组合编号后取胸腿部鸡肉各1块口味评价,口味评价时不加任何佐料,2组间以白开水漱口。
2.3.1 饲养管理、防疫及用药原则
按NY/T5038无公害肉食品肉鸡饲养管理准则、NY5036无公害食品肉鸡饲养兽医防疫准则、NY5037无公害食品肉鸡饲养饲料准则、NY5035无公害食品肉鸡饲养兽药使用准则的标准进行。
2.3.2 病、死鸡的处理
按GB16548-1996的标准执行。
2.3.3 防疫措施
35日龄鸡痘苗皮下刺种,50日龄传支H52苗2倍量饮水,60日龄新城疫Ⅰ系苗肌内注射,90日龄鸡大肠杆菌苗肌内注射,用疫苗后的疫苗瓶不可乱丢,要做深埋或煮沸等无害化处理。
2.3.4 平地养
全期使用全价料。0~28日龄使用肉鸡前期料,29~55日龄使用肉鸡中期料,56~90日龄使用肉鸡后期料。
2.3.5 林地放养
0~28日龄平面圈养,使用肉鸡全价前期料,敞开饲喂至日耗料量35g后维持。29日龄起逐渐过渡至使用自配料,并开始林地放养。每羽日耗料量增至50 g后维持,添加辅料5~10 g,分早晚2次喂给。后期日粮逐渐增加至70 g,添加辅料l0~15 g,以玉米为主。全期用中草药制剂,不用抗生素。
2.3.6 自配日粮
选用的饲料种类应尽量多样化,有利于营养物质的互补和平衡,从而提高整个日粮营养价值和利用率。饲料品种多还可改善饲料的适口性,保证鸡群稳产、增产。主要由玉米、小麦、稻谷、米糠和维生素及矿物质添加剂组成,并搅拌均匀。自配料分前期(29~55日龄)、中期(56~90日龄)、后期(91~130日龄)三种。前期配方为:玉米68%、麦麸10%、豆粕10%、骨粉2.5%、鱼粉4.2%、米糠2%、食盐0.3%、预混料3%。中期配方为:玉米73%、麦麸10%、豆粕5%、骨粉2.5%、鱼粉4.2%、米糠2%、食盐0.3%、预混料3%。后期配方为:玉米58%、麦麸10%、豆粕20%、骨粉2.5%、鱼粉3.2%、米糠3%、盐0.3%、预混料3%。
2.3.7 试验记录
每天做好耗料、死亡、发病、用药等记录。
2.4.1 成本核算
不计棚舍折旧和人工费用,全价饲料以3.4元/kg计,自配料以1.86元/kg计。
2.4.2 效益核算
90日龄平地养肉鸡售价以12元/kg计,90日龄林地放养肉鸡售价13元/kg计,130日龄林地放养肉鸡售价以16元/kg计。
从2008年4月17日开始至7月24日结束,共130d。
将试验中检测的各种数据记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详见表1、表2。
表1 不同饲养方案效益统计
表2 不同批次投入产出情况统计
从表中可以看出,生长速度和饲料报酬2种饲养方式差异显著,平地养方式90日龄体重与林地放养方式130日龄体重相当,林地放养方式出栏一羽饲料成本比平地养低,成活率2种饲养方式均达到较好水平。
从表中可以看出,90日龄时,2种饲养方式肉质相仿,但林地放养方式130日龄时肉质和风味显著提高,肉质鲜美,有家庭调味的香味,口感良好,味道纯正,达到较为理想的水平。
从表中可以看出,90日龄平地养方式每羽效益是4.76元,而130日龄林地放养方式每羽鸡效益是19.54元,比平地养方式高14.78元,显著好于90日龄平地养方式。
从表中可以看出,林地放养方式130日龄出栏一羽所需饲料8.87kg,平均日增重16.2g/羽,配料单价1.86元/kg,饲料成本为16.49元;平地养方式90日龄出栏一羽所需饲料6.57kg,平均日增重26.69g/羽,饲料单价3.4元/kg,饲料成本为22.338元;林地放养比平地养每羽可节省饲料成本5.848元。
在130日龄时才达到平地养方式90日龄的生产性能,虽然看似其饲料报酬较差,但实际上饲料成本较低,且其肉质和售价均较好。因此,经济效益显著好于平地养方式。
2种饲养方式90日龄时鸡肉质风味各有特点,平地养鸡口感较好,而林地放养鸡则鲜味较好,腥味较小,有家庭调味的香味,口感良好,味道纯正。其主要原因是脂肪含量的差别。林地放养时,由于鸡群活动空间大,鸡运动量增加,鸡肌肉结实,体脂肪沉积减少,皮下脂肪适中,因此肉味更加鲜美。
平地养方式肉鸡的适宜上市日龄是90d,而林地放养方式是130 d。
自配日粮必须以家禽的饲养标准为依据,并结合生产实践。所用饲料的营养成分清楚,应力求保持相对的稳定,应考虑到林地放养所采食的野食,适当降低日粮中饲料能量、蛋白质等含量,制定出适宜的营养需要量。一定要搅拌均匀,否则会造成营养物质缺乏或者过剩,甚至发生中毒。
林地放养快大黄肉鸡由于在野外采食白蚁、蚊虫、蚯蚓、青草等野食,其中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等,使饲料用量减少和成本下降,还可降低营养代谢病及其他疾病发生率,从而提高鸡群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