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广明 刘岭南 陈国翠
编前语: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教材要避免繁琐,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虽然对原课程标准进行了适当的修改与调整,但是对上述内容未作修改。根据这一指导思想,人教版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材以“主题单元”取代“知识体系单元”,每组教材均围绕单元主题,合理有序地组织内容,突出了整体性;苏教版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材以“主题单元”选编语文的编排意图也很明显。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这一指导思想,就成为一个值得研讨的课题。为此,带着“如何上好一组课文?教师如何走出传统备课与教学的局限?怎样以整体的思路整合文本资源进行教学设计?”等问题,“专题研讨进校园”走进了昆明市东川区第三小学。在两堂展示课、一个专题讲座后,大家围绕上述问题展开研讨,不同的观点在碰撞,不同的风格在展示,无所谓对错优劣,只是让我们的教学观念更全面更客观。
张平川(昆明市东川区第三小学副校长、小学高级教师):原先的语文教学以“篇”为单位,没有站在整体的位置上预设一节课的学习,教学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以至于“篇”与“组”严重脱节。针对这一问题,通过此次“单元整体教学”实践与探索专题研讨活动,让我们的老师深刻地认识到面对不同版本的教材,要做到有效教学,就要打破以往孤立割裂的学习范式,让语文教学紧紧地统一在整体创设的目标中,合理有序地组织内容,精心设计学习活动。当然,要想取得实效,就需要以教师深厚而广博的积淀,精心地设计学习活动。当然,要想取得实效,就需要以教师深厚广博的积淀,准确而丰赡的理解,完整而深刻的把握,巧妙而精到的点拨作为支撑,否则难以在一个单元里,以及更大的语文学习范畴里,游刃有余,以简驭繁。下一步,学校将加强“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探索,让教师在思维、行动主教师团队对话的过程中,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让“单元整体教学”有一个质的飞跃。
罗蓉(昆明高新开发区第一小学,特级教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语文教材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就是一个“动物篇”的主题单元。本单元选编的三篇文章《鸟语》、《天鹅的故事》、《生命桥》,从不同角度抒发了对动物的赞美,抒发了对人生的感悟。教学本组课文时,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特点进行梳理和调整,即先上反映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精神的《天鹅的故事》,再上讴歌动物们在生死攸关时刻表现出可贵的合作与献身精神的《生命桥》,最后上内容相对浅显,体现人与自然和谐,极富情趣的散文《鸟语》。对三篇课文的教学也可以有所侧重,做到精读或略读有机结合,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让学生自主阅读,整体把握本组课文。
王巧贵(昆明市东川区第三小学,小学高级教师):教材编排的整体性规定了单元教学设计的整体性。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语文教材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来说:这一单元可称为动物篇,由《鸟语》、《天鹅的故事》、《生命的壮歌》以及“习作五”、“练习五”组成,围绕“合作”这一专题选编教材。所选课文均语言生动形象,结构清晰,重点突出,插图也很精美,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和朗读训练的好材料。“练习五”安排了5个项目,其中“处处留心”、“读读背背”和“口语交际”是教学重点。“习作五”写一篇关于植物的简单的研究报告。教学时,除了安排朗读、背诵、复述课文等常规学习目标外,还要突出三个重点学习项目:一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二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三是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写作方法,进行习作训练,教学设计以及组织教学时,要落实这些学习重点。采用单元整体教学打破单篇课文教学与单一作文练习的传统模式,注重单元内容各个方面有机的联系,形成一个教学整体。教学时以一篇带几篇,以“范例”通其他,由“举一”而“反三”,这是单篇教学所不及的。
陈富恒(小学高级教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各册的课文均以单元的形式呈现,每个单元总是围绕同一人文主题组合课文。语文教师怎样上好一组课文,在教学中体现和发挥单元整合性优势呢?下面谈谈我的认识:
1.强化单元意识,整体把握单元目标。意识是行动的方向,良好的意识决定了成功的一半。教者首先要有整体把握单元目标的意识,了解编者的意图、文本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教学方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关于阅读教学”中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与原“实验稿”相比,增加了“教科书编者”可见,理解编者意图,强化单元意识,整体把握单元目标十分重要。
如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共有四篇文章,分别是《走,我们去植树》《第一朵杏花》《燕子》《古诗两首》,整组课文都是以春天为话题展开的,分别从不同的侧面展现了——春的希望,春的秘密,春的快乐,春的美好和春的短暂,意在告诉学生要爱春、惜春。这是新学期的第一组课文,时值初春,万物复苏,春光乍泄,可见编者的用心和意图。了解编者意图是实现单元整体目标的前提。
2.单元整体教学,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教会学生学习的其中一个方面就是教会他一种思维方式,“单元整体教学”传递给学生的就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让学生从小学会从对比分析中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及由知识转化为能力。“单元整体教学”体现的是整体性原则,它是一组课文学完后的总结和升华。
同一单元的几篇课文虽然文章主旨相近,但表达方法和布局谋篇方式可能各不相同,教师可在教学单元课文之前或者之后,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一组课文进行分析对比,以求单元学习的整体效益。
再如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这一单元的前三篇文章描写的都是“爱”,学完后学生会发现,这三篇课文描写的爱种类各不相同,有《爱如茉莉》中的夫妻之爱,有《月光启蒙》中的母子之爱,有《我和祖父的菜园》中的祖孙之爱,虽然爱的种类各不相同,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真爱无言,大爱无声,它平淡无奇却散发着缕缕幽香。三篇文章在表达方法也有共同之处——用记事来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用写景来烘托人物的细腻情感。教学这一组课文,要善于创设情境将学生引入爱意浓浓的氛围中,并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来体会爱的真谛。
“单元整体教学”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新的尝试,这种教学方式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又能活跃学生思维,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陈文金(小学高级教师):教材是整个教学系统的构成要素之一,作为一个系统的构成要素,就不可能是简单地、孤立地拼凑在一起,而应该是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小学语文教材也不例外,它承载着义务教育第一、第二、第三学段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领域学习内容和目标要求。而每一册又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整体,每册教材的每个单元同样是围绕一个专题组合的一个整体。无论从编者的意图、教材编排的原则看,还是从系统论的角度看,语文教学都应以整体的思想进行,突显语文教学的整体性。那么如何整体把握,上好一组语文课呢?
以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为例,谈一点看法。
首先,整体把握本组课文在整册教材中的地位:《鸟语》是一篇充满童趣的文章,课文以生活中生动真实的事例情真意切地表达了“我”倾听、揣摩鸟语的情景,字里行间充满着作者对鸟儿的喜爱之情,是人与鸟儿和谐共生的真实写照。《天鹅的故事》讲述了众天鹅齐心协力与恶劣环境抗争,共渡对难关的故事,赞扬了老天鹅奋不顾身、顽强坚韧的品质。《生命的壮歌》由“蚁国英雄”和“生命桥”两则激动人心、感人肺腑的动物逃生故事组成,两个故事述说的悲剧都是人为造成的,这是人类进行反思的好例子,是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交流体验,学好语文,感受生活,熏陶情感,体验生命价值的极具人文性的佳作。这组课文是继本册教材前五个专题:颂春篇、创新篇、英才篇、爱心篇之后的动物篇,是关于天人合一,从不同角度抒发对动物的赞美,抒写对人生的感悟,学习动物知识、爱护动物的教育文质兼美。
其次,了解本组课文要达成的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将《天鹅的故事》中震撼人心的破冰场面表达出来。(2)学会本单元29个生字,结合课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疏忽”、“倍感亲切”等词语造句。(3)利用重点语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感知文章思路。(4)观察一种自己喜爱的鸟,写出它的外形特点和叫声;通过朗读、想象练笔等途径,练习仿写某一场面,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5)激发尊重生命、敬重卑微的情感,初步形成对生命价值的认同。(6)通过学习《天鹅的故事》和《生命的壮歌》,感悟其中蕴涵的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7)读懂例文前的习作要求,通过讨论,了解写研究报告的一般步骤和方法。(8)通过互相评价、讨论,明白当节目主持人的注意事项(见“口语交际”:学做节目主持人“)。(9)创设情境,让学生学会主持人的常用语言(开场白、串联词、结束语)。(10)在口语交际中,让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在这些要达成的目标中,第(1)(3)(5)(6)(10)可以通过精读《天鹅的故事》、《生命的壮歌》两课达到,而(4)可以通过学习《鸟语》一课达到。
最后,结合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对课文教学顺序进行调整。先教学《生命的壮歌》,接着教学《天鹅的故事》,完成大部分教学目标,再指导学生学习内容相对浅显易懂,又富于儿童情趣的《鸟语》。学生在“蚂蚁肝胆俱裂战火海”、“老羚羊用死亡架起生命之桥”的悲壮场面中产生对动物敬佩的情感体验,同时体会由于人类的贪欲给动物的生存造成严重的威胁,两个悲剧的产生都是人为造成的,人类对这些动物带有深深的愧疚和歉意,这两种情感在小学生心中产生了强烈思维碰撞。然后通过“天鹅破冰”的感人场面让学生对动物敬畏之情进一步升华。他们亲近动物、接纳动物、爱护动物的内心体验达到了高潮,这时再让学生带着这样的情感学习《鸟语》一课,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必然增强。最后通过《习作5》和《练习5》对整组内容进行整合,了解植物和人类的生存同样息息相关,自然而然地将视野放宽到整个自然界。
李万芳(小学高级教师):怎样上好一组课文?我认为重要的是理解编者的意图,尊重教材,尊重学生,认真钻研教材,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为例,说说我本单元整体教学的思路。学习《鸟语》,从鸟语的有趣,学生会自然萌发对动物的喜欢。该课的第11自然段有这样一句:“从终日忙碌的燕子那里,我认识到勤劳的可贵;从飞行整齐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纪律的重要;从搏击风雨的苍鹰那里,我学到了勇敢坚强的精神……”借这个省略号,可引导学生说说自己还从哪些动物身上学到什么?一下子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转入下一课的学习。学生从《天鹅的故事》中天鹅们的勇敢无私、团结拼搏的精神对动物产生敬佩之情。又以“我们还能从《生命的壮歌》中学到动物的什么呢”这一问题,再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投入该课的学习。这是一篇有关生命的,催人泪下,让心滴血的课文,学生被蚂蚁们、老羚羊们的勇于献身、团结合作的精神感动了,震撼了,流泪了。上完本组的这三篇课文,让学生说一说、写一写学了这三篇课文有什么感受。通过钻研教材,我理解了编者的意图,认为这组课文内容安排非常巧妙合理、衒接自然。编者的意图就是让学生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学习知识。情感方面则是逐步升华,从喜欢到敬佩再到震撼,层层递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所以本组课文我是按编排顺序上的,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我的体会是,阅读教学要上好一组课文,最重要的是理解编者意图,钻研教材,吃透文本,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接受能力、认知规律,确定教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要学的文本,设想学生会提什么问题,以学生的生活经历会不会对所学内容产生共鸣?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学生容易接受呢?以怎样的方式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如何引导学生去欣赏,去感悟?进行全面预设思考。只有这样,才能为良好的课堂做好铺垫。学生简单、轻松、快乐地学到知识,学会阅读。
刘富祥(小学一级教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组以“敬重生命”为主题选编了《鸟语》、《天鹅的故事》、《生命的壮歌》三篇课文,每个故事都非常吸引学生,但文章深刻的人文内涵小学生在理解上的确有些难度。教师如果没有对这一组课文所蕴含的对生命热爱的深刻体会,没有对整组课文主旨和结构进行研究,就不容易让四年级的孩子在心里与文本产生共鸣。
在本次研讨过程中,昆明市高新开发区第一小学特级教师罗蓉对教材顺序进行重新排序,提前教学《生命的壮歌》。其教学充分体现以生为本,因学定教的宗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组织营造民主课堂,创设真本、高效的教学情境,把预设和生成和谐统一起来,生成过程中更多地去关注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使课堂教学在民主、真实、朴实、扎实基础上更智慧,更富有生命。及时的、多元的、针对性的进行评价,优化教学过程,放大教学效果,科学的应用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学习反馈。专家则建议,在苏教版教科书没有区分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的情况下,可以先上《天鹅的故事》和《生命的壮歌》,然后将《鸟语》当做略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我认为要进行好单元整体教学,就要从该组课文专题出发,围绕主线,挖掘篇的个性与深层内涵,从全组到个别,努力构建每一节有效的、高效的课堂教学,处理好“精读”与“略读”的关系(虽然苏教版教材未作划分),实现整组教学的有效和高效。
蒋俊(小学一级教师):与单篇课文备课和教学相比,“单元整体教学”更强调学习资源的整合与生成,着眼于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实践性,重视学生“学”的过程,强调一个时段内语文实践活动的“整体推进”,以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我们尝试通过单元整体教学,打破以往孤立割裂的学习范式,让语文教学统一在整体预设的目标中。其基本流程是:整体感知(整体观照,确定目标)→部分感悟(关照整体目标,发挥整体效应)→整体回顾(把握规律,整体提升)
整体感知:是在单元内容学习之前,进行单元“导读”。其具体操作为:以单元开头的“导语的文字”为切入点,(人教版教材有单元导语,苏教版教材没有。)在教师带领下,学生通过听录音、看录像、自己试读或同座互读互听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初步了解本单元内所有学习内容的大意,初步感知单元专题的情感意识,孕育求知欲望;与此同时,教师相机指导搜集相关资料,为单课学习做准备。
部分感悟:指分课或分块学习。教材每一单元都有鲜明的人文主题,我们在关照单元整体目标的同时,提出单元核心话题,继而寻找各篇的研读话题,进行深入研读,最后统一整合到单元目标上来。也就是要注重整体目标对各篇的辐射,注重各篇课文对整体目标的回应。如: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人文性目标是:体会鸟儿的可爱;从动物的求生和逃生的故事中体会勇敢献身、团结拼搏的精神。感悟作者从不同角度抒发的对动物的赞美,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和正确的观察方法。工具性目标是:体会不同的表达方式,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联系生活情境等理解文本。领会作者对人生的感悟。
整体回顾:一个单元的学习犹如攀登山峰,由始至终的单元整体教学,仿佛让师生步步接近山顶,有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如果教师不去着力引导学生纵观全局、发现规律,那就错过了整体把握学习内容的最佳时机。也就是说一个单元学完之后不从整体上加以概括总结,学生所获得的知识便是零散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也受到局限。
单元整体教学充分利用教科书单元编排的长处,跳出一篇课文研究的小圈子,站在提高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发展的高度,用整合的理念,探索高效的语文教学。无论从教学内容的丰富和拓宽上,还是在教学方法策略的多种多样上,以及在教学途径的课内外融合上,在教学效果的省时高效上都取得了新的进展。
王洪艳(小学一级教师):怎样上好一组课文?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上好一组课文,首先要了解课文编排的特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语文的选文、课文编排和练习设计等都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呈现出鲜明的特点。教材主编张庆先生作了如下表述:“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学理如筑塔,学文如聚沙。”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学习语文的“序”宜粗不宜细。如苏教版实验教材(第二学段)阅读训练序列是按照课程标准“阶段目标”设置的,即除了朗读、背诵、复述课文等常规学习目标外,有4个重点学习项目: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会默读,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其编排原则是主编张庆、朱家珑先生所订的“三维整合,统筹安排,因课设练,多次重复,螺旋上升。”因此,阅读教学要有“全局观”。把一组课文放到一册中来安排,把一篇课文放到整组课文中来设计,心中有总的目标任务,课堂上有具体的目标任务,这样才能做到“突出重点,加强整合”,“统筹安排,螺旋上升”。
2.探究怎样上好一组阅读课文,是对课堂教学策略的准确把握。
我们探究单元整体教学,不是讨论是按什么顺序上一组课文,也不是讨论在一单元中该先上那课后上那课,而是要提高对文本的认识,对课堂教学的认识。传统的语文教学是以知识的灌输、为目的的,这样做摧残了人的个性,应转向通过知识技能的学习,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并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一百多年前,杜威曾提出一个重要的观点:一定要把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心里经验,一定要把学科知识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否则,学生就成了学科知识灌输的对象。杜威的思想就是“把教学变成生活”,课堂教学是老师和学生的思想、体验发生的过程。如昆明高新开发区第一小学特级教师罗蓉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生命的壮歌》之“蚁国英雄”一课时,对于“生命”的理解,老师并不是简单的灌输,而是通过创设情境,朗读感悟让学生把学科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心理经验。有了这一课成功的心理经验后,或迁移上下一课,或拓展延伸其余课文就变得容易多了。只有当我们真正理解了课堂教学的含义后,再来面对文本时,才能胸中有数,从容应对。你可把其中一课单独拿出精讲精练,上三四节课,也可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自己专长,合理调整授课顺序。总之,学生“习得”多少并不在于老师上了多少篇课文,而在于他自己把多少学科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心理体验。很多时候,一些课文对学生来说仅是“上过了”,而并没有多少收获,更别说单元任务的完成。
3.要上好一组阅读课文,就要直面文本,直面生活。(1)直面文本,细读品味。直面文本,教师要绕过教参、绕过各种资料,在第一时间、第一空间与文本本身直接晤面。这种晤面应该是字斟句酌,品味精微的;这种晤面应该是互文参照,深层阅读;这种晤面应该是还原比较,感悟潜在。直面文本,细读品味,其实就是细读自己。因为文本是一个美丽的倒影,你在倒影中看到的不是文本,而是自己。你的精神倒影有多深,你对文本解读就有多深;你的精神倒影有多远,你对文本解读就有多远;你的精神倒影有多诗意,你对文本解读就有多诗意。不是文本,而是你的文化视野、言语禀赋、审美旨趣、精神高度、生命境界决定着你的细读。从这个意义上说,细读不是从文本开始,而是从“自己”开始!细读也不是到文本为止,而是到“自己”为止!上好一组阅读课文就从细读文本开始吧!(2)直面生活,引导体验。“教学变成生活”,就是让教师和学生在此时此刻的教学中找到自身的存在价值——此时此刻就生活得满满当当的,此时此刻就体现思想的力量、创造的快感和生活的幸福。生活化的教学是快乐和幸福的教学。让教学充满生活的精神体验和乐趣;尊重儿童生活的特点,并创造性地让儿童自由地生活;把学习与儿童生活结合起来;把生活本身变成课程,让儿童在体验、行动、反思中学会选择创造生活,融入热爱生活,这就是教学即生活的基本意涵。只有将儿童的学习基建于生活并帮助儿童在学习中充分享受生活,这样的教育才能让儿童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张玉美(小学一级教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总体目标与内容”中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怎样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呢?上好一组课文,是相当重要的一个方面。
以往我们备课,大都是脱离学生写教案,为他们确定学习目标,安排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最后机械而生硬地去课堂上实施方案,在课中去套自己的“备课”模式,课堂教学中不善于随机应变。片面地认为备课就是准备教师讲的内容。
课程改革改变了“备课”理念,备课既是教师的事,也是学生的事。师生合作备课,学生在课前的预习,搜集资料及一些学习准备不再与教师的备课分离,不再被学生认为都是老师布置的“作业”,而是积极主动地为自己的学习进行准备。
师生合作备课,可以在准备教学一组课文前安排一定时间让学生通览整组课文,让学生大致了解整组课文的阅读专题,然后交流自己的想法,见解。也可以分成小组自由交流,讨论,最后汇报,老师收集意见或建议。如该组课文中,重点学习哪一篇或两篇课文?(相当于“精读”)哪一篇或两篇课文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实践自己在“精读”中学到的阅读方法?(相于“略读”)需不需要调整阅读顺序?等等。师生共同备课的过程,也是学生自主学习,老师再根据学情确定教学重难点,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的过程。
顾琼(小学高级教师):如何上好一组课文,体现单元整体教学思想?我认为备课时应该先制定一个单元的大目标,再根据大目标拟定各篇课文的小目标,这些小目标是为了实现单元大目标而定的。这样就抓住了这一组教材的人文性目标和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内容。为了落实“少教多学”变“教懂”为“练能”的教学思想。我认为同一组课文可以根据不同的侧重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也可以适当调整课文的编排顺序。例如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组课文的三篇课文,我先让学生通读整组课文,了解这组课文的大体内容,然后按多数学生的愿望先上《生命的壮歌》,接着再学《天鹅的故事》,最后放手让学生自学比较简单的《鸟语》。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达到了单元整体教学预设的目标。
冯琼(小学一级教师):小学语文教材以单元的形式进行编排,每个单元又按不同的专题组织课文,都有特定的训练目标和训练重点,单元内不同课文各显风格与特色,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学科逻辑结构序列。因此打破传统的课课教学模式,从单元整体思想出发实施“单元整体教学”应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单元整体教学”不是对单元进行简单的内容组合,而是重在“整体把握”,即不仅要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更要根据不同单元的特点探究文本内涵、研究表达形式等,从而让单元整体教学的目标得以实现。
1.整体感知。依据同组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知识体系,确定整组课文教学的总目标,再由一篇篇课文的子目标来实现这一总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一个新的单元之前,让学生整体感知本单元课文内容,对单元主题,所学内容有所了解,要求学生同时阅读描写同一对象(如动物、植物、风景、人物等)的若干篇文章,在比较、分析中体会不同文章不同风格的语言表达,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课文:《长城和运河》、《美丽的南沙群岛》、《庐山的云雾》以及后边的习作1和练习1,整组课文都是描写我国较有代表性的名胜。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编者编排本组课文的意图,方法上要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从而内化为学生写景的方法。感情上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升华主题。同一单元的几篇课文思想和主题虽相同,但写作的角度不同。其基本教学流程可归纳为:课前准备、搜集资料;读文悟情、各有侧重;交流展示、深化主题。如以倡导友好相处、团结合作为主题的二年级下册的第五单元,以生命为主题的四年级下册的第五单元,以歌颂人与人之间纯真感情的四年级上册的第六单元等。教学策略由“初步感知”到“侧重体验”再到“深入感悟”,能集中把握单元“主题”,各课教学持续反复渗透,有利于学生认识得到升华,情感得到熏陶,言行得到净化,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3.以读代讲。有的单元课文内容浅显,文字通俗晓畅,抒情意味浓厚,十分适宜朗读训练,就可采用以读代讲。比如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赶海》要让学生多读,从读中体验童趣;《荷花》引导学生从读中感悟荷花那无与伦比的美。《古诗两首》让学生充分地读,从读中发现问题,把读和想象、读和理解结合起来,在诵读中感知形象,体味语言,赏诗中景,悟诗中情,揣摩诗歌意境,感受诗歌魅力。
4.适当穿插课堂小练笔。
通过课堂小练笔,有目的地让学生结合单元主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使学生的思维不囿于单独的一篇课文,提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加深对单元整体的感悟,提高了单元习作能力,并为更好地学习课文增添了无限精彩。教学中,可以通过一课一练(这里不需要写很多,几句话或几个词都可以只要能达到模仿和表情达意的目的即可),再到一单元一练来达到这一目的。这样,学生不仅学习了一组课文,还学会了这一组课文的写法,收获岂不是更大?
李建萍(小学高级教师):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是一组写动物的课文,围绕“合作与生存、生命”这一专题展开。选编的三篇文学作品,从不同角度抒发了对动物的赞美,抒写了对人生的感悟。
教材按《鸟语》、《天鹅的故事》、《生命的壮歌》顺序编排的,体现理解上的由易到难。其中《生命的壮歌》突出表现了人们对生命的践踏、漠视生命的存在;《天鹅的故事》着重描写了天鹅为了生存与自然的抗争,猎人为之感动,体现了对生命的敬重;《鸟语》则突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我上这一组课文时,调整了教学顺序,理解上由难到易,含有从“精读”到“略读”的意思,即按照“践踏生命——尊重生命——保护生命”这样一条线索来进行教学设计。这样有利于让学生能够清楚地认识到生命的生存和意义,让学生真正懂得对生命的敬重,对生命的珍爱;更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我觉得通过对一组语文课教材的整合,对教材的编排顺序进行适当的调整,能更好地“用教材”教,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轻松,真正实现了师生积极的双边活动,促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本次“专题研讨进校园”活动得到昆明市东川区教育局、昆明市东川区第三小学、昆明高新开发区第一小学的大力支持,谨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