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瑛 (山东省蓬莱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265600)
禽大肠杆菌病的诊断及药物选择应用
徐明瑛 (山东省蓬莱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265600)
本研究通过药敏试验来检测大肠杆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以选择出有效药物用于预防和治疗这种疾病。结果表明,该菌对新霉素、左旋氧氟沙星、氟苯尼考等药物高度敏感;对克林霉素中度敏感;对磷霉素、头孢噻嗪、粘杆菌素、乳酸恩诺不敏感;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没有抑菌作用。采用最为敏感的药物做治疗试验,结果治愈率为95%。
大肠杆菌 诊断 药敏试验
禽大肠杆菌病是一种由大肠埃希氏菌或俗称大肠杆菌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该病存在于世界各地的家禽群体中[1]。大肠杆菌可以引起皮下感染,即蜂窝组织炎,且通常可引起禽呼吸系统疾病,在严重的情况下该病会导致发病家禽出现败血症和死亡。禽大肠杆菌病主要影响4~6周龄的肉用仔鸡,是导致家禽群体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2]。大肠杆菌病引起的死亡、对该病进行的治疗以及饲料转化率下降会给养禽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大肠杆菌接触抗菌药物后对抗菌药物产生耐药,但在抗菌药物的选择压力下,大部分大肠杆菌被杀灭,但少数大肠杆菌会发生耐药性变异,以求适者生存[3]。一般产生耐药的大肠杆菌所占整个菌群的比例很低,不经过选择性富集扩增很难产生临床耐药。当耐药菌的数量达到破坏机体水平时,就会引起机体发病,而此时由于细菌已具有耐药性,抗菌药物药效就会下降[4]。本试验测定了左旋氧氟沙星、新霉素、氟苯尼考、乳酸恩诺、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磷霉素、克林沙星、头孢噻嗪、粘杆菌素,比较10种药物防耐药变异情况。
1.1.1 病料来源 泰安某鸡场多数鸡发病,采取有典型病变的病鸡作为病料来源。
1.1.2 试验动物 该鸡场的发病鸡群,共5000只。
1.1.3 试验药物 左旋氧氟沙星、新霉素、氟苯尼考、乳酸恩诺、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磷霉素、克林沙星、头孢噻嗪、粘杆菌素。
1.1.4 主要仪器设备 培养皿、接种环、酒精灯、超净工作台、恒温培养箱、测量尺。
药敏培养基制备:加入各成分,调整pH7.2,于121℃高压灭菌15min,倾注于90mm内径的高压灭菌平板25~30ml, 使琼脂厚度为4mm。待琼脂凝固后放入37℃恒温箱30min,使琼脂表面干燥后方可使用。
1.3.1 药敏试验 无菌取病鸡的肝脏密集划线于营养琼脂培养基,盖上平皿盖,置室温干燥3~5min待平皿面稍干后用无菌镊子或纸片分配器将含药纸片平放于含菌琼脂平板表面,并轻压使其紧贴在上面。平板经室温放置15min再倒置于37℃培养箱中,培养16~18h后记录试验结果。药敏试验结果判定:抑菌圈直径大于15mm为高度敏感;抑菌圈直径在10~15mm之间为中度敏感;抑菌圈直径小于10mm为耐药。
1.3.2 治疗方案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针对鸡群制定具体的治疗方案。选择氟苯尼考作为治疗药物,用药量为每克氟苯尼考配合5kg饲料和10kg水一起使用,早晚各1次,连用5d。
结果表明:该菌对新霉素、左旋氧氟沙星、氟苯尼考等药物高度敏感;对克林沙星中度敏感;对磷霉素、头孢噻嗪、粘杆菌素、乳酸恩诺不敏感;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没有抑菌作用。结果见表1。
表1 药敏试验结果 (mm)
见表2,从新霉素、左旋氧氟沙星、氟苯尼考三种药物中选择氟苯尼考对鸡群进行治疗,用药2d后,病鸡的死亡率开始下降,连续用药5d后治愈率为96.6%。
表2 治疗结果
(1)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鸡场出现了耐药的致病性大肠杆菌[5]。(2)用药选择:在生产当中由于用药不规范,疗程不当,用量不足,长期使用同一类药物或长期在饲料、饮水中加入预防性用药,可使细菌产生耐药性。该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以及各种药物的不同性质,由于氟苯尼考属于光谱抗生素,具有光谱、高效、低毒、吸收量好、体内分布广泛和不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特点,最终选择氟苯尼考作为治疗药物[6, 7]。(3)大肠杆菌是一种条件性致病病原微生物,它广泛存在于饲料、垫草、粪便和禽舍的灰尘中,也可以作为常在菌存在于动物的肠道中,当机体抵抗力下降,特别是应激情况下,细菌的致病性即可表现出来,使感染的鸡发病。因此,防治鸡大肠杆菌病应防重于治。
[1] 吉学仁. 鸡大肠杆菌病的成因[J].山东家禽, 2002, 21( 8): 33.
[2] 陆承平. 兽医微生物学3版[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
[3] Levy SB . Multidurug resistance:a sign of the times[J]. N Engl J Med, 1998;38: 1 376-8.
[4] 郭振环, 孔祥峰, 黄小燕. 鸡大肠杆菌病的病原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J]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35(12): 15-21.
[5] 刁有祥, 李久芹, 陈庆普. 山东省鸡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J].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02, 24(1): 21-23.
[6] 恽时锋, 潘震寰, 郑明球. 鸡大肠杆菌病研究进展[J]. 畜牧与兽医, 2000, 30(6): 277-280.
[7] 王永芬, 白静, 边传周. 鸡致病性大肠杆菌耐药性与质粒图谱的分析研究[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07(5): 46-56.
(2012–08–01)
S852.61+2
A
1007-1733(2012)12-0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