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 (西安710054)
付琦芳 姚 宏 田晓红 姚向荣 张春玲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系第3代头孢菌素和β-内酰胺酶按1∶1组成的联合制剂,头孢哌酮对大多数需氧革兰阴性杆菌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而舒巴坦作为强有力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不仅通过不可逆地灭活β-内酰胺酶克服细菌的耐药性,而且还能防止因酶结合的亲和力所产生的细菌耐药[1]。由于其抗菌效果强、不良反应少,而在临床广泛应用。我院2009年6~9月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出现药物不良反应(ADR)8例,现分析如下。
1 一般资料 8例患者既往均无ADR史,其中男6例,女2例,年龄19~65岁。用药前3例患者做青霉素皮试,5例做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原液皮试,结果均为阴性。围术期预防切口感染7例,分别为全髋关节置换术1例,右下肢开放伤1例,右环指探查术、肌腱修补术各1例,左肱骨、右髌骨粉碎性骨折切复内固定术各1例,左足第一跖骨肿瘤活检术1例,均为Ⅰ类切口。抗感染治疗1例(膝关节外伤术后感染)。
2 给药途径、日剂量、ADR的发生时间、临床表现及类型
见附表。8例ADR,给药途径均为静脉滴注。ADR在用药开始、用药过程中及用药结束后均有发生。最快在用药开始后30s发生,最迟在连续用药7d后发生。其中过敏性休克1例,迟发型过敏样反应7例。
附表 给药途径、日剂量、ADR的发生时间、临床表现及类型
1 ADR与用药指征 本组7例为围术期预防用药,手术切口均为Ⅰ类,手术部位可能的寄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预防用药推荐头孢一、二代或头孢曲松。7例患者均使用了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预防用药起点过高。盲目性使用高档、广谱的抗菌药物并不能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反而会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并引起继发感染。
2 ADR与给用途径、剂量、疗程 本组8例患者均采用静滴用药方式,静脉滴注的方式临床应用广泛,途径较直接、作用迅速,也是其ADR发生较多的原因之一。建议临床使用时应慎重选择给药途径,最好选用口服,其次为静脉滴注。滴速控制在0.5~1h滴注完,不宜过快,防止造成严重过敏反应。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为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其抗菌效果与药物浓度大于MIC的时间有关,当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再增加剂量,其抗菌疗效不再增加[2]。本组7例患者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每日总剂量9~12g;而说明书规定一般感染者,成人静脉滴注日用剂量为2~4g,分等量每12h给药1次;显然大大超过常用量。浓度过大,多会造成局部血管的强烈刺激,易诱发患者产生不适症状,可能是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例5患者日剂量9.0g用药24h后导致静脉炎的发生,例6患者日剂量12.0g用药3d后导致静脉炎的发生。另外本组,2例重症患者均为青霉素皮试阴性,1例30s内发生过敏性休克,另1例2h后出现胸闷、呼吸急促、头面部及双下肢皮疹。据资料报道,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有20%对头孢菌素类过敏,而对头孢菌素类过敏的患者绝大多数对青霉素过敏。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之间无共同的抗原决定簇,也就是无完全的交叉过敏性[1]。因此,建议过敏试验应该用拟用药物本身配制的皮试液进行,即使皮试阴性,也应做好全程监护,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并做好急救准备,保证用药安全。8例患者中有3例在用药后发生迟发型过敏反应,时间最长的为用药后第7d。因此提醒广大医务工作者要警惕迟发型过敏反应的危害,向其交待可能出现的症状,防患于未然[3]。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发生变态反应,并非药物本身,而与药物中存在的高分子聚合物杂质有关。方颖等[4]报道:国产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8个品种、16种口服制剂503批次的药品含量测定结果有42.3%低于标示量的95%,有些甚至在低限边缘或不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含量不足会直接影响疗效,而其中的杂质(尤其是高分子杂质)有可能引发临床不良反应[5]。
[1]陈新谦.新编药物学[M].第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7.
[2]孙淑娟,袭 燕.抗菌药物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8.
[3]甘 戈,孙 骏.31例头孢菌素类药物致死亡报告分析[J].抗感染药学,2009,6(1):61-63.
[4]方 颖,唐伟红,寇晋萍,等.1997~2001年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药品质量检验分析[J].中国药事,2004,18(4):245-246.
[5]马满玲,郭美华.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的质量现状[J].中国药师,2006,9(9):887-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