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龙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杂志社,中国 上海 200234)
生物逻辑学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人体是进化的产物,但是,人体形态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呢?具体地说,人的头部为什么长有五官?体内的五脏六腑又是什么关系?《说卦》曰:“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中国古人将八卦与人体形态相对应,其中包含什么依据呢?本文的结论是,八卦是逻辑范式,八卦与人体形态的对应关系表明人体形态是由逻辑决定的.五官的关系是逻辑关系,五脏六腑的关系也是逻辑关系,甚至中医中奇经纳卦法(又称灵龟八法)中的八脉、八穴也蕴含逻辑关系.
在首届国际《尚书》学学术研讨会提交的论文中,笔者首次提出八卦的逻辑内涵与人体形态的对应关系[1].表1是最终拟定的八卦的逻辑内涵.
表1 八卦逻辑内涵
《说卦》曰:“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坎再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
根据太极代数[2],笔者发现八卦中的“六子”构成一个辩证逻辑组.
要说明的一点是,辩证逻辑组是一个微型的逻辑体系,但其中的逻辑内涵却十分丰富.可以这样讲,辩证逻辑组是逻辑的核心体系.
除去乾坤两卦,八卦中的震、巽、坎、离、艮、兑“六子”恰好构成一个辩证逻辑组,见表2.
八卦是8个逻辑范式,卦象就是八卦的逻辑图示.换言之,卦象不仅可以用卦画表示亦可用其他逻辑图表示.比如,可以用维恩图来表示八卦的卦象,也可以用辩证图来表示“六子”的卦象,见表2.
表2 八卦及其“六子”的逻辑图示
表2中的辩证图是笔者依据辩证逻辑组设计的比维恩图更简洁、更能反映生物形态嵌套结构的逻辑图[3].其中,方括号与最小公倍数运算(析取)有关,如[A,B]=A+B.圆、圆括号与最大公约数运算(合取)有关,如(-A,-B)=(-B)(-A).
《素问·金匮真言论》谓:“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本,……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5]
《灵枢经·五音五味篇》谓:“手少阴,脏心,色赤,味苦,时夏.……足少阴,脏肾,色黑,味咸,时冬.……足太阴,脏脾,色黄,味甘,时季夏.……手太阴,脏肺,色白,味辛,时秋.……足厥阴,脏肝,色青,味酸,时春.”[6]
张其成指出:“五行与五脏的配属经过了一个从哲学到医学的转变过程.就哲学而言,则经过了从古文经学到今文经学的演变:木、火、土、金、水五行,古文经学分别配以脾、肺、心、肝、肾,今文经学分别配以肝、心、脾、肺、肾.就医学而言,又经过了从《内经》前医学到《内经》医学的演变.汉初马王堆医学帛书已有了五行痕迹,汉文帝时名医浮于意已开始运用五行分析病证,有了五行-五脏配属的苗头,但均还没有五行与五脏的系统配属.《黄帝内经》系统地记载了医学五行-五脏学说,其配法与今文经学配法相同,体现了五时-五脏观念.”[7]
孔颖达疏《礼记》谓:“《异义》云:‘《今文尚书》欧阳说:肝,木也;心,火也;脾,土也;肺,金也;肾,水也.《古尚书》说:脾,木也;肺,火也;心,土也;肝,金也;肾,水也.许慎按:《月令》……与《古尚书》同.’郑驳之云:‘《月令》祭四时之位,及其五藏之上下次之耳.……今医疾之法,以肝为木,心为火,脾为土,肺为金,肾为水,则有瘳也.若反其术,不死为剧.’如郑此言,五行所主,则从《今文尚书》之说,不同许慎之义.”因此,李玉清指出:“五行学说在向医学渗透的过程中,曾出现过不同的五行配五脏的关系模式,医家在实践中对各种模式反复进行验证,才找出应用于医疗实践行之有效的五行五脏的配属模式,并反过来对东汉经学中五脏五行配伍模式的定型产生了影响.”[8]
五行五脏的配属模式是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形成的,是行之有效的.但是,上述论者忽略了一个事实,就是《周易》卦象对五行五脏的配属模式的影响.五行五脏的配属模式不只是由五行直接与五脏相配属这么简单,其最终厘定与《周易》卦象具有密切的联系,《周易》卦象是五行五脏配属模式的论证理据,医疗实效是实践验证.
《尚书》论及五行法则,《易传·说卦》中有反映五行思想的具体内容.《尚书·甘誓》首先提出五行法则,《尚书·洪范》具体解释了五行的内容.
《尚书·甘誓》曰:“大战于甘,乃召六卿.王曰:‘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
《尚书·洪范》曰:“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易传》中涉及五行的内容十分丰富,《说卦》中最为集中.《说卦》曰:“乾为天,……为玉,为金.”“坤为地.”“离为火,为日,为电,……其于人也,为大腹,为乾卦,……其于木也,为科上槁.”“坎为水,为沟渎,……其于人也,为加忧,为心病,为耳痛,为血卦,为赤,为月.”“巽为木,为风,……其究为躁卦.”“震为雷,为苍筤竹,为萑苇.……其于稼也,为反生.其究为健,为蕃鲜.”“兑为泽,……毁折,为附决.其于地也,为刚卤.”
在《周易》卦象中,南方为离火,北方为坎水,东方震蕃鲜,东南巽为木,西方兑为毁折,西北为乾金.那么,《说卦》“后天八卦方位”中的五行与现行五行是否一致呢?
五行配伍中,东方配木,南方配火,西方配金,北方配水.显然,《说卦》“后天八卦方位”与五行关系密切,南方为火,北方为水,这是双方相同的.不同之处在于,卦象上是东方震卦与东南巽卦合木,西方兑卦与西北乾卦合金,东北艮卦与西南坤卦合土,见表3.
表3 五行方位与后天八卦方位的对应关系
表3说明,五行与八卦卦象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那么,是后者受前者的影响还是前者受后者的影响呢?抑或是互有影响?八卦卦象是一个严密的逻辑体系,笔者以为五行说是建立在八卦卦象基础上的,五行生克关系可以用八卦卦象加以解释,见表4.
表4 《周易》卦象中的五行生克关系
表4可见,《周易》卦象中包含五行生克的关系.相克关系中是上卦克下卦,除了既济卦外,表示相克的卦象多半是反映矛盾(睽卦)、对抗(师卦)或灾祸(无妄卦)、过错(大过卦、小过卦)、蒙蔽(蒙卦)等现象.当然,既济卦表示水能灭火,反映水克火的关系.反之,相生关系中是内卦生外卦,表示相生的卦象反映生节(节卦)、生火(鼎卦)、生需(需卦)、生情(咸卦)、生饰(贲卦)、生发(解卦、涣卦)等现象.
根据八卦的逻辑内涵和中国传统的脏象学说,笔者初步拟定了人体形态与卦象的关系,见表5.
表5 人体形态的逻辑内涵
其中,“人体逻辑Ⅰ”本于《说卦》,“人体逻辑Ⅱ”是笔者基于卦象逻辑而拟定的.“五官逻辑Ⅰ”本于五行学说与后天八卦方位的对应[10],“五官逻辑Ⅱ”是笔者根据卦象逻辑拟定的.阴阳关系是通过一组汉字反映卦象逻辑之间的嵌套结构.阴阳关系所要反映的原本是两性形态关系,因顾及雅致和含蓄,因而代之以文字的方式,其中涉及的文字学内容已超出本文的论域,暂不作具体分析.从形态角度看,卦象之间的关系是嵌套关系.八卦是由离卦、艮卦和兑卦相互嵌套形成的形态逻辑系统.离卦与艮卦嵌套的结果是巽卦,艮卦与兑卦嵌套的结果是坎卦,离卦与兑卦嵌套的结果是震卦.离卦、艮卦和兑卦相互嵌套的结果是坤卦.
《说卦》曰:“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说卦》的作者对于人体形态与八卦的对应中,五官只论及离为目、坎为耳、兑为口,没有论及鼻子与舌.《素问》作者认为目对应东方震,舌对应南方离,鼻对应西方兑.但从卦象逻辑的角度看,舌是离卦的对应物,口当对应兑卦,鼻子当对应艮卦而非兑卦.因此,鼻子对应兑卦是不合卦象逻辑的.相应地,内脏中肺亦当对应艮卦,见表5.
脏象中,心与肺是嵌套关系,嵌套的结果对应巽卦.肺与脾也是嵌套关系,嵌套的结果对应坎卦.同理,小肠与大肠是嵌套关系,嵌套的结果对应巽卦.大肠与胃也是嵌套关系,嵌套的结果对应坎卦.由此可见,传统中医认为肺对应大肠还是合乎逻辑的.
辩证逻辑组中,坎卦与离卦互补,巽卦与兑卦互补,艮卦与震卦互补.两性形态恰好反映“六子”中的三对互补卦象之间的逻辑关系.两性形态与口舌逻辑是一一对应的,恰好构成一个辩证逻辑组.传统五官中不包括小舌,五脏中不包括胰脏[10].其实,小舌是唇与舌的复合形态,是与鼻子互补的逻辑存在物.小舌在逻辑上是震卦的对应物.
中医脏象学说中只讲五脏,其实“六子”构成一个完整的二元运算体系.因此,在传统的五脏中需加上胰脏,胰脏与六腑中的三焦正相对应.五脏加上胰脏就成为六脏,与六腑正相配应.五脏(应为六脏)属于骨肉系统,六腑属于吐纳系统.
奇经纳卦法又称灵龟八法,是以奇经八脉、八穴、八卦和干支等为基础,以八脉交会穴为主的一种按时配穴方法,是经络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1].表5中可见八脉中阴维脉对应艮卦,阳维脉对应震卦,因为震与艮是逻辑上互补的卦象,所以,阴维脉和阳维脉也是逻辑上互补的关系.相应地,八穴中的内关对应艮卦,外关对应震卦,因此,内关与外关也是逻辑上互补的关系.
辩证逻辑组中,离兑二卦是两不相交的,唯有艮卦是离、兑二卦的中介.《睽》(上离下兑)、《革》(上兑下离)二卦亦能证明这一点,睽卦义为乖离,革卦义为革除,由此说明离、兑二卦是两相矛盾的.由此推断,八脉中任脉与督脉是互不相交的,阴维脉是联络任、督二脉的中介.同理,八穴中列缺与后溪是互不相交的,内关是连通此二穴的中介.
震与艮是逻辑上互补的卦象,而艮为离与兑的中介,因此,震是对艮的超越,是离与兑的直接通联激活.如果八脉、八穴确实是与八卦对应的话,则可以推断,八脉中阳维脉是任脉与督脉的直接激活的对应物,外关是列缺与后溪的直接激活的对应物.卦象是否如实地反映了八脉与八穴之间的真实的内在逻辑关系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人体形态逻辑涉及数理逻辑中的本质问题.笔者基于太极代数才解开《周易》卦象的逻辑内涵.若不了解太极代数的逻辑本质及其本体论意义就不能正确地认识人体形态及其逻辑本质的普遍性.思想的逻辑法则与人体形态的逻辑法则是同一个逻辑法则.人体形态逻辑所蕴含的普遍性正是研究生物逻辑学的意义所在.而太极代数可以加深对人体形态逻辑普遍性的认知.
关于太极代数这里给出一个新定义.
定义21)存在性:对于任意x(集合或类),存在y,使得x-y=x成立.
其中包含差运算.依此性质可引入空集,表明空集是任意集合的子集.
2)对称性:若x-y=x,则y-x=y.
对称性使差运算与算术中的减法运算区别开来.依此性质可引入与空集互补的全集或全类.
3)相容性(含交换律):x+y=y+x.
其中包含加法(析取)运算.此性质表明,互不相干的两个元素可以析取相容.
满足以上3个条件的代数系统仅有两个:布尔代数和太极代数,且布尔代数是太极代数的子代数.
布尔代数与太极代数的区别有两个方面:一是一元运算有别,前者是补运算后者是负运算.负运算是比补运算更具普遍意义的一元运算.二是全集和空集的定义有别.
布尔代数的创建人布尔认为:空集为0,全集为1.这样就导致1和0亦构成一元互补关系.这是与1和-1构成一元互补关系是相互矛盾的.换言之,在严格的意义上,布尔当初设定1与0构成互补关系是存在问题的,其当初设定只是凭借普通算术的加法单位元0和乘法单位元1.太极代数正是基于克服或纠正布尔代数的概念错误而建立的,全集(或全类)不是1而是0,空集(或空类)不是0而是∅[2].
太极代数不属于现行西方数学的ZF公理集合论的框架范围,因为后者建立在空与无等同的前提之上.“空集合∅一无所有,自然数零也一无所有.因此,把数零定义为空集是合理的.”[9]笔者虽也认同空集合∅是一无所有的空,却并不认同自然数零也是一无所有的空.零非空,零是无.一个简单的事实是:“空口”不等于“无口”.这一事实说明空与无是含义不同的两个概念,空与无之间是不能画等号的.不但如此,太极代数的建构表明:0非空,0是无,0是全集(或全类).空是空集(或空类),空集(或空类)为∅.空与无不是不同而是根本不同,空与无是一对矛盾,而且是一对终极矛盾或绝对矛盾[4].
1与-1是相对矛盾,0与∅是绝对矛盾.换句话说,若全集为0,则空集为∅,这是就绝对意义而言的.若1为正、为本体(或本象),则-1为负(反)、为客体(或对象),这是就相对意义而言的.布尔代数中设定“空集为0,全集为1”,显然是混淆了相对与绝对之间的关系.
正因为太极代数具有超越布尔代数的数理严密性,因此,太极代数才能成为探讨人体形态逻辑的数学工具.当然,太极代数的数理内涵并不局限于本文论及的内容.太极代数结构简单,但其功能却十分强大[4].太极代数的新成果将进一步推进生物逻辑学研究的深入.
虽然,太极代数是一个比布尔代数更严密、更强大的逻辑体系,但是,人体形态逻辑是一个新的课题,其中还有不少问题尚待深入探讨.但有一点是可以明确的,那就是人体形态逻辑研究将加深对人体形态的认知和对逻辑本质的认知.
参考文献:
[1] 王俊龙.《尚书》五行、《周易》“后天八卦方位”与人体形态逻辑研究[Z].扬州:首届国际《尚书》学学术研讨会,2010-06-16.
[2] 王俊龙.论太极代数及其辩证内涵[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38(3):43-47.
[3] 王俊龙.人体形态逻辑研究──兼论形式逻辑的辩证内涵[J].河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6(5):97-102.
[4] 王俊龙.论八卦是八个逻辑范式[Z].济南:早期易学的形成与嬗变国际学术研讨会,2011-10-13.
[5] 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
[6] 灵枢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7] 张其成.五行-五脏的配属过程[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2(1):16-18.
[8] 李玉清.从五脏五行配属关系的多样性看医学发展的轨迹[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6(4):199-201.
[9] 张锦文.公理集合论导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
[10] 郭戊英.中医数学病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8.
[11] 周仁郁.中医药数学模型[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