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的生命力在于传播力和影响力。在全媒体环境下,互联网、电视、手机等新型媒体传播信息的先天优势,如报道的及时性、传播的广泛性和反馈的亲民性,使传统报业的发行量和影响力都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纸质媒体,在传播媒介的技术进步和人们获取新闻方式改变的大环境下,进行转型、升级,走向报网融合,成为新媒体传播环境中不可逆转的趋势。
《解放军报》报网融合的探索实践,已有十年有余,从最初的尝试探索,到现今的良好形势,实践了传统纸质媒体的现代化传播转型。1999年10月1日,解放军报网络版在国际互联网和军队综合信息网上开通,解放军报的报网融合之路正式开始。2004年,解放军报网络版在原有军报电子版的基础上扩建,拥有了相对独立的内容,成为中国军队在国际互联网发布军事新闻的权威网站,并更名为“中国军网”。2006年8月1日,中国军网博客正式开通,网络互动性在军事权威网站发挥亲民优势,给军事新闻传播带来生机活力。2009年,解放军报社创办了“环球军事手机报”成为国内第一家军事手机报,军事新闻以更加便利、快捷的形式走向进寻常百姓日常生活。
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指出:“必须加强主流媒体建设和新兴媒体建设,以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为主,整合都市类媒体、网络媒体等多种宣传资源,努力构建定位明晰、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舆论引导新格局”。
时至今日,全媒体环境下,解放军报联合中国军网在宣传、报道重大题材和日常生活的新闻中,日渐成熟。青海玉树地震抢险救灾,舟曲泥石流救援等突发事件中从容报道前线战况,及时反映解放军及武警官兵在特大事件中的主力作用,积极正面塑造军人形象,体现了军队核心报网融合的生机活力。
纸质媒体,尤其是国家级党报,肩负着无可替代的政治使命,长期以来被赋予了宣传国家声音、引领舆论导向的责任。解放军报作为全军机关报纸,在军事新闻报道和社会舆论引导方面发挥权威作用,军报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在军队新闻宣传中发挥正面引导社会舆论,积极传递军事思想,宣传军队形象,扩大导向力度,深化社会影响。在全媒体的传播环境下,解放军报走向报网融合,是必然趋势。
某种意义上,传统即是经典,而经典的,也是必然要被时代潮流所超越的,当新生事物出现,对传统经典予以冲击时,以一种开放的姿态,着眼于发展进步的需求,坚持传统的优势,对新生事物扬其利,弃其弊,为我所用,才符合发展的潮流。报网融合的过程,是在新兴网络媒体对传统报业的冲击中实现的。从开始的被动适应,到相互借重走向融合。融合不是简单的机械相加,而是通过对报纸资源和网络技术的全面整合和充分利用,取长、弃短,优势互补,创造一种综合、立体的现代传播形式。在全媒体时代,报网融合是军报能力跃升的选择。
网络发展成为时代潮流,渗透到百姓、官兵生活的各个方面。解放军报作为中央军委的机关报纸,肩负着政治责任宣传,军队舆论导向,全军思想教化的重要任务,对军报而言,走向融合,利用更先进的网络工具,扩大军报的舆论影响,提高新闻的宣传能力,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政治,服务军队的使命要求。
解放军报与网络的结合,是传统媒体传播方式与现代化传播技术的优势互补。首先,拓展了报道通道,保鲜新闻价值。在信息化时代,传统纸质版的军事新闻报道形式囿于印刷形式本身,很难满足人们对获取新闻的时间的需求和数量、范围、渠道等多方面需求。以现代技术为依托的网络传播媒介,新闻捕捉速度快,方式灵活,报道及时,很好的满足了这一需求。
其次,受众传播便捷性,发酵新闻宣传。军委副主席徐才厚曾经在中国国防部网站发布消息,一条是就军队编制体制改革辟谣,另外一条是发布军队就新疆扎针风波的行动,在重大事件、敏感问题上及时作出回应,澄清误传谣传。网络传播的便捷、及时在社会舆论引领上,发挥出极大的优势和能量。
第三,互动增强生命力,报网优势互补。传统的报刊,发行的特点决定了新闻本身在思想深刻、内容精准、取材细致周全上的优点,网络媒体,则发挥新时代先进技术平台的优势,把传播的途径拓宽,报纸与网络优势与不足并存,而扬长避短,实现二者的有效融合,在整合中实现立体化的传播新形式,赋予军报以鲜活生命力。
在过去的十年中,报网互动成绩显著,同时也存在不足。解放军报的报网融合无论是和《人民日报》比,还是和地方新闻媒体比,有待提升的空间依然较大。如互动还停留在较浅的层面,《中国军网》与《解放军报》的联通层面有待加深。目前,军网更多停留在“使用包括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在内的多媒体方法,我们的互联网军事新闻传播理念和方法仍然处于单向的传统阶段,所采用的多媒体手段更多是一种形式上的丰富而非传播内容上的互补或融合”[1]。报网融合,不等于简单的内容互换,也不等于印刷术和互联网的手段叠加,而是要突破传播方式和传播渠道的局限,真正实现报与网质量上的飞跃与思想上的升华。
信息分量较轻声音力度不强。权威的地位,需要权威的内容来支撑。军队报网融合,需要在信息发布的速度、精度、准度上加强。在《中国军网》网页中占据大部分版面的是,国内转载其它报刊的文章和外媒的文章编译以及一些网友见解,真正由《解放军报》发出的权威消息较少。在近期中,军队新闻媒体在主动发出声音、引导舆论走向、占据内容制高点的要求,离受众的期待尚有差距。
对网络平台利用不足。网络平台,有对突发事件反应及时、传播迅速、影响范围广泛的优势,各大报刊、机关报纸相续开通官方博客、微博、专门频道等通道,以达到快捷及时地传播报道,发出自己的声音。在这一点上,中国军网也在努力作出尝试和创新,但也存对网络平台利用不足的问题,比如,微博如火如荼的今天,军网还没有自己的官方微博等。报网融合的空间,还有待进一步拓宽。
第一、融合过程中,辩证看待报、网特点,优势互补。
内容上,融合是报纸的深与网络的广的互补。与网络比,报纸报道内容在速度和广度上处劣势,相反,报纸在思想的深度和信息的质量上下功夫,在内容选择上深思熟虑。报纸贵在精,成于慢。网络反应灵敏、方便、快捷,刷新消息速度不受限制。在军队新闻报道中,新闻报道需要深,也需要快,二者融合是时下的现实选择。报网融合,在坚持原有传统优势之外,探索创新,发挥《解放军报》老品牌的优势,适应报网融合的新需求,同时也要打造新品牌,在网络上开展新栏目,形成新的影响力。
第二、在传播方式、手段上实现突破和创新。新闻和受众的距离,取决于信息的传播渠道。[2]全媒体时代,一种强有力的舆论引导工具,需要强有力的传播途径做后盾。以《纽约时报》为例,点开《纽约时报》的网络链接,可以找到阅读《纽约时报》的10多种途径和方式:苹果手机、黑莓手机、脸谱网站等等,这正应了他们的口号“你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任何方式看到《纽约时报》” [3]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任何方式看到军事新闻,这应该是《解放军报》的未来目标,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在技术上进行探索、实现突破,用现代化的多媒体网络平台,承载适应受众需求的有价值的军事新闻。如,开展专题网站平台、延展扩充军报网络版、适当增加互动平台,评论平台等新内容,寻求报网融合的新手段,实现军事传播媒介的转型和升级。[4]
第三、组建培养适合新形势下宣传报道的新闻队伍
报网融合意味着对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再造。编辑、记者与受众通过互联网建立起直接和交互的沟通交流,工作在报纸网络各个链条上的从业者需要面对报网融合带来的职业能力挑战。新闻采编人员对网络的重视、了解、熟悉程度,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新闻的速度、广度和深度。报网融合的过程,需要报纸记者、网络记者的全方位职业能力和决策眼光的升级。在报网融合过程中,报纸和网络的界限划分,不再取决于媒体形式和手段,在新闻价值最大化层面上,专才必须向全才转型,有计划有针对地组织培养一批综合技术过硬、新闻视角独到的全能型人才,推动整个采编队伍的转型升级。
一个有生命力和影响力的传播体系,必须是与时俱进、有着强大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传播媒体的集合。解放军报,作为全军最具权威性的军事报道媒体,更新形式,为全面报道军事、引导舆论、传递国家和军队的声音注入新鲜血液是形势所需,也是职责所在。
[1]贾永.全媒体时代:中国军队形象塑造的机遇与挑战[J].军事记者,2010年11期.
[2]李希光.网络记者[M].中国三峡出版社2006.6.
[3]朱金平.全媒体时代的报网融合[M].2011年2月.
[4]廖卫民,赵民.互联网媒体与网络新闻人物[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