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凯歌是中国第五代导演的领军人物,他的电影是优美和崇高兼优的艺术精品。这部2012年上映的影片《搜索》被视为陈凯歌继《和你在一起》十年之后再度尝试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影片十分贴近当下的现实生活,个人隐私、人肉搜索、媒体暴力、小三搏上位等话题都在影片中得以体现,同时又不失陈凯歌一贯的人文情怀。陈凯歌一直在他的电影中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进行反思。例如早期的《黄土地》和《大阅兵》,都展示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变革。《搜索》是陈凯歌的一次精神回归,是他把对社会的观察和思考体现在了影像当中。
影片《搜索》是陈凯歌导演的第十三部故事长片,以“人肉搜索”为主题,时代背景对准当下中国。影片改编自文雨(本名张雯轩)的网络小说 《网逝》,最初发表在“晋江文学城”上,起初名为《请你原谅我》,共计10万字,讲述了一个关于网络暴力的故事。2011年11月,导演陈凯歌和编剧唐大年经过改编,拍摄成电影《搜索》,已于2012年7月6日公映。
影片讲述了由不让座所引发的一系列情感和职场上的纠葛。上市集团老总沈流舒的一秘叶蓝秋,在得知自己是淋巴癌晚期后,失魂落魄地坐上了一辆公交车。沉浸在惊愕与恐惧中的她,拒绝给车上的老大爷让座,这一过程恰好被电视台的实习记者杨佳琪拍到手机上,佳琪将拍到的视频交给准嫂子陈若兮,若兮认为不让座“墨镜女”很有新闻价值,决定在当晚的“今日事件”上播出,节目播出后,引起了人们的热议。大家纷纷展开人肉搜索,叶蓝秋的所有个人信息被公之于众。在房东的压力下,无奈中叶蓝秋带着向老板借来的一百万元,和无意中被卷入此事件的杨守诚(若兮的摄影师男友)搭出租车来到了Rose Villa Motel,在那里度过了她人生中的最后一段时光。故事的最后,叶蓝秋选择了自杀,这彻底改写了牵连其中的数人的命运,也让所有人开始反思。
与原著紧张、黑暗的相比,影片则显得平和了很多。陈凯歌说,这是因为自己是一个活得很乐观的人,应该让大家也活得痛快点。
象征是艺术创作的手法之一,最初是运用在文学作品中,后来扩展到影视艺术。作为电影语言中重要的修辞手法,象征是指借助于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寄寓艺术家某种深邃的思想,或表达某种富有特殊意义的事理的艺术手法。象征的本体意义保证叙事的流畅,使观众能轻松掌握叙事内容和基本的叙事意图。而象征意义则会丰富、深化电影的意义。本体意义和象征意义之间本来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通过艺术家对本体事物特征的突出描绘,会使艺术欣赏者产生由此及彼的联想。法国电影理论家马塞尔·马尔丹曾在他的《电影语言》一书中指出,“银幕上表现的一切都具有一种意义,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它还有一种次要意义,这种意义只有经过思考后才出现:我们因此可以说,任何画面都是提示多于解说。”因此,有人说,象征是化平凡为深刻的催化剂。
汽车旅馆(Motel)是美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最早于20世纪20年代在美国加州出现,最初是为了解决驾车旅行者的需求,便于以汽车或机车作为旅行工具的旅客休息、饮食与汽车加油上水的简单住所。60年代初,随着汽车逐渐成为发达国家主要的交通工具,汽车旅馆的规模也不断扩大。70年代后,汽车旅馆业进了高速发展期,经营方式也从以前的陈设简单、物美价廉走向了如今的装修时尚、休闲高端。
汽车旅馆与一般旅馆最大的不同点,在于汽车旅馆提供的停车位与房间相连,门前设置停车位,或者把一楼当作车库,二楼作为房间。开车的顾客可以坐在汽车里办好所有登记手续,不需要经过酒店大堂,也不需要从车上下来,把汽车开进车库里,下车后直接进入所预订的房间,每间房都有独立的出入通道,关上车库门以后就是一个非常私密的空间了。无论是送餐还是保洁,服务员都会等待客人的电话,走专门的通道,完全不会打扰顾客。因此,私密性是汽车旅馆最重要的一个特点。
我国著名导演郑君里曾说:“恰当的环境、正确的场景就改变了整个一场戏,出来的味道就不一样了,所以戏的提高往往开花结果在场景的选择上。”在原著《网逝》中,叶蓝秋一直生活在自己的公寓中,改编成电影后,导演设定了叶蓝秋的房东打电话让她搬出租住的公寓,无奈之中,她和和杨守诚搭出租车来到Rose Villa Motel。汽车进入车库后,两人下车步入电梯,二楼就是住宿的房间,房间装修极具时代感,宽敞的客厅,超大的液晶电视,笔记本电脑,皮沙发,落地窗……,这一切和人们对于传统汽车旅馆简单、阴暗的印象想去甚远。精致的装修,符合叶蓝秋跨国公司白领这一身份,同时,汽车旅馆的私密性使得她可以远离外界的喧嚣与干扰,躲避人们对她的指指点点。因此,对她而言,汽车旅馆是一方可以远离喧嚣、逃避世俗的世外桃源,在这里她可以得到暂时的庇护。这一场景的设定和整场戏融为一体,自然流畅,不会让观众觉得是强加的细节。
电影编剧或导演通过在电影中使用象征这一电影叙事手法,赋予某一剧作形象超越具象的概念、思想和感情等抽象内涵,使得作品超越银幕形象的现实属性,产生一种深邃的哲理内涵,为影片增添色彩,给观众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因此,影片中汽车旅馆的这一象征意义的使用是非常精彩的,有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增加了影片的艺术性,同时也给观众提供了思考和想象的空间。
[1]杜慧娟.略论电影语言之象征和隐喻的辨别[J].大众文艺, 2010,(20).
[2]段祎.浅谈电影中的象征修辞[J].电影评介, 2010,(15).
[3]马塞尔·马尔丹.《电影语言》[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
[4]宋杰.电影中的象征和隐喻[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07,(4).
[5]张智华.象征主义与电影电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1).
[6]周林.解析《黄土地》的象征艺术手法[J].文学教育(下半月), 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