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人们喜欢用今天的叙述来确定历史,相信并接受约定俗成的看法和观念。
在电影发展的历史当中,我们不难发现,任何一种形式的突破都得益于技术。技术的革新也成就了电影形态的变化与飞跃。电影一直是技术产业,1927年,世界电影史发生了一个巨大的变化,华纳兄弟出品的美国影片《爵士歌王》的问世,更新了电影语言的感官同步,似乎终结了一个不完整的视听世界。在这部影片当中,首次添加了人声对白,被书写为无声片时代的结束有声片开始,被后人定义为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有声电影。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早期,有声电影成为一个全球现象。我们可以肯定的说,任何影片都受技术发展制约,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讲,电影没有真正的默片时代。
在所谓的无声片时代,早期的电影绝对不是真正的无声。人们进入剧场观看电影,从影片放映的第一分钟开始,便有配乐进行伴奏。通常大型剧院都有专门为电影配乐的乐队进行现场演奏,中小型剧院也时常雇佣乐队,即便不然,也有现场留声机同步播放音乐。很多都是十九世纪中后期的歌剧作品,也就是说,当你观看影片的同时,就已经可以享受声画结合营造出的观影效果。这也就构成了从纯音乐形式转化而来的电影视听手段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集体观影中一个整体性的时空体验,由于它被纳入了电影的时空关系之中,从而获得一个纯粹的无声源的视觉表现中为纯音乐所不具备的电影空间,因此在电影的幼儿时代非事件或非叙事空间的音乐,从功能性来看其性质完全不同于纯音乐,而是一个具有整体性含义的声音形式来配合画面呈现。
当时,播放默片几乎都需要现场的音乐贯穿始终,1985年12月28日在电影诞生的那一刻开始,卢米埃尔兄弟电影于巴黎的首映中,便有了第一位现场钢琴师为电影的视觉画面进行音乐平衡。一开始电影创作者们就意识到了音乐,对于现场气氛或培养观众情绪都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小镇或住宅区的剧院都有琴师。二十世纪初,由于电影配乐对于音乐的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很多大城市应运而生的开始有管乐师,以及整队管弦乐团专门为其创作来有效的刺激观众的情绪。由于给默片的乐谱很多都是即兴创作的,音乐家们也通过自己对于画面的理解用音乐来抒发和配合观影情绪。例如,1915年格里菲斯导演的伟大作品《一个国家的诞生》,几乎所有的乐曲都是由当时的作曲家J.C.比尔创作的,由那时候开始,为电影进行的原创乐谱就愈来愈普遍了,成为了一种新型的音乐创作形式。
而且,很多国家的电影业都试图通过其它方法把声音带入电影。例如,当时在巴西,早期的电影歌手在后台配合影片当中人物的唇形唱歌,配有放映现场的清唱表演和小型歌剧,以及在日本,电影除了有现场音效之外,还有为电影作出现场的配音和评论,像卡尔戴维斯等等许多的作曲家,就是专门为默片制作管弦配乐的。即便是现在,我们看到的所谓的无声片,也都由后期加工将音乐录制到了胶片上面。
以上都是由声音于画面外部力量的作用来谈的。
从观影经验出发,在我们观看很多早期的影片时,当中都会出现的字幕,因为默片没有与影像同步的音响或人声,所以会加入“字幕”,以文字的形式向观众展示主要对话,甚至对电影内容的评价,或后来发展到具有一定程度的暗示作用。字幕自身很多时候都只被看作是一种视觉上的元素起到的功能性作用:能够提高剧院内的观影气氛,有着对电影本身或电影里的行为所作出的一种阐释或简介,可在一定意义上,这恰恰构成了电影画面本身的表述,是有别于人声的另一声音。可以肯定当时银幕中的字幕绝不仅是一种视觉呈现,更多的是作为电影本身的话语存在。与此同时,影史上涌现出的一大批电影大师,梅里爱、格里菲斯、卓别林、爱森斯坦、雷内·克莱尔、茂瑙等,他们在电影创作实践中不仅已经积累和完善了一套成熟的影像艺术,而且对于缺少人声的影像创造性的弥补和把握近乎完美,这构成的不仅是伟大的电影作品,更多的还有技术性发明和创造对于技术限制的补偿。现在,我们开始质疑对于默片的概念,这也就迫使我们必须重新整合及审视对于默片时代的不完全定义。
[1]乔治·萨杜尔 世界电影史 [M].中国电影出版社; 第2版 (1995年1月1日)
[2]郑亚玲 胡滨 外国电影史 [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