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角色特征塑造包公形象

2012-11-22 03:17:55徐素英
剧影月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包公行当唱腔

■徐素英

我非梨园世家,生于苏州吴县江南水乡,操一口吴侬软语,自小就酷爱戏曲。记得当时常随村民们赶热闹看露天电影,那种幸福满足感至今难忘。当时放的最多的是戏曲片,如越剧《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碧玉簪》、《祝福》,黄梅戏《天仙配》和《牛郎织女》,还有锡剧《双珠凤》等等,可谓是家喻户晓,人尽皆知。少年的我心里早就深深埋下了对戏曲热爱的种子。1984年的夏天,我如愿考入了江苏省戏剧学校越剧班,主攻大花脸兼老生。当时我对自己所学的行当有所不满,银幕、舞台上的小生、花旦俊美耀眼、光彩照人,令人特别向往。而对我一个十六、七岁的年轻女孩来说,干这一行当觉得有失体面,不太雅观。而后经一段时间的学习、观察、研究和分析,很快有了新的认识,消除了顾虑,步入正轨,开始了我的艺术人生。

越剧的女饰男和京剧的男饰女一样,都是属于特殊形式的表演艺术手段,需要模拟与自身差距很大的发音、共鸣、举止、体态,心理特征、思想感情及脸部表情,特别是大花脸行档,要求表演、声音、动作都要在生角行当的基础上夸大、提高,对我一个年轻女演员来说,无论从生理上还是从心理上,都受到一定的限制,难度之大不言而喻。

越剧《断太后》中的包公是我在戏曲舞台上塑造的第一个艺术形象。为了更加准确地把握人物性格、体现人物的艺术魅力,我特随京剧大花脸郭荣江老师学习京剧花脸行当的各种程式表演(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的基础训练等),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我真正接触了解到有关花脸行当的各种知识和表演方式。

为了第一次能更好地塑造包公形象,我还观看了擅长演“包公戏”的京剧“裘”派创始人裘盛戎先生的好多“包公戏”,比如《打龙袍》、《赤桑镇》、《铡美案》等,他的唱腔韵味醇厚、节奏鲜明、刚柔相济,他的表演技巧更是精湛无比,为我在越剧舞台上塑造的第一个具有时代精神的包公形象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越剧《断太后》是根据“包公断太后”的传说改编的传统折子戏,叙述了发生在北宋仁宗时代 “狸猫换太子草菅人命,包拯寒窑断太后一案”的故事。

首次登台演出压力很大,因为包公那独特的形象早就存在人民群众的情感和道德历史之中,早就得到观众的认可和接受。我演包公,不知会演成咋样?心中实在有点把握不住。而当我化妆结束,面对镜中那个既新鲜又熟悉的包公形象的我时,我即刻增添了几分信心。随着一句富于戏剧性的尺调导板开始,我激越昂扬地迈着矫健稳重的步伐在长锤锣鼓点的伴奏下首次出场亮相时,引来台下一阵掌声,我知道这是观众和同事对我的肯定和鼓励,这时我似乎也找到了感觉,逐渐进入角色的规定情境,把握住包公的性格特征,通过眼神、气势、步伐节奏、整冠投袖等形体和神情,运用表形传神的动作和深情并茂的演唱等表现手段来开始塑造那个铁面无私、不畏权贵、威风凛凛的包公形象。

《断太后》这折戏唱多念少,我主要是通过三段唱腔来体现包公在规定情境中的情感变化。

第一段是叙述性的。“遵皇命按期回京城,黎民怨气把状告,张张状纸告皇亲,状告那刘妃亲信贼庞禄,吞没赈粮,草菅人命,那怕你龙子皇孙爵位高,我包拯要把奸臣除干净,人来与我往前行。”这是一段中板唱腔,但为了细腻准确地表达包公的思想感情,我分了三个层次来演唱,前三句中板稍慢,交代包公此次进京的目的和责任,后五句随着包公形象的展开,节奏逐渐加快,运用中板稍快的节奏,表现了包公刚正不阿、铁面无私、除霸爱民的清官形象。最后一句原速小板,反映包公执行任务繁忙,急着赶路的情景。我认为这第一段的唱和表演尤为重要,因为这是包公上场后的首次亮相,是观众与角色的第一个照面,因此不仅要注意发挥声音的形式美,而且必须要带戏上场亮相,亮出包公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把戏做足,使观众即刻领会到全剧的主题思想,从而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第二段唱腔是表示惊讶,到底是什么人竟然要包公亲自进窑诉冤?这段唱运用了慢小板的速度,思索的语气,表示包公赤胆忠心为民众,折法严谨的态度。最后一段唱表示震惊。当包公听完李后大段的诉冤,看着皇帝亲自赐予李后的龙凤卷时感到十分震惊后唱的一段尺调中板,这段唱要求情绪饱满,语气铿锵有力,强力反映包公要替娘娘审冤雪丑、为民锄奸、秉公办案的坚决、果断的态度,语气逐渐加快,在紧凑和激动地语调中把戏推向高潮,展示包公不畏豪强、不畏权贵、铁面无私的伟大形象。

通过这个戏的唱和做,我觉得戏曲是运用视觉与听觉两种手段来塑造形象的艺术,缺一不可,所以演员在演唱时,除了在音乐和唱腔上要注意分清人物的情感层次,还要在身段动作和神情意态上,注意表现人物的情感层次,把握表演节奏,这样,人物的声容神貌,才能跃然于观众的耳目中,构成一个具体而生动的艺术形象,作为演员,只有塑造好了一个有血有肉、具有时代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之后,才能感染观众,让观众在审美的需要中得到满足,从而达到演出效果。

这次包公形象的塑造,为我以后二十多年的艺术生涯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包公行当唱腔
送《包公家宴》,享德育大餐
“任派”唱腔——忆任哲中
当代陕西(2020年23期)2021-01-07 09:25:24
论博物馆对老行当档案的保护与利用
魅力中国(2020年5期)2020-12-08 00:09:19
经典唱腔 适才做了一个甜滋滋的梦
黄梅戏艺术(2020年1期)2020-05-14 13:48:54
网络网际之网络新行当
优秀唱腔《徽匠神韵》
黄梅戏艺术(2019年4期)2019-12-30 06:11:06
“花衫”行当考辨
戏曲研究(2019年3期)2019-05-21 03:23:48
“包公”坐堂
小戏唱腔之“体” 略说
戏曲研究(2017年2期)2017-11-13 03:10:30
《老行当》 海天堂构木偶表演
神州民俗(2016年23期)2016-02-08 02:1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