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舞剧《桃花坞》布景绘画与舞台灯光的协调

2012-11-22 03:17李志华
剧影月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色光桃花坞布景

李志华

舞台布光的明暗和色彩的选择对布景的影响几乎是决定性的。当景片按照平面图装置在舞台上之后,灯光是根据整体舞台设计的氛围图确定各个部位投光的明度、投射的角度、配置颜色并且随剧情的展开而对灯光的变化进行调整。而在这种情况下,静态的绘景和动态的灯光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矛盾。这些矛盾在舞剧《桃花坞》的实践中我就尝试着调整并得出了一些舞台灯光在舞剧操作中与布景绘画如何来协调的体会。

一.灯光与景片的距离是否合适。

如果灯光与景片的距离过远,则会减弱光的亮度,光线虽然柔和均匀,但是由于明度不够而直接影响景片的清晰度;如果灯光与景片的距离过近,则会导致光线太强,容易把景片打假。如:苏州市歌舞剧院新排舞剧《桃花坞》由于整个舞台演出区域是通透的,又加上天幕区软景用得较多。灯光又不能利用地排照明加以亮度提高,所以对灯光与景片的距离要求很高,使用灯具也不完全一样。所以,本剧天幕景与天排距离以2米为宜,并且还在天排上加了一组12个PAR灯全散灯具,以补充地排亮度不足。最后在该剧实际演出中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灯光对景片的投射角度是否合适。

如果灯光对景片的投射角度过小,容易把景片上的皱褶和不平等缺陷暴露出来,尤其是在给软景画幕投光的时候更容易出现这类问题。例如舞剧《桃花坞》舞美设计在舞台第三表演区,设计的江南元素——瓦墙,此景可以推拉移动,在整个舞剧贯穿始终。所以在进行灯光设计时特别对瓦墙的灯光处理采用了一些新的手段。如按平时天排的方式照明,景片太突,如用平时舞台回光灯具从侧面打光,镜片上的褶皱和不平的地方就暴露出来了。为了解决这些矛盾,同时保证剧情的完整性、合理性,灯光设计采用电脑成像切割灯4台,以侧逆光的方式对瓦墙进行染色,在实际演出中起到较好的舞台效果。

三.色光片的选择是否合适。

舞台上的色光片是由灯光师负责挑选的,如果选择的色光片不合适,就会使景片的颜色不协调,从而影响了整个舞台氛围和戏剧环境的完美。无论是画一出戏的布景,或是画一场戏的布景,都要在动手之前充分考虑到这一堂布景可能遇到的灯光环境。

1.在舞剧《桃花坞》第一场轧神仙中的场景,背景重现繁华的姑苏集市,因场景是表现白天,演区的照明强度高,所以景物就要画得明确清晰,既要有宏观的整体把握,也要有微观的细节雕琢。

2.在舞剧《桃花坞》第三场男女青年画师双人舞照明强度相对较低,表现夜间室外景物的景片就可以画得抽象、写意些,特别要注意景物的剪影效果,如对花窗格的处理。

3.在舞剧《桃花坞》第二场“江南柳”、第三场“桃花庵歌”场景中因背景绘画性很强,特别是软景画幕,灯光上采用了强度高、色彩纯的基调,甚至有时只投白光;把景片照亮就行了。

4.在一些大型文艺演出中,绘景的任务不再是简单的说明环境而更在意于渲染气氛,所以对装饰性很强的景片,灯光配置了比较浓重的色光。

所列举的种种情形只是说明光与色之间的基本变化规律,而在舞台上会遇到的却是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效果和问题。不过只要掌握了光色之间的变化规律,并且能够灵活地运用它们,这些问题就都可以迎刃而解。

猜你喜欢
色光桃花坞布景
摩登姑苏:被低估的“桃花坞”
人物混合色光照明技巧
人物混合色光照明技巧
人物混合色光照明技巧
人物混合色光照明技巧
互联网时代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的传承与发展
布景技术在T台艺术中的运用与创新
谈舞台布景技术的作用
天凉了下来
寻梦桃花坞一晌清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