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霞
让心去靠近角色
——浅谈《佘太君痛斥》
■王春霞
当唱完最后一句“天波府,永生永世不许你再进墙门!”,弹指间落下最后一个音符时,心里所有的忐忑和惶恐都随之消逝了!
回眼望去,自从评校毕业以来,不经意间我已然在评弹这个花苑里走过了十七个春夏秋冬。身边的同学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走得也是所剩无几了,有时候我也会反问自己,我之所以还坚持在这个舞台上真的是出于热爱评弹吗?在当今这个充满太多诱惑的年代里,说实话连我自己都感到迷茫不能找到答案。
回想当年在学校时,特别迷恋魏赵档的《闹严府》,更对赵慧兰先生的《鸳鸯枕上话衷肠》是情有独钟,什么时候我能拜她为师,也能在书台上把兰贞的哀怨、无奈、怜惜之情表现得那样淋漓尽致,让人听来声情并茂,回味无穷——这成了我当时最大的心愿。欣喜的是幸运女神眷顾了我,让我完成了这个心愿!
得知团里这次挑选我作为“王月香调”的第三代传承人时,我心里真是又激动又担心!虽然唱了那么多年,可一旦把自己和“传承人”三个字划上等号时,内心的不安自然不言而喻了!细思量,给自己点压力也许能变为前进的动力,让自己的艺术更上一个台阶呢!
接下来就是挑选节目了,“王月香调”的代表作很多,但总不能每次都是《三斩杨虎》这些老面孔吧,一定要有新的代表性节目,这下有点犯难了,连偷懒捡现成都不行了,考虑再三,选了段比较有挑战性的《四郎尽忠》中一段《佘太君痛斥》!
《四郎尽忠》说的是杨四郎投降番邦,招为驸马。十多年虽养尊处优,但内心却非常痛苦。后在铁镜公主帮助下,为大宋立下汗马功劳。宋皇封其为十六州大都督之职并准其带妻儿荣返天波府。佘太君虽思念儿子,但为保全声誉,忍痛将四郎拒之门外,四郎绝望,撞死在天波府大门之上。这段《佘太君痛斥》正是一个母亲思儿心切却又强忍悲痛的复杂心理写照,怎么样才能唱出这种感觉呢!
对着录音和录像学了很久却不敢上弦唱,生怕一张白纸上让我给胡乱涂了鸦,好在先生就在边上可以让她开开小灶呀,先生知道我这么用功自然高兴就上门做家教了!每天我跟着学一小段,第二天把隔天学的好好巩固,特别是先生指出的吐字发音上存在的问题加以纠正,学了一段时间我基本已经把唱腔全部学会,也把自己的那些小毛病改掉了,可为什么还是唱不出先生在舞台上的那种感觉呢?终于有一天先生帮我解开了谜底,她告诉我:说表唱腔一定要符合人物的心理,要让你的心去靠近这个角色,去体会这个人物的内心,用心去唱,你唱出来的东西才真正是属于这个人物的!也许这就是所谓的一语点破梦中人吧,被她这么一说我真的觉得自己忽然有点开窍了!一直以为痛斥么就一定要字字铿锵从头至尾,却没有想过佘太君作为母亲也有柔弱的一面,所以一开始的那段“你至今无有悔过心,口口声声论功勋……”就应该处理的相对缓慢有节奏,那是一个慈母对儿子的谆谆教诲,而从“父死兄亡皆为国……”开始就是一个严母的怒斥了,就应该是紧弹快唱、叠句联唱,毫不拖泥带水,应该说此时的佘太君对儿子有说不尽的离愁别恨、思念之情,但为了忠贞报国保全杨家一门忠烈的形象,她只能把杨四郎推出了天波府,深刻理解了这一点,佘太君这个人物形象就活生生树立在我眼前了!
以前一直觉得“王月香调”就是响弹响唱,所以每次唱都是字字咬紧,更有时为了追求现场效果会一味追求响亮,难怪会觉得自己的唱很平淡,缺少跌宕起伏的感觉,通过这一个半月的学习让我体会最深的就是:不管塑造什么人物都要让你的心去靠近角色,要用你的心去唱,以情带声才能做到声情并茂!恍然间大悟,这个不正是这么多年我一直坚守在这个舞台上想要寻找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