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剧目也需出新
——谈昆剧《白兔记·养子》

2012-11-22 03:17石良元
剧影月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养子昆剧白兔

■石良元

传统剧目也需出新
——谈昆剧《白兔记·养子》

■石良元

《白兔记》为昆剧常演剧目。原是宋元南戏戏文。与《荆钗记》《拜月亭》《杀狗记》并称四大南戏。为元无名氏所作。《白兔记》全名是《刘知远白兔记》,故后世简称为“荆、刘、杀、拜”四大南戏。共有文字本33出,《六十种曲》和《宋元四大戏文》中都刊有原作。全剧描写五代时期全州沛县沙陀村人刘知远流落荒庙,被同村富翁李大公收留。李大公见刘知远有帝王之相,便将女儿李三娘嫁与刘知远。后李大公去世,李三娘哥哥李洪和兄嫂百般刁难刘知远和李三娘,刘知远无奈别妻离家去太原府投军。刘知远屡获战功,加官进爵,官至九州安抚使,并被招婿。李三娘在家中倍受哥嫂折磨,白天井边挑水,晚上磨房推磨,终劳碌过度,一日在磨房产下刘知远的骨肉,因无剪刀,恶嫂又百般刁难,只能用嘴咬断脐带,故取名咬脐郎。兄嫂欲害死咬脐郎,将婴儿抛入河池中,幸被家人窦公救起。三娘为避哥嫂再起毒念,恳托窦公将咬脐郎送至刘知远处抚养。15年后,咬脐郎长大成人,刘知远命咬脐郎率兵回家乡探望生母,回家途中,一日咬脐郎出外打猎,因追赶一只被箭射中的小白兔,在沙陀村附近井边和挑水的李三娘相遇,在询问中得知李三娘的身世和遭遇,疑是自己生母,便回家告知刘知远,刘知远接回李三娘,全家团圆。

李三娘的故事和人物来源很早,在宋初就在社会上流传。由于李三娘的悲苦遭遇和因白兔一只而赢得全家团圆的曲折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深得历代人民群众的广泛同情而家喻户晓。而《白兔记》戏文在明清昆曲全盛时期,也在舞台上常演不衰。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各种原因,至清末在苏州全福班等昆曲职业戏班里已不演全本了,仅常演《赛愿》《养子》《送子》《出猎》《回猎》《麻地》等六折,直至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传字辈在上海等地也仅演除《麻地》以外的五折剧目。由此当时除五折剧目以外。其他二十八折仅存文本,舞台表演则逐代失传了。解放后各昆剧院团也只演传字辈老师所教授的以上几个折子。常演的也仅剩《出猎》《回猎》两折剧目。《养子》《送子》两折也不多演了。

江苏省苏州昆剧院(前身为江苏省苏昆剧团)成立至今的50余年中,在舞台上演昆剧《白兔记》几折剧目的不多见,倒是苏剧将《送子》《出猎》《回猎》改变成苏剧折子,经常献演舞台,成为苏剧的经典保留剧目。

昆剧《白兔记养子》在苏州昆剧舞台上出现还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沈传芷老师1972年退休回苏州安居后,为苏昆剧团继、承字辈艺人传授了该剧,以后在昆剧星期专场上演过几次。根据史料记载,昆剧传习所于1921年开班后,全福班昆曲名伶许彩率先为朱传茗传授开排了《养子》,后来朱传茗在传习所开创者之一张紫东家祝寿献演而出露头角,随后沈传芷。王传蕖也相继演过《养子》一剧。

继承字辈艺人日后在演出中,复原了沈老师传授的模式动作,舞台上一桌上放置一圆盘,一根木棍插进去,意为磨盘道具。推磨动作以此为基础,不属虚拟表演。2001年苏昆剧团首次赴台定剧目之时,《白兔记》被台湾方面选中,选演《养子》、《上路》、《送子》、《出猎》、《回猎》五折为串演叠头戏,并确定由王芳饰演李三娘。当时离赴台演出的时候只有半个月左右,王芳马上背台词、学唱腔,并延续沈老师版本路子动作,依样画葫芦地抢学下来,花了一个多星期时间,就向专家老师初次汇报了。当时还是写实表演,专家老师提出能否去掉象征磨盘道具,改为虚拟推磨动作,同时也提出临盆生育之时,能否用手来强化分娩时的痛苦,来提炼突显李三娘磨房产子的苦痛,加上声音的呐喊,加强戏剧的高潮处。经过演员的思考、感悟、默戏、创作中,加上专家老师的点拨,使戏逐渐进入到正确较佳的加工改进过程中,逐步形成有出新理念的新《养子》的舞台表演雏形。

《养子》为《白兔记》原作第19出《挨磨》和第20出《分娩》合成,写刘知远去并州投军后,李三娘在家中受到哥嫂的虐待,虽有孕在身,仍然叫她挨磨汲水。一日在磨房挨磨,临产分娩时因无剪刀,在呼天地不应下,在恶嫂的刁难下,只好用嘴将婴儿脐带咬断。该剧演出耗时30分钟左右,正旦应工。全折有多段柔美、缠绵、凄婉的唱腔,配以有孕在身忍痛挨磨,既饱含痛楚,但又含蕴美感的来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虚拟推磨表演艺术动作和妇女生育时的生活提炼再现,加上正旦特有的大嗓门呼天抢地的叫喊,最后分娩时双手在桌子后面大伸舞动,凸显临盆痛苦的强烈挣扎,给观众传达了全折有层次、有内涵、有力度、有感染力、有现代手法的表现全景。获得了观众的强烈反响。

苏州昆剧院演出的《养子》。从许彩金前辈到沈传芷老师再到继、承字辈,传承到王芳这一代在今日舞台的全面呈现,既体现了昆曲传统剧目传承的重要性,可贵性,迫切性,也彰显了在传承基础上,对传统剧目实事求是、移步不换型、出新发展的必要性、正确性。

猜你喜欢
养子昆剧白兔
罗周昆剧创作论
白兔眼睛红
昆剧新编戏《顾炎武》创作得失刍议
古典之美——古本昆剧《红楼梦传奇》学术研讨会综述
《牡丹亭》: 在每个人的心中,播种一颗美的种子
收养关系可否解除?
收养关系可否解除?
收养关系可否解除?
“婿养子”,女婿还是养子(答读者问)
白兔打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