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红
《红粉》是一部中篇小说。小说讲述了解放初期,富家公子老浦和妓女秋仪、小萼之间的情感纠葛,表现了社会变革时期,人物个体与社会之间矛盾,探讨另一类人面对解放面对革命的内心状态。小说通篇文字简洁,情节简单,着墨于人物性格和人物内心的刻画。从题材而言,本部小说具有直接的矛盾冲突,强烈的社会气息,又不乏电视剧所需要的新奇特性,是改编成电视剧的良好题材。但从全小说的风格而言,写实性不强、过多的人物内心描写,同时又缺乏电视剧中直落人心的平民元素。可以说,这是一部改编潜力与难度俱大的小说。
首先是对情节与人物的重置。原小说的故事开始于解放前夜,一直到解放后若干年,这对于电视剧的创作过于集中。经过与策划编剧团队的讨论,我们把整个故事拉长,同时在叙事侧重上尽量规避部分审查敏感时期,于是电视剧剧本的叙述就变为解放前夜的查禁妓院风暴——解放后妓女的集中改造——妓女回归正常社会的生活,通过整个妓女改造的过程把故事架构起来。事实也证明这样的结构能够承前启后,让观众有完整的叙述印象。同时,我们又把整个故事的主线放在妓女改造上,即新社会对旧社会的涤荡、新旧社会的冲突、旧人与新人的矛盾上,而老浦与秋仪、小萼的情感纠葛成为一条副线,将矛盾冲突具象性地展现在电视观众面前,符合电视剧的收视习惯。
在人物的创作中,我们根据最新的叙事线索和主要矛盾,将老浦性格中痴情、从一而终的精神进行了拔高,特别是将他的优雅和对秋仪的执着变成整部作品中他行动的原动力,使这个人物鲜明生动了起来,同时更让观众疼爱。在演员的选择上,我们经过挑选比较,邀请香港演员张智霖出演这个角色,其儒雅高贵的气质更让这个角色加分。而相对老浦这个角色,我们将秋仪这个人物加上中国古代名妓的性格特点,才情美貌、专一正义,同时使得人物更加丰满有特点。小萼,这个拖累老浦一生的妓女,秋仪的好姐妹,在人物描写上我们放大她身上好吃懒做贪图享乐的劣习,与秋仪产生强烈的对比,同时她也成为一个代表,一个被新社会改造的典型妓女代表。
在人物设置中最大的变化是,我们增加了一些解放军共产党员的形象,首先这是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紧密连接,不可割裂的;其次,这些人物对于整个电视剧弘扬主旋律起着关键的作用;最后,新社会新观念对陈腐落后的冲击必须体现在具体的情节事件上,而这些人物就是具体的执行者。最重要人物的设置是解放军的退伍团长老韩,一个经历枪林弹雨的老革命,解放后却要面对花红柳绿的各色妓女,承担起改造营领导的职责,这就在他身上产生了很有趣的喜剧效果。贫苦出身根红苗正的革命者,面对搔首弄姿的妓女,自然有说不出的厌恶与痛恨,但出于工作的需要,还不能嫌弃她们,要去拯救她们。老韩自然经历着从厌恶痛恨到同情关心再到支持帮助的过程,甚至最终娶了曾经好吃懒做的小萼,这个心路历程,正是电视剧的基本矛盾冲突所在。原小说的人物中,都是属于需要挽救的“人民内部矛盾”,为增加电视剧中激烈冲突的因素,我们在人物设置中又加上了一位反面的人物,而人物的身份是潜伏在解放军内部的间谍,这个元素是比较流行的谍战元素,在增加之前,策划和编剧团队进行了反复的研讨和论证,最终决定添加进去,事实证明,这样的角色对情节的推动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使得情节更加紧张刺激,同时反作用于主要人物,更显得他们的可爱与善良。
以上人物与情节与剧本的案头工作,在对全剧镜头语言和影像风格的设计就贯穿于整个拍摄过程当中。在电视剧的风格表现中,立足于各种环境的真实氛围,并对其特点进行突出表现:比如开场解放军查抄妓院,妓院的灯红酒绿对比解放军军车的庄重威严;老浦秋仪的雨中纯洁浪漫对比妓院里艳丽的色调;解放军整洁的仪表对比妓女们慌张凌乱的造型。基于各类人物的真实特点进行了特征性放大。在妓女的改造所里更是将这种影像风格的对比发挥到了极致,整洁刻板的办公环境,藏污纳垢的妓女宿舍,这些场景在设计与拍摄时,均遵循了这种方式,使得观众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戏剧冲突。而在其后的场景设计中,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拓荒农场的热火朝天、荒山中的劳改营、平淡水乡的生活,都力求做到风格化和极致化。这种多元素的影像风格交织在电视剧作品当中,打破了原小说灰暗单调的风格,更利于观众接受,激发不同的收视热情与观感。
电视剧艺术在当前社会环境中,已经越来越趋于快速消费品的倾向,时效化、信息化、周期化成为当下电视剧不可或缺的元素,因此在电视剧的生产中,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当的周期成为电视剧产品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同时与电视剧的创作制作也密切相关。在中国电视剧工业化流水体系逐步完善的时代,在基本的制作理念和模式逐步完成的时代,制作周期长短与全剧质量的高低已经没有必然的联系,电视剧制作周期已经有了可参照的依据和基础,只是根据各自制作要求略微调整而已。在电视剧《红粉》的制作当中,我们已经不再局限于原小说艺术化个人情绪化的要求,而是在剧本的基础上,根据常规的制作要求以及本剧情况确定了75-80天的拍摄周期,这样既保证了艺术创作的完成,又为制片方达到了成本最优化的要求。然而,在电视剧《红粉》的生产过程当中,并不是单纯依靠导演的拍摄速度来赶时间,我们在场景选取和制片统筹上也下了很大的功夫。“妓女改造所”是全剧最重要的场景之一,有五分之一的戏需要在这里完成,原剧本中这个场景分为三个部分:妓女宿舍、活动操场、所办,在实际的找景过程中,我们发现车墩影视基地的酒窖比较符合整体氛围,但并不具备全部拍摄条件,经过制片部门与创作部门的研讨,我们在美术方面增加了预算,通过搭设改造将三部分场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完整的具有内外景各种关系的“改造所”。这也是符合全剧的日常化要求。而在拍摄过程中,涉及到基地十几个摄制组场景的协调,我们也相应调整了所有演员档期,把改造所涉及全部主要的群戏集中在一段时间内拍摄,既避免了重复进景,又给演员完整的角色连续体验,把人物的成长发展过程提供了最便利的创作条件。
最后,在全片完成所有剪辑的情况下,我们又增加了调光调色技术环节,对于现场场景局限没有表现到极致的影调进行了重新的调整,在画面的质感与层次上进行了丰富,无形当中增加了观众的信息量。
在后期剪辑与声音的制作上,也遵循了一快一慢一紧张一抒情的原则。特别是通过快节奏闪白的剪辑手法,将内在的事件紧张气氛外化出来;而抒情的部分,则多使用慢镜头进行延伸表现,在收视感受上一张一弛,给人很好的收视体验。在音乐的处理上,相对应用大气磅礴和抒情唯美的音乐,同时以年代气息浓重的背景音乐来交代时代环境,起到了很好的情节情绪推动作用。
《红粉》是小说当中的优秀之作,给读者最深层的阅读体验,但影视艺术和文学艺术的表现方式存在诸多差异,尤其是电视剧这种大众的影视艺术,更需要外化真实地表现矛盾冲突,在《红粉》电视剧的改编制作中,我们把握住了最基本的收视要素,既将作品内容完整丰富地表达给观众,又对其中的寓意精神进行了深化与发展,取得了非常好的收视效果,成为电视剧制作中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