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当下主持人的专业素养及提升路径

2012-11-22 03:17:55薄其芳
剧影月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电视节目主持人受众

薄其芳

随着电视事业的发展和传播手段的多样,作为电视台“门面”的节目主持人,已成为电视节目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合格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应该具备怎样的专业素质和如何自我提升呢?

首先,我们先来审视当下主持人队伍中存在的一些不良倾向:

一.媚俗倾向

1.风格不等于调侃:某些访谈类节目主持人,认为主持风格犀利会彰显自己的个性,观众印象比较深,于是就准备了许多调侃而“尖锐”的问题,而根本忽视了问题的设置必须与访谈的背景、基调、选题要求、嘉宾个性等相契合。这种自以为是的表现,不仅给访谈对象造成了尴尬和不满,受众也很难引起共鸣,感觉很生硬、很戏剧。

2.“道德擦边球”打不得:有些主持人盲目地热衷于迎合社会中消极、颓废、庸俗的东西,迎合一些低级趣味。为了所谓的“受众喜欢”和“个性塑造”,反伦理道德,与国家法律以及人性道德打擦边球。这样的主持看起来很热闹,但是在浅笑轻狂之下,没有任何让人回味和记忆的东西,连“二人传”这样来自民间的艺术形式都在往“绿色”发展,作为电视节目主持人更应该自省。

3.“性别混搭”要不得:男主持人女性化,女主持人中性化。为了个性的凸显,有些男主持人在镜头面前搔首弄姿、故弄风骚、嗲声嗲气。一些人认为这是一种时尚。这是真正的时尚吗?为了迎合部分受众的“视丑情节”而反串主持,其实是一种出力不讨好的“昙花一现”。在戏曲、演艺方面的反串应该说是一种艺术形式,或者说是一种能力,但就主持而言,刻意地去反串、献媚就显得媚俗和让人反感。

二.冷漠倾向

没有分析能力,没有自己的思想,主持人就很容易成为一个空洞而美丽的躯壳,成为没有温度的“传声筒”和“播音机器”。但是很多人会把这种倾向归咎于是“播新闻”的形式所要求,这完全是对播音主持艺术的无知认识。以方明等老一代播音员为例,他们备稿需要相当的时间和功夫,有时为了准确播报一篇稿子而专程去采访了解情况,他们说出的每一个字,都倾注了自己的心血和情感,他们是在深入其中、融入其中的状态下进行语言艺术的创作,他们是与受众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这自然会让受众感觉真实、温暖、贴近,能很快抓住受众的心。

一样的话筒、一样的设备,不一样的,是主持人的情感、内涵和思想。

三.浮躁倾向

浮躁是在社会转型期,对利益过早、过高、过多、过急的欲望一时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社会心态和行为。主持人头上有让人羡慕的光环,而这种所谓的光环会更加容易让人难以平复内心。“一曲成名”、“一夜暴富”的社会风气让很多主持人期望自己也能成为“一哥”、“一姐”,成为万众瞩目的“名嘴”、“名主持”。在这样的思想影响下,他们根本看不到那些“名嘴”、“名主持”的“厚积”,于是他们开始所谓的“发力”和“表现”。结果可想而知,只能让受众感觉到稚嫩和浮华,犹如浅抓浮土的小草,没有强大的根系给养,只有随风轻扬的瞬间。

对经济效益过度追求、对职业认识模糊不清、对文化学习总体忽视、对生活体验不够重视,是上述这些不良倾向的主要成因。那么,作为一名合格的主持人又应该具备哪些专业素养和如何进行自我提升呢?

(一)严格选拔、综合评价

将要入行和已经入行的主持人,往往把形象条件和声音条件作为唯一标准,这源于有些用人单位选拔主持人还只是停留在“先天条件选拔”阶段。选拔主持人不是选美,它需要有全面科学的考评体系。目前选拔标准的单一和粗浅,势必会有主持人“一年风光,两年勉强,三年下岗”的现象出现。

(二)坚守导向、端正人格

主持人需要具备过硬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我国的广播电视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所以电视节目主持人政治素质的高低举足轻重,从选题、采访、播报到评论都能充分体现这一点。因此,主持人要有强烈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宣传纪律意识,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正是由于主持人特殊的工作性质和要求,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策水平,增强政治辨别力,坚持正确宣传导向,就成为电视节目主持人必须具备的首要素质。

在这方面,有人认为,对娱乐节目主持人的要求可以降低一些,而事实是,娱乐节目主持人更加需要增强政治意识。某个主持人在一个与台湾艺人互动的节目中,张口闭口,你们台湾,我们大陆。就算不说台湾省,也必须说:中国台湾。这样的随性实际上是一种政治意识、责任意识的丧失和退化。

(三)涵养学识、增加智慧

从工作实践中我们看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主持人虽不可能成为全能的专家,但知识面要广,天文地理,古今中外都要略懂一些。如果主持人腹中空空、知识贫乏,如何做到谈吐自如,旁征博引呢?受众不需要一个只知“表我”却不知“本我”的主持人。

再者,现在受众的综合素质也在不断地提高,忙碌过后他们更渴求精神资粮,这就更需要知识型、学者型的主持人了。因为这类节目主持人不仅带来了休闲和轻松,也使受众得到了知识,增长了智慧。如果主持人没有扎实的知识功底,那么,在其主持的节目中绝不可能出现随机的妙语联珠,也不可能提高节目质量。这些年,一批“学院派”、“学术派”主持人的走红,正是因为他们具备了精深的专业知识与广博的各行各业的知识,才使受众佩服信赖。

(四)深入生活、凝练思想

主持人必须深入社会、深入生活,到百姓身边,体验不同工作、环境,只有“向生活弯腰才能看到风景”。深入社会,绝不是简单的了解一下小趣事、小新闻;深入生活,也绝不是一种“作秀的农家乐”和“别样的体验之旅”,而是应该去思考和关注许多事情背后的东西,是思想的凝聚和探究。

(五)良好心理、驾驭节目

主持人常常要承受各种社会评价所带来的心理压力,主持人一定要有能够完成任何工作任务的饱满热情和坚定自信心。良好的心理素质,能使主持人克服工作中随时可能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困难,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最好的播出效果。在直播中,如果主持人心理处于紧张状态,其思维往往是僵化的,就会很难积极投入到节目中去,甚至表达不清楚节目内容。因此主持人心理状态如何,将直接影响着节目质量。

另外,电视节目主持工作是一种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环境下完成的,它具有随机性、挑战性,对于瞬息万变的现场,主持人要时时刻刻准备着,一旦有尴尬的场面和意外的事件,就要求主持人迅速地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排除一切心理障碍和外来干扰,由被动变为主动,驾驭全场。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受众对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受众希望在屏幕上看到学识渊博、见解独到、反应灵敏、表情适当、语言鲜活的优秀节目主持人。因此,电视节目主持人在投身这一事业前,首先要对自己进行积累:学识的积累,素质的培养,待人接物的谦和,对社会良好心态的保持等;最重要的是给自己定位,也就是你到底适合做哪一类别节目的主持人。同时还要实践,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提升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让观众关注和喜爱的、优秀的电视节目主持人。

猜你喜欢
电视节目主持人受众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传媒评论(2018年6期)2018-08-29 01:14:40
周五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关于电视节目创新的几点思考
新闻传播(2016年13期)2016-07-19 10:12:05
用心感动受众
新闻传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新闻传播(2016年14期)2016-07-10 10:2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