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心理学视角下的周迅表演艺术研究

2012-11-22 02:50陈薇
电影评介 2012年4期
关键词:周迅动作心理

序言

从表演心理学的视角来分析周迅的电影表演对于表演专业的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分析找到一个没有接受过表演专业高等教育的演员能够成功塑造角色的原因。研究周迅在创造角色的过程中,有着怎样的心理认识、体验、体现,如何真正做到“化身于角色”。从而借由这个研究指导表演专业学生更好的学习表演,找到创造角色并抓住人物感觉的核心问题。

冯小刚导演曾说过,在新一代女演员中,周迅称得上NO.1,而且没有人能够屈居亚军。因此,笔者认为研究周迅的电影表演,对于鼓舞表演专业学生潜心研究电影表演理论有着现实意义,对于指导学生的电影表演实践也尤为重要。

一、表演心理学研究的必要性

表演是人类所具有的一种内心高级精神活动的外在表现。也就是人的心理过程、情感活动的一种“外化”。这种表现的手段可以是声音语言、肢体语言,也可以是舞蹈、歌曲以及你可以想到的任何一种形式。这些,统统可以称之为表演。许多人在最初接触这个职业时,更多的将它看作一种专业技巧,津津乐道于舞台的行动方式、注意力的集中与松弛、想象力的训练、适应与交流等等,这些固然重要,如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指出的:“……要有观察力、感受力、记忆(激情的)、气质、幻想、想象……鉴别力、智慧、内部和外部速度节奏感、音乐感、真诚、率真、自我控制、机智、舞台资质,等等”。[1]

斯坦尼将自己的创作方法和基础教学归纳为:“通过演员的有意识的心理技术达到有机天性的下意识创作。要演员在舞台上,在角色的生活环境中,和角色完全一样正确的、合乎逻辑的、有顺序的、像活生生的人那样去思想、希望、企求和动作。”[2]

二、电影演员的创作心理要符合电影表演的特性

电影表演要求逼真、自然、生活化。巴赞认为,电影“是完整的写实主义神话,是再现世界原貌的神话”,巴拉兹在《电影美学》一书中也指出:“电影艺术的基础和可能性在于它使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都保持其本来面目。”电影艺术的特性决定了电影表演的特点,需要演员依照此特点把握创作心理,创造出符合观众审美要求的经典形象。

首先,演员的创作心理要受电影表现手段的影响。

摄像机的镜头运动、构图、灯光的造型作用,为演员创作提供了自由发挥的空间,也带来了与舞台表演完全不同的要求。要在镜头前将自己的心理活动和情感体验充分表现出来,就需要演员对镜头、灯光有一定的感受力,正如齐士龙教授所说:“镜头感是电影创作必然的职业自我意识。”[3]实践证明,没有敏锐的镜头感,不能将自己的演技有效的发挥出来,是不能演好角色的。

同时,电影的蒙太奇手法也影响了演员的表演心理。电影艺术家张骏祥曾指出:电影演员的行动,不仅要遵循生活中人的逻辑,而且还必须遵循蒙太奇的逻辑。蒙太奇的跳跃性、片段性要求演员具备相应的心理适应能力。适应能力包括形体动作的适应、感觉器官的适应、时空关系的适应等,蒙太奇侧重的是时空关系的适应,要求演员在优秀的表演素质、熟练的表演技巧基础上培养快速进入表演情境的心理自控能力。

其次,演员的创作心理要符合电影表演的生活化。

电影表演的生活化需要,决定了演员扮演角色的心理内容与外部展现都要忠实于生活,即深入的体验生活,然后具体的展现生活。这种体验和展现是一种“大象无形”,人们通常会说“电影表演是掩盖技巧的技巧”,生活状态是最自然最平常的存在状态,演员表演过程中的种种心理活动和心理技巧,需要在生活化的表演中真实自然、不露痕迹的体现出来。

章泯教授曾说过,表演艺术是世界上最容易也是最难的艺术。演员在扮演人物的时候,只有内心做到了真正的体验才能创作出丰富的准确的外部表现形式,而这些外部表现形式包括形体动作、语言动作和表情动作。在这里,电影演员则必须掌握和训练自己的外部技巧——形体、面部、声音、语言等,同时还要掌握一套表达人物内心情感和思想的内部技巧。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指出,演员在舞台上进行表演时达到当众孤独就一定要有动作,斯氏体系中的内部动作是指心理动作,外部动作是指形体动作和语言动作。内部动作和外部动作这两个部分是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

三、从表演心理学的视角分析周迅的电影表演

周迅是华语电影史上第一个将百花奖、金鸡奖、金像奖、金马奖、亚洲影后等五大奖项的影后都收入囊中的女演员。从大满贯影后到2009年的亚洲电影博览会的年度之星,再到2010年被CNN评为亚洲历史上最伟大的演员之一。2010年,联合国授予周迅环保人物最高奖“地球卫士”称号(UNEP Champions of Earth Award),成为全球第一位摘得该奖项的演艺界明星。2011年,周迅又作为唯一一位演艺界明星当选“全球青年领袖” (The Young Global Leaders,YGL) 这一国际殊荣。周迅用一个个广为人知的角色,一串串惊人的票房数字,一座座辉煌的奖杯佐证着她在专业领域里的卓越成就和强大的社会影响力。

虽然没有接受过影视类高等院校的专业表演训练,但周迅凭借自身良好的艺术感觉和极大的可塑性,受到不少大牌导演的青睐。不管是早期找周迅拍戏的陈凯歌,还是接连与周迅多次合作的李少红,以及随后与周迅合作过的多位导演对这个女演员的表演功力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陈凯歌导演更盛赞周迅为“一个良好的心灵沟通者”。由此可见,周迅的电影表演已经涉及到表演的更深层次,她不但领悟到了表演与生活的关系,表演与生命的关系,她更关注的是角色的精神层面和灵魂层面。

从《苏州河》中截然相反的两生花,《如果爱》里苦苦挣扎的孙纳,《李米的猜想》中真实直率的都市女孩儿,到《龙门飞甲》里卓尔不群的玉面公子,她的每一次大银幕亮相都有着意料之中的好演技和意料之外的新突破。周迅的电影表演所彰显出来的灵气,被众多导演称为“天才型演员”。她能在各种不同类型的角色里游走,她带着观众走进那些人物的内心世界。让观众看着她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透过她那双明亮而又清澈,闪烁着光芒的会说话的大眼睛,让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从她的内心世界里结结实实的走出来,更走进了观众的心里。

1、周迅在电影《李米的猜想》中的表演片段分析

周迅在电影《李米的猜想》中的表演:焦虑、惊恐、紧张、爆发、疯狂、悲伤、崩溃……种种情绪的刻画都极其淋漓尽致。周迅作客《鲁豫有约》的时候曾说:“李米这个角色挺有内劲的,她虽然小个儿,可是她内在的力量很大。”在电影中有一场让人记忆深刻的戏,当看到警察拿出的笔迹鉴定报告结果不是方文之后,李米坚决不信,从公安局一路追到天桥下。李米一直跟在方文的身后,背诵着来信的时间和词句;突然方文停下脚步,说到:“好,我告诉你,我是方文。”此时已经情绪崩溃,哭得泣不成声的李米瞬间破涕为笑。从李米的眼睛里观众看到了她的潜台词:“对啊!你就是方文,你化成灰我都认识,我怎么会认错?!”可是,方文接着说:“我现在和别人好了,现在根本不想要你了,我说了,能不跟着我了吗?”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强烈的感觉到李米内心活动的变化,她收起笑容,本能的低了下头,马上接着说:“对不起,如果是我认错了,那我跟你说一声对不起!”然后,转身狂奔而去。这一连串的表演,让我们看出了李米心中的纠结和矛盾。她寻找了方文四年,特别渴望那个结果,可是那个结果似乎又不是她要的那个结果。周迅在这场戏的表演需要一瞬间破涕为笑,又要接着一瞬间立马拉回残酷的现实当中。周迅坦言她表演的时候心里有一种很痛的感觉,她那个哭和笑混杂的特写,让我们感受到的不是一个脸部表情,不是一个近景的表演,而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一次灵魂出窍的痛楚。我们不得不承认,这场戏的表演相当出彩,情绪控制得非常精准,内心活动的骤变也很清晰。饰演警察的演员张涵予评价到:“就这场戏,你要是不是从心里发出来的这种委屈和情感,你根本就没法演。她就是那一瞬间,瞬间就成那个状态,那个一定是内心感触很深的表演。”

的确,电影表演当中的任何外部动作都是以心理动作为前提的,都必须建立在内心依据的基础上。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演员自我修养》第一部中在阐述动作这一元素时,用马洛列特柯娃寻找别针这一练习形象地说明了在表演中切记不可为了痛苦而痛苦或是为了动作而动作,动作必须是有心理依据,合乎逻辑顺序的。任何一个外部动作都离不开内部动作,两者是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

2、周迅在电影《画皮》中的表演片段分析

周迅的性格里面其实有很多假小子的成分,她需要在扮演狐仙的时候把那个成分压抑掉。导演希望周迅演的狐狸不是观众想象中的狐狸的样子,但是又需要让人感到她是一个狐狸变的。总得有一些特别的眼神、表情、动作。周迅,她要让别人从第一眼看到她是不会有任何问题的,比如说那种很单纯,完全是个小女孩,没想到她后面藏着这么大的一个秘密。然后,怎么演,怎么区分呢?刚开始周迅也很困惑,因为你也不能体现出,你是妖嘛!那你要回到人的本身,那人的本身,你怎么去区别?周迅在试装的时候,就看那个衣服,我要怎么站,让她稍微哪儿奇怪一点,周迅坦言,她整部戏都是扭捏着站的,因为裙子有点长,也许看不太出来,但是,通过走路是可以看出来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周迅很认真、深入的琢磨着如何更好的塑造角色,很细腻。陈嘉上导演也特别赞赏周迅设计的走路的方式,周迅很细腻的设计了自己的角色。导演说,不是我的功劳,是演员自己的。

在整部电影中,给人留下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幕是,影片最后周迅跟陈坤生死离别时的那一声“声嘶力竭、痛彻心扉”的呐喊,周迅本身不是很高大,但是那一声喊出来,让人感觉酝酿已久,非常惊人。周迅说拍摄当天,那一上午她就喊了两声,但喊完之后,大概有好几天都感觉自己缓不过劲来。

陈坤说,在拍摄的时候有一个花絮,有一场周迅引诱陈坤的戏,需要补拍,陈坤说,周迅在拍摄之前,很安静的坐在一个角落,全神贯注的,用一根手指头引导自己的呼吸,反复做了很多次。陈坤认为,对于一个成熟的演员补拍一场戏很普通,并不是哭得爆发的那个点,她只是在爆发点前面的一个过程里面,可是周迅都是非常的关注,把她的心放在那个状态上面。她一直在找那天的感觉。周迅很认真的看了回放,回到那里之后,她让自己放松,并且特别集中注意力,之后才开始演。陈坤坦言,他当时那一瞬间,让他非常有震动。如果换成是他,反正不是表演的最临界点,也许就稍微做一下情绪酝酿就开始演了。这就是为什么周迅从上一部戏到《画皮》休息了一年多的时间,就好像小宇宙爆发了一样。 这正是电影艺术的特殊性所要求演员需要具备的准确、到位的“情绪记忆”。

人类的心理活动是无法直接表露出来的,是要通过言语、形体动作和面部的表情动作结合来进行表达。表演艺术以演员自身作为创作工具,在表演中,演员既作为人物形象存在,同时又作为创作者存在;也就是说,创作者、创作工具、创作的人物形象三者集演员于一身。在表演艺术中,演员要解决自身与角色之间的矛盾,不仅要掌握和磨练自己的形体、表情、声音、语言等各种技能,而更为重要的是掌握表达内心世界的内部技巧,从表演心理学的视角去深入的分析和把握角色的心理,体验角色的内心世界,从而创造出栩栩如生的,让观众信服的角色。

【1】玛.阿.弗烈齐阿诺娃《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精华》 [M].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

【2】齐士龙 《电影表演心理研究》 [M].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

【3】雪明、云梦编 《茶馆》研究—从话剧到电影 [M].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周迅动作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导演,你是对的!”
“导演,你是对的!”
心理感受
动作描写要具体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