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兵
音乐是一种通过音高和节奏有序地组合,而形成流动抽象的特殊情感语言。音乐审美意识是以音乐感知、情感体验与审美评价为基本环节的意识活动。当作曲家将自己的感知、想象、体验用音符记录在乐谱上经过整理修改后,音乐作品便诞生了,但是这对于这首作品来说只是一个开始,只有通过音乐表演,听众才能真正接触和感受音乐。音乐演奏的过程绝不是一种纯技术性的操作活动,他的使命在于向观众传达音乐中丰富的精神内涵。这是一个既有明显实践意义,又有强烈理论色彩的问题。
任何一种或者任何一次音乐演奏就是一个审美创造。每一位音乐演奏者都会面临如何进行艺术表现与技术处理的问题。因为,音乐表演就是把作品从乐谱转化成为音响的过程,表面看来,这似乎只是完成传达诠释作曲家的音乐构想,没有什么创造性可言.然而现实并非如此,虽然演奏必须以乐谱为依据,但不能说明只要按照乐谱标记把音响复制出来就算完成了演奏使命,音乐表现是二度艺术创作。是赋予音乐作品以生命的创造行为,它不仅要忠实地再现原作,而且还要通过表演创造,对原作加以补充和丰富,甚至超越作曲家的设想,使音乐作品焕发出新的光彩,通过视觉感受的乐谱转化成用听觉感受的音乐,把潜在的音乐美变成现实可感的音乐美。
“二度创作”对于音乐乃至其他艺术表演门类的贡献是不可抹杀的,“二度创作”富有极大地创造性,具有多重含义。众所周知,在音乐艺术的创造过程中,音乐创作,即作词、作曲是第一个创造过程,称一度创作。而音乐表现是第二个创造过程,它与音乐创作是密不可分的。在获得其自身的独特品格后,就被人们称作“二度创作”。所谓“二度创作”是在“一度创作”的基础上进行的,以一度创作为出发点和归结点,严格的说,没有二度创作的一度创作是不可能得到现实存在的,也就是说离开了具体的音乐演奏,作曲家的作品难以完整传达到听众那里,其作品就不可能得到真实地体现,这样与其他的艺术门类相比,在音乐创作的全过程中,就有了一个必须以经过表演为中介的创作环节,从而使音乐表演获得了一个可以进行再度创作的空间,由此可见,就音乐演奏来说,他的本质绝不仅仅只是限于对一度创作的忠实传递,更重要的是,还必须体现出音乐演奏者本身的独特创造,与带有煽情性的演奏(概括为二度创作)。使整个音乐演奏过程不但成为作曲家和听众沟通的渠道,而且也成为演奏者与听众的桥梁。这样才能够真正达到听众通过对具体的音乐演奏的感受去理解音乐作品深层意义的目的。
演奏者在进行作品的二度创作时,必须首先从尊重作曲家的原作出发即尊重原作的时代性、地域性以及作曲者的个人艺术风格。对以乐谱形式存在的音乐作品进行认真的分析,理解乐谱的内涵,并作出准确的解读。演奏者会遇到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作品,这些作品体现了不同的时代和地域风格。演奏者在进行二度创作时,要尊重作品的历史地域特征、音乐创作的特点,从历史的角度把握住作品风格,再现作品的风貌,器乐演奏是音乐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与实践。音乐作品的生命存在于它的演奏之中,存在于以音调方式将它的思想内容转达给听众。演奏者作为审美对象的创造者,应不断地积累、挖掘和研究具体的演奏方法、技巧、音色以及对乐曲的处理、音乐形象的塑造等各个环节,以期达到演奏水平的完善。可以说,演奏者本身的知识结构、音乐感受、艺术修养等等方面对于其整体演奏水平来讲都是至关重要的。当演奏者认真阅读了乐谱之后,内心便产生了具体的艺术效果,而如何运用技法来表现,就需要将自己所掌握的技法在演奏一个新作品时重新进行调整、梳理,让其为表现作品的内涵而服务,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标在乐谱上的一些演奏技法是一般演奏者都能掌握的,但还要根据作品的风格、特点做到恰到好处的运用以此作为二度创作的依据。然后在演奏时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科学安排、合理运用各种演奏技巧,力争发挥最佳的技术状态和精神状态,以保证演奏的成功。不能一概使用已习惯了的技术手法,使得作品千人一面、千曲一味。德国的文艺评论家霍夫曼曾说:“技巧好象放在抽屉里的工具,精明的艺术家会在适当的时候,为了正确的目的从中取出他所需要的工具。仅仅拥有这些工具是毫无意义的,什么时候和怎样去应用这些工具的那种艺术直觉才是真正有价值的。”这也正是为何不同的人来演奏同一首作品,表现的意境却不尽相同的原因。从对音乐演奏的客观需求来说,听同一部音乐作品,当然是喜欢他们的演奏各具特色。但完全脱离或者违背一度创作的二度创作是不存在的。二度创作虽然是“创作”,但不意味着完全凭演奏者的感觉进行,甚至完全背离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假如演奏者的自我占上风,演奏会被看成是没有遵照作曲家的风格,甚至被认为是过分偏执,如果演奏者本人的意图太少,演奏又会显得平淡无奇,缺乏个性。“往往恰到好处的平衡显灵般的出现之时,正是演奏艺术达到顶峰之际”。这里存在一个真实体现的问题,所谓真实体现,就是要严格按照作曲家提供的定律,大到音乐作品的整体风格,局部构造,小到每一个乐段的上下关系,每一个乐句的前因后果,以及速度、力度的幅度,音色等构成元素。甚至每个音符的独立意义和邻近走向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就是在这一系列有整体全局意义的结构中,在不背离作曲家意图的前提下,在不损害作品原本内涵的基础上增加作品的审美。寻求演奏者自我审美的可能性,使音乐作品的审美意义通过作曲家与表演者的双重创作而使音乐变得更加丰富感人。
最后还要在每次演奏之后,细致、认真地总结演奏中的优点和缺陷并积极思考改进措施,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演奏水平逐步完善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