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动画产业的历史阶段特征分析

2012-11-22 00:51刘甲男,蔡亚南
电影评介 2012年18期
关键词:动漫动画日本

日本,作为世界上的动漫强国,拥有430多家动漫制作公司和不计其数的自由动漫制作人,每年有80多部动漫大片在剧院上映,4000多集动画在电视台播映,形成了庞大的产业群体。从世界角度,在全球播放的动漫作品中60%以上来自日本,在欧洲动漫播放的比例达到80%,被称为“动漫王国”。 日本动画在其近100年的发展过程中,从最初的全面模仿美国动画到逐渐形成自身鲜明特征并引领世界,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日本的第一部动画片的诞生是1917年的《芋川椋三玄关番之卷》,在之后的100年的发展过程中,日本动画以日本文化为背景,兼容世界各国文化,形成了以绘画凄美、人物生动、题材多样为特色的动画片,在世界上被称为“日本动画”。其发展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日本动画的萌芽期(1917年—1945年)

日本第一部动画片诞生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这一时期的日本处于经济丰润、贪婪吸收海外新文化的时期。当时,国外的动画片在日本国内非常受欢迎。在此背景下,以下川凹天、幸内纯一、北山清太郎为代表的漫画家开始尝试制作日本本国的动画作品。在三位动画先驱之后,日本动画界先后出现了以教育动画为主的山本早苗、以剪纸动画为主的村田安司、以千代纸动画为主的大藤信郎、以赛璐璐动画为主的政冈宪三。特别是大藤信郎的千代纸动画,以平民化兼容并具有较高艺术性的特征受到了世界的瞩目,第一次将日本动画推向了世界舞台。

这段时期的前期因日本受到法国自然主义的影响,主要是以世界名著为题材。从作品本身看,虽然制作简单粗糙,动画形象单一呆板,内容简单,但是日本动画界一直在追赶欧美,尽管速度缓慢却始终在不断进步。1930年美国迪士尼作品的开始进入日本,其低廉的成本和先进的制作体系给日本动画带来巨大的冲击。为了摆脱这种困境,日本动画开始向教育动画领域发展,在日本文部省的支持下艰难的生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日本国内的“军国主义”情怀极度高涨,因此动画题材也注重对“军国主义”的宣传与夸耀,是这一时期后期的主题。以濑尾光世为代表的动画家在日本海军部的资助下先后制作了《桃太郎之海鹫》、《桃太郎.海之神兵》等“军国主义”题材的动画作品,其中的战斗、爆炸画技的运用成为了日后日本动画引以为傲的资本,对日后日本动画产生了深远影响。

2、日本动画的复兴期(1945年—70年代中期)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失利,使刚刚抬头的“军国主义”受到沉重打击,同时由于受到世界的政治、经济的制裁,日本的经济一蹶不振。在最初的十多年间,日本动画停止了发展的步伐。1956年,日本东映动画制作公司成立,成为日本动画复兴的转折点,开创了由以往“孤军奋战”到“集团作战”的新的局面,为日后日本动画的崛起打下基础。1958年薮下泰司执导的长篇动画片《白蛇传》成功上映,美丽流畅的画面极具冲击力,激励了很多青少年日后走上了动画创作道路。之后,东映动画陆续创作出多部长篇动画,巩固了在日本动画界的地位。

然而,日本动画真正被世界所认可,是因为电视动画和被日本奉为“日本动画之神”的手塚治虫的出现。1961年,手塚治虫从东映动画出走,建立虫制作公司。随着电视在日本的普及,虫公司开始注重电视动画的发展。1963年元旦,其代表作《铁臂阿童木》在日本正式播出,其收视率一直在30%以上,创下动画发展史的奇迹。在动画播放同时,公司热心致力于阿童木影响的商品开发与宣传,赞助商明治糖果正是利用其动画形象战胜竞争对手,开创了动漫衍生品行业的先河。随着《铁臂阿童木》的热播,日本国产动画受到国民的追捧,在国内形成了东映动画、虫动画、TCJ动画 、龙子公司、日本动画等公司多足竞争的局面。

这一时期,是日本动画走向成功的开始,和前期相比较,战后的复兴期有下列一些特点:

(1)产业模式的形成。战后,日本政府出面组织并形成新日本动画化社,虽然公司成立仅仅两年就以解散而告终,但是其中的骨干成员成立了东映动画,为日本动画产业开启了新的篇章,日本动画从以往的手工作坊向现代公司转型。东映动画全面学习美国迪士尼管理方式,在坚守日本动画传统的同时积极学习美式动画制作技巧。通过现代化的管理为日后日本动画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在东映的培养体系下走出的手塚治虫最终成为了日本动画的领军人物,而日后享誉世界的宫崎骏、高畑勋也是这一时期东映培养的优秀人才。动画产业的初步形成和领军人物的出现,为日本动画长期领先于世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新的动画技巧的运用。动画最初是通过电影的拍摄方式进行制作的,即完全动画模式。[1]为了降低成本和减少制作时间,日本改变完全动画的拍摄方式,采用有限动画的拍摄手法,即对一副图画进行2拍或3拍。为了弥补有限动画动作生硬粗糙的弊端,日本动画独自开发出大胆的省略的表现手法,用变换自如的拍摄技术弥补了动作的不足,是日本长期处于世界动画的顶峰的原因之一。

(3)动画题材多样化。和萌芽期不同,日本的动画对故事题材的多元化开始重视,从这一时期初期的《白蛇传》到后期的《三千里寻母记》,众多的题材来自世界,通过将日本的思想观念的融入,对故事主角的服饰、行为举止、语言的进行再设计,形成了日式特色的动画作品。在思想上也摒弃了早期“军国主义”情怀,开始注重世界和平、人间亲情的开发与运用。在这一时期的后半段,具有“草根”特色的“边缘人”题材开始得到欢迎,以《巨人之星》、《明天的乔》为代表的动画受到以大学生为中心的年轻一代的认同,标志着日本动画题材多元化的到来。

3、日本动画的成功期(70年代中期—90年代中期)

20世纪70年中期,日本经济在“贸易立国”的政策推动下,经济高速发展。经济上的富足、人口快速增长,促使日本国民的思想体系和价值观念发生了转变。1974年电视动画《宇宙战舰大和号》受到以高中生、大学生为中心的年轻人的追捧,形成了日本的“新人类”。“新人类”中多数人始终保持儿童般的想法,对动画有很深的依恋情结。以《宇宙战舰大和号》、《银河铁道999》、《机动战士高达》为代表的科幻类动画成为70-80年代初期的主流。1984年,随着新一代动画制作人宫崎骏、押井守的崛起,追求画面凄美、注重内涵的动画作品逐渐占据了市场,并对好莱坞产生了影响。

这一时期,日本动画开始全面走向世界,并对世界动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特点主要表现为:

(1)“新人类”动画的出现。作为二战之后出生的新一代日本年轻群体,从小接受着传统日本思想与西方先进思想的教育,其性格特征更具有日本民族的“矛盾性”特点。高速的经济增长、狂热的政治环境、二战战败后的自卑感使这一时期的“新人类”在不断探求新的寄托,进而形成了一大批“御宅族”[2],以巨型机器人和征服宇宙为题材的“少年动画”得到“新人类”的欢迎,各种以动画作品为中心的俱乐部在日本纷纷出现。

(2)多元文化的共融性。这一时期的日本动画在关注日本传统文化的同时,更加注重取材的世界性和兼容性。为了符合全球审美观点,在人物设计上,主人公的形象设计不再是单纯的亚洲面孔,大眼睛、高鼻梁、多彩发色的人物造型成为了主流,动画人物从前期的标准美男的英雄形象开始向普通人物进行转变,人物性格往往具有东西方思想共融的特征;故事取材跨越了地理与时空的界限,世界名作、体育竞技、机器人、神幻色彩为主题动画片大批走向世界;背景设计通过大量的海外采景采风等史实调查所保留的真实性,得到世界观众的共鸣;在动画类型上,以少年动画为核心,儿童动画、少女动画、成人动画作品大量出现,特别是少女动画得到欧洲市场的欢迎,将日本动画的影响力扩展至欧洲国家。

4、飞向世界的辉煌期(90年代中期—)

随着日本动画在世界上影响力不断地扩大,动漫产业越来越多地受到了政府的政策扶植。1995年,日本政府在世界上第一次提出“21世纪文化立国”的战略方针,开始了从“贸易大国”向“文化强国”的转变。日本动画历经80年的积累与发展,其独特的制作技巧、广泛的故事题材、生动的形象设计、唯美的画面处理等诸多因素构成了日本动画的特征,受到世界各国人民和不同年龄群体的喜爱。从最初对美国动画的模仿时的自卑到引领世界的自信,日本动画开始了全面赶超美国动画的时代。以宫崎骏为代表的日本动画制作人引领日本动画进入了辉煌时代。在这一时期,日本动画出现的新的特点:

(1)引领世界动画。80年代中期崛起的日本新一代动画制作人宫崎骏、押井守等的动画作品在这一时期受到世界的广泛认同与赞誉。1997年,宫崎骏指导的《幽灵公主》的发行量超过100亿日元,被媒体评价为瓦解了以往强加给动画的“儿童动画当然是迪士尼最好”的固有观念。2001年宫崎骏指导的另一部作品《千与千寻》在日本创下了304亿日元的票房记录,并获得75届奥斯卡长篇动画电影奖和52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在美国电影市场,该片凭借“单场观众人数最多”创造了全美第一的记录。[3]当今的日本动画迷遍布世界各个角落,在中国,7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基本都是看着日本动画成长的一代,从早期的《铁臂阿童木》,中期的《圣斗士星矢》,到后期的《蜡笔小新》,这些动画作品成为中国青少年了解日本文化的重要手段,也影响几代人的思想体系的建立。

(2)高度的海外依赖与协作。日本经济崛起,使日本的动漫产业生产成本增加,为了降低成本,日本国内众多产业开始将产业链中的后期环节向海外扩展,形成了日本经济的“空洞化”现象。动画产业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日本动画界为了应对高度经济增长时代的人员不足与劳务费高涨的问题,开始进入韩国寻求优秀而廉价的劳动力,从最初的手工润饰到后期的摄影,大量动画制作环节流向韩国。随着韩国经济的增长导致工资水平上升,日本的制作公司继而转向中国和东南亚。在降低费用的同时也帮助了所在国动画产业的发展与提升。

(3)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如果说20世纪60-90年代是“电视动画”的时代,那么进入90年代,随着网络信息的发展,通过网络、手机看动画的人群在逐年增加,动画从传播渠道上来讲进入了“网络动画”的时代。为了适应网络时代的到来,日本动画在制作技术上开始利用数字技术。90年代开始,电脑数字产业的快速发展使数字技术日益完善,成本得到降低,使数字技术代替传统手工技术成为了可能。日本第一部数字动画片是《鬼太郎》,在此之后,大量的日本动画都使用了数字技术,不仅降低了成本,还是得故事更加生动逼真,日本的动画开始进入“数字动画”时代。

纵观日本动画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模仿到独创,从被动到主动,日本动画用了近100年完成了对世界动画产业的领先。在其成长、发展的过程中,每一个时代都具有鲜明的特征,了解这些成长演变与时代特征,对于正在成长的中国动画产业起到了重要的借鉴作用。产业的形成与发展不是瞬间的产物,它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与经验的积累,日本动画产业的成功经验对于我国处于发展初期的动画产业是极为宝贵的。

注释

[1]完全动画就是全部使用24格,每格图画稍有不同,观看起来非常流畅。代表作品是美国迪士尼动画。

[2]“御宅族”是指以在家中观看动漫作品为主的超级动漫发烧友。

[3]殷俊 谭玲 .动漫产业(第二版)[J].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114页

山口康男编著 于素秋译.《日本动画全史》.中国科技技术出版社.2008年出版.殷俊 谭玲 .《动漫产业》(第二版) 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

李彦 曹小卉.《日本动画类型分析》.海洋出版社.2009年

津坚信之著 秦刚 赵峻 译 《日本动画的力量》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年出版

【日】北野 太乙.《日本アニメ史学研究序説》.八幡書店.1998年2月.

猜你喜欢
动漫动画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黄金时代》日本版
锋绘动漫
我是动画迷
开口笑
锋绘动漫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