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家凤
我自幼喜爱淮剧艺术,登上舞台成为一名优秀演员是梦寐以求的人生目标。13岁进入盐城鲁迅艺术学校,在淮剧前辈和老师们的悉心教导下,主攻花旦、青衣,从一招一式,一句台词,一段唱腔,刻苦学习,日积月累,反复磨砺,艺术水平逐步提高。三年毕业后来到宝应县淮剧团,成为一名淮剧演员,开启了淮剧表演的生涯。30多年来,我从一名配角做起,逐步挑起剧团大梁,扮演了一个又一个重要角色,在许多优秀剧目中,以字正腔圆、抑扬顿挫的道白,圆润甜美、行云流水的唱腔,塑造了一个个光彩照人、独具个性的舞台形象,成功扮演了《哑女告状》中的掌上珠、《御河桥》中的柯宝珠、《珍珠塔》中的陈翠娥、《春雨情》中的冯春雨、《冲天鸟》中的郑小月、《嗮被子》中的辣嫂子等。扮演了江苏省淮剧节获奖剧目《养蛇女》中的柳晓莲、《悠悠柳河情》中的玉梅、《红绸舞起来》中的大兰、《湖畔风雨情》中的大姨等主要角色,连续四届荣获江苏省淮剧节优秀表演奖,四次荣获扬州市专业剧团调演优秀表演奖,两次获得江苏省剧协、江苏省电台举办的专业演唱大赛二等奖。
为了对自已的舞台实践进行总结,企求得到更多艺术前辈及名家的指导帮助,使自已艺术水平不断迈向更高层次,同时更好地推动淮剧艺术的创新发展,我在领导、前辈及许多同仁地关心帮助下,于2011年11月举办《红绸舞水乡》淮剧个人演唱会,盐城、扬州相关艺术院团,不少戏剧名家、同仁友情助演,给予鼎力支持,演唱会获得了成功,产生很大影响。回顾这次演唱会的筹备举办过程,有许多体会和经验值得总结,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主旨明确,特色鲜明。演唱会定名红绸舞水乡,寓意我三十多年来用淮剧艺术奉献水乡,服务人民。节目以淮剧演唱表演为主,彰显了特色,给观众独特的艺术享受,台下很多淮剧戏迷如痴如醉,掌声不断,艺术效果极佳。二是重点突出,形式丰富。演唱会节目精心设计,10个节目中我表演5个,突出了个人演唱会的主旨。一个淮歌伴舞和一个舞蹈,反映宝应当前火热生活,紧扣时代脉搏,与观众产生共鸣,同时丰富了舞台表演形式,给人多方面的艺术享受。三名特邀戏剧艺术家加盟表演,提高了艺术层次,增强了演唱会的影响力。还运用LED大屏作为舞台背景,将生动鲜活的画面与演员现场表演有机结合,配合有序,相得益彰。三是巧借外力,活用资源。个人演唱会虽然要以“我”为主,但实事求是地说,这种高规格的大型演出,凭一个人的力量难以胜任,必须借助外力,丰富资源。借助外力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是将主旨植入外请节目之中,使之同个人节目融为一体,衬托呼应。本次活动外请的艺术家对演唱会给予很大支持,陈德林、李政成、陈明旷三位著名戏剧艺术家的精湛演出,提升了整台节目艺术水准,深受观众欢迎。四是敢于追求,大胆突破。既然搞个人演唱会,就不能满足于一般水平,一定要有所追求,有所突破。这次演唱会定位较高,节目进行了精心准备,特别是个人节目,很早开始筹划,反复琢磨,既展示自已特长特色,又大胆创新,有所突破,提升了艺术水平。我还把淮剧唱腔悲调喜唱,让观众耳目一新,感受到淮剧艺术新的生命力和独特魅力,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另外,演唱会中不仅用淮歌伴舞,还融入民族舞蹈,扬剧、戏曲串烧等艺术形式,使整台演出多姿多彩,给人以多方面的艺术享受,强化了演唱会效果。
当然,这次淮剧个人演唱会由于诸多原因,尤其是初步尝试,从整体上看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无论是艺术水准还是演出效果都还有很大提高空间。一方面,对淮剧艺术的追求尚需有更新、更高的标准。就我个人而言,唱腔、形体表演、以及节目积累等,都需进一步提出更高的要求,不断充实完善自已,艺无止境,新的艺术高峰在召唤着我奋力攀登。另一方面,舞台综合艺术也需更加完善。在LED大屏内容制作、灯光、音响配合等方面,也应投入更多精力,下更大力气,更加细密周到,使之更加完善、更加精美,舞台艺术牵涉面广,稍有疏漏就会影响整体效果,这是不容忽视的客观规律,也是今后再次举办个人演唱会必须重视的方面。
总之,这次淮剧个人演唱会仅仅是初步尝试,还需不断总结提升。今后我将不断树立新的目标,在淮剧艺术上孜孜追求,奋力向前,把自已的全部才华奉献给淮剧事业,奉献给五彩斑谰的时代和伟大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