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演“圆圆”

2012-11-22 00:03:34周静燕
剧影月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小圈圆圆轮椅

■周静燕

锡剧《工会主席》中的“圆圆”是一位年龄12岁的腿残小姑娘,接到这个角色我心里有点忐忑:自己年龄37岁,不仅与角色的年龄落差太大,而且饰演其他角色的演员都是年龄20—35岁的年轻演员。虽然此前我饰演过许多小旦、童子生或少年角色,如《瞎子阿炳》中的少年阿炳、《玉蜻蜓》中的小元宰及《狸猫换太子》中的真太子等,这十多年我几乎是少年角色的“专业户”,导演也一再强调选择我演这个角色是基于我对表演孩子的情感拿捏有分寸、表演技艺有优势,但我仍然觉得惴惴不安。如果说靠多年积累的体会和技法来塑造“圆圆”的话,但偏偏“圆圆”腿残,她的活动空间几乎全在轮椅上,我的表演无疑也被局限在轮椅上而无多大的发挥余地,这样对于原本需要借助适度夸张、外化表演来弥补年龄差带来的“先天不足”显然是雪上加霜。

开弓没有回头箭。面对这个角色,我感到仅靠少儿时代的记忆和模仿孩子喜怒哀乐的常态远远不足以准确表达。对此,我需要补课,补课从观察开始,那段时间我尽量去学校接儿子放学,借以观察孩子们从校门出来扑向自己亲人时的高兴劲;有时故意不满足儿子的一些合理要求来逗他生气;巡回演出结束回到家儿子开门迎我时的喜出望外……,从中细细琢磨孩子们的欢乐、生气和撒泼,捕捉他们不同心情、表情、举止……。排练期间,我还特地设宴为儿子过生日,一是继续观察孩子,二是戏中有一场“圆圆”过生日的戏。当天我还有意晚回家让儿子稍等一会儿,去观察他开门看到久盼的母亲到家时的表情变化和动作。从与孩子们的相处中去感悟当今孩子心灵和情感,比如,孩子们并没有我想象的那样陌生和客气,而是还没唱完“祝你生日快乐”已将桌上自己喜爱的食物送到嘴里,但是一会儿就什么也不吃就玩了,此时我想他们并不在乎吃什么,他们喜欢的是同学间的热闹和交往,由此联想到“圆圆”盼望妈妈给自己过生日肯定也不是在乎生日宴的形式,在乎的是单亲家庭孩子对亲情的渴望;还透过同学们给儿子的不同礼物来分析、猜测孩子们不同喜好,找到了“圆圆”从妈妈许沁萍送的生日礼物“手表”——当年爸爸赠给妈妈的定情物中看到了自己破碎家庭重新团圆的希望。排练中,我在观察孩子方面做足了“功课”,努力弥补“体验”之不足,为“表演”做足铺垫。

然后,我在“轮椅”上着力用功。圆圆的第一场戏是等待爸爸妈妈回家为自己过生日,戏开始圆圆有八句唱,展示了圆圆盼望离异的爸妈一起回家庆贺自己生日的欢快和久等不见爸妈身影的焦躁不安。我以轮椅的不同调度和速度来表达角色的不同心情,当圆圆摆弄好一桌酒菜时,我将轮椅绕着圆桌快速转了一圈,欣赏着桌上的美味佳肴,为自己的劳动果实马上会得到爸妈的赞许,情不自禁地“张开双臂”和鼓掌,尽情表达了圆圆的喜悦和欢快;“万家灯火天已晚,不见爸妈却为何,”此时,我将轮椅慢慢移向窗口,双手撑在轮椅两边的扶手上,借力使身子离开轮椅不住地向前和向远处张望……仍然不见爸妈身影,一个转身又将轮椅慢慢移向房门,等待和焦灼在轮椅的慢慢移动中弥散;久久的等待仍然不见爸妈的到来,疑虑和担心爬满了圆圆的心头,我将轮椅从舞台的上场门移到下场门,几个小来回,速度渐渐放慢,慢到几乎静止,让人有窒息之感而不敢喘气,表达了圆圆恐怕又是一场空欢喜的失望和脆弱,还在原地缓缓转了一个小圈,比喻圆圆心头的团团疑云和重重担心,也与前面快速绕桌一圈的欢乐形成对比;忽然门铃声响,我便使足了劲,双手推着轮椅的轮子飞一样地去给妈妈开门……。最后一场戏,圆圆得知爸爸妈妈要复婚而高兴极了,导演要求我坐着轮椅似一个箭步到台中,这对于坐在轮椅上的我有很大的难度,在排练场我反复练,不仅速度不够而且冲力也无法将轮子推到导演要求的位置,反复试了几次后,我请同事在我上场前助我一臂之力,用力将轮椅向前一推,我借势用足力气奋力推动双轮疾驰到舞台中央,紧接着在原地欢快地转了几个小圈,不时地张开双臂,将欢快和喜悦尽情渲泄,尽管是满头大汗,但此时的我的心里油然升起了欣慰的满足感。

《工会主席》演出后,熟悉我的人想不到我这年龄将这么一个小孩演得天真活泼,不熟悉我的人想不到这么一个小孩是一个37岁妈妈演的。文化部艺术司和中国剧协的领导和专家在观摩后的座谈会上对我饰演的“圆圆”赞不绝口,当看到是我这么大年龄的人演的更是赞许有加。

猜你喜欢
小圈圆圆轮椅
爱帮忙的圆圆
轮椅上的爱
我的轮椅
圆圆和胖胖
Across the Style of Culture
都市生活(2019年1期)2019-05-04 13:57:40
米小圈小漫画
轮椅上的姑娘(外三首)
天津诗人(2017年2期)2017-11-29 01:24:24
米小圈
米小圈小漫画
汤圆圆又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