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剧目的角度浅析目前舞台样式的发展趋势

2012-11-22 00:03:34汪丽丽
剧影月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舞美表演艺术样式

■汪丽丽

新剧目的概念实际上并不具备时间上的准确性,如果要划定范围,那么就是从本世纪初开始涌现出来的一大批创作剧目。作为一名正从事着舞美工作的专业人员,在一定时间的实践中,产生了较为直接和强烈的关于舞美样式发展趋势的想法。下面就把自己的一些感受阐述出来,和大家共同探讨。

近十年来,经常到剧场观摩戏剧(特别是戏曲)演出的观众朋友们可能会注意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切切实实地给几十年基本没有产生过变化的舞台样式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气象。在那个电脑、互联网、多媒体等新的信息化技术手段尚未蓬勃发展起来的时候,我们知道,几乎所有的舞台样式都是一样的,即手工绘制的平面布景营造出来的追求现实、常态感觉的舞台空间。从审美意趣的追求上来说,是属于一种完全忠实于生活的、视野相对封闭的、使观众不能发挥更好想象的、满足于更多细节描述的和在创意与制作上较为单一、重复的舞台框架。

通常来说,在十多年前的这一个阶段中,我们确实也已经习惯了这样的一种舞台空间。并且认为戏剧演出的舞台还能怎么样呢?从根本上来说,我们一直以来都觉得表演始终是第一位的,是不可替代的主体。然而,这种想法也许从根本上就是脱离实际的。试想,我们所有的表演将在什么地方开始?再说的准确一些吧,这些表演从头至尾都在一个怎样的空间中存在、进行与完成?如果没有了这个特定的空间,那么演员们又将如何去进入表演?他们要做的一定是重现生活中所曾经出现过的一切现象和故事。而生活——是必然需要一个空间的。也许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又或者是自家的小院中。这些我们都应该称之为“空间”。

样式的改变只是表面上的一些态势。我们其实更可以从中看出,关于这个空间构成的最重要的诸如理念、观点和审美等要素都已经发生了强烈的改变。

具体地说,现在从我们眼中所看到的舞台,已经完全具备了开放式的、富于变化的、多层次和多元化的种种特点。并且正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因为尚未定型,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必将出现更多、更好的令人耳目一新的优秀作品,艺术家们的创造力也将在这一个十年里进入到一种如井喷般爆发的绝佳状态。

那么从技术的层面来看,这种改变是如何体现的?它和舞台表演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是什么使得这种变化成为一个趋势?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是否会出现更大的飞跃?

下面试着从我院最近的推出的大型昆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入手,来看一看上述问题的答案吧。首先,“梁”剧几乎完全放弃了以往常见的舞台美术框架方案,而是极大强化对唯美、诗意和空灵的舞台空间艺术意境的追求。用整块多媒体(与舞台底幕同等面积大小)来进行环境和气氛的渲染,以及在特定的桥段中(如“化蝶”这一场景)营造一个立体化的、多个层次交叠的表演空间。虽然也有比较具象的所谓 “景”(比如说一座亭子),但这并不是限定式的“这一座亭子”,而更多的是作为从视觉上的需求出现的一个点,虽然和此时表演空间的要求并未完全吻合,但却营造了另一种开放和灵动的氛围。

正是由于技术上提供了足够强大的支撑,因此许多以前只能在脑海中作为想象的画面在这出戏中都真实地出现在我们的眼前。比如说第一场缓缓移动着的堤岸、杨柳、远山。这完全可以看作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移步换景”。

其二,表演从各个方面给舞台美术样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舞台美术样式又刺激了表演艺术在寻找与表演空间更好结合时的种种渴求。

表演艺术也是在不断地发展着的。它始终不可能脱离当下的现实。当更多新思潮和新观念不断涌现出来的时候,表演艺术也必然要从与之关联的各个方面来寻求新的支撑点和突破口。所以,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它们之间更多的时候会表现出相互依存而又相互刺激的关系。

其三,时代在前进,人们的审美需求也正在向着一个更高的高度不停地发展着。可以想见,没有创新的舞台样式最终都将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而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并为广大观众朋友们所喜爱和接受的新的舞台样式都会用事实来证明自己旺盛的生命力。这一点,从“梁”剧上演后众多媒体、专家和观众对舞台样式的溢美和赞叹声中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确定。

最后,这许多的改变在目前来看并不是本质上的。我们知道,舞台样式的主要任务和根本追求都还不可能产生决定性的重新界定。然而,这不等于说现在的一切探索和努力都不具备积极的意义,原因很明显,一方面,这种发展带有一定的被动性——即跟随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变化而变化。在另一方面,舞美工作者们旺盛的创造力却又恰恰在这些变革中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

综上所述,目前这许多新的舞台样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以往的形式和体制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但是在很多方面还并不完善。甚至有一些作品在理念、方向和制作上都还存在着不足,还有很多的提升空间。然而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这条路必然会越来越宽广,并最终在舞台演出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

猜你喜欢
舞美表演艺术样式
CPMF-I 取样式多相流分离计量装置
台北表演艺术中心
现代装饰(2022年4期)2022-08-31 01:39:46
杨丽萍表演艺术中心
现代装饰(2021年5期)2021-12-02 02:18:46
CPMF-I 取样式多相流分离计量装置
蔡春山舞台美术作品选
黄梅戏艺术(2021年1期)2021-03-29 06:08:06
取样式多相流分离计量装置
1.2019世界集邮展览开闭幕式舞美效果图 2.武汉天地世界音乐节效果图
西部论丛(2020年15期)2020-12-23 04:53:54
论张曼君导演的现代戏曲舞美观念
戏曲研究(2019年2期)2019-11-25 07:38:16
在空间中寻找戏曲的现代样式——专访上海京剧院舞美设计师徐鸣
戏曲研究(2019年3期)2019-05-21 03:23:28
1949年以来汉剧表演艺术资料述论
戏曲研究(2019年3期)2019-05-21 03:2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