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兰
我是苏州评弹团的一名女青年演员,自从16岁那年进入评弹学校,接触评弹至今也有十七年了。对自己的专业和对评弹的理解,还比较肤浅,表面。在这里,我就说说我多年来理解的一个个人观点吧。就是振兴我们的评弹事业,必须培养一批综合素养高的演员接班人。接班人就是我们全体青年演员。
很难全面的阐述“评弹演员综合素养”这一概念。我就来说说 “舞台形象”,“专业基本功”,“文化修养”,“我们的价值观”等几个点上的个人理解和想法。
一.舞台形象。我们平时大多数称“书台”,不叫“舞台”。因为我们规模不大,一桌两椅,三弦琵琶,双档弹唱,或单档,或评话。但不管怎样,我们有观众(老听客),每天自己掏钱买票进书场来观看我们演出的。书场的书台就是舞台。我们是台上的演员,就必须修饰自己的形象。五官是天生的,我们要在化妆,服饰上美化自己,要在出言吐语,举手投足,双目顾盼中让观众得到美的享受。
可能是因为我们大多数演员的收入不高,生活质量不高,所以“辐射”到我们台上也不讲究。当今书台上很难看到让人赏心悦目的双档演员。现在是各种文化交融的时代,要让评弹立足在中国江南的文化之林,这一点,至关重要。俗话说“人要衣装”,书台上双档靓丽可人,可以先声夺人,一下子让观众对演员乃至整个评弹艺术有好感。
演员的审美标准很重要。脸蛋身材漂亮只是漂亮,我一直认为漂亮和美是两个概念。漂亮是不长久的,美是永恒的。而现在我们的演出队伍能把自己“秀一把”的演员不多,每位演员都有自己的审美直觉。这一点,很值得我们一起探讨。我个人认为评弹演员的美要“干净,大方,优雅,书卷气”。
演员的自信和傲骨也是可以提升自己的舞台美的。而演员的自信心是通过自己努力和各方面的力量培养的。演员一定要有傲骨!
青年评弹演员要正视目前的困境,提升自身的审美,书台美丽从自己开始,让更多的人来关注我们独特的风景。
二.专业基本功。每个艺术门类都有基本功的训练,评弹亦然。评弹,特别是弹词艺术,流派纷呈,争奇斗艳,离不开基本功。唱戏都只工一个行当,一种流派,当然能担纲多种行当的名家也不少。我们青年评弹演员打专业基本功,我个人认为要“一专多能”,即根据自身条件和喜好,理性的主工一种流派的说唱风格(只指训练基本功时,评弹最终都是个体的个性艺术,是无法复制的),对其他杰出的评弹流派也要去学习,理解。基本功训练是每个演员必须“苦练”的阶段性学习过程。基本功是否扎实,直接关系到演员的艺术道路的发展前途。这点可以看当今书台的名家演员,大多数都是基本功过硬的。
常有“老听客”埋怨,现在书场里听不到好书,为什么?艺术好的演员由于忙碌,不在书场演出长篇。而评弹鼎盛期过后的若干代评弹人大多数都在祖宗的余辉下生存,急功近利,盲目创新,而忽略了“基本功”。没有根基的评弹怎么能让观众得到满足?“老听客”只能在家里听录音资料寻找当年评弹给他们的震撼。评弹的说、弹、唱都有根可溯。传承创新,不传承,怎么创新?
不要被现在“新书有饭吃”的观念迷惑,谁能象某些艺人每年生产二,三部长篇书目,而且上台演出?我不诋毁这些“演员群体”的努力和成绩,但我肯定不会违心地去提倡这么做。这种长篇作品是评弹吗?今天看了书和资料,明天就上台演出了,这种天才太让我震惊了!这种演员最好的去处是学好普通话,再把资料、野史参得透彻些,索性上“百家讲坛”,但千万别带三弦琵琶,咱不想沾光。
观众的欣赏角度和审美情趣是由广大评弹演员的演出去引导的。目前书场的演出质量和观众的审美和欣赏我不是很乐观。一档唱片翻多种流派,开篇改为讲故事,唱戏曲,某些流派唱腔观众希望演员台上拖腔拖到断气,低级庸俗的插科打诨,……难道我们要给观众这样的满足吗?观众就希望评弹是这样吗?
所以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评弹艺术?答案在已故大师们留下的经典录音,录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去寻找。评弹成为中国四大曲艺之一,成为公认的“综合性艺术门类”,靠的是“一曲百唱,各家各演,百听不厌,回味无穷”。只有多听,多看,多悟,多学,多练已故大师的经典之作,才能更深的理解评弹艺术的“本体美”。“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相信扎实的基本功永远是评弹演员的立业之本。好在我们都还年轻,赶快捡起快要被冷落的“传统基本功”。
三.文化修养。我们这群中青年演员的文化修养说实话都不怎么样。青年在书台上把“囚衣囚裤”说成“睡衣睡裤”,明嘉靖年距今700多年,方卿出场,身穿道袍,手拿渔筒简板,一身更夫打扮……诸如此类的笑话见怪不怪了。在以前称我们“说书先生”。先生,大学问者。基础常识也搞不清,怎么对得起我们的老祖宗?所以我们要好学,多读书,来补己之陋。博览群书,方能吐玉咳珠,厚积薄发。让自己说的书日趋丰满。将来整理,创作作品时,可以信手拈来。文化修养的的提高很重要。这点和基本功是演员成就大演员的基本条件。
四.我们的价值观。在现今社会,有“钱”就是爷。我们青年演员的确很难把握这一点。所有的清高和艺术尊严在“金钱”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多次听说演员接到一次收入颇丰的演出,情愿长篇辍演一,二天,推脱家里有急事。唉!没办法!要养家糊口啊,深表理解!评弹鼎盛期的演员的生活质量是当时社会上最高的人群之一。哪怕不是一,二流的评弹演员,在当时,一个普通评弹演员,可以供养十口人一个大家庭。而我们现在一对双档马不停蹄演出一个月,到手的钞票还房贷,养车子,各种家务开支,买化妆品,购置演出服装,估计很难再有余款。现在传统文化是低谷,强烈呼吁党和政府加大保护力度,提高我们评弹演员的待遇,让我们更安心,更有热情投身自己的事业中。但是不管怎样,我们自己心中要有杆秤,自尊才能尊重别人和被人尊重
“出人出书走正路”,我认为青年演员就是要提高个人自身的综合素养。综合素养高的演员才能“走正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