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福琼
(通联:四川省井研县研城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613100)
1.生产概况 井研县地处四川盆地西南部,川中丘陵区,年降雨量1024mm,年均日照时数1 190小时,年平均气温17.4℃,平均气温大于10℃的连续日数266天,全年无霜期334天。土壤为丘区紫色土,耕地面积42.6万亩,粮食播种面积62万亩,粮食总产21.8万t,是全国产粮大县。小麦是井研县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经历了逐步调减到基本稳定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末期12万亩左右,2008~2010年,年均播种面积7万亩。20世纪80年代末期,小麦亩产172kg,2008~2010这3年,年均亩产206kg,增长19.8%。近年在实施小麦高产创建中,引进示范小麦机械化播种技术,经测产验收,示范片平均亩产(套作)262.6kg,表明进一步提高小麦单产的潜力是非常大的。
2.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1)干旱危害频繁,产量低而不稳井研十年九旱,年降雨分布不均,冬干春旱明显,严重影响小麦分蘖和幼穗分化,田间有效穗不足,穗粒数偏低,对产量影响较大。
(2)生产规模小,种植效益较低 因种子、化肥、农药、燃油价格上涨,成本增加,降低了农户种植效益。且因一家一户分散种植,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3)管理粗放,生产水平低较 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以老、弱、妇为主,相对素质较差,年龄偏大;加之土地零散,播种技术粗放,管理不够精细,生产后劲不足。
3.发展潜力
(1)稳定小麦播种面积 依靠国家宏观政策调控,继续加大种子、农机、燃油补贴,适当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以项目为支撑,改善基础设施,提高土壤肥力,特别是通过提高机械化生产水平,为小麦规模化生产创造条件;依靠科技,提高单产,促进增产增效;依托县内粮油加工企业,订单种植,走“公司+专合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实现互利共赢。
(2)着力提高种植效益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加大科技推广和服务力度,坚持“四新”(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示范,搞好“五良”(良种、良法、良制、良壤、良机)配套,重点是运用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小麦机械化播种技术、绿色防控技术,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提高种植效益。传统农业种植技术是“三分种七分管”,现代农业种植方式是“七分种三分管”,小麦机械化播种技术解决了“种”的问题,是提高小麦单产的关键技术。
1.引进机型 我县处于丘陵地带,土地小而分散,不适宜大中型机械进田作业。2010年在小麦高产创建项目和四川省优质小麦产业化发展试点项目中,引进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资金支持下研发的2BSF-5型旱地小麦播种施肥机,该机采用微型耕耘机作动力,播机重量28kg,1m播幅,播种5行,行距20cm,条播。该机轻巧灵便,操作简单,适应我县小麦带状种植模式播机,开创了我县机械化播种的先河。
2.应用效果
(1)增产增效显著 2010年在研经镇、高凤乡示范500亩,2011年示范面积2 000亩。经测产验收,机播套作平均亩产262.6kg,比人工播种亩增产73kg,增产38.5%,最高亩产358.1kg。与传统人工播种方式相比,机播1亩仅需时间20分钟左右,成本20元;而人工播种需4个工,成本200元,亩节约成本180元。机播亩增效益其347.9元。
(2)社会效益显著 一是促进人们观念的更新。小麦机械化播种示范成功,打破了丘陵地区不能发展农业机械化的误区,提高了人们对新鲜事物的认识和感知能力;二是降低了劳动强度。从而解放了农村劳动力,缓解了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出后劳动力不足的矛盾,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三是促进了我县小麦生产由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农业机械化技术是现代农业的主要内容之一,没有农业的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四是促进了我县小麦生产向规模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小麦机械化播种提高了劳动生产力,节本增效明显,有利于农村土地向种粮能手、业主流转,推动小麦规模化生产;五是提高了小麦综合生产能力。小麦机械化播种实现了农机与农艺配套,机械播种高效、精量、精准、肥料深施,改变了传统种植过程中开厢不规范、稀大窝等突出问题,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
3.增产原因分析
(1)确保有效播种面积 机播有利于“双三O”(1尺=0.33m)套作模式的规范开厢,1m预留行,1m小麦播幅,种4~5行小麦。
(2)利于提高播种质量 机播的基本苗能达到目标产量要求,行距20cm,窝距5cm,窝播10粒种子,克服了人工播种稀大窝基本苗得不到保证的不足,达到了小窝疏株密植技术要求,群体与个体发育协调,改善了群体内有效分蘖的光照和营养条件,实现成穗率高、穗粒多、籽粒饱满,从而达到高产的目的。
(3)提高了化肥利用率 2BSf-5型播种机实现了播种施肥一体化,播种深度2~4cm,施肥深度4~6cm,种肥分离,有利于提高出苗率,出苗整齐、均匀;化肥深施与测土配方施肥结合起来,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研究表明,深施比表施的氨态氮利用率分别由27%和37%提高到58%和50%,磷肥和钾肥深施也可以减少风蚀,增加肥效,既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作物产量,又减少环境污染,具有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4)利于建立开端优势,提高抗旱力 机械化播种效率高,有利于抢墒适期播种,建立开端优势,提高小麦耐旱能力。
4.技术要点
(1)精细整地 提高耕整质量,保证土壤细碎度和土面的平整度。遇到干旱要造墒,及时收获前茬红薯或大豆,及早翻炕小麦种植带,便于排渍和整地。播种前细耙平,清理残留地膜、杂草及根茬,以利机械播种。
(2)计算施肥量和用种量 套作小麦亩用35%含量复合肥(N-P2O5-K2O:20-6-9)25kg作底肥。套作小麦每亩基本苗8~10万苗,每亩播种量8kg。
(3)机具安装与调试 根据2BSF-5型使用说明安装调试,根据需要调整播种量、施肥量和播种深度。播种时排种、施肥要均匀、准确。
(4)精细播种 耕整田面后将播种装置安装在微耕机上,加入种子和肥料进行播种作业。注意播种的直线性和预留行的规范性,不漏播、不重播。转弯时,将扶手抬起,使播机离开地面,以免损坏开沟器和浪费种子与肥料。
(5)机具维护与保养 要正确地进行维护和保养,保证机具经常处于良好状态,充分发挥机器的效能,延长其使用寿命。播种前认真检查各零部件的工作状态,进行加固调整,在各个转动部件加注润滑油和润滑脂。
实践证明,小麦机械化播种能较好地解决制约我县小麦生产的突出矛盾,推动小麦生产迈向新台阶。发展小麦机械化播种是一个综合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从政策上扶持、资金上保证、技术上提高、管理上加强,从而推动小麦机械化播种技术的发展。我国已经进入由工业反哺农业的经济时代,国家应加大对丘区农业机械发展的力度,增加农机补贴的对象、品种、数量和范围,把小麦播种机械纳入补贴范围,加大对适宜丘陵地区农机的研发、试验示范及推广的支持力度。井研县是全国产粮大县,应抓住实施国家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的良好机遇,积极争取农业机械发展项目,现代农业发展项目、粮油作物高产创建项目等,推动农村路网、水网、田网建设,改善农业基础,为农业机械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认真总结我县近年实施的小麦万亩高产创建项目和四川省优质小麦产业化发展项目经验,依托县内粮油加工企业,扶持发展小麦专业合作社,以小麦机械化播种技术为抓手,提高单产,增加效益,稳定小麦播种面积。县委、政府要从政策、资金上加大对小麦机械化播种技术的示范推广的支持力度,成立领导班子,组建农机、农艺相结合的技术指导小组和乡村农机服务队伍。增加小麦生产重点布局区域小麦播机数量,力争小麦机播面积3年内占小麦播种面积的80%。加大对机手的培训力度,通过现场示范、技术服务、舆论宣传等形式,让农户零距离感受小麦机械化播种技术的魅力,扩大小麦机械化播种的影响力和辐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