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元直
(中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四采油厂,黑龙江 大庆 163511)
三元复合驱Ⅰ块单采葡Ⅰ1~2油层调整技术研究
郑元直
(中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四采油厂,黑龙江 大庆 163511)
在三元复合驱I块单采葡Ⅰ 1~2油层开发调整过程中,根据该区块注三元后的受效特征,研究在三元复合驱过程中的方案调整方法,有针对性地加强跟踪调整。措施调整结果表明,利用三元复合驱分类治理图进行产液结构调整,改善了试验区采出井供液状况;提液措施的方式和时机不同,措施效果不同,应抓住受效有利时机,抢上增产措施;利用微幅构造特点,优化方案调整,提高复合驱开发效果。该研究成果对于提高该区块油层动用程度,高效挖掘剩余油潜力,确保三元复合驱开发取得最佳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三元复合驱;单采葡Ⅰ1~2油层;受效特征
目前受效井共11口,通过受效井前后对比可知,日产液由506t上升到530t,日产油由19.2t上升到154.0t,综合含水由96.2%下降到70.9%,平均沉没度由530m到520m。全区受效比例73.3%,高于葡Ⅰ3油层受效比例54.3%。
2.1注入井初期压力上升较快,后期较缓慢
当注入0~0.013PV时,压力由5.4MPa上升到9.3MPa,上升了3.9MPa;当注入0.013~0.023PV时,压力仅上升了0.4MPa。与单采葡Ⅰ3油层对比,葡Ⅰ3油层初期压力上升比葡Ⅰ1~2油层快,但后期同时进入压力上升稳定期。
2.2剩余油较高区域受效比例较大,含水下降幅度较大
全区15口采出井平均含油饱和度为46.6%,其中高于全区平均含油饱和度的9口井中有8口井受效,含水下降30.8%。
2.3复合韵律沉积受效效果较好,见效时间较早
全区属于正韵律沉积共有4口井,其中受效井仅为2口,并且受效时间较晚,复合韵律沉积共有11口,受效井为9口。
2.4位于厚度大、油层发育好的主河道上的油井见效早、见效好
2.5高点采油、低点注聚驱油方式油井见效早、见效好
2.6高分子区域见效早、见效好
从受效时间上看,葡Ⅰ1-2中分子区域采出井受效较晚,高分子区域与葡Ⅰ3区域受效时间相近;从受效井比例上看,葡Ⅰ1-2中分子区域受效比例为100%,葡Ⅰ3区域受效比例最低,为57.9%;从增油降水效果上看,虽然中分子区域含水下降幅度大,但由于产液量低,因此增油倍数较小,而葡Ⅰ1-2高分子区域含水下降幅度大,增油倍数高,效果较好。建议下步可采用高分子聚合物,提高油层动用程度。
2.1利用三元复合驱分类治理图进行产液结构调整
随着聚合物的连续注入,采出井供液能力逐渐变差,统计2011年4月中分子区域采出井平均沉没度为152m,比水驱末降低了219m;高分子区域内采出井平均沉没度为340m,比水驱末降低了188m。为改善供液状况,对沉没度较低井实施调小参4口,压裂4口。同时,为保证措施效果,在注入井方面,中分子区域注入井实施提量4口,提浓1口,高分子区域注入井实施提量4口。通过以上调整,试验区采出井供液状况得到改善,为下一步提液奠定了基础。
2.2提液措施对试验区开发效果的影响
提液措施的方式和时机不同,措施效果不同,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见效前高含水采出井换泵,可加快见效速度 为了保证试验区注采平衡,在提高注入速度的同时,要提高采液速度,对于沉没度较高的井在受效前进行提液,有利于降低井底流压,加快见效速度。试验区见效前换泵1口井,该井换泵2个月后受效,早于未措施井4个月。
2)从压裂后增油效果看,中分子区域好于高分子区域 中分子区域压裂2口井,平均有效厚度4.1m,措施后平均单井日增油6.5t;高分子区域压裂2口井,平均有效厚度3.2m,措施后平均单井日增油3.3t。
2.3利用微幅构造特点,优化方案调整,提高复合驱开发效果
采出井受效不均衡的原因,除了与油层的沉积特点和注采井连通状况有关外,还与注采井所处的微构造位置有关。对不同位置的注入井采取个性化的调整措施,对处于微构造高部位且油层发育较好的注入井,提高聚合物的浓度,同时下调配注量;对处于微构造低部位的注入井,上调配注量。这样既增加了聚合物溶液的粘度,提高纵向上的调剖效果,又改善了向上驱油的效果。如J井在构造上为小沟槽,与周围3口构造较高的注入井平均构造落差为2.3m,与另外1口构造较低的注入井落差为0.4m。将周围2口位于构造高点的注入井实施降量提浓,注入量由140m3到120m3,浓度由1900mg/L到2500mg/L,另外2口井实施提浓,浓度由1700mg/L到2300mg/L。通过以上调整,J井含水大幅度下降,最低下降到13%,日产油明显上升,最高达到近100t,沉没度保持稳定,方案受效效果较好。
实践证明,在聚驱开发过程中,通过科学分析,精细调整,在特高含水后期同样可以找到百吨井。
1)随着聚合物的连续注入,采出井供液能力逐渐变差,利用三元复合驱分类治理图进行产液结构调整,改善了试验区采出井供液状况,为下一步提液奠定了基础。
2)提液措施对试验区开发效果的影响表现为:见效前高含水采出井换泵,可以加快见效速度;中分子区域压裂后增油效果好于高分子区域;河道砂压裂效果好于河间砂。
3)利用微幅构造特点,对不同位置注入井采取个性化调整措施,可以提高聚驱开发效果。
[1]杜雄文,李洪富,洪冀春,等.杏二中三元复合驱工业性矿场试验[J].新疆石油天然气,2005,2(1):55-73.
[2] 任文化,牛井岗,张宇,等.杏二区西部三元复合驱试验效果与认识[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1,2(20):117-118.
[3] 曹锡秋,隋新光,杨晓明,等.对北一区断西三元复合驱若干问题的认识[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1,2(20):111-113.
[4] Wang Deming,Cheng Jiecheng.Summary of Alkaline/Surfactant/Polymer Flooding in Daqing Oil Field[J].SPE57286,1999.
[5] Wang Demin,Zhang Zhenhua,Cheng Jiecheng,et al.Pilot Test of Alkaline Surfactant Polymer Flooding in Daqing Oil Field[J].SPE36748,1996.
[6] 程杰成,王德民,李群,等.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动态特征[J].石油学报,2002,6(23):37-40.
[编辑] 洪云飞
10.3969/j.issn.1673-1409(N).2012.06.023
TE33
A
1673-1409(2012)06-N0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