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雷
目前在临床上的术后并发的胃瘫综合征是一种胃动力紊乱综合征,大多数情况下是由腹部手术后继发的非机械性梗阻因素所引起的,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胃排空障碍。为行腹部手术特别是胃大部切除术后一种比较常见的并发症。由于胃癌根治性切除手术在手术过程中会存在切除范围广、手术时间较长、手术具有很大的创伤等状况,这样就是术后消化道功能的紊乱的症状更容易发生,特别是胃排空能力的障碍[1]。在本次研究中,出于导致胃癌根治术后并发胃瘫综合征的原因以及相关的防治对策进行探讨分析的目的,我们对我院曾经一段时间里收治患有胃瘫综合征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下为本次研究的结果报告。
1.1 一般资料 在本次研究中所调查的研究对象均为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我院收治的行胃癌根治术后并发胃瘫综合征的患者病例资料,共13例,男5例,女8例,年龄25~78岁,平均年龄56岁。以上所统计的患者的所有自然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经过X线和胃镜检查后得以确诊。在这13例患者中近端为大部分切除-食管吻合的患者有7例,
1.2 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在2008年4月至2011年4月这段时间里,我院收治的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病例550例,在这550例患者中并发胃瘫综合征的患者有13例,未发生胃瘫综合征的患者有537例,对胃瘫综合征组与未发生胃瘫综合征组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尤其是对患者的情绪、消化道重建的方式、术前流出道是否发生了梗阻等内容予以仔细分析,探讨其与胃瘫综合征的发病之间的关系。在本次研究中对发生胃瘫综合征的13例患者予以禁食并持续胃肠减压处理。有7例患者予以全肠外营养,有6例患者予以胃镜下置鼻肠管进行肠内和肠外治疗。
1.3 数据处理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所得到的所有相关数据,均采用SPSS 14.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当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在本次研究中的550例胃癌根治术患者中有13例并发胃瘫综合征,发生率约为2.36%左右。通过对胃瘫综合征患者与未发生胃瘫综合征的的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得出,患者的精神焦虑或者是抑郁等情绪、术前存在胃流出道梗阻的患者比较容易发生胃瘫综合征。详见表1。
表1 胃瘫综合征组与未发生胃瘫综合征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结果(例)
若是患者进行胃癌根治术后并发胃瘫综合征时,一旦被确诊,需要及时予以积极的保守治疗。首先,需要向患者进行耐心的解释,使患者的紧张以及恐惧的心理能够得到有效地消除,努力获得患者的积极配合,为进行保守治疗提供可靠地前提条件。并且,对患者持续有效的给予胃肠减压并且采用3% 温生理盐水进行洗胃,从而使胃黏膜以及吻合口发生水肿的现象得到有效地减轻,同时使胃壁水肿得到改善,使胃蠕动恢复能够得到有效地促进[2]。对患者给予营养支持是对发生胃瘫综合征后进行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能够使患者营养不良的症状得到显著的改善,并且使组织器官功能迅速恢复得到有效地促进。因为我们在手术结束后给予肠内营养管保留7~9 d左右,因此,一旦发生胃癌术后胃瘫综合征,能够予以继续给予肠内营养,进行肠内营养不但会对维持肠道黏膜细胞结构以及功能的完整产生很大的帮助,能够对肠道缺血予以纠正,对激素代谢产生有效地抑制,从而使炎症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得到显著降低;而且还能够对消化道激素等分泌产生刺激,使胃肠蠕动功能的恢复得到有效地促进。肠外营养会导致患者胆汁发生淤积并且对肝肾功产生损害,同时接受肠内营养治疗患者其胃动力恢复时间要相对于肠外静脉营养支持治疗明显快很多。采取药物治疗的方法则主要是对促进胃肠动力的药物予以应用。譬如说胃复安、吗叮啉等药物能够使胃的运动加速对胃十二指肠的运动产生协调作用,使胃内食物的排空得到有效的促进。莫沙必利可以使肌间神经节后神经末梢乙酰胆碱生理性释放增加,从而使胃肠运动显著加快。抗胆碱酯酶药譬如说如新斯的明能够对胃肠道平滑肌产生较强的兴奋作用,在临床上也经常被使用。对胃瘫综合征进行治疗时中医方法也比较常用,能够产生对胃黏膜血液循环予以改善、使胃黏膜得到修复、对胃肠功能进行调节、使胃蠕动得到促进的作用[3]。
综上所述,目前在临床上对于胃瘫综合征的致病因素以及其具体的发病机制的认识还不是十分的明确,但是该病属于功能性疾病这一点还是比较明确的。一经确诊,最好采用非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能够获得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对二次手术予以避免,减少患者的痛苦。
[1]卢国庆,靳亚勋,吴唯,等.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24例治疗分析.医学临床研究,2007,24(13):412-413.
[2]芮斌,张锦元.中题医结合治疗胃大部切除手术后胃瘫l8例.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26(16):1041-1042.
[3]廖有祥,汤恢焕,刘庆武,等.胃癌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多因素分析.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8,17(24):318-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