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 李凤权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腰痛和下肢放射痛。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目前有三种方法既保守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外科手术治疗虽然疗效确切,但创伤大患者难以接受。而目前采用的经皮穿刺微创三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微创且恢复快为其优点,易为患者接受。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1月采用三氧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3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63例患者,男24例,女39例,年龄31岁~82岁,平均53.4岁,病史为3个月至20年。多数患者表现腰痛伴下肢麻木疼痛,直腿抬高试验和/(或)加强试验阳性。影像检查CT和MRI扫描证实患者均有腰椎间盘突出病变。
1.2 仪器设备 济南优科医疗新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国产SYZ-2000型三氧治疗仪;南京卡普科技有限公司制造,KP5000高频移动式C行臂X射线;医用纯氧;21 g注射针。
1.3 操作方法 患者采取俯卧位于手术床上,小腹垫枕,局麻后在C行臂X射线监视下。用三氧专用21 g穿刺针取相应腰椎间盘位置旁开8~10 cm穿刺进针,与躯干矢状面呈35°~45°将针尖抵达腰椎间盘中后1/3处在C行臂X射线监视位置准确无误后盘内注射浓度为40 μg/ml的三氧5~10 ml,退针至椎旁间隙注射三氧10~15 ml,退针,手术结束。
1.4 术后处理 术后仰卧4~6 h,给予20%甘露醇250 ml、地塞米松5 mg、神经营养药静滴2~3 d。出院后休息2周,6个月内禁止负重及参加剧烈的体育活动。
共计63例患者,121个间盘,平均每个键盘治疗12 min,97%的患者10 d~3个月内逐渐恢复正常。根据MacNab评价标准,优47例,良14例,差2例。总有效率96.82%,其中显效率为77.05%,有效率为19.77%,无效率为3.17%。
统计学分析:椎间盘膨出组与突出组及突出占椎管矢状径的大于30%与小于30%组之间均有显著差异。见表1。
表1 椎间盘病变类型及椎间盘突出大小疗效分析(例)
3.1 三氧对于椎间盘突出治疗的机制尚未完全明了,根据相关文献动物及临床试验推测有以下几方面作用[1,2]:①氧化作用:氧化髓核内的蛋白多糖,使突出的髓核回缩达到机械性减压的目的。②抗炎作用:三氧的强氧化性可避免椎间盘感染,起到抗炎的作用[3]。还可以通过拮抗炎症反应中的免疫因子释放、扩张血管、改善静脉回流、减轻神经根水肿及粘连,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③抑制免疫反应:纤维环断裂后释放的糖蛋白和β2蛋白等作为抗原物质,使机体产生免疫反应,三氧具有抑制免疫的作用。④镇痛作用:三氧的镇痛作用是直接作用于椎间盘表面、邻近韧带、小关节突及腰肌内广泛分布的神经末梢,这些神经末梢因被炎症因子和突出髓核所释放的化学物质(如P物质或磷酸酶A2等)激活而产生疼痛。三氧使髓核萎缩,减轻神经根压力,减轻炎症反应均可能是其镇痛作用的主要环节。
3.2 病例的选择 适应证:①有明显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症状如腰背痛或(和)坐骨神经痛,但无严重的神经功能缺失。②CT或MRI检查证实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表现。③经6~8周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者。禁忌证:①有严重的神经功能缺失者。②非椎间盘性坐骨神经痛。③有严重退行性椎间盘疾病者。④合并椎管狭窄、侧隐窝狭窄者。⑤椎间盘突出伴钙化者。⑥突出物大压迫硬膜囊大于50%者。⑦纤维环及后纵韧带破裂致髓核脱垂者。⑧合并有椎体滑脱者。⑨合并有严重的重要器官疾病手术有风险者;⑩做过外科手术或化学溶核术者。
3.3 穿刺部位与疗效 穿刺的进针部位选在椎间盘的后1/3处最佳,后外侧入路是经典的穿刺入路,既安全、损伤又小。须在C行臂X射线监视进行。椎间盘内注射浓度为40 μg/ml的三氧5~10 ml,退针至椎旁间隙注射三氧10~15 ml,经治疗观察总有效率为96.82%。
3.4 三氧治疗优势 三氧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不仅具有其他微创介入治疗创伤小、恢复快、患者痛苦小的优点,而且还有操作简单、治疗费用低的优点。除此之外三氧还具有①三氧极不稳定易于分解形成稳定状态的氧,所以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和器官的持久性损害。②三氧对髓核组织破坏能力强,但对椎旁组织没有不良影响。③手术方式简单,易于操作,患者痛苦小,无论住院还是门诊都可以进行。④三氧具有消毒杀菌作用,可大大的降低术后椎间盘感染的发生。⑤三氧不仅能有效减轻或解除神经压迫,还能消除炎症,减轻疼痛,这是其他微创介入治疗不能比拟的优点。
总之,通过本组资料显示经皮三氧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的治疗方法,其前景是可观的。
[1]张立国,徐印坎.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中华骨科杂志,1991,11(4):306-307.
[2]刘加林.经皮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华骨科杂志,1991,11(4):313-316.
[3]俞志坚,何晓峰,陈勇,等.经皮腰椎间盘内臭氧注射的动物实验研究.中华放射学杂志,2002,36(4):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