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静海
内风性关节炎(RA)是一种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功能紊乱在R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逐渐引起重视,T细胞功能紊乱是RA患者免疫功能改变的特征之一。T淋巴细胞尤其是Th细胞是滑膜浸润细胞中的主要细胞亚群。RA患者自身免疫性T细胞对自身抗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促进单核巨噬细胞的活化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化,导致大量炎性细胞因子释放[1]。目前认为Th细胞功能紊乱,及其亚群分泌的炎性细胞因子和抗炎细胞因子失衡在启动免疫异常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本研究通过观察中药马钱子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血清中IL-10、IL-23的干预作用,以探讨马钱子对抗RA的初步研究。
1.1 实验材料 Wistar大鼠,雌雄各半,体质量为(180±20)g;制马钱子由我院中药房提供(为醋酸浸品,取净马钱子用水泡2 d,润12 h,切1.5 mm薄片,再用5%的醋酸溶液浸泡5 d,水漂3 d,干燥,碾碎);弗氏完全佐剂(FCA,美国sigma公司,批号:019 k8719);IL-10、IL-17试剂盒购于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
1.2 动物分组 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醋制马钱子组、雷公藤多苷片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10只大鼠。
1.3 AA模型的建立以及药物的干预方法 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三组大鼠均以FCA于每鼠左后足趾皮内注射0.1 ml致炎,而对照组则在每鼠左后足趾皮内注射0.1 ml生理盐水。各组于致炎后第14~21天,分别连续7 d灌服相应剂量的药物进行干预,给药剂量分别为醋制马钱子组(60 mg/kg)、雷公藤多苷片组(50 mg/kg)、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2 ml/d灌胃)。于大鼠致炎前、致炎后第14,17和21天分别在足爪容积测量仪上测定右侧足容积,某一时间致炎后与致炎前足容积的差值即为该时大鼠足肿胀度。
1.4 大鼠血清IL-10、IL-23的含量测定 25 d后将各组10只大鼠全部断头处死,立即采血,待测血清IL-10、IL-23的含量。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具体操作方法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2.1 各组药物干预后足肿胀度的比较,见表1。
2.2 各组药物干预后足大鼠血清IL-10、IL-23的含量的比较醋制马钱子组和雷公藤多苷片组均能显著提高AA大鼠血清中抗炎因子IL-10的含量((P<0.05),能显著降低致炎因子IL-23的含量(P<0.05),醋制马钱子组和雷公藤多苷片组组间比较则未见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各给药组大鼠继发侧关节肿胀度的影响(n=10)
表2 各给药组对AA大鼠血清中IL-10和IL-23水平的影响(±s,n=10)
表2 各给药组对AA大鼠血清中IL-10和IL-23水平的影响(±s,n=10)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与AA模型组比较,#P<0.05
组别 剂量 IL-10(pg/ml) IL-23(pg/ml)空白对照组 2 ml生理盐水49.72±0.48 436.83±5.41 AA组 2 ml生理盐水 28.45±0.73## 646.39±7.33##雷公藤多苷片组 50/mg/kg 46.06±0.71** 536.83±8.13**醋制马钱子组 60/mg/kg 47.32±1.29** 533.06±3.44*
IL-10主要由Th2细胞产生,它能下调巨噬细胞的抗原提呈功能,从而抑制T细胞产生炎性细胞因子及PGE2。因此,IL-10具有免疫抑制和抗炎作用。IL-23是参与Th17细胞分化的重要细胞因子。IL-23是一种异源二聚体细胞分子,主要来源于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IL-23可直接刺激Th1细胞活化分泌IFN-γ,并可诱导抗原递呈细胞表达辅助刺激免疫分子,IL-23在炎症刺激时分泌,是 Th17重要的存活因子,对Th17细胞的分化有重要作用[2]。
本研究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醋制马钱子组和雷公藤多苷片组均能显著提高AA大鼠血清中抗炎因子IL-10的含量,能显著降低致炎因子IL-23的含量,醋制马钱子组和雷公藤多苷片组组间比较则未见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制马钱子是通过干涉RA所导致的免疫紊乱而达到免疫调节作用,可为临床治疗RA提供实验依据以供参考。
[1]易炳学,周道根,龚千锋,等.马钱子醋制品对小鼠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时珍国医国药,2009,20(12):3054-3055.
[2]孙曙光,张宾,张董喆,等.制马钱子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免疫调节的影响.上海中医药杂志,2010,44(5):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