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走转改”的新闻性与功能性

2012-11-21 23:09席应民
声屏世界 2012年7期
关键词:新闻性走转改校车

□席应民

新闻媒体开展的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目的就是让新闻作品真正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无论是中央媒体还是地方媒体,通过“走、转、改”所产生的消息、通讯、特写有很多,为讴歌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让大众更好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在新闻报道中,要真正践行“走转改”的宗旨,新闻报道作品要凸显两个属性:一个是新闻性,另一个则是功能性。只有这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让 “走转改”发挥它应有的功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走转改”的新闻性

新闻性包含两个特征:一是真实性,二是时效性。事实上,在报道中,“真实性”是不可突破的底线,是新闻的灵魂。这是每个新闻工作者应该牢记的准则,是做媒体人最基本的条件。除了始终坚持这一原则外,笔者认为在 “走转改”中还应该把着力点放在“时效性”上。是不是求新、求快就突出了时效性?远远不止。很多事件就发生在基层,而我们在做新闻报道的时候,更需要从众多的线索中,遴选出与当下热点紧密相连的选题,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适应的题材。只有抓住了这一点,才能体现“时效性”。

为了真正做到这一点,央视也曾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探索。2011年刚刚提倡“走转改”的时候,央视推出了小专栏《在岗位》,通过多行业多角度的报道,让人们知道了很多鲜为人知的岗位,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观众的猎奇心理,却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新闻。后来,央视又推出了《我说心里话》《我家门前那些事》等专栏,通过讲述百姓的故事来反映生活的变化。然而,由于这些专栏与当下热点结合得并不好,因此也相继淡出荧屏。

接下来,央视开始探索走基层新的报道样态,拓展时空维度,与过去关注特殊岗位、追求表层视角冲击不同的是,走基层的报道开始深入到事件的因果关系、解决办法等层面,让报道的效果更具张力。因而这个时期最主要的报道形态就是“蹲点日记”,记者往往会在一个地方蹲点几天甚至是几个月,生动展现某个特殊群体境遇、困难等。这种持续的关注让新闻报道成了一部连续剧,节目的行进感牵动着普通观众的神经。主要体现在报道首尾相连,有始有终,既给观众以期待,又有让观众满意的结果。更关键的是能引发观众的后期关注。比如“皮里村蹲点日记”就是一个引起全国关注的佳片,虽然在时效性上有所欠缺,但孩子们上学的艰辛路却让整个节目具有了极强的新闻性。

2012年春节前后,正值全国春耕春播时节,央视因势利导,及时推出了又一个专栏“大春耕”,将春耕的时令季节与国家粮食政策相结合,看看农民朋友在春耕中缺什么、少什么?空巢老人的农业生产怎么办?这一系列的专栏选题,彰显了“走转改”的新闻性,同时也反映出不少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 “越耕越贵的春耕”“最后一公里为什么这么远”(农民对农技人员不认识)等内容,让“走转改”从现象深入到了事件的肌理核心,同时也具有时代性。

从中可以看出,央视在“走转改”的过程中,开始探索每个阶段符合当下时效的主题,通过微观层面的个体事件,让走基层不仅是“为走而走”,而是结合当下热点现实的具象展现,通过故事范式的叙事方式,提升了传播效果和舆论引导力。

“走转改”的功能性

要实现“走转改”的最大成效,除了凸显“新闻性”,更要提升“功能性”,把新闻对时代的反映逐步变为对时代的参与。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我们改变报道的形态,对同一事件要善始善终,通过追踪、递进的方式,让事情朝好的方向发展,真正帮助基层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比如《儿童医院蹲点日记》,实际上是通过走基层的形式完成了舆论监督的功能。在报道中,记者通过蹲点跟拍的方式反映出异地报销鸿沟、儿童看病难、医疗资源供给与需求间的矛盾等现实问题。这样的监督既具有建设性,同时也能得到当事人和相关部门的接受,同以前传统的监督方式相比能取得更好的社会效果。

在“小悦悦”事件发生后,当舆论普遍谴责国人冷漠的同时,央视则在各档新闻栏目开辟专栏 《最美中国人》。通过寻找身边的感动、身边的好人好事,为观众展现身边的真善美,为观众消除了对人心不古的疑惑,这样就实现了大众传播“监视社会、维护稳定、传播主流价值观”的功能。

除了舆论监督,走基层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增进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纽带,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终实现受众的道德规制。在新春走基层节目中,央视特别设置了“回家的礼物”板块,无论是带给亲友、家人还是同事的礼物都完成了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建构,中国特有的对家的符号得到了强化和重复,实现了人伦秩序的维护和尊重。

基于这一报道思路的成功,央视相继推出了 《蹲点日记》《我在基层当干部》《最美中国人》等专栏,通过记者在基层的所思所感,真实客观反映普通百姓的喜怒哀乐、所急所盼。因为客观、真实反映了基层的现状,并不完全是成就性的宣传式报道,而是把每个人物的内心活动都刻画得非常具体。从某种意义上讲,“带着情怀走基层”的记者,也就成为了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推动者,让大众传媒在扮演传播功能的同时,也具备了“社会稳压阀”的作用。

2011年,重庆卫视记者在 “走转改”的活动中来到了位于三峡库区的涪陵区南坨村,实地采访后发现当地村民不能正常收看电视节目。新闻播出后,这一问题很快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国家电网重庆公司专门出资30万元,为村里换上了一台新的变压器,村民的难题解决了,“走转改”的功能性也就达到了。

要实现这一良性互动,“走转改”不应当成为一次活动,它更应该成为新闻报道的常态。早些年,重庆电视台各档新闻栏目已经在做这方面的尝试,比如以民生新闻为主的《天天630》栏目中,有个小专栏《老王来帮忙》,就是帮助市民解决日常生活中难办的事、烦心的事。为了更好体现基层报道的功能性,新闻频道新推出的节目《这里是新闻热线》,更是把老百姓所遇到的困难、困惑进行集中梳理、反馈,与基层普通群众的沟通互动和最终的答疑,也构成了新时期“走转改”的新内容。

新闻性和功能性的有机统一

无论是“走转改”的新闻性,还是功能性,其在节目中都不一定是独立存在的。具有新闻性的节目往往在播出后就会实现其功能性,而这样的功能性整体呈现正向的效果。

比如,央视在探索走基层报道与时效、热点的结合时,推出了《杨立学讨薪记》《邵全杰的回家路》等深入人心的报道,主要运用纪实手法,力争保护报道的完整性,使其尽量保持报道与事件的同步,类似于现场直播。在《杨立学讨薪记》中,议题主要是结合年末农民工讨薪难这一热点话题,反映杨立学在讨薪中遇到的各种艰难,摆脱了以前宏大叙事的传统范式,从微观个体入手,反映各个部门之间的利益纠葛,让观众从传统单纯拖欠的思维惯性中对真实欠薪的境遇有了新的认识。杨立学讨薪的价值在于它是一个样本,客观、真实地记录杨立学讨薪的全过程,才能反映出农民工讨薪的真实难度,才能展示讨薪困局背后的利益纠葛和各方角力,才有利于公众和政府客观、全面地看待农民工讨薪问题,并推动对这个社会问题提供机制性的解决方案。《邵全杰的回家路》则以春运为契机,讲述他买票的艰难,节目播出后引起了公众的共鸣和期待,铁道部也出台相关规定,增加售票方式。

2011年校车惨剧频频发生,特别是“11·16”甘肃庆阳校车事故再度发生,让社会各界对校车安全问题高度关注。面对这些热点,央视及时调整思路,开辟了专栏《开往春天的校车》,让记者通过“走转改”探究校车事故背后的缘由。究竟是车的原因,还是人的原因?是严重超载、逆行、超速等个人行为,还是监管不到位、运营主体缺乏资质等客观现象造成的?记者以 “走转改”为载体,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报道,《开往春天的校车》这个专栏很快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的高度重视,校车问题的解决也成为各地政府着力推进的一件大事。2012年4月,央视新闻频道接到了某企业捐赠的价值300多万元的校车的消息,并且做了全程的直播报道,广西某小学没有校车的问题得到了及时解决,既完成了新闻的功能性,也提升了媒体的公益性和责任感。

当前,在“走转改”的报道中还有一个误区,那就是把镜头更多地对准贫困山区,对准贫困农民。诚然,关注“三农”,可以找到更多感人的故事,吸引受众的视线。但“基层”不仅仅是农村,还有社区、大街小巷。同样,基层群众不仅仅是农民,还有社区居民、工矿企业的产业工人。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体验他们的出行难易,也应该成为“走转改”的重要选题。因为他们就在我们身边,关注他们,就是关注我们自己。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在“走转改”的报道中,新闻性是前提,在报道时效上,要更注重新闻性。在新闻事实的选择上要注重选取正在发生在百姓身边的新鲜话题。而功能性是结果,要进一步丰富手段,用多种多样的表现手法,提供生动活泼的新闻报道。比如,在表达上有始有终,将道理与观点融入故事讲述,善于捕捉细节,创新编排等。这样才能强化传播效果,才能把公共舆论转化为公共议程,进而让更多的问题得到解决。总之,二者的有机结合,方能彰显“走转改”的效果。

猜你喜欢
新闻性走转改校车
气象宣传新闻性和专业性融合的实践与思考
坐校车
未来的校车
融思想性新闻性艺术性为一体 “文编”+“美编”思维碰撞创出优秀漫画作品
全媒联动融入、强化责任担当,把脱贫扶贫作为“走转改”重要抓手
对“走转改”活动常态化的几点思考
故事细节语言
增强电视时政报道新闻性的基本路径
要切实提高图片新闻的新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