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纪胜
城市形象宣传片与专题片、记录片的呈现方式不同。作为城市视觉文化的传播载体,它不拘泥于事件、真实自然人的揭示、记录,而是通过对自然环境、城市面貌、文化习俗、价值观念等大视觉、大概念的影像展示,达到宣传城市特色和优势的目的。其视觉形象通常以某种城市定位为基准,通过具有代表性影像符号,以强有力的视觉冲击力来达到塑造、传播独特、唯一的城市形象的效果。而产生视觉冲击力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宣传片的整体节奏把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剪辑节奏是运用剪辑手段对电视片结构和长度的取舍所形成的节律。城市宣传片同其它影视作品一样,节奏形成有多方面的因素。从其性质而言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内在节奏,是由宣传片的主题和表述内容决定的,即叙述性节奏;另一类是外在节奏,是通过电视造型表现手段产生的节奏,它包括摄像机的运动、画面内主体的运动、镜头剪辑组接、音乐以及转场特效的应用等因素形成的节奏,即造型节奏。而城市宣传片因主题和表述内容决定了形式上的快节奏,是内在节奏。而剪辑节奏是其外在节奏,是电视造型表现手段的重要方式之一。
城市宣传片因其涉及城市地理位置、投资环境、人文历史、经济建设等诸多领域因而使其区别于其它内容的专题片,具有信息量大、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泛、结构相对松散的特点。片子时间要求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10 分钟左右。要使宣传片始终抓住观众的注意力,不断产生新鲜感和震撼力,就需要控制好整体的剪辑节奏,使全片表现如同一篇好的文章,结构紧凑,章节段落错落有致,张弛有度。
上世纪90年代初,大连电视台制作了第一部专题片《中国北方最开放的城市——大连》。其内容是全面介绍大连改革开放初期城市的各个方面。由于内容本身缺乏故事性,就需要在剪辑过程中增强片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后期剪辑时,除了根据文案内容拍摄的素材外,台各部门也提供了大量资料素材,其中许多素材在构图、景别、长度、镜头的内部运动和外部运动上差别巨大,也不符合全片的剪辑要求。我们不得不在后期剪辑中,截取其中能用的镜头片段,保留能用的镜头最长不超过3 秒,最短短到十几帧甚至几帧的画面,采用快切的剪辑手法进行镜头组接,层层递进,不断加大片子的信息量。同时根据文字内容通过对镜头、语句、段落的切换与组接,形成有起有落、张弛有度的段落节奏和全片节奏。这种剪辑技巧使片子的整体节奏加快,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
随着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和城市环境不断完善,这种特殊专题片的形式也在悄然改变,从最初以对外招商引资为目地的专题形式向以文化、旅游、观光、居住、创业为主题,以城市品牌形象推广和塑造为目的城市形象宣传片的形式转化。同时在拍摄手段上以轨道、摇臂、航拍为主的运动镜头的大量使用,使以快切提高全片视觉节奏为主的剪辑方式被镜头的运动节奏和蒙太奇动接动的剪辑方法所替代。运动镜头如航拍城市标志性建筑、港口、绿色的大地、绵延的海岸线。虽然单个镜头只有十几秒甚至几十秒,但由于它强烈的动感、宽阔的视野及独特的角度,使观众的心理感觉加快。在后期镜头组接中还要考虑到镜头的运动方向、运动速度、镜头长度等因素。把运动方向、运动速度相近的镜头组接到一起的同时还要注意镜头长度的均匀性,在一组运动镜头的组接过程中镜头的长短不一,运动方向、速度的不一致,都会破坏画面的整体节奏。
对于某一段落而言,如同音乐节奏一样,镜头的组接长短也应该是统一的、稳定的。如表现城市环境的高楼大厦、城市公园、欢乐的人群场面等,在拍摄时一般采用不同角度的固定特写镜头来拍摄,使得单个镜头信息单一,但表现同一内容的镜头数量较多,因此在一个段落里,镜头的剪辑节奏以一秒一个镜头进行连续组接,在加大信息量的同时也形成流畅的段落节奏感。如果在一个段落里镜头有长有短,会破坏观众心里应有的节奏感,造成段落和全片的条理不清及节奏的混乱。镜头的组接节奏与画面的内容、景别也有直接的关系。画面所表现的信息量和景别是镜头停留长短的主要决定因素,远景、全景镜头画面内容丰富,信息量大,观众需要一定时间感知画面信息。镜头不宜过短,反之,固定机位拍摄的近景、特写镜头信息量少,镜头就不宜过长,如表现工业生产的各类机械加工特写镜头,表现农副渔业成果、粮食、水果、水产类的特写镜头。我们曾用过最短8 帧、12 帧的画面进行连续组接,形成一个段落,从而产生强烈的节奏感和视觉冲击力。近年来许多的城市形象宣传片完全放弃解说词,转而以音乐和画面构成作品的主体,音乐和画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获第19届星光奖一等奖和编辑单项奖的《有轨电车奏鸣曲》,这部电视音乐风情片是为纪念大连建市百年而创作的,请人专为此片作曲,全曲以交响乐音乐四个乐章的形式完成。这种方式的运用使全片获得统一完整的音乐形象的同时,在音乐旋律的运用、节奏的对比、调式的转换上又为画面的段落剪辑、镜头的最佳剪辑点提供了依据。用这种方式剪辑出来的片子,声画一致,段落清晰,节奏流畅和谐。
一部视觉节奏完整流畅的片子是靠每一段落节奏变化而产生的。段落的剪辑节奏要与片子确定的整体节奏风格相吻合与匹配。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节奏要有变化,既不能一味追求快节奏,也不能段落间连接转场突然加快或减慢,变化过快或过慢都会在视觉上产生不适的感觉。如笔者在剪辑电视片《有轨电车奏鸣曲》时,随着慢节奏的第二段落剪辑结束,第三段音乐以3/4 节奏突然加快,音乐情绪转换的突然性给后期间剪辑的段落转场带来难题。
怎样从历史的回忆画面中突然转到现代都市文化、浪漫风情的画面上来而不显得突然?一个偶然的机会,台湾著名女交响乐指挥家张培玉来大连举办交响音乐会,要我们前去拍摄,指挥家激情四射的现场指挥,一下使笔者来了灵感——就用她来转场。随着音乐第一拍的重音和指挥家手势的落下,一幅幅具有大连特色的城市节日、城市足球、集体婚礼、音乐会等反映城市文化活动镜头迅速展开。这种在剪辑上无技巧转场方式使段落间的节奏转换巧妙过渡,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构成视觉节奏有时也依赖镜头的内部与外部运动。镜头内部运动是由镜头内人物或物体的运动及色彩、构图等因素而形成,主体运动的速度、方向、幅度都会对视觉节奏产生影响。镜头外部运动包括摄像机镜头的推、拉、摇、移、跟、升、降等运动形式。这种运动可以使镜头的时间、空间产生变化同时也带动景别、构图等诸多造型手段变化,从而对画面节奏产生影响。如在完成一段节奏相对缓慢,介绍城市风光、地理位置的段落结尾处,采用一个迎面而来固定镜头拍摄的高速列车作为转场过渡到下一段快节奏段落,就不会造成视觉节奏的突兀。反之,在一段快节奏段落结束时,采用一个慢摇镜头,又能使段落节奏缓下来,从而开始下一段落节奏的剪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