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辉
专家,顾名思义,是指精通专业知识的学问家。曾几何时,说起某某是专家,周围的人莫不崇拜。而如今,“专家”竟成了公众嘲弄的对象,有人直呼“专家”为“砖家”,有人说“专家”就是“专门骗大家”,还有人故意对其言论作反向解读,冷嘲热讽。昔日的学术泰斗、社会良心如今遭遇如此尴尬,原因何在?不排除专家队伍中有个别害群之马,但可以肯定,大多数专家仍然是卓越的学问家和高尚的道德家。笔者认为,专家公信力下降的重要原因并非整个专家群体不学无术、道德沦丧,而是其“媒介形象”坍塌所致。①在现实生活中,公众与专家面对面的机会并不多,公众对专家的认识通常是通过媒体的间接认识,公众心目中的专家形象主要是一个 “媒介形象”,这个“媒介形象”与经过媒体选择的专家言论有密切关系。当专家就社会公共事务发表的不严谨、不负责任的言论被媒体突出展现时,公众的感情受到伤害,对专家的质疑随之产生,而多次叠加的质疑必然导致信任危机。专家要重树形象,谨言慎行非常重要。笔者认为,专家公开发言时应有如下“四忌”。
新闻报道涉及的领域非常宽广,而且呈现的都是新鲜事,其中不乏新现象、新问题、新观念,可能会涉及到专门领域和专业知识。而任何记者的知识面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精通。毫无疑问,与一般人相比,专家拥有丰富的专门知识和精湛的专业特长。当新闻报道中需要答疑解惑时,媒体往往会求助于专家。
新闻报道请专家释疑,就是要利用专业人士的专门知识,加强或改变受众的固有认知,为劝服打下基础。但是,有些专家或因仓促接受采访准备不足,或因不够敬业责任心不强,或因专业知识不深而勉为其难,发言时主观臆测,信口开河。这位专家的知名度也许很高,但其言论的可信度受到严重损害,传播效果将大大降低。更何况,由于存在“睡眠者效应”,随着时间的流逝,受众不久就会淡忘传播来源,而只保留对传播内容的模糊记忆。这样作为传播来源的专家的可信度、知名度因素就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观点和内容本身是否经得起考验成为影响劝服效果较为重要的因素。
专家要始终知道自己的地位和言论的份量,从内容到方法都要体现出专家的专业精神和专业水平,绝不要拍脑袋随便发言。否则,即使当时说得天花乱坠,最终也不会有什么好的效果。
新闻传播中常有这种情况,公众翘首期盼专家的高见,而专家仅仅是作了一些常识性提醒。有一则关于高考的新闻,标题是“专家提醒高考期间考生应保障休息注意饮食”。还有一则新闻《供热专家提醒用热户注意三事项》,第一项是“用热户住宅的室内采暖温度标准保持在18℃±2℃,当室内供热温度达不到规定标准时,要及时向辖区的供热单位反映。如果因欠缴采暖费造成的,应及时向供热单位交纳采暖费。”高考期间要多休息注意饮食,因欠费影响供暖要及时缴费,这算什么提醒?又算什么建议?诸如此类可谓人尽皆知的常识,专家实在没有必要多此一举。
新闻报道之所以有时要请专家发言,是因为其中碰到普通人难以理解、较难决策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专家要进行深入解释,观点要有深度,能体现出专家的水平和独到之处,给公众专业方面的指导,否则可能给公众留下“专家也不过如此”的印象。对社会来说,动不动就请专家,也是巨大的资源浪费。
很明显,新闻报道中专家发言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闲谈。既然是新闻,专家的观点最好要体现出新闻的特点——“新鲜”的要求,这里的新鲜不是时新,而是见解新,让人觉得闻所未闻,深受启发,听后豁然开朗。
人们需要新闻报道,除了想了解周围发生的变动之外,还希望从中得到一些行事指导。在资讯海量、观点杂陈的世界里,人们在丰富性的迷乱中有一种追求秩序与意义的强烈需求。新闻指导性重点要在“解释”上下工夫,对事物作深刻透彻的剖析,给受众新的启发,成为受众采取进一步行动的决策参考。现象人们往往都熟悉,但背后的本质却不一定了解,专家的专业水平就体现在透过现象看本质。
对事物作深刻透彻的剖析,做到观点有新意、有深度,并非一定要用多少专业术语,讲得晦涩难懂。真正的专家,即使谈论专业的问题,也是能够做到深入浅出的。新闻报道的受众一般都是普通公众,他们专业知识有限,新闻报道中的专家发言必须做到明白晓畅,而不能让人越听越糊涂。听不懂的术语是一条横亘在公众与专家之间的鸿沟,让彼此相互对立,只有在通俗易懂的基础上,双方才能平等对话,真诚沟通。
可是,有些专家似乎故意要让人看不懂,说的话是非常考验受众智商的。2011年8月,社会上突然曝出一则关于食品安全的消息,给消费者紧绷的神经再次重重的一击。有媒体报道称,山西老陈醋不“陈”,大众日常所用基本是勾兑而成。业内人士透露,市场上销售的真正意义上的山西老陈醋不足5%,消费者平常喝的基本都是醋精勾兑的。消息一出,舆论哗然,先是有关方面急忙出来“辟谣”,接着是相关责任人被责令辞职,然后是行业专家出面对消费者进行解释。他们认真地给消费者怎样识别老陈醋支招:一看是否挂杯;二看气味是否刺鼻;三看是否有陈香扑鼻;四看成分,只要有苯甲酸钠,就可以断定不是老陈醋。关于“挂杯”,倒是有一段通俗的具可操作性的说明——合格的山西老陈醋倒进碗里后轻轻转一圈,会有一层薄薄的醋挂在上面,如果不挂杯的就是假醋。至于“苯甲酸钠”这个化学名称,则仅仅是点到为止,未见其详。普通消费者不是酿造专家,跟他们说醋的成分有什么用?就算他们知道什么是苯甲酸钠,又如何检测?难道吃醋时还要准备一套检测仪器?
请专家本是为了解释得明明白白,给消费者一个放心,结果反倒弄得他们一头雾水。专家须知道,面向大众的新闻报道本身是一种普及性文本,不是专业性文本。专家发言要尽量通俗化、形象化、口语化,少用专业性语汇,非用不可时,要适当地做些“翻译”,最好能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做些解释。
知识分子、专家学者被誉为“社会的良心”,说的是他们有社会责任感,为人处事较为客观、公正,道德高尚,值得人们信任。新闻报道引述专家言论,本来是想利用作为“局外人”的专家客观公正的立场和可信又可靠的品质,来加强报道的说服力,提高传播效果。可是,今天有些专家已经耐不住寂寞和清苦,在追名逐利的念头的驱使下,丧失了淡泊明志的境界和兼济天下的追求,不是认认真真地做学问和热情诚实地服务社会,而是整天奔走于名利场,成为利益的奴隶。当社会矛盾爆发,需要专家主持公道时,有些专家却迫于某方面的压力,或是“吃了人家的嘴软,拿了人家的手短”,言行毫无客观公正可言,完全堕落成利益集团的代言人,甘愿沦落为权力和金钱的“帮凶”。
中央党校社会学教授吴忠民说:“一旦失去了严谨和公正,专家、媒体也就失去了维护自身公信力的基础。”可以想象,当专家把新建公路于试通车第二天就坍塌的原因归结为“雨太大”时,当专家说杭州地铁坍塌事故仅属于“突发性自然地质灾害”时,当专家说要建议取消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福利以保持大家的工作热情和能力时……公众完全有理由怀疑其真正的动机。即使说话者当时巧为安排,信誓旦旦,也无法驱散公众心中的疑云,在如此情况下,积极的传播效果从何而来?
真正的、正直的专家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财富,专家走出书斋参与积极社会公共事务值得肯定。一项调查表明,将近一半的民众在遇到问题时愿意听取专家的意见,从中可见受众有对专业人士权威意见的需求,也可见公众对专家的信任与期盼,专家应从中看到自己担负的社会责任。只要专家在社会公共事务中,敢说话、说真话、说负责任的话,就一定能提升自身的社会公信力,最终赢回社会的尊重。
注释:
①媒介形象是指大众媒介所展现、传播的人物形象及其给受众留下的 “脑海图景”,而不是指现实生活中人物本身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