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梦儒,肖 青
(华南理工大学 体育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0)
非营利组织作为一种主要的社会影响力量,是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发展和成熟起来的。近年来,非营利组织开展的社会公益活动日益增多,影响越来越大。[1]2但与日趋完善的市场经济相比,作为高校的体育非营利组织在获取和运用资源、协调关系、发挥作用等方面都显得缺乏科学管理,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高校改革是国家和人民关注的焦点,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高校非营利体育组织是高校的一部分,长期以来由于受体制等影响,导致效率低下,因此,必须加强高校非营利体育组织的改革,建立高效服务学生的非营利体育组织,实现高校是培养优秀运动员高级阶段和普及群众体育基地的目标。
非营利体育组织是以满足人们的体育活动需要为目的,以自愿为原则而组合的社会群体。非营利性、非政府性、志愿性是其应然属性。根据其表述在组织宗旨中的主观意愿并体现于客观实践活动中的受惠者范围,可分为公益性、互益性两类。[2]6所谓公益性体育组织,是指该组织的存在不以满足特定的组织成员的体育活动需要为宗旨,而是以不特定的社会成员的体育活动需要的满足为目标,具有服务于他人的即利他的价值取向。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社区体育俱乐部。所谓互益性群众体育组织,是指该组织的存在以满足特定的组织成员的体育活动需要为宗旨,他表现出服务于自己的价值倾向。如各类单项体育协会和项目爱好者体育协会。结合我国《全民健身计划刚要》,总结出我国非营利群众体育组织分类(见图1)。
图1 非营利群众体育组织分类
根据文献资料,我国目前对高校非营利体育组织研究仅仅对“体育社团”即学生体育协会组织进行了研究,对群众体育组织和高水平运动队组织并没有深入分析,究其原因,群众体育组织和高水平运动队组织属于高校体育学院或体育部公共体育系和竞技体育系直接主管,一致认为是行政部门主管。但根据上述两种组织的功能,群众性体育组织是一种公益性的组织,非营利性、非政府性、志愿性是其应然属性,它的主要功能是服务于全校全体学生和教师。目前,绝大多数学校群众体育赛事由分管群众体育的副院长或副主任主管,具体事情由体育学院或部的老师担任,组织人才比较缺乏,几乎没有专职工作人员,志愿者更少,组织规模不大。学校群众体育组织举办的赛事是全校性的,因此赛事的举办要邀请学校其它学院行政领导和协会的协助,赛事不仅仅是体育部的事情,是全校大家的事情,各尽其才,使赛事既隆重又丰富多彩。资金缺乏是阻碍群众体育赛事数量和规模的主要影响因素,体育部本身的资金和社会资源是有限的,如果群众体育组织吸纳部分爱好体育的领导、教师和在社会成功的校友,通过他们的社会资源筹集资金,群众体育组织才能保持活力。高校要明确各体育组织(见图2)分工,建立高效服务师生的非营利体育组织,为学校体育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图2 高校非营利体育组织构成框架
表1 中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组织性质和管理区别
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组织处于起步阶段,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由学校体育学院(体育部)主管副院长(副主任)领导,运动队在大学期间参加四年一届的省大学生运动会和每年一届的省及全国大学生联赛,主要目标是在这两种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运动队的经费主要来自学校行政拨款,资金紧缺和来源渠道的单一、运动队伍过多及人数庞大、生源质量不高是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水平低下的主要影响因素。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若要真正实现相关项目的高水平,在组织管理、竞赛组织工作、品牌赛事三个方面要不断发展及创新。
要改变现行的组织管理模式,运动队的健康运行要有竞赛组织、运动队的训练、竞赛和运动队的后勤服务为保障。目前我国高校篮球、足球竞赛组织模式是教育部大学生体育协会主办、企业赞助,由在校没参加过全国甲级、乙级联赛的学生运动员参赛,采用基层预赛、分区赛、八强赛的联赛制度。[3]21-22通过调查发现,基层预赛由省教育厅主办、企业赞助,采用集中比赛形式,通过一周左右时间决出名次,这种比赛形式对提高运动员水平效果不是很明显,应该采用全国甲级、乙级联赛的双循环比赛赛制,让运动员通过更多的比赛不断提高竞赛水平。参赛队伍少,运动队水平差异大是基层队伍的现状,改变这种现状的主要途径就是特长生招生政策的开放性和公平性,让真正有资格的学生运动员分布在不同高校。
成立高效的高水平运动队非营利组织,明确分工,科学管理。当前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组织由体育学院(体育部)主管领导负责,部分运动队教练员兼职,比赛前期和比赛时借调学院部分行政人员和教师协助工作,这种管理难免使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组织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为了获得足够的重视,邀请学校校长兼任高水平体育组织秘书长,成立高校高水平体育组织机构(见图3),充分调动和利用学校有利资源,组织的宗旨就是为学校和国家体育发展服务。
科学管理,以竞赛为核心,以科学的训练理念和方法为手段,为运动员达到高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首先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组织要改变现行的运行机制,高水平运动队组织的主管领导目标就是在全省大学生运动会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以便获得学校行政更多的资金支持,组织的短视和保守使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一直处于困境中。针对现状,建立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非营利组织是现实而紧迫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非营利组织要走出去,以地理位置、学校性质和不同项目成立相关“大学体育联盟”,制定与国家教育部体卫司和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一致的规章制度。如美国中西部的7所大学校长在芝加哥集会,讨论校际体育运动的管理及规则而成立的“大湖区十强联盟”是美国I级内部大学体育联盟之一,由美国中部、中西部11所全美著名的大学组成。“大湖区十强联盟”每年一度的橄榄球比赛,观众人数达5-10万人左右。[4]19我国大学生篮球联赛是由国家篮球协会主办,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面向社会、面向高校的大学生专项运动联赛,在1996年由中国大学生篮球协会与杭州恒华(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推出。其建赛宗旨;在社会化、产业化的运作模式下实现“发展高校篮球、培养篮球人才”的目标。
图3 高校高水平体育组织结构
以赛事为核心,打造品牌效应。通过广告、门票等的收入保证各队伍比赛、训练的正常运转,不以营利为主要目的。
群众体育是高校体育的基础,是全校师生健康的重要保障,是高水平运动队队员的直接来源。高校群众体育是在学校体育运动委员会直接领导下,由体育学院(体育部)组织管理全校性群体体育活动,由校学生会体育部组织管理各学院和协会体育活动(见图4)。
高校群众体育组织构成人员主要包括体育学院(体育部)教学副院长、群体系主任和部分教师构成。组织的主要活动是校运会、各单项锦标赛。校学生体育部及协会组织成员来自学生。组织的主要体育活动是各学院运动会、学校间、学院、年级间、班级间各单项比赛。
图4 高校学生体育协会组织管理结构
高校群众体育组织及协会体育组织对学校群众体育的开展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但由于我国高校体育受国家体制和传统的影响,很难实现小学-中学-大学“一条龙”体育培养模式。究其原因,高校群众体育组织和体育协会组织在管理和协调方面不尽完善。首先,群众体育组织和学生协会体育组织各自为阵,各项活动的开展只是为了例行公事,没能充分利用资源共享。其次,经费不足是困扰两大组织发展的障碍。群众体育组织经费的来源主要是学校行政拨款和少额企业的赞助,协会体育组织经费来源主要是会员缴纳的会费。最后,协会训练缺乏专人指导,训练不系统及方法手段的不先进,导致学生比赛水平低下。
群众体育组织和协会体育组织要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规范管理,明确分工,全心全意为学校教职工及协会会员服务。尤其对资金的来源和支出要公开。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问题。
协会体育组织是群众体育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众体育组织举办的活动的主角是协会的成员,群众体育组织举办比赛规模和比赛的水平与协会体育组织的参赛积极性和水平高低息息相关。因此,群众体育组织与学生体育协会间要相互配合、支持,群众体育协会在资金、场地、训练方面给予学生体育协会支持和帮助。
群众体育组织和协会体育组织负责组织和参加校内外各项群众体育赛事(见图5),以赛事为核心,通过赛事的参加和举办提高水平并增进交流。要把校、院运动会办成学校体育盛会,为体育爱好者提供展示体育才能的舞台。通过调查发现,当前高校群众体育组织和协会体育组织没有充分利用学校体育人力资源,协会的训练自发组织,训练方法手段比较单一,基本没有专项的身体素质训练。因此,要充分利用学校专项体育特长生和专业体育教师资源,使训练正规化、科学化。
图5 群众、协会体育组织功能
建立完善的训练、竞赛制度,通过比赛增进校际间、校友间交流。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充分利用校友和项目相关单位、企业资源。打造品牌赛事,吸引相关人员关注、参与、支持该项目的发展。目前广州各高校校友杯足球赛的举办就是比较成功的典范,球队球员来自毕业于母校后不同工作岗位的工作人员,资金由成功校友赞助,采用周末时间集中比赛的赛制形式。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与广州汽车集团定期体育比赛交流是学校与企业合作的成功事例,通过比赛不仅提高水平,而且企业提供学生就业机会并给予体育组织一定的资金和实物支持。
高校体育场馆利用分为四部分,首先保证体育课教学。其次是校运动队训练。再次是学生教职工活动。最后是场馆出租。其中场馆出租费用一部分用于场馆维修,另一部分要用于学校体育的发展上,既要给予群众体育组织、高水平运动队组织和协会体育组织。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是国家利用彩票公益金创建的非营利体育组织,在全国各城市和社区分布布点。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主要功能就是普及和提高青少年相关体育项目的水平。首先是普及,要吸收以高校为中心周围中小学、社区喜爱体育的青少年来体育俱乐部参加培训。其次是提高,有了人数和训练时间的保证,就要对参加训练的队员进行分层次教学,对具有发展潜力的队员要集中给予科学的大运动量训练,使培养的运动员能进入省市相关运动项目运动队或高校高水平运动队。
高校非营利体育组织处于发展的初期,理论体系的建立还比较粗略,在制度建设中还很不完善,在实施过程中随意性比较大,没有建立长远发展规划,发展存在一定的滞后性,[2]很难实现为国家培养优秀运动员的要求。建立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非营利组织是现实而紧迫的,组织的宗旨是为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和国家体育发展服务;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非营利组织要走出去,以地理位置、学校性质和不同项目成立相关“大学体育联盟”,制定与国家教育部体卫司和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一致的规章制度;群众体育组织与学生体育协会组织间要相互配合、支持,群众体育协会在资金、场地、训练方面给予学生体育协会支持和帮助。体育场馆组织提供其它三个组织场馆的保障和资金的支持。培训机构组织为高校培养优秀的后备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颖. 孙炳耀中国民间组织发展概况[M] .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
[2] 邓国胜. 民间组织评估体系[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 王蕾. CUBA运动队管理研究[D]. 郑州: 河南大学体育学院,2007: 21-22.
[4] 池建. 美国大学竞技体育管理的研究[D]. 北京: 北京体育大学管理学院,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