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云
(咸阳陶瓷研究设计院 陕西 咸阳 712000)
浅谈我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发展及硅酸锆的应用现状*
刘小云
(咸阳陶瓷研究设计院 陕西 咸阳 712000)
通过对我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产能及出口等方面的分析,阐述了建筑卫生陶瓷行业产业链中上游产品硅酸锆的产业现状及在“十二五”期间将会受到的影响,指明了硅酸锆企业应对的方向。
建筑卫生陶瓷行业产能 硅酸锆产业现状 节能降耗 新工艺
我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延续了往年的增长势头,但增长速度明显放缓。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低迷,企业成本尤其是人员成本的上升,企业利润率呈现下降的趋势,我国建筑卫生陶瓷市场需求表现出有气无力的亚健康状态。2011年全国建筑陶瓷产量超过87亿m2,同比增长了14%;全国卫生陶瓷产量超过1.9亿件,同比增长了38%。预计建筑卫生陶瓷企业将会呈现“两极分化”的局面,“调整产品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将成为建筑卫生陶瓷生产企业发展的主旋律。
我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2011年的工业总产值超过5 300亿元,增长了30%以上,利税总额超过500亿元,同比增长了40%以上。据不完全统计,到2011年底,除北京、天津、西藏、海南外,全国各地都有新的陶瓷生产线在建,目前建筑陶瓷产能估计将会接近100亿m2,建筑陶瓷生产线多达3 280条。全行业的出口额超过116亿美元,同比增长19.6%,其中建筑卫生陶瓷为51.5亿美元,卫生洁具为65.1亿美元(含卫生陶瓷及配件、水嘴、淋浴房等产品)。
我国是建筑卫生陶瓷的生产大国,产能集中在广东、福建、四川、江西、山东、辽宁等地,根据2011年的产能统计,建筑陶瓷工业产值约为3 500亿元,同比增长32%。总体增长幅度较大,但各个产区表现却是形态各异:广东、福建、四川、江西、辽宁等主要产区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增长;山东产区产量呈现明显下降趋势;湖北、安徽、广西、河南等新兴产区产量增长超过30%。2011年全国各省市建筑卫生陶瓷产量见表1、表2。
表1 2011年全国各省市陶瓷砖产量
表2 2011年全国各省市卫生陶瓷产量
2011年建筑陶瓷砖出口主要流向:沙特阿拉伯7 787万 m2,美国4 973万 m2,韩国4 223万 m2,印度4 033万 m2,新加坡3 996万 m2,巴西3 927万 m2,泰国3 838万 m2,阿联酋3 719万 m2,菲律宾2 808万 m2,越南2 594万m2。2011年我国建筑陶瓷产品结构:瓷质砖占66.92%,陶质砖占22.48%,炻质砖占6.02%,炻瓷砖占2.97%,细炻砖占1.61%。从统计数据来看,瓷质砖占有大份额的市场占有量,也是建筑陶瓷出口的主要品种之一。
2011年全国卫生陶瓷总产量超过1.9亿件,同比增长7.71%,但增长的幅度明显低于2010年。四川、重庆、湖南、湖北等地区卫生陶瓷产量增长幅度超过40%,河南、河北卫生陶瓷主产区产量有不同程度增长,但增长速度较缓。相比之下,广东、山东、天津、江苏等地区卫生陶瓷产量相对有所下降,卫生洁具行业亏损企业数量和企业亏损额大幅度增加,经营业绩明显差于建筑陶瓷行业。
2011年我国建筑卫生陶瓷出口额达到8亿多美元,同比增长8.6%左右,以卫生陶瓷出口量居多。卫生陶瓷出口主要流向:美国1 326万件、韩国624万件、英国242万件、加拿大230万件、尼日利亚216万件、印度150万件、新加坡148万件、澳大利亚135万件、中国香港135万件。虽然国内从经营业绩考良,建筑陶瓷优于卫生陶瓷,但就出口而言,卫生陶瓷略胜于建筑陶瓷,也呈上升趋势。
众所周知,硅酸锆因其化学稳定性好,因而不受烧成气氛的影响,并且能显著改善陶瓷的坯釉结合性能,提高陶瓷釉面的硬度,所以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卫生陶瓷行业。硅酸锆是陶瓷行业必不可少的原料之一,其主要作用是乳浊增白,在陶瓷行业中被广泛应用于釉料和坯料中。
硅酸锆有干法和湿法2种加工方式。干法加工由于能耗高、噪音、环境污染等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已基本被淘汰。湿法加工最早应用的酸洗和煅烧工艺由于成本太高,环境污染严重,现在已基本被全部改造。因此,硅酸锆的加工方式已基本趋于湿法加工,代之而来的是公司的规模化、集约化、管理规范化和工艺流程的合理化给企业带来了效益和给陶瓷企业带来稳定合格的产品。
硅酸锆的加工是一种较为简单的物理加工过程,其对陶瓷企业的产品应保证2个基本作用:增白和稳定。
硅酸锆的增白作用是因其在陶瓷烧成后形成斜锆石等,从而对入射光波形成散射,这种散射一般称之为大粒子散射或者米氏散射。决定乳浊效果的主要因素有以下3点:
1)乳浊剂和基体(基釉和基础坯体)有折射率之差,其差值越大,乳浊效果越好。
2)乳浊剂的粒子要足够细,在可见光的波长范围附近,即380~780nm,其乳浊效果最好。
3)乳浊剂要有足够的稳定性,因此乳浊相以晶相为最好。而硅酸锆恰恰具备了上述条件。加之硅酸锆对烧成气氛不敏感,高温稳定性好等特点,现在已完全取代了以前的二氧化锡及TiO2成为陶瓷乳浊增白剂的首选原料。
按全国建筑陶瓷年产量87亿m2计算,若其中10%的瓷质砖使用硅酸锆,则全年耗用量约为36万t;全国卫生陶瓷产量按1.9亿件计算,则耗用硅酸锆约4万t,全国的耗用总量约为40万t。从2012年的行业总体形势不难预测,建筑陶瓷产量还将以10%的速度增长,而卫生陶瓷将以5%的速度增长,对于硅酸锆的需求量将会不低于45万t,这无疑对于硅酸锆行业是一个利好的消息。
但从目前的陶瓷砖生产工艺技术革新来看,原来陶瓷砖坯体的加入量保持在2%以下,现在减少到1%左右,硅酸锆的需求量会明显降低。再加上建筑卫生陶瓷“十二五”规划的深入,陶瓷砖的减薄及卫生陶瓷的轻量化将成为重头戏,陶瓷砖原来的厚度是10~12mm,现在已减到7~8mm,减少原材料用量20%,这将导致硅酸锆的日常用量降低。再就是锆英砂的价格持续上涨,也使硅酸锆的价格上扬,直接导致企业硅酸锆的使用量大幅度降低,也给硅酸锆市场带来严重的打击。
虽然建筑卫生陶瓷的产量保持了可喜的增长势头,但因为节能、减薄、轻量化以及锆英砂价格的不断上涨,硅酸锆行业实质上不容乐观,再加上大部分企业转产或转向锆英砂的生产,使国内锆英砂市场快速饱和,因此新一轮洗牌在所难免。
我国的建筑卫生陶瓷已跃居生产大国的行列,不论是产量及出口量,已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但陶瓷行业是个高能耗行业,节约资源及节能必将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接下来,陶瓷砖的减薄及卫生陶瓷的轻量化已成为焦点。硅酸锆只是广泛应用于陶瓷行业产业链上游企业的一小部分,但却受到相当严重的影响,前景不容乐观,保持稳定发展已成为硅酸锆企业的重中之重。硅酸锆企业在产能上尽量不要再扩张,新技术、新产品将成为硅酸锆企业寻求发展和参与市场竞争的热点。锆钛资源型复合乳浊剂和非锆钛资源型复合乳浊剂将在“十二五”期间亮相并参与陶瓷用乳浊剂的竞争,并且锆英砂作为战略资源,无论是中矿或精矿,伴随锆英砂标准的出台,来源也会更加丰富,但对于硅酸锆的生产新技术、新工艺、节能降耗才是硅酸锆企业赖以发展的根本动力。
1 尹虹.看建筑陶瓷的2011年.全国性建材核心期刊——陶瓷,2011(12):12~13
2 赵江伟,梁柏清,袁芳丽,等.中国卫生陶瓷出口贸易壁垒分析.全国性建材核心期刊——陶瓷,2011(5):9~11
3 白战英,张卫星,刘小云.我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全国性建材核心期刊——陶瓷,2011(12):40~43
4 郝小勇,熊炳昆.我国国产锆英砂现状.全国性建材核心期刊——陶瓷,2010(2):14~16
5 郝小勇.2009年我国硅酸锆行业发展现状.全国性建材核心期刊——陶瓷,2010(4):10~11
6 田仪.建筑卫生陶瓷行业节能减排技术推广的政策探讨.全国性建材核心期刊——陶瓷,2012(1):16~20
7 张卫星,白战英,王智.我国建筑卫生陶瓷产品标识情况调研报告.全国性建材核心期刊——陶瓷,2012(1):21~25
8 王同言,董新会.卫生陶瓷新产品投产中有关问题的探讨.全国性建材核心期刊——陶瓷,2012(2):28~30
9 时玉霞,黄丽萍.景德镇引进战略投资实体做大做强陶瓷产业研究.全国性建材核心期刊——陶瓷,2012(5):45~47
TQ174.76
A
1002-2872(2012)10-0009-02
刘小云(1976-),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建筑卫生陶瓷技术及信息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