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珍
不稳定型心绞痛(UA)介于急性心肌梗死(AMI)与慢性稳定型心绞痛(SA)之间一种中间型心脏缺血性疾病,临床发病率较高。与SA相比,其疼痛持续的时间更长,较低的活动量就可以诱发,甚至在休息时便可发作。据统计研究,约有30%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在发病3月以内会有可能发生心肌梗死,由于不稳定型心绞痛其特殊的发病特点及临床预后,已得到广泛学者的重视[1]。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进行积极的治疗的同时,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其预后,现将河南省许昌县人民医院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总结汇报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4月至2010年2月在我院心内科收治的50例明确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符合2001年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所制定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标准,均有典型的心前区缺血性疼痛症状,排除颈椎病、急性心梗等疾病所引起的胸痛;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无心律失常;无严重基础性疾病及慢性消耗性疾病。随机将患者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两组各25例患者。干预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56~79岁,平均年龄(61.2±4.5)岁,对照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58~76岁,平均年龄(62.5±5.3)岁。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疾病严重程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控制血脂、血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改善心肌缺血、营养心肌、吸氧治疗的同时,给予硝苯地平口服治疗,预防心绞痛的发生。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仅给予心内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行综合护理干预
1.3.1 常规护理 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记录患者的心率变化、发病的时间及次数,如有改变及时告知医师处理;嘱患者卧床休息,避免情绪剧烈变化,减少心肌耗氧量,保证患者周围环境安静,减少家属探望时间;嘱患者食用新鲜的水果蔬菜,防止发生便秘。
1.3.2 心理护理 心绞痛患者尤其是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发病使心前区疼痛时间长,并且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不易缓解,甚至有濒死感的出现,患者常常处于过渡的恐惧中,对疾病过分的担心,情绪焦虑、烦躁,这都是加重心脏负担的诱因,因此护理人员应主动安抚患者的情绪,根据患者的性格,采取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并告诉患者心绞痛的相关知识,急救方法及注意事项,使患者能对自己的病情有一定的了解,并学会自我保健及自我救护的相关知识。[2]同时,应尽量解答患者所提出的问题,满足患者的需要,使其精神放松,心情愉快,以达到降低心脏耗氧量,配合治疗护理的目的。
1.3.3 饮食护理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日常饮食关系到其疾病的转归,应遵循“三忌两宜”、“三低两高”两大原则。“三忌两宜”是忌食用难于消化的食物,忌快速进食,忌过饱饮食,宜少食多餐及清淡饮食;“三低两高”是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高纤维素、高维生素饮食。[3]
1.3.4 生活护理 帮助患者戒烟戒酒,根据病情缓慢恢复适当的有氧运动如慢走等,以提高对活动的耐受能力。
1.4 观察内容 2组患者采取治疗护理4周后,采用西雅图心绞痛调查表(SAQ)对其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的发作情况、活动受限的程度、病情认识程度、治疗满意程度等进行评分,计算出其总分。
两组患者4周后SAQ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4周后SAQ评分比较
干预组患者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的发作情况、活动受限的程度、病情认识程度、治疗满意程度等各项的评分及SAQ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不稳定型心绞痛病情非常容易出现波动,严重者预后不良,应在积极治疗的同时采取综合护理进行干预,使疾病得到较好的控制,从而降低其转变成心肌梗死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在监护其病情变化的同时采取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生活护理等干预措施,能够安抚患者过激的情绪变化,使之平稳,减少加重心脏负担的诱因[4];在饮食上注意血脂、血压、血糖的控制,从生理上遏制疾病进一步发展的原因[5];生活上使患者注意细节,树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加对心脏对活动能力的耐受,这样采取多种综合护理措施来进行干预,可以明显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发病时间及发病次数及持续时间,具有非常重大的临床意义。
总之,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积极治疗疾病的前提下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减少其向急性心肌梗死转变的机率,不影响患者的生活,在临床上非常值得推广。
[1]王东杰.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护理体会.中国实用医药,2010,5(11):198-199.
[2]惠学志.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3例疗效观察.中国全科医学,200,6(8):688-689.
[3]王励.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护理.家庭护士,2008,6(8):2212-2213.
[4]孟庆华.临床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护理对策.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16):2086.
[5]梁艳平.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家庭护理干预.实用医技杂志,2009,16(3):234-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