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国民
江苏省射阳县阜余镇卫生院,江苏射阳 224300
26例血检不合格标本因素分析及质控措施
徐国民
江苏省射阳县阜余镇卫生院,江苏射阳 224300
目的 探讨血检样本不合格的原因,总结质控措施,为提高血检合格率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4月~2011年2月收集的26例不合格血检样本不合格原因,通过分析归类,提出质控对策。结果 本次调查血液总样本量为1008例,不合格样本26例,总不合格率为2.7%。在不合格原因中,血液凝固分别占血常规、凝血类和血气分析类的40.32%、34.63%和20.03%;标本类型错误占血气分析类标本的57.12%。 结论 强化标本采集前的宣教,严格执行标本采集规范,加强协作部门间的有效沟通对降低血检样本不合格率,提高检验准确率有重要的意义。
血检;不合格血液样本;质控
临床上,血液检查对疾病诊断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然而由于血检前的样本质量控制是一个对部门配合、多环节贯穿,因此也是潜在干扰因素众多的过程。据卫生部门调查发现,血检前的质控缺陷占整个分析过程差错的35%~70%。缺乏合格的样本支撑,即使再先进的分析仪器和丰富的人为经验都无法获取真实的数据。基于此,本文作者对临床上常见的血检中血液样本不合格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的质控对策,现报道如下。
收集我院2010年4月~2011年2月收集的血检样本1008例,筛选出不合格血液样本26例,不合格率2.7%。样本包括血常规、凝血类、血气分析等。所有检验标本均由专门的护理人员采集和送检。
由检验室各个检验环节的专业负责人员依据检查内容对送检样本进行针对性检验,依据相应标准判断样本是否合格,对不合格样本按照不同原因进行归类,并统计其数量及所占比例,针对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对策。
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说明,对同一标本倘存在多个不合格现象,以主要不合格的一项作统计。
表1 26例血检不合格标本总体分布情况
从表1、表2分析来看,血检内容血常规、凝血和血气分析类标本由于含有抗凝剂,抗凝剂与血液混合不均匀导致总体不合格率达到了48.75%。从表2可以看出,血液凝固分别占血常规、凝血类和血气分析类的40.32%、34.63%和20.03%,说明抗凝剂使用对血检合格率有着重要的影响。以上只是样本不合格导致血检不合格的一个方面,而在实际调查中,因样本ALT阳性反应引起的血检不合格的重要原因,约占总样本的56.3%。ALT作为肝功能一项指标是肝细胞受损最灵敏的非特异性血清标志物,与抗-HCV有相关性。研究表明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CV RNA含量和抗原的出现与血清ALT水平呈正相关。而在影响或干扰ALT测定的因素中,样本血液保存、温度控制、溶血、脂血和黄疸等血液相关指标是重点关注对象。本文在样本选择上由于主观避开了肝功能ALT阳性反应患者的选取,所以因ALT阳性导致血检不合格的重要原因被忽视,这也使得本文研究仅具有局部代表性。
表2 26例血液检验不合格原因(%)
严格样本采集规范化操作。①采血器械必须清洁干燥,最好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和试管;②确采血操作,确保血液量准确:必须按无菌操作,采血部位皮肤必须干燥,止血带不可缚扎过久,抽血时速度不可过快,以免血细胞破裂,采血后应卸下针头再将血液沿管壁徐徐注入试管内。③杜绝气体逸散。采集血气分析样本,抽血时注射器内不能有空泡,抽出后立即用小橡皮密封针头,隔绝空气。
综上所述,正确采集血液标本对确保血检最终的检验结果有着直接的影响,血检人员必须以全面的责任心、良好的业务技能以及规范化的操作来提升检验标本合格率,将不合格样本降至最低,促进基层医院检验科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
[1]李丹.关于使用真空采血系统顺序的探讨[J].吉林医学,2006(27):206-208.
[2]孙云霞.临床检验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分析与对策[J].医学信息(外科版),2009(12):1145-1147.
R446
A
1672-5654(2012)07(c)-0064-01
徐国民(1976-),男,汉1976.03,江苏射阳,主管检验师,本科,研究方向:医学检验,江苏省射阳县阜余镇卫生院。
2012-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