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乐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洛阳 471003)
脑梗死多发生于40~60岁及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常伴有高血压,起病较突然,多为急性发病,部分为渐进性或亚急性起病。20%以下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起病,多在白天活动中发病〔1〕。脑梗死属中医学卒中范畴。中医学认为,卒中患者恢复期病因病机大多数是气虚血瘀,脉络瘀阻,由于气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2〕。该病发生后遗症极高,治疗时若考虑不周全,就将引发脑梗死后遗症。本文对>60岁的脑梗死患者100例采用醒脑静治疗效果显著。
1.1 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2006年5月至2011年12月住院诊治的200例脑梗死患者,男118例,女82例,年龄61~81岁,平均年龄(67.2±9.4)岁;发病时间在24 h内,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及临床检查确诊,符合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并发症:高血压46例,糖尿病24例,冠心病25例,其他9例;排除标准:严重心肝肾疾病、传染病、免疫系统疾病、精神病、恶性肿瘤以及药物过敏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获患者及家属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对照组100例常规治疗,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 s ,n=100)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 s ,n=100)
?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方法给予对症康复治疗,即口服阿司匹林片,100 mg/次,1次/d;有高血压患者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10 mg/次,1次/12 h,并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应用醒脑静注射液20 ml(云南大理药业有限公司,批号:1108215),加入250 ml葡萄糖中静点,50滴/min,1次/d,15 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
1.3 试剂和仪器 白介素(IL)-12的ELISA试剂盒分别由北京华美公司和武汉伯士德生物工程公司提供;RT-200C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为美国杜雷公司产品。
1.4 方法 分别采集两组患者静脉血5 ml,静置1 h后2 5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层血清,用于测定血清细胞因子IL-12含量。操作步骤严格按使用说明书进行。
1.5 观察指标 将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进行治疗前与治疗后10、30 d对比,90 d时随访患者,评定临床疗效。
1.6 疗效评定标准〔3〕按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的标准〔2〕。基本治愈:NIHSS减少91% ~100%;病残程度0级;显著进步:NIHSS减少46% ~90%,病残程度1~3级;进步:NIHSS减少18% ~45%;无变化:NIHSS减少或增加 <18%;恶化:NIHSS增加18%以上;死亡。
1.7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以频数表示。OR值计算、疗效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
2.1 NIHSS评分比较情况 两组在治疗前、治疗后10、30 d及90 d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有效。观察组与对照组90 d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醒脑静注射液对神经功能缺损效果显著。见表2。
2.2 NIHSS疗效评定情况 观察组基本痊愈+显著改善为78例,占78.0%(78/100)。对照组基本痊愈+显著改善为40例,占40.0%(40/10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χ2=4.732,P<0.05)。见表3。
2.3 血清IL-12表达情况 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1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说明醒脑静注射液能够有效调节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IL-12的表达,进而调节微环境。见表4。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 s ,n=100)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 s ,n=100)
90 d观察组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10 d 治疗后30 d 治疗后14.56±8.31 10.05±9.30 6.85±9.76 6.18±10.32对照组 13.35±7.33 12.35±8.93 11.71±11.05 11.66±12.11 t值 1.064 2.045 5.368 6.182 P值 >0.05 >0.05 <0.05 <0.05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90 d时NIHSS评分疗效评定〔n(%)〕
2.4 不良事件 观察组再梗死14例,再梗死率为14.0%;对照组再梗死28例,再梗死率为28.0%,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后无不良反应。对照组有3例患者治疗开始时出现轻度头痛,但未影响治疗。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12水平( s ,n=100)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12水平( s ,n=100)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下降值观察组 84.70±11.32 32.31±4.401)2) 51.34±8.752)对照组 83.79±10.26 53.92±6.871)29.42±7.94
脑梗死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损伤使脑动脉管腔狭窄,进而因多种因素使局部血栓形成,使动脉狭窄加重或完全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病。醒脑静注射液由麝香、栀子、郁金、冰片等药组成。麝香有较强的开窍通闭作用,冰片通诸窍而散郁火,栀子泻三焦之火,清热凉血,郁金活血化瘀止痛。醒脑静可抑制肿瘤坏死因子(TNF)、白介素等细胞因子介导的炎性反应,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并有降低内皮素、清除氧自由基作用〔4〕,其有效成分易于通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神经细胞而发挥作用,能有效地抑制损伤区脑组织Na+Ca2+及水含量的增高,清除病灶周围的氧自由基,降低脑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物的含量,短时间内修复患者受损脑细胞,恢复脑部病灶供血供氧,激活受损“休眠”脑组织细胞,促进脑细胞新生〔5〕。
IL-12是在免疫网络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的核心细胞因子,能使活化的T细胞增殖并增加其细胞毒活性,诱导NK细胞和T细胞产生 γ-干扰素(IFN-γ),调节 Th1/Th2细胞发育,促使其向Th1细胞分化,IL-12是诱生CTL免疫应答的最佳细胞因子,启动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它本身是一个强烈的前炎症因子,并能诱导其他前炎症因子的分泌。IL-12不但能活化先天性免疫细胞,促使APC功能,特别是促使树突细胞(DC)成熟,提高抗原提呈的效率,还可作为第3信号直接活化初始T细胞,使其转化为效应性T细胞。另外IL-12协同IL-18促进记忆性T细胞的活化作用,使其能迅速消除被感染的细胞,同时促进其他细胞因子的分泌,调节其他细胞免疫功能〔6〕。本研究说明醒脑静注射液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作用明显,并能改善神经功能障碍,有效调节血清IL-12的表达,进而调节微环境,临床治疗中可以积极应用。
1 Alber G,Al Robaiy S,Kleinschek M,et al.Induction of immunity and inflammation by interleukin-12 family members〔J〕.Ernst Schering Res Found Workshop,2006;56(3):107-27.
2 杜 敏,姜亚平.无症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J〕.卒中与神经疾病,2003;10(3):187-9.
3 卢仁荣,陈晓曦.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冠心病患者血脂及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9:1093-4.
4 孙 萍,赵 萍,乐 欢,等.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1及P-选择素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6(10):1167-8.
5 芮铭安,孙 赟,柏金喜,等.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PCI后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6(1):87-9.
6 王 敏.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的影响〔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0;9(8):8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