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促进创业”为特征的理工院校范式简析

2012-11-18 07:19:56赵金华
关键词:理工范式大学

赵金华

(合肥工业大学 组织部,合肥 230009)

院校范式一般指一定阶段内一类院校所共有的理论背景、框架、传统、共同的信念、方法等,是一种公认的模型或模式。不同类型的院校对应不同的院校范式。一定阶段内未被突破的院校范式代表着该时期该种类型院校时代特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理工院校与创业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促进创业”成为当前理工院校的范式的基本特征。

一、研究院校范式的意义

范式的概念和理论是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Kunn)提出并在《科学革命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1962)一书中系统阐述的。具体来说,“所谓范式,就是为特定的连贯的科学研究的传统提供模型,或者说范式通常是指那些公认的科学成就,它们在一段时间里为实践共同体提供典型的问题和解答,以共同范式为基础进行研究,都承诺同样的规则和标准从事科学实践,都遵循特定的研究传统。”[1]94范式理论对于院校研究的重要性在于它的发展性。

范式的特点是群体所共同遵循的理论基础和群体所共同采用的实践规范。高等院校因为专业背景的不同,而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显露出不同的特点。范式理论可以适用于归纳一定阶段内一类院校的时代特征。相对于以往的对高等院校特征的概括方式,范式理论的特点及优势在于与时俱进。范式总是处于发展变化当中的,它能在不同的阶段内为高等院校提炼出它们的发展特性。应用范式理论来概括一定阶段内一类院校的发展特征,有利于对院校发展过程的科学把握。

范式的影响力取决于它的发展性本质。库恩认为,“范式的改变就是两个不同世界的改变,在新范式的指引下,看世界的方式、工具和方法都会随之而改变。”[1]200所以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院校范式的改变对于院校的发展的影响是具有革命性意义的。院校范式的突破代表着院校发展的飞跃。既然院校范式突破与否决定着院校的发展变化,那么,院校范式理论就可以为院校发展提供指导思想。这样一来,范式理论不但可以概括院校发展过程中一定阶段内的时代特征,还可以指导归属于此类范式内的一类院校的实践行为。

二、理工院校范式的成因

从教育发展的实践进程来看,“一种大学范式形成的前提是大学所面临的环境变化。概言之,一种大学范式的形成,并非预先设计或规划的结果,而是在当时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在自身涉及的特殊事件的影响下,逐渐演变、发展而形成的。”[2]近年来,教育改革的深入促使了大学的作用和活动范围发生重大变化。“为了对大学内外各种重要力量的影响作出反应,大学传统的研究、教学和服务使命正在重新调整。”[3]为此,需要建立新的范式以便更好地描述影响大学的内部和外部力量以及大学对这些力量所作出的反应,因此一个促进创业的大学新范式开始逐渐形成。从它包括的主要内容(科学研究倾向于实用性、更直接地参与科技成果产业化、更多地介入行业或区域经济发展、课程设置和师资队伍结构更注重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更强调实践环节的作用等),可以大体判断出此“大学”多为理工院校。

回到理论层面,促进创业的大学新范式不外乎是关于大学与责任的关系一种演绎。从佛莱克斯纳的“大学是民族灵魂的反映”,到雅斯贝尔斯的“大学的任务是超民族的”,再到杜威的“生活即教育”、黎丽希拉·斯劳特的“学术资本主义”和伯顿·克拉克的“创业型大学”。从置身世外桃源,到融入世俗社会,大学与责任的关系的此种变迁受制于现实社会的发展变化。所以,张楚廷说,“如果大学可以被认定是‘国中之国’,它终究还在‘国中’,任何大学都是有国别或国籍的”[4]。实际上,即使是众多中外教育家所尊崇的大学三大要素——学术自由、学术自治和学术中立,在不同的社会下的处境也是不一样的。博克在《走出象牙塔》一文中讨论大学社会责任时,于强调大学“拥有超凡的目标”之后,不能不立即说到它“同时又要立足和服务于这个不完美的现实世界”[5]。所以,社会发展所形成的环境是绕不开的一个事实,如今大学与公共利益业已形成日益密切的关系,促进创业不过是其中一个方面而已。

三、理工院校范式分析

为通过对高等院校促进技术转移或科技成果产业化等所起作用的论述,以推导出与此职能相适应的“促进创业”的理工院校范式,本文绘制了一个模型,以便直观表达理工院校范式所涉及的诸种驱动力、联系、支持系统和目标。之所以选择“范式”来描述高等院校类型及作用的演变,是因为在教育学的传统上,描述一个组织(本文指高等院校)及其应变能力的一个方法是把该组织看作一个范式。“布朗(1978年)和普法伊佛(1982年)都曾经运用范式概念来建立组织作用的理论和提出有关组织如何应变的假说。”[3]为此,首先需要对“促进创业”的理工院校范式的内容进行解析。由下图可知,一个“促进创业”的理工院校范式基本上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直接参与科技研究成果商业化运作、介入行业发展或区域经济发展;课程设置和师资队伍建设更注重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努力获取外部资源以及对内部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图1 “促进创业”的理工科院校范式

(1)“促进创业”的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 外部动力包括:第一,受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革命的影响,各级政府部门的公共政策发生变化,主要体现在增加资金投入和推进高等院校技术转移和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第二,政府及社会要求理工院校强化对社会服务的认识,促使其进一步自觉承担起促进行业或区域经济发展的责任;第三,基于相互促进关系的产学研合作的日益深化;第四,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需求以及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对理工院校提出了科技创新方面的更高要求;第五,高校办学经费不足和以横向项目合作方式从社会取得资金的可能性,使得办学经费新的来源也成为一种外在动力。

外部动力对内部动力产生一定影响,这些内部的动力主阿从以下几方面体现出来:

第一,应用研究力度加大。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尤其是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推动力的存在,客观上要求和引导着理工院校加大应用研究力度,以利于产出更多的高水平的技术与专利。而这些技术与专利的产业化正是为国家政策所支持的。这个良好的互动关系形成的前提是理工院校要具有较强的工程技术能力。

第二,师生创办企业热情高涨。市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社会创业潮的影响,促使高等院校内从事应用科学研究的教师当中产生一些具备企业家思维和素质的群体,他们更热衷通过与企业或市场合作而使自己的研究成果产业化,因而也积极推动学校走向促进创业的发展道路。第三,校企合作走向深入。高等院校的激烈竞争促使各个学校深入思考自身的发展定位问题和凝练办学特色,以利于在竞争中保持不败或脱颖而出。基于聚合优势和合作平台搭建的考虑,理工院校更愿意归附某一行业领域或与某一类工业行业结盟,从而向行业特色型大学迈进。通过校企合作,在更为靠近企业的同时,也就更加清晰了促进创业的目标。

第四,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新需求和创新人才培养的迫切要求,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实施创新教育和开展个性化培养的问题已经提上日程,与此相关联,理工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成为当务之急。理工院校关于综合课程、跨专业课程及交叉专业课程设置的尝试以及体现为师生互动、实践性加强的教学方法的创新,推动其对外联系的进一步深化。

第五,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新时期高等院校,尤其是理工院校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要求促使理工院校积极实施包括创业教育在内的素质教育。创业教育的着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创业素质,这是与素质教育相契合的。因而包含创业教育的素质教育是促使理工院校走向“促进创业”之路的又一动因。

在内外动力的驱使下,“促进创业”的理工院校范式的观念在思想上已经成熟,这时候需要的一些配套的条件,以促使其进一步成熟起来,而这些配套条件也将成为其在“促进创业”道路上继续发展的新的推手。

(2)“促进创业”的内部平台和外部渠道 以上这些动力推动理工院校日益重视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因此必须积极推进应用研究、教学改革和加强对外联系。有些理工院校甚至把人才培养目标从“工程师”向“企业家”进行转换,把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和促进创业视为自己的重要任务。为此,他们首先赋予学校内部的管理、科研、教学和文化这些传统存在的体系以促进科技创新和创业的职能,形成一系列内部支持系统,使之能够更好地统筹人力、经济、研究、教学和文化资源为新的目标服务。同时,他们还广泛开展对外联络,建立起各种形式的外部渠道,如:企业孵化器、科技创业园、驻外研究院、共建企事业工程中心或技术中心、申报产学研合作项目以及与企业大学合作开展继续教育等。这样就形成了以理工院校为中心的内外两个平台,共同接受、化解、引导、转化和释放来自内外的动力,共同推动理工院校走向“促进创业”的发展之路。

(3)“促进创业”的内部目标和外部目标 在相应的环境下,产生相应的动力,采取相应的措施,那么理应产生相应的结果。但也不能排除意外的情形,因此,只能说在这种形势之下,理工院校应该达到的目标或它所预期的成果是什么。这些可能的目标包括:

对于理工院校内部而言,将会出现师生参与社会创业的行为,甚至于直接创办属于自己的企业。因为随着应用研究的加强和社会关注度的提升,学校对教师的考核评价指标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赋予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较高的校内地位;通过产学研合作,学校会获得新的经费支持;学校取得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和创业的实在项目;课程改革深入进行并带动教学方法的创新;为探索创新人才培养和在发展当中思考院校发展的道路提供启发性思路。最后一点说明此种学校范式的延伸性和开放性,它并不是闭合的,而是发展的。对于理工院校外部而言,主要体现为将有更多的、高水平的技术和专利成果提供给社会,基于这些技术或专利会衍生出相关企业,因此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创造一定的就业机会,而理工院校本身也愈加走向市场,其外延性进一步凸显。

总之,以应用范式理论研究院校发展,并概括它的时代特征,根本目的在于在发展中把握理工院校的特点和为理工院校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但是,范式毕竟仅仅代表一定的规范或标准,而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是允许有意外的情况出现的。按照朗兹(1981年)的研究结论,跟着环境变化走下去并不能有效地实现组织的目标。所以,“促进创业”的理工院校范式不具有绝对的代表性。从发展的角度来说,科学研究从来没有达到完善的境地,它总是要有意或无意地留下一些缺口,以待为出人意料的发现释放出的空间。

[1][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金吾伦,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社,2003:200.

[2]潘懋元,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2.

[3]斯米勒,迪特里希,吉布森.促进创业的大学:高等教育在美国的技术商业化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1994,(1):4-9.

[4]张楚廷.高等教育哲学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96.

[5][美]博克.走出象牙塔[M].徐小洲,陈 军,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2.

猜你喜欢
理工范式大学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征稿简则
“留白”是个大学问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甘肃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 06:14:08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大学》
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 01:13:12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海峡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 05:53:08
大学求学的遗憾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陈光中:理工男变身“披萨达人”
海峡姐妹(2018年1期)2018-04-12 06:4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