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文
(嘉兴学院 设计学院,浙江 嘉兴 314000)
嘉兴蚕桑文化的形成条件与特点
刘 文
(嘉兴学院 设计学院,浙江 嘉兴 314000)
嘉兴蚕桑文化的形成有着其得天独厚的条件,湿润的气候、畅通的水系为蚕桑业提供了保障,也促进了蚕桑经济和文化的空前繁荣;古老的神话传说及祭祀蚕神的历史文化遗存,表征着蚕桑文化的悠久与丰富。嘉兴蚕桑文化最鲜明的特点是历史性、自发性、地域性、多元性和传承性。
京杭大运河;蚕桑文化;习俗;嘉兴
据史料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嘉兴一带先民就开始植桑养蚕,缫丝织绸,并处于世界纺织技术的领先地位。清光绪《嘉兴府志》载:“隋大业中开运河至嘉兴府城,分支夹城左右。”嘉兴段运河沿岸的蚕桑业从此更加发达,经历代积累,形成了极具地方特色的蚕桑文化。
“浩浩其流,乃与湖连”,天然造化的畅通水系成为嘉兴桑田茂盛,农桑繁荣之保障。秦代以来历朝历代对相关水系的治理改造,历代人共同造就的水利勃兴,促成嘉兴周边水利锦上添花,造福一方。
据《越绝书·吴地传》载:“秦始皇时堰嘉兴马塘为陂,从嘉兴‘治陵水道,到钱塘越地,通浙江’”。如此,形成镇江-苏州-嘉兴-杭州的水运航线,这一沟通长江与钱塘江的水上渠道在秦代已基本形成,这也奠定了江南运河的走向。而隋朝建立之后,为了巩固对江南地区的控制和加强关中与江南经济上的联系,着手对京杭大运河进行系统的、大规模的治理[1]63。
嘉兴地处太湖下游,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河道众多,湖泊棋布,水网交错。河道总长13 802 km,其中市、县二级骨干河道57条,总长959 km。河道密度为3.5 km/km2。大小湖泊149个,面积5 159.2 hm2(77 388亩)。全市总集水面积3 915.61 km2,最大储水量约29亿m3。排水出路基本畅通。通江达海的重要港浦均有堰闸控制,“贱水不入,久无患害”,农业兴旺,桑田茂盛,“岁多丰稔”[2]1312。
开凿于公元610年的江南运河,纵贯嘉兴约100 km。由于大运河的沟通,为整治水系、组织河网带来方便,使嘉兴水利空前发展。唐初,海盐令李谔在海盐、嘉兴一带“开古泾三百”,疏通排灌。唐文宗时,嘉兴开汉塘以达平湖,汇苕溪来水,骨干河流逐步形成。水利大兴,河渠上设立堰、闸、坝,以调控水位,旱则开闸以利灌溉,涝则闭闸防洪以保农田。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有诗云“平河七百里,沃壤两三州”,赞颂的就是江南运河的功绩。此后,历代政府对大运河的整治都十分关心,宋神宗曾亲自下诏,强调要加强对嘉兴运河段长安闸的管理[1]21,从而促进了嘉兴蚕桑业的蓬勃发展。
嘉兴杉青闸是嘉兴古运河上控制水流的重要设施(图1、图2),始建于隋唐。据《宋史·河渠志》载:宋熙宁元年七月,皇帝曾下诏,提出加强杭州长安堰、秀水(嘉兴)杉青闸、常州望亭堰的管理,提高“监护使臣”的地位,加强巡视修固,以时启闭。在宋代,杉青闸除了减缓大运河水流、管理船只等作用外,还起到了灌溉水岸农田的作用。
图1 嘉兴杉青闸、落帆亭Fig.1 Jiaxing Shanqing strobe and Luofan gloriette
图2 嘉兴杉青闸遗址Fig.2 Shanqing strobe site of Jiaxing
江南运河交通繁盛,“南北往来,无有不从此(嘉兴)经过”,“南通八闽,北通三吴,旁及江右”[1]84促成了嘉兴蚕桑经济和文化的空前繁荣。
嘉兴市区,汉时已兴蚕桑丝织;唐宋蚕丝业已相当发达,丝绫被列为贡品;明清更是“桑柘遍地,茧泊如山,蚕丝成市”[1]159。嘉兴历代蓬勃发展的蚕桑经济离不开繁盛的运河水道。被世人称为“黄金水道”的京杭大运河促进了蚕桑经济的繁荣,“商旅往返,不绝于途”,造福了当地百姓。
中国银行嘉兴支行成立于1914年8月,旧时中国银行的经营业务主要是发行货币,吸收各种存款,贷放给工商企业、交通、公用事业各种款项,向银行业的同行借放资金等,还对地方农副产品,如干茧、土丝及轻工产品、生产资料发放收购、抵押贷款,并以实物进入中行仓储堆栈作为抵押担保。位于嘉兴芦席汇的嘉兴中国银行堆栈(图3),利用大运河的水路交通之方便,将它作为堆放、收购、抵押货物的仓储。
图3 嘉兴中国银行堆栈Fig.3 Storehouse of Jiaxing bank of China
古老的神话传说及祭祀蚕神历史文化遗存,表明了嘉兴悠久、丰富的蚕桑文化。
在中国古代,人们把蚕神称作“马头娘”,又称“蚕花娘娘”等。东晋嘉兴海盐人干宝在《搜神记》[3]中详细讲述了马头娘的来历:“旧说,太古之时,有大人远征,家无余人,唯有一女。牡马一匹,女亲养之。穷居幽处,思念其父,乃戏马曰:‘尔能为我迎得父还,吾将嫁汝。’马既承此言,乃绝缰而去,径至父所。父见马惊喜,因取而乘之。马望所自来,悲鸣不已。父曰:‘此马无事如此,我家得无有故乎?’亟乘以归。为畜生有非常之情,故厚加刍养。马不肯食。每见女出入,辄喜怒奋击。如此非一。父怪之,密以问女。女具以告父,必为是故。父曰:‘勿言,恐辱家门。且莫出入。’于是伏弩射杀之,暴皮于庭。父行,女与邻女于皮所戏,以足蹙之曰:‘汝是畜生,而欲取人为妇耶!招此屠剥,如何自苦?’言未及竟,马皮蹶然而起,卷女以行。邻女忙怕,不敢救之。走告其父。父还,求索,已出失之。后经数日,得于大树枝间女及马皮,尽化为蚕,而绩于树上。其茧纶理厚大,异于常蚕。邻妇取而养之,其收数倍。因名其树曰‘桑’。桑者,丧也。由斯百姓竞种之,今是所养是也。”这个故事在《原化传拾遗》《说郛·诣集拾遗》中也有记载。
旧时民间对蚕神信仰最盛,清李兆镕《蚕妇诗》云:“村南少妇理新妆,女伴相携过上方,要卜今年蚕事好,来朝先祭马头娘。”新中国成立前各地乡村小庙多有蚕神塑像,农家也供神像,多为马头娘。有的地方(如乌镇一带)信奉蚕花太子,见于茅盾小说《春蚕》。有的地方信奉三姑,三姑系从神话中的紫姑衍变而来。紫姑见于元代王祯《农书》,三姑的神像多为三名女子共骑一马。嘉兴郊区王店附近旧时有三姑庙,今尚存地名。各县以蚕花五圣作为蚕神的乡村颇多,蚕花五圣为男性,其形象有三眼六手,中间一眼为纵目,是蜀地(四川)蚕丛氏青衣神的神话流传蜕变而成,海宁、海盐一带常见供奉。亦以五圣为蚕神。实际上蚕花五圣与马头娘,蚕农常混为一谈。新中国成立前南湖烟雨楼内有螺祖(误为雷祖)殿,农历六月二十四农民多去进香,祈求农蚕丰收。
据清光绪《嘉兴府志》载:自三国(公元220年)起,嘉兴府及所属县的历代寺庙约有140多座。嘉兴作为江南佛教流传最早的地区之一,有不少寺庙依京杭大运河而建。嘉兴历代宗庙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融入了对蚕神的崇拜,沿袭至今。以京杭大运河嘉兴茶禅寺(图4)为例,该寺座落于闻名中外的嘉兴三塔旁,其建成稍晚于三塔,唐代称“龙渊寺”,宋代称“三塔寺”。后乾隆皇帝巡游江南,在此煮茶,题匾赐名“茶禅寺”。嘉兴有句老话,不到三塔、茶禅寺,等于没到过嘉兴。
图4 嘉兴茶禅寺Fig.4 Jiaxing Tea and Buddhist temple
据9岁出家的茶禅寺和尚周年春(2011年66岁)回忆,茶禅寺坐北朝南三开间,中为观音殿,西为龙王殿,东为蚕花殿。观音殿的山门较两边略高。茶禅寺并不雄伟,约为乡庙的格局,供奉的菩萨一位是“顺德龙王”,一位是“先蚕福主”,都不甚高大。
而今在嘉兴农村,依然普遍保存或重建专门祭祀蚕神之庙宇,如蚕花圣殿(图5)[1]160。旧时,蚕事开始后几乎每一生产环节都进行祭祀,以求桑田茂盛,蚕业丰收。成为地区性的庙会活动。清光绪《石门县志》转引明代志书说:“民间蚕时,事蚕花五圣极虔,每眠必祀,至大眠或以鸭鹅祀之……”后来民众对蚕神的迷信逐渐淡化,祭祀蚕神仪式每年仅举行2次。即蚕事初始及蚕采茧后,“祈求保佑”和“还愿酬神”,俗称“谢蚕神”。这是悠久的蚕桑文化的延续,蓬勃的运河经济的体现。
图5 蚕花圣殿Fig.5 Silkworm fl ower temple
2.3.1 抬 阁
所谓“抬阁”,是旧时民间迎神赛会中的一种游艺活动项目之一,形式为在木制的四方形小阁里有两三个人扮饰戏曲故事或神话中的人物,由众人簇拥,抬着小阁游行于繁市。抬阁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抬阁的种类繁多,各地抬阁的艺术形式各有特色。而流行于嘉兴地区的抬阁(图6)抬的就是“蚕神马头娘”,这是民众对蚕神崇拜的表现,富有很强的地方文化特色。
图6 抬 阁Fig.6 Lift gloriette
2.3.2 蚕花节
每逢蚕花节,当地民众就会编排各种形式的活动,古朴、生动,展现蚕神风采和悠久蚕桑文化。运河上迎蚕神彩船(图7)[1]162,选蚕花姑娘(图8)[1]159等,这些都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对蚕神崇拜的体现。
图7 迎蚕神彩船Fig.7 Color boat for greeting the Silkworm God
图8 选蚕花姑娘Fig.8 Silkworm fl ower girls
嘉兴蚕桑文化具有历史性、自发性、地域性、多元性和传承性的特点。
文化,泛指人类社会在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历史现象[4]。
根据《浙江丝绸文化史》《浙江通史》《嘉兴市志》《嘉兴丝绸志》《海宁市志》《海盐县志》《平湖县志》《桐乡县志》《嘉善县志》等地方文献资料记载,嘉兴蚕桑文化始于春秋战国,历代不衰。据《越绝书》载:越王勾践“采范蠡之谋,示民以农桑”。后汉末三国初,东吴陆逊任海昌都尉率军屯田,“劝督农桑,百姓蒙赖”。西晋时,嘉兴、海盐、盐官已有桑树种输出北方。“辽川无桑……求种江南,平州之桑悉由吴来”。唐、五代时,嘉兴蚕桑生产有进一步发展。《新唐书》载,唐代吴郡所属的吴、嘉兴、海盐等七县已有丝葛、丝绵、八蚕丝、绯绫等蚕丝产品上贡。元初,嘉兴农桑曾一度遭受破坏,中统元年(公元1260年),朝廷设司农司,“申明劝课农桑赏罚之法”。又编定《农桑辑要》和《栽桑图说》,大量印发民间,以濮院为中心,嘉兴境内的蚕桑业继续得到发展。明代,蚕桑丝织业受到朝野重视,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明令天下“民田五亩至十亩者,载桑、麻、木棉各半亩,十亩以上倍之……不种桑,出绢一匹”。洪武二十七年又下令天下百姓“务要多种桑……”明中期以后至清前期,嘉兴和湖州蚕桑业已居全国之冠。清代初年,因战乱嘉兴境内蚕桑生产一度受到影响,但不久就得到恢复和发展。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入侵,逐渐瓦解了自然经济,也刺激了蚕桑的发展,嘉兴成了生丝出口的重要基地[2]1268-1269。而嘉兴最具特色的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遗址均出土了大量丝绸制品及残片及带有蚕桑文化痕迹的工艺品、绘画等。
在嘉兴,历代蚕桑文化无不渗透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宗教等,是嘉兴文化历史的载体,具有明显的历史性特征。
水乡嘉兴土地肥沃、气候湿润,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这是嘉兴民众植桑养蚕的重要原因。而这种从古至今植桑养蚕、缫丝织绸的习俗带有一种源于民众之间的自发性,是来自民间群体的不自觉形式反映出的自觉行为(图9)[2]5。显然,它的最初形成是没有官方倡导的,而是民众智慧的集中体现,是民众间仿效、逐渐辐射、扩散,后就形成了固置状态。
图9 蚕农劳作情景Fig.9 Silkworm raisers at work
自发性使嘉兴蚕桑文化没有桎梏,体现出的是这一事象发源的纯洁与朴素。它真正的源头难以寻觅,却永不枯竭,自发的生产劳动永远闪烁着活力。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千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风”,这正是民俗限于地域性的必然性。嘉兴的悠久蚕桑文化体现的就是这一地域的独特民俗。嘉兴是江南水乡的一个组成部分,江南地域内集中展示着蚕桑文化特征。所以说,地域性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民族性呈现出相互关照与交叉的现象。
杭嘉湖地区素有丝绸之府之美誉,嘉兴的蚕桑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特色。湖州钱山漾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绢片、丝带、丝线等,距今7 000年的桐乡罗家角文化遗址发现有桑孢粉遗存,南浔的“双林绫绢”织造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含山轧蚕花”民俗、德清“扫蚕花地”民俗歌舞等都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民俗现象是土生土长的现象,民俗事象的地域性非常鲜明。嘉兴的蚕桑文化现象是特色独具的民俗事象之一,这种地域性和民族性又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民族必然有共同的地缘,这就是自然界与人为社会的错综复杂之处。蚕桑文化亦是由于人种、民族、部落生息聚落在一定的土地上,由于地理环境的关系,地域环境的关系,决定了在嘉兴这块沃土上呈现出区别于江北的地域文化。京杭大运河岸边的嘉兴民众世代植桑养蚕,在这块沃土上辛勤劳作。在嘉兴农村,养蚕与种田为经济收入的两大来源,有“田好吃一年,蚕好用一年”之说。民国时期,曾有“首饰戴满桑柴拳头”之谚[5]。
嘉兴市有关蚕桑文化的风俗习惯大致有4类,呈现出多元性特色:第一,有关蚕桑生产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活动;第二,有关对蚕桑丰收的祈祷和丰收后的庆贺;第三,有关祛除蚕桑病祟的迷信行为;第四,有关对蚕、桑的原始信仰和崇拜。
在嘉兴民间,除了祀蚕神与谢蚕神的传统祭祀活动外,对蚕神的崇拜还表现为多种形式。在江南蚕乡的崇拜蚕神活动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轧蚕花”活动。在蚕花庙会上,当地蚕农为了向蚕神祈求保佑好的收成,且借神嬉春,千余年来,每年都要举行民间狂欢活动。盛行于杭嘉湖地区的传统“轧蚕花”庙会在每年清明节期间都会如期举行,其主要活动丰富多彩,如戴蚕花(图10)[1]160、水上竞技类表演、祭祀蚕神、买卖蚕花、上山踏青、背蚕种包等。蚕妇们在“轧蚕花”活动中纷纷簪戴蚕花,这一习俗历史久远,沿袭至今。相传,西施曾经路过杭嘉湖蚕乡,她把一种蚕花分发送给当地蚕妇,以预祝蚕农能得到好的收成,果真,当年家家蚕花丰收。有的地区还会在甘蔗上插上几枝蚕花,寓意“甘蔗节节高,蚕花插在上面蚕养得好”。
图10 戴蚕花Fig.10 Wemen wearing silkworm fl owers
蚕桑生产与文化的其他民俗仪式可谓相当丰富,如插桃枝、制蚕猫(图11)[1]161、养蚕禁忌、清明“蚕熟夜”、卜蚕卦、蚕歌,“扫蚕花地”。另外,还有接蚕花、蚕花水会、踏白船、蚕花生日、请蚕花、做茧圆吃蚕花包子、演蚕花戏、“豁蚕花水”等习俗。近年来还新添了“背蚕娘比赛”“评蚕花姑娘”“摇蚕龙比赛”“抬蚕花轿子”等竞技类、娱乐类等活动,极具地方文化特色。
嘉兴的悠久蚕桑文化在没有专著问世以前,它的传承没有靠书面教材。即便对这一悠久文化的研究论著出版以后,蚕桑文化仍然没有以此为依托。蚕桑习俗和文化的传承过程,始终还是在祖孙自娱、父子相传、母女口授、邻里影响形式中一代传一代,这就使得蚕桑文化的神秘性多于科学性,自发性多于被动性。不管历史风云如何变幻,嘉兴的蚕桑习俗依然被代代传承下来,显示出这一文化的绵延性和生命力。直至今日,嘉兴蚕桑文化和经济仍然伴着京杭大运河的乐章蓬勃发展着。
据报道,茧丝绸行业是中国的特色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十二五”是中国继续向“丝绸强国”迈进的关键期[6]。中国茧丝绸产量占全世界的2/3,居世界首位,而嘉兴是中国茧丝绸重要产区和集散地。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1992年在嘉兴成立,该市场组织交易、合理配置资源、引导产销、探索和促进中国茧丝绸流通、提供产供销的信息服务,是非营利性的行业服务机构。市场内经营品种包括丝绸面料、生丝、干茧、绢纺原料及纺织机械、辅料、服装等,是中国茧丝绸行业的信息、交易、价格的物流中心。同时,具有被称为“金茧工程”的计算机交易网络系统,以及金融配套服务体系、设计合理的营业用房、完善的资金结算中心、发达健全的物流[7]。今天的嘉兴蚕桑经济正朝着更加辉煌的目标迈进,而蚕桑文化将永远在这块沃土上传承和发扬。
嘉兴气候湿润、水利勃兴、水道便利、运河繁盛,蚕桑文化历史悠久,传说久远,习俗丰富,蚕桑经济繁荣,历代不衰。京杭大运河及其历史文化遗存无不诠释着这一地方文化的历史性、自发性、地域性、多元性、传承性的特点。
发展蚕桑业符合中国“十二五”规划目标,而嘉兴蚕桑文化底蕴深厚,且现代茧丝绸产业相当发达,所以系统地探索和研究嘉兴蚕桑文化,对今天嘉兴蚕桑业的发展及传承古代嘉兴蚕桑文化意义非凡。
致谢:在本课题的调研中,得到了嘉兴市博物馆庞艺影老师的热情帮助,并提供了部分珍贵的图片和资料,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1] 杨荣华.江南水乡文化名城嘉兴[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2] 嘉兴市志编纂委员会.嘉兴市志[M].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1997.
[3] 干宝.搜神记[M].汪绍楹,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79:172-173.
[4] 华梅.服饰民俗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5.[5]石门镇志编纂委员会.石门镇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2:229.
[6] 中国纺织报.“十二五”是我国继续向“丝绸强国”迈进的关键期[EB/OL].(2011-01-07)[2011-11-25].http://www.cttu.org/html/20110107/1868838E02.shtml.
[7] 金蚕网.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简介[EB/OL].(2009-05-19)[2011-11-25]. http://www.esilk.net/web/View-12.html.
Formation condi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ilkworm culture in Jiaxing
LIU Wen
(Design College, Jiaxing University, Jiaxing 314000, China)
The formation of Jiaxing silkworm culture is attributable to its unique advantages. Humid climate and smooth river system provide guarantee for silkworm industry, and promote unprecedented prosperity of silkworm economy and culture; ancient fairy tales and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legacy for worship of Silkworm God indicate that silkworm culture has long history and rich connotation. The most distinguishing characteristics of Jiaxing silkworm are related to history, spontaneity, region, diversity and heritability.
The Beijing-Hangzhou Grand Canal; Silkworm culture; Custom; Jiaxing
K892.24(255)
B
1001-7003(2012)03-0050-05
2011-12-01
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社科普及重点课题“嘉兴桑蚕史话”成果之一(11ZD26)。
刘文(1976― ),女,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本土服饰文化的教学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