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凌云 徐旭 马红梅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武汉 430000
武汉在校医学生肠易激综合征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吴凌云 徐旭 马红梅▲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武汉 430000
目的调查武汉在校医学生肠易激综合征(IBS)的发病率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武汉市在校医学生223名进行调查。结果本地区医学生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的IBS患病率为6.7%,男性患病率与女性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表明,娱乐活动、体育锻炼、辛辣食物、焦虑、胃肠道感染、服用抗生素、服用止痛药、父母有同样的情况为IBS发病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表明,胃肠道感染、父母有同样情况、辛辣食物是IBS致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武汉地区在校医学生IBS发病率较高,高校应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做好防治工作。
医学生;肠易激综合征;影响因素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慢性、非器质性胃肠功能紊乱症状,临床以腹痛及大便性状改变为主要表现[1]。IBS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结构的改变,神经、精神、感染因素所致的IBS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对生活质量和工作造成一定的困扰。西方国家统计,女性IBS的患病率为14%~24%,男性患病率为5%~15%,多发于中青年,占胃肠门诊的20%~50%。IB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明确,缺乏公认的形态学、生化指标或基本异常的改变。多年来针对IBS的研究,从最早的肠道平滑肌功能障碍逐渐发展到内脏感觉过敏学说,然后是脑-肠轴学说。目前观点认为,IBS是一种多种因素引起的异质性疾病,包括精神心理、食物、感染、菌群失调、肠道动力学因素、应激、神经和内分泌等因素。医学生是一个很特殊的人群,不仅有着学习上的压力,还面临着毕业后的就业压力。因此,在医学生群体中开展IBS相关性因素的调查对医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调查武汉某医科类大学在校生的IBS发病情况,旨在分析医学生IBS致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IBS的进一步病因学研究和健康管理方案的制订提供依据。
1.1 对象
采用分层方便抽样的方法,于2011年2~3月在武汉某医科类大学在校生中抽取223人作为研究对象。223名在校医学生中男86名,女137名,平均年龄20.26岁,其中,一年级48名,二年级54名,三年级53名,四年级68名。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在咨询专家、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及进行预调查的基础上,对问卷进行修改、补充。调查前,先使调查对象了解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遵循自愿的原则,由调查人员亲自发放问卷,调查对象自行填写。
1.2.2 调查问卷参照罗马Ⅲ诊断标准和焦虑自评量表[2](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自行设定较为实用的调查问卷。经检验问卷Cronbach'α系数为0.614,说明此问卷有较好的信度。采用该问卷进行预调查,最终形成新问卷。问卷内容包括5个部分:诊断标准、诱发因素、日常生活习惯、食物摄取习惯和焦虑自评量表。
1.3 诊断标准
IBS罗马Ⅲ诊断标准[3]:①反复发作腹痛或腹部不适,在最近3个月内每月至少3 d,且伴有以下两条或两条以上:a排便后改善;b发作时伴排便次数的改变;c发作时伴排便性状的改变。②目前的症状持续至少3个月,且诊断前至少6个月曾有过1次发作。③研究或临床验证时,疼痛或腹部不适频率至少1周2 d作为入选条件。焦虑的诊断标准以中国常模SAS标准分的50分为分界线,得分大于此值即为有焦虑。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主要运用以下统计方法:①应用比率描述样本的IBS患病率,应用率的标准误检验,获得总体的患病率。②应用χ2检验分析IBS发病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IBS致病的危险因素。
2.1 IBS的患病情况
223名医学生中有15例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患病率为6.7%,总体患病率的95%可信区间为5.0%~8.4%;男性患者5例,患病率为5.9%,95%可信区间为3.4%~8.4%;女性患者10例,患病率为7.3%,95%可信区间为5.1%~9.5%;男女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年级IBS患病率为8.0%,二年级为9.8%,三年级为7.4%,四年级为2.9%;各年级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IBS致病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对胃肠道感染、服用抗生素、服用止痛药等影响因素在医学生IBS组和非IBS组的发生频率进行比较发现,IBS组上述因素发生频率明显高于非IBS组(P<0.05)。武汉在校医学生IBS的患病率受父母有同样情况、娱乐活动、体育锻炼、喜辛辣食物、焦虑性情绪等因素的影响;父母有同样的情况、喜辛辣食物、有焦虑性情绪倾向、胃肠道有感染、服用抗生素或止痛药的医学生,IBS的患病率高(P<0.05),而经常进行娱乐活动、体育锻炼者IBS的患病率较低(P<0.05)。见表1。
2.3 IBS致病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本研究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对上述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胃肠道感染、父母有同样的情况、喜辛辣食物是IBS致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其OR值均大于1(P<0.05)。见表2。
3.1 武汉在校医学生IBS发病率的特点分析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武汉在校医学生的IBS发病率为5.0%~8.4%,稍低于西方国家,基本与广东省社区居民的IBS患病率(5.67%)[4]持平。分析发病率有差异的原因,一方面与地域性差异、生活习惯有关;另一方面与笔者采用的罗马Ⅲ诊断标准较为严格有关。大学生作为一个承载社会和家长较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其所面临的心理压力明显高于其他同龄群体。而医学生不仅面临着人际交往的困惑,还有着繁杂的医学课程和将来毕业后的就业压力。有的医学生忙于繁重的学习容易忽视体育锻炼,而体育锻炼是很好的一种缓解精神紧张的方式。有的医学生由于人际关系或者恋爱问题等产生了不良精神因素,而不良精神因素长期得不到缓解,能影响植物神经功能,引起胃肠运动和分泌功能失常[5]。
3.2 IBS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本研究提示一部分医学生在1周以前有胃肠道感染、服用抗生素和止痛药等情况,且其IBS组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IBS组(P<0.01),提示上述因素是IBS致病的影响因素。北京协和医院对329例肠炎患者进行12年的追随,发现其IBS的发生率比患者同期未患过痢疾/肠炎的配偶或兄弟姐妹高。在胃肠道细菌感染后发生IBS的主要机制是神经内分泌紊乱,导致内脏高敏感性和胃肠动力异常。继Barbara等[6]首次发现25%的IBS患者发病于急性胃肠道感染后,许多前瞻性研究均证实7%~32%的急性胃肠炎患者发展成为IBS。Giacometti等[7]发现,IBS患者人酵母菌感染率较高,单位重量粪便内细菌数量为对照组的5倍以上,提示人酵母菌感染与IBS可能有关。胃肠道急性细菌感染的患者在1年内有高IBS症状的发生风险。近年来广泛使用微生态制剂可有效调节肠黏膜免疫功能及抑制肠道细菌过度生长。有研究者使用抗生素新霉素、利福昔明等治疗IBS可显著改善患者腹痛、腹胀等症状[8]。因此,医学生应注意饮食卫生,预防胃肠道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勿滥用抗生素和止痛药。本研究结果显示,武汉在校医学生的IBS发病与日常生活习惯、食物摄取习惯、焦虑情绪有着密切的关系。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每周要有一定的娱乐次数、体育锻炼次数,并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而日常生活中部分医学生缺少娱乐活动和体育运动。娱乐活动和体育运动能促进胃肠道的蠕动,缺少娱乐活动和体育运动会引起胃肠功能的紊乱。因此,医学生应加强锻炼,适当参加娱乐活动,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远离疾病,享受健康生活。
表1 IBS致病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例)
表2 IBS致病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3 IBS致病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显示,父母有无同样情况的学生IBS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23,P=0.01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父母有同样情况是学生患IBS的危险因素(B值为1.346,OR值为3.842,P值为0.036)。IBS发病机制至今仍未明确,相关学说包括肠动力紊乱学说、内脏高敏感性学说、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调控机制异常学说以及脑-肠轴功能异常学说。精神因素、环境因素、饮食因素、感染因素、炎症因素均参与该疾病的发生。近年有关遗传因素与IBS的研究日益增多。有关研究表明,IBS发病具有家族性聚集倾向。Locke等[9]对美国明尼苏达州的643名居民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直系亲属及配偶中同时具有IBS症状的相对危险度与其他亚群相比明显增高,这可能与相似的暴露环境有关。内脏敏感性异常是IBS的主要病理生理学机制,辛辣食物中含有辣椒素[10]等,不断地刺激胃肠道黏膜,导致过于喜好辛辣饮食者,胃肠道黏膜感觉异常。提示对于IBS的预防,一定要把好饮食关,对可疑的过敏食物,如虾、蟹、牛奶、花生等尽量不食或少食用;生冷、冰冻、辛辣、油腻的食物尽量不食用。同时避免粗糙刺激性食物,避免泻药及理化因素对肠道的刺激[11];应少食多餐,细嚼慢咽,选择容易消化、富于营养的食品;少饮含碳酸的饮料,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12-13]。精神心理因素在IBS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大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和器官系统功能完善期,学业负担过重、未来就业压力、家庭经济压力、人际关系紧张、情感困惑等因素易导致情绪的抑郁和焦虑。抑郁和焦虑的情绪得不到缓解,能影响植物神经功能,引起胃肠运动和分泌功能失常。IBS多在情绪紧张、疑虑恐惧、抑郁寡欢等因素存在时发病。因此避免精神刺激,解除紧张情绪,保持乐观态度,是预防本病的关键。对内科治疗无效的IBS患者应考虑使用抗抑郁药控制抑郁情绪,缓解躯体症状,同时给予适当的心理治疗,如支持、保证、耐心解释,增强患者的信心和依从性,提高疗效。
[1]成金玲,丰义宽.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及发病机制[J].医学综述,2009,8(9):66-69.
[2]陈锐.抑郁自评量表[J].晚报文萃,2010,12(9):10-12.
[3]Andrew M,Lane.Experts reviseguidelines for irritablebowelsyndrome[J]. Harvard Women's Health Watch,1999,18(6):436-439.
[4]熊理守,陈旻湖,陈惠新,等.广东省社区人群肠易激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4,84(4):24-25.
[5]Posserud I,Syrous A,Lindstrm L,et al.Altered rectal perception in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s associated with symptom severity[J].Gastroenterology,2007,133:1113-1123.
[6]Barbara G,Giorgio RD,Stanghellini V,et al.New pathophysiological mechanisms in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J].Aliment Phamacol Ther,2004,20:1-9.
[7]Giacometti A,Cirioni O,Fiorentini A,et al.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npatients with blastocystis hominis infection[J].Eur JClin Microbiol Infect Dis,1999,18(6):436-439.
[8]Pimentel M,Park S,Kong Y,et al.The effect of a nonabsorbed oral antibiotic(rifaximin)on the symptoms of the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a randomized trial[J].Ann Intern Med,2006,145:55-58.
[9]Locke GR,Zinsmeister AR,Talley NJ,et al.Familial association in adults with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J].Mayo Chin Proc,2000,75(9):907-912.
[10]肖爽.肠易激综合征的调理和预防[J].开卷有益,2010,5(4):14-15.
[11]张爱军,朱叶珊.饮食调理在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5):17-18.
[12]袁海鹏,李延青.饮食调整在肠易激综合征治疗中的进展[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4,13(4):20-22.
[13]孙晓东,李东阳.大学生肠易激惹综合征的心理因素浅析和防治[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9,31(2):10-12.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among internalmedical students in W uhan City
WU Lingyun XU Xu MA Hongmei▲
The People's Hospital ofWuhan University,Hubei Province,Wuhan 430000,China
ObjectiveTo research the prevalence of IBS and its contributing factors among internalmedical students in Wuhan City.Methods223 internalmedical students chosen by cluster samplingmethod were investigated in the research. Results The prevalence of IBS according to RomanⅢdiagnostic criteria in medical studentswas 6.7%,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revalence of IBS between genders(P>0.05).Byχ2analysis,the significa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prevalence of IBSwere the frequency of amusement,physical exercise,spicy food,anxiety state,infection of gastrointestinal,taking antibiotics,taking painkillers,parents having the same symptoms.Multiple factors analysis showed that gastrointestinal tract infection,parents having the same situation,spicy food were IBS's important risk factors.ConclusionStudents in Wuhan City have a high IBS incidence,universities should take effective interventionmeasures.
Medical student;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nfluencing factors
R574
C
1673-7210(2012)11(c)-0125-03
湖北省软科学专项计划(项目编号:2011DHA011、2011DHA001)。
▲通讯作者
2012-09-05 本文编辑:程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