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安鑫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经济贸易系,河南 新乡 453000)
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10年度特许经营连锁企业发展状况调查显示,2010年我国特许体系已超过4500个,加盟店总数40万家以上,覆盖的行业业态超过70个,特许企业直接创造的就业岗位超过500万个。如果按每十个门店每年引进1名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毕业生粗略计算,全国每年需要4万多名毕业生。此外,随着我国连锁经营行业的进一步的发展,该行业每年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将持续扩大。而从国家高考填报志愿参考系统搜索来看,参加全国高招并开设了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学校专科层次院校共55所,本科层次共6所。这些学校预计每年毕业生不超过5000人。再加上其他不在高招系统内的院校,预计每年全国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毕业生不超过1万人。因此,我国连锁经营行业每年对高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处于饥渴状态。为了满足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全国高校不断新增开设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如何选择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当前期望开设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现对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我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一些分析。
目前连锁经营涉及的行业共有14个,分别为:家电通讯、家居连锁、鞋服专卖、美容化妆、餐饮连锁、珠宝首饰、钟表眼镜、医药连锁、建材装饰、零售连锁、音像图书、汽车连锁、农资连锁、服务连锁。每个行业由于行业规模及门店设置数量不同导致每个行业对连锁经营管理人才需求总量、需求岗位、要求毕业生具备的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我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有必要进行分专业方向招生和培养,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1.1.1 各行业对连锁经营管理人才需求总量存在差异
从行业特点、经营规模、营业店面数量来看,餐饮行业对人才需求总量排在首位。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自古以来就有民以食为天的传统说法,餐饮行业在我国发展迅猛。2010年,全国餐饮企业约40万家,从业人员超过2200万人,零售总额达17635.5亿元。同比增长18.0%。
其次,是零售超市行业。2009年,以经营食品、日用百货、服装、家电等为主的连锁百强销售规模达到1.36万亿元,同比增长13.5%。百强企业门店总数达到13.7万个,门店总数增长18.9%。据不完全统计,仅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员企业就实现就业500多万人。
再次,是医药连锁行业。受宏观政策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我国医药零售行业市场发展迅速,医药连锁企业层出不穷,药店数量持续增加。截至2009年年底,中国药品零售连锁企业达到2099家,同比增长5.7%,连锁药店数量达到16万家,同比增长24.0%[1]。随着药店数量的不断增加,医药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
然后是家电通讯、家居连锁、珠宝首饰等行业。
1.1.2 各行业对连锁经营管理人才需求层次和岗位存在差异
由于行业特性,连锁经营所涉及的14个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层次、岗位各不相同。从各行业对人才层次需求来看,餐饮行业对人才需求分为两个极端,即对一线员工和高端人才需求较大。一线员工主要是需求现场服务人员、司机、采购人员;高端人才主要需要高级厨师和分店经理。超市连锁主要需求一线员工和基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家电通讯行业主要需要具有专业知识技能和家电产品相关知识的中层业务骨干。
从需求岗位来看,不同行业对不同岗位需求的程度不一样。例如连锁超市行业对营运、采购、生鲜人才极度需求。据调查显示有65%以上的企业迫切需要营运或采购人才,75%的企业需要生鲜类人才[2]。家电通讯行业对具有家电行业专业背景的销售人员及维修人员最为渴求。
1.1.3 各行业要求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毕业生所具备的能力存在差异
连锁经营行业对人才所具备能力主要分为三个方面:通用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合作能力、计划能力、基础管理、执行能力、服务意识、压力承受、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环境适应能力等)、核心能力(敬业、团队协作、学习能力、深层次沟通、分析问题的能力、组织策划的能力、预见能力、谈判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烈的求胜欲望等)、专业能力(商业敏感、商品管理、数据分析、促销策划、市场竞争、谈判技巧等)[3]。虽然各行业要求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毕业生所具备的通用能力基本一致,但在核心能力、专业能力要求上不尽相同。例如家电连锁行业对深层次沟通、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特别高;餐饮行业对敬业、服务意识要求特别高;汽车行业、建材装饰等行业对商业敏感、谈判能力要求特别高;超市连锁等行业对商品管理、数据分析、促销策划等能力要求特别高。
目前开设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55所高职高专院校对连锁经营专业学生的培养主要按照大专业培养的总体模式进行,很少有院校按照具体的行业进行专业方向的培养,培养的毕业生行业针对性不强,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较差。所以,我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有必要进行分专业方向招生和培养,以提高毕业生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1.3.1 学校历史渊源分析
我校始建于1975年,是一所省属普通高等学校,是教育部确定的全国示范性高等工程专科重点建设学校。目前形成了以制造类、电子信息类专业为主,财经、旅游、艺术设计传媒及文化教育等为辅的多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从历史渊源来看,我校并非所有行业都涉及,主要在机械、电子、家电、通讯等专业上具有优势,所以在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建设方面,我们期望能利用学校的专业历史优势。目前我校已开设与以上两个专业方向相关的专业有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企业管理、酒店管理、通信技术、通信网络、计算机、应用电子技术、医用电子等专业。因此,为了利用学校现有的历史资源,我们有必要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学生按小专业方向进行培养。
1.3.2 系部具有的教学资源分析
我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设置在经济贸易系,该系目前有物流教研室、电子商务和市场营销三个教研室,在超市连锁,家电通讯、连锁配送等教师资源和专业教学经验上具有优势。该系目前已与多家校外企业签订实训基地培养合作协议,在超市连锁、家电通讯等行业实训上具有优势。如已有的亚特兰实训基地(该基地拥有新乡市可口乐早餐连锁项目)、郑州健有为实训基地(该基地拥有分布新乡及全省的医用电子产品连锁经营实体)、大商电器实训基地(该基地拥有分布全省的家电通讯连锁卖场)。
综上,我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实施“大专业,小方向”的总体培养模式十分必要。
为了从目前连锁经营所涉及的14个行业中选择出适合我校的小专业方向,我们设计了一个切实可行的小专业方向评价选择模型。其影响因子选择主要来自于我校实施“大专业,小方向”的总体培养模式所分析到的影响因素。
具体模型如下:
该模型中 α、β、χ、λ 、δ、ε、η 、μ 、ω 表示各项因素的权重,其和为1;N为行业需求排名得分;C为行业需求人才层次和我校培养人才层次契合度得分;G为行业需求岗位与我校人才培养定位契合程度得分;D为市场某专业方向人才供给数量缺乏得分;L为行业与学校历史渊源契合程度得分;X为行业与系部教学资源契合的得分;S为校内外现有实训资源与行业的契合程度得分;Y为校外愿意合作的企业的行业分布得分;K为其他影响因素得分(校、系领导及员工主观意愿等)。
第一步,进行人才需求调研,确定14个行业对连锁经营人才需求的总体数量、需求层次、需求岗位的分布。根据调研的结果对各小专业方向打分,以需求总量为例:排名第一的行业所对应的小专业方向的分为14分、第二13分,以此类推排名最后的得一分。第二步,进行市场供给调研并根据调研结果确定各小专业方向D的得分。第三步,召开专业建设委员会(专业建设委员会成员由本校专家、兄弟高校专家、连锁企业管理专家组成)讨论确定各因子权重;分析确定各行业与学校历史渊源契合程度得分;分析确定各行业与系部教学资源契合程度得分;分析确定校内外现有实训资源与行业的契合程度得分;分析确定校外愿意合作的企业的行业分布得分。第四步,进行其他影响因素调查,确定其他影响因素得分。第五步,核算各小专业方向得分Q并进行排序。最后一步,根据各小专业方向得分确定本校选择开设的专业方向。
小专业方向选定后,在运行过程中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变化及学校人才培养实际质量对所选择的小专业方向进行调整。运行成熟后,根据学校实际逐步地增加小专业方向,以最终形成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群。
根据上述模型分析,目前我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选择超市连锁经营管理和家电通讯连锁经营管理两个专业方向较为合适。
目前开设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院校在专业具体培养模式上各不相同,运行成熟的主要有订单式、2+1式、弹性学期制、“1+4+1”等四种培养模式。我校应当选择实施“2+1”+“弹性学期制”+订单班有机结合的培养模式,其理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学校始终围绕人才培养这一中心工作,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办学道路,实施“2+1”人才培养模式。目前,我校产学合作教育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主持完成的《关于高职高专产学合作“2+1”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教育部组织编写的《必由之路——产学研合作教育操作指南》一书,将学校的“2+l”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作为典型在全国推广[4]。基于此,我校在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具体培养模式选择上应以“2+1”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
由于连锁经营行业处于销售终端,整个行业受到消费需求波动性的影响,季节性很强。此外,我国大部分消费者假日消费情结较为严重,多集中于节假日消费如五一、十一黄金周、元旦、春节等。受此影响,连锁经营企业对学生在节假日期间到企业实习较为欢迎。因此,我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必须集中于节假日期间,理论教学环节绕开节假日弹性进行。
目前,我校成立了由60多家大中型骨干企业组成的联合办学董事会,拥有良好的校外实习条件。包括河南环宇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宏力集团有限公司、河南省隆基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四川华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爱迪斯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宏梦·三辰卡通动画有限公司、北京达内科技有限公司等多个校外实习基地,已与苏州软件园和无锡国家软件园达成了合作意向。并已经与亚特兰、郑州健有为、大商电器等相关企业签订了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合作培养意向,为我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实施订单班培养提供了条件。
根据市场供需和我校实际,在总体培养模式上,我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应当按照“大专业,小方向”的总体培养模式进行。在具体培养模式上我校应当选择实施“2+1”+“弹性学期制”+订单班有机结合的培养模式进行。
[1]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中国连锁零售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报告2009-2010[EB/OL].http://www.ccfa.org.cn/viewCatalog.do?method= viewCatalog&catalogId = ff8080811e05fc0c011e064edb360021,2012-3-11.
[2]李新剑.连锁经营管理岗位调查与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8):84.
[3]邱云,查克玲.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调查分析[J].职业,2011,(11):31.
[4]王修书.在校企深度融合中确立办学特色[J].中国高等教育,2008,(2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