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中蝶变
——湘阴县三塘镇烟花爆竹“打非治违”工作纪实

2012-11-10 03:15黑菊花徐纪进
湖南安全与防灾 2012年2期
关键词:湘阴县作坊烟花爆竹

文/本刊记者 黑菊花 徐纪进

痛中蝶变
——湘阴县三塘镇烟花爆竹“打非治违”工作纪实

文/本刊记者 黑菊花 徐纪进

岳阳市三塘镇位于湘阴县最北端,人口5595户,2万多人。历史上,近十分之一的人家开办过非法生产烟花爆竹的"土作坊"。从2009年至今,三塘镇严格执行中央、省市县有关安全生产文件精神,出重拳、强手段,多措并举,打防结合,彻底取缔烟花爆竹非法违法生产行为,有效整治烟花爆竹生产秩序,最终实现“零事故、零伤亡”的工作目标,并探索形成以安全促发展的成功之路。

很难想象,如果没有“打非治违”、如果没有痛中思变,今天的三塘镇会是什么样。那些大大小小的土作坊、那些无辜逝去的生命和那些揪心而又无奈的选择……

炸死还是饿死?

三塘镇最早做烟花爆竹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前后已有上百年的历史。烟花爆竹的制作沿袭了传统工艺,生产规模小、生产成本低,仅限于家庭式小作坊。在三塘镇,男女老少会制作烟花爆竹的有不少,干活的人懂一些基本的生产技能和安全知识,但谈不上有多专业。多年来,由于制炮工序简单,烟花爆竹的生产经营成为当地群众主要的经济来源。

三塘镇非法生产烟花爆竹一度“红红火火”,各种规模不等的非法生产作坊比比皆是。全镇15个行政村场,非法生产作坊涉及12个行政村,家庭作坊达426户。镇内并无合法企业,群众安全意识极为淡薄。湘阴县安监局副局长汤应斌介绍说,做烟花爆竹不需要很大成本,有几百千把块钱就可以做,再加上工艺程序非常简单,很多人趋之若鹜。打个比方,晚上堂客(老婆)在家里,一边看电视一边都可以做,打着毛线衣换把手也就做了。

▲部分村民起初不理解、不支持“打非治违”工作,围堵阻止执法队伍进入

▲三塘镇内随处可见各种宣传标语

三塘镇并不富裕,虽说做烟花爆竹是一个高危行业,但由于高利润的诱惑,还是有人愿意参与非法生产。汤应斌在多次检查中亲眼目睹,不少家庭作坊的储存仓库就是客厅、卧室,饭桌旁、床头边,成堆成堆码放着装满火药却没有任何安全防护的鞭炮,大人孩子就在附近走动。危险不危险?危险!危险了还干不干?照样干!三塘镇人“不怕死”的背后只有一个字——穷。危险,谁都知道;不做,怎么生活?虽然多数小作坊存在隐患,但是没有办法,为了生活、为了能够过上好一点的日子,三塘镇人明知危险,仍要作出这种揪心而又无奈的选择。在后来的“打非治违”活动中,有些村民甚至打出“宁愿炸死,不愿饿死”的口号堵路,阻止执法队伍进入。

事故炸醒三塘镇

隐患不除,事故难免。2008年,湘阴县政府,三塘镇党委、政府遭遇前所未有的“震动”,多名领导干部受到处分,湘阴县分管安监的副县长、县安监局分管烟花爆竹的副局长记大过,县安监局局长记过,三塘镇党委书记、乡长就地免职,三塘镇分管安全生产的副书记被免职等,“震源”即是三塘镇烟花爆竹爆炸事故。

2008年11月17日,三塘镇来龙村一个非法生产烟花爆竹的作坊发生爆炸,事故共造成5人死亡,7人受伤。汤应斌至今回忆这起事故,仍感慨万分:“湘阴历史以来,就没有发生过这么大的事故。而且,对事故的处理十分严厉。岳阳市人民政府专门成立了调查组,省安监局挂牌督办,在湘阴县处分了很多人。”

“11·17”事故的发生,引起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事故造成的危害,极大地触动和教育了当地群众。做烟花爆竹,是三塘镇上百年几代人传下来的手艺,一下子从思想上彻底转变,确实面临很大的困难。但死伤者毕竟是身边的乡亲,这种发生在眼前的血淋淋的教训迫使三塘镇人痛中思变,从非法违法生产的拥趸者变为“打非治违”的支持者。用汤应斌的话来说,致富的途径不只是一条,现在政策这么好,不一定非要在这里炸死啊。

痛中思变

“11·17”事故发生后,湘阴县委、县政府研究调整了三塘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基本上大换血,为三塘镇重新配备了一批年轻有为、工作热情高、讲政策有办法的干部。

事故前,三塘镇安全生产工作是与政法工作安排在一起的。从2009年开始,三塘镇成立了专门的安监队伍;在经费投入方面,安全生产工作经费第一次被列入镇财政预算,全年工作经费实行财政买单,三年下来,累计财政投入90余万元。

三塘镇安委会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带着责任抓安全、带着目标抓安全、带着良心抓安全。坚决锁定安全生产责任零事故不动摇;坚决重拳遏制重大安全责任事故不动摇;坚决确保全镇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目标不动摇。研究制定了新的安全生产工作政策,即对非法生产经营建设和经停产整顿仍未达到要求的,一律关闭取缔;对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的有关单位和责任人,一律按规定上限予以处罚;对违法生产经营建设的单位,一律依法责令停产整顿,并严格落实监管措施;对触犯法律的有关单位和人员,一律依法严格追究法律责任。特别是在各项执法检查中务必做到: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宁可听骂声,不可听哭声;宁可做恶人,不可做罪人。

01 镇党委书记周鹏(左二)在宣讲安全生产知识

02 销毁非法生产的半成品

三年来,三塘镇把安全生产跟踪管理工作做到了家。检查人员定期走访、监督“生产户”,到处走走看看,询问“你这个星期是不是还在非法生产、干什么去了?”并将收集到的情况以表格形式上交镇安监站,及时发现非法生产,及时打击非法生产。“三盯一”亦或“四盯一”,只要有效,什么办法都会试一试。

每年夏天烟花爆竹生产高峰期,三塘镇政府将高温季节工作时间调整为凌晨和傍晚,星期六视同工作日一样加班。到了夜晚,检查人员还要配合县打非办、县安监局、交警中队上路堵源截流,并适时开展负案在逃人员抓捕行动。

三塘镇副镇长谢胜军告诉记者,打非治违就是要从源头治理,让那些非法小作坊“没办法生产”、“没有必要生产”。三塘镇从规范原料药物供应渠道入手,公安机关严格监控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特别是氯酸钾、高氯酸钾等可能用于烟花爆竹非法生产的原料交易,定期开展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专项检查,发现违规行为立即查处,使生产业主买不到原材料,没办法进行非法违法生产。同时,截断产品流通渠道,实行严格的销售许可。烟花爆竹销售门店只准经营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只要发现非法违法产品立即收缴。这样一来,生产作坊基本无利可图,感到违法生产“没有必要”,以往“打而不死、死灰复燃”的状况得到逐步改观。

强有力的执法手段有效地震慑了非法生产烟花爆竹的行为,虽然烟花爆竹生产成本较低,但违法成本较以往却大得多。三塘镇来龙村一位曾经从事烟花爆竹小作坊的村民说:“打非办发现私自生产的,不但没收东西还逮人。现在,全村人再也不敢进行烟花爆竹非法生产了。”据统计,三年来,三塘镇因非法生产烟花爆竹治安拘留32人,刑事拘留4人,其中判刑3人。

①集中销毁现场

③百米安全知识宣传长廊

疏堵结合治痼疾

三塘镇一直将“打非治违”列为全镇头等大事,一方面从重从严、不留死角;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板报、墙报、标语等形式强化宣传,对老百姓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

三年来,三塘镇先后举办中小学生安全知识讲座6次,“四主两员”安全培训9次。全镇范围内设置大型固定喷绘标牌12处,钢化反光路牌41处,大型固定油漆标语36处,悬挂各类横幅260条。在主要街道路边,修建了56米长的不锈钢安全生产宣传长廊。开展烟花爆竹集中销毁2次,分发倡议书1.6万份,政府通告8000余份,安全知识宣传小册子1.1万本。设置村场安全生产宣传栏17处。记者沿途看到,将近180公里的乡村公路,路旁安全警示标识基本到位。

养殖户钟艳辉早些年也是搞小作坊做烟花爆竹的,开始规模还比较小,多年努力一点点扩充,到后来规模越大越舍不得丢。钟艳辉说,政府一再上门做工作,次数多了自己也认识到做烟花爆竹危险,对生命财产安全都有威胁,后来决定还是不搞了,转产做养殖。

从非法作坊主到安监工作人员,金华进对打非治违体会特别深刻:“这个产业在我们三塘镇有上百年历史,别说群众不理解了,我自己都不理解,一是没有其他的产业,二是大家都穷。说实话,真的是情愿炸死、不愿饿死。但是后来领导给我们做工作:(烟花爆竹)你就是做个5年6年,一旦出事,那就是前功尽弃,一夜回到‘解放前’。”

通过宣传教育,三塘镇人以前想不通的,现在都想通了。汤应斌表示,安全生产工作还是要依靠群众,人民群众一支持,(打非治违)这个事就好办了,对立面也没有那么大了。湖南省在全国创建安全生产示范乡镇,湘阴县也有信心积极参加。为此,他们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安监站建设,包括硬件、软件,包括涉危企业和涉危工作人员的宣传教育都搞得比较好,每个企业、每个村、每个学校都涉及到了。现在,安全氛围在三塘镇非常浓。

②过去经营非法作坊的钟艳辉现在成为专业养殖户

④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的村民进入合法企业就业

安全保障富民之路

“11·17”事故发生后,湘阴县政府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退出烟花爆竹生产领域会不会太极端?退出烟花爆竹的生产能从根本上杜绝安全隐患吗?退出烟花爆竹生产后,之前以此为生的村民怎么办?

三塘镇生产烟花爆竹历史悠久,村民深知生产烟花爆竹危险,但苦于无一技之长,单靠责任田养家糊口,难以维持生计。而对烟花爆竹生产进行一刀切后,势必造成劳动力过剩。

“传统手艺不能丢!”、“不能让村民被炸死,也不能让他们被饿死!”三塘镇上下在发展规划上达成共识。镇政府首先扶持兴建了新兴烟花制造厂,将一大批烟花爆竹技术人才统一安排进厂,规范化生产。同时,着力狠抓转产技能培训,实行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

三年来,镇党委、政府将技能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列入“打非治违”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辖区内企业生产情况和新时期群众思想工作,根据企业人力需求,争取县有关职能部门重视支持,先后举办荞头、芝麻、饲养培训班8次,参加培训人数达4000人,意在引导群众远离非法生产,掌握劳动技能,促进农户增产增收。目前,参加培训人员中有80%进入食品加工业、养殖业等,其余分别就业于广东等地。

金华进家里的转产是成功的,他说,以前搞烟花爆竹一年大概不到6、7万块钱吧,转产以后光是利润就有这么多了,以后要多参加各种培训班。

养殖户钟艳辉听说记者要来,一大早等在村口,一定要拉着记者去参观他的生猪养殖基地。他曾是经营非法作坊的“抗法先锋”,后来经过镇党委、政府举办的劳动力培训转产,办起了生猪养殖场,成为“养猪状元”。钟艳辉说:“养殖安全,又解决了我的生活出路,最主要的是增加了我的收入。”以前,钟艳辉做鞭炮一年只能收入2万元,还心惊胆颤。现在好了,政府给予了大力支持,他和温氏集团联营,每年能出栏肥猪大概1000头左右,年产值约20万元,基地存栏数达到300多头。

事实上,富裕了的老百姓反倒更加注重生产安全,更加爱惜自己的生命。说起“打非治违”的成果,汤应斌强调,虽然现在打击非法生产形势这么好,但不排除只要你政府劲一松,他就可能重新开始搞。因此,“打非治违”的机构队伍不能散,这样的巡查制度还得坚持2到3年。

三塘镇安全生产工作依靠群众、为了群众,通过打击、教育、引导等多种渠道,彻底摆脱非法违法的阴霾,引导百姓增收致富,在全省乃至全国树立了典型。近几年,三塘镇喜报频传,连续三年被评为湘阴县安全生产先进单位,荣获2011年度岳阳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称号,获得市级安全生产示范乡镇荣誉称号。

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保障安全就是保障民生。副镇长谢胜军表态:“三塘镇监管任务是比较繁重的,特别是肩负着高危行业企业的安全监管,我们的安全生产工作不敢夸下海口,我们谁也不敢说绝对不出问题,但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防止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确保三塘镇人平安、健康、幸福地生活。”

□责任编辑 董 宇

猜你喜欢
湘阴县作坊烟花爆竹
心之所至,静水流深
——湖南省湘阴县第一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掠影
假鸡蛋作坊开工啦
汾酒老作坊
推进湘阴县三井头旧城区改造的对策思考
邵阳县和湘阴县不同规模耕地经济效益比较
北流市加强烟花爆竹安全监管
《徽墨作坊》
荷花街道:烟花爆竹“打非治违”重拳出击
邵东县:烟花爆竹“打非治违”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