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双燕,张红梅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江苏 南京 210046)
高职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07 - 2009级3年的大学生体质测试数据,年龄18~22岁之间1。分别测量学生的身高、体重、肺活量、50m跑、男生握力、女生仰卧起坐、男生1000m跑/女生800m跑。原始数据由Excel 2007建立并管理数据库,统计分析由Spss 15.0软件包完成,不同年级之间的体质指标用2组独立样本资料的t检验进行分析,显著性水准定为P<0.05。
2.1.1 身高、体重结果分析 身高是反映骨骼生长发育情况及人体纵向高度的重要指标,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大。体重是反映人体骨骼肌肉脂肪的重量和发育状况的一个指标,一般情况下体重的增加,表示肌肉肌力增长和营养状况的改善。经2组独立样本均值T检验分析表明,3个年级的男生、女生在身高、体重上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这主要是因为大学生的身高发展基本上在17岁左右就达到一个比较稳定的阶段,变化的趋势很小。另外,由于大学生基本都是住校生,其营养膳食和生活环境大致相同,对于体重变化的影响也不是很明显。(表1)
表1 2007级-2009级学生身高、体重表
2.1.2 肺活量结果分析 科学实验表明,肺活量低的人难以与肺活量高的人一样同享高寿。经2组独立样本均值T检验分析表明,2008级和2009级的男生与2007年有显著性差异(P<0.05),2008年与2009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女生则表现出2009年与2007年、2008年的女生有显著性差异(P<0.05)。这表明学生在肺活量方面在稳中列有上升的趋势。从这点可以反映出反映大学生身体机能水平还是有所提高的。
2.1.3 50m结果分析 50m短跑能测试学生速度、灵敏素质及神经系统灵活性的发展水平。经2组独立样本均值T检验分析表明,男生这3年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女生则表现出2009年与2007、2008年的女生有显著性差异(P<0.05)。2007级与2008级无显著性差异(P>0.05)。这表明男生50m有下降的趋势,而女生则有上升的趋势。其结果和目前学院的学风有一定的关系,这几年来,学生评优一个很重要的条件之一就是体育课的成绩要在80分以上,女生相对男生而言,更重视这方面成绩的提高。(表2)
表2 2007级-2009级学生50m跑调查表s
2.1.4 仰卧起坐结果分析 仰卧起坐测
试是评价肌肉力量和耐力的方法之一,能较好地反映人体腰腹部肌肉的力量及持续工作能力。经2组独立样本均值T检验分析表明,3年来女生在这方面没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由于现在的女大学生对美的意识逐渐增强了,在休闲的时间里,她们都把仰卧起坐练习作为一种提高自己体型的最佳锻炼方法。另外,仰卧起坐不受场地器材的限制,学生锻炼起来也相对容易些。这些都是造成女生仰卧起坐成绩保持比较稳定的重要原因。
2.1.5 耐力项目结果分析 耐力跑是国内外评价心血管系统机能水平最简便的方法之一。心血管机能水平高的人在跑同样距离时所用的时间相对要少。如果心血管系统机能较强,在耐力测试中就能取得较好的成绩。经2组独立样本均值T检验分析表明,男生这3年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女生也表现出2009年与2007年、2008年的女生有显著性差异(P<0.05)。这表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耐力项目有所下降。这与我国大学生2010年体质健康测试中耐力素质普遍呈下降的趋势结果是一致的,造成目前的这种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1)有些学生由于重视文化课的学习,从小就没有养成锻炼的好习惯,尤其是体能项目的锻炼;(2)有些教师上课模式比较僵化,没有很好的体能训练方法和手段,导致学生对耐力项目兴趣索然;(3)由于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缺少对学生人文的关怀,导致部分学生对耐力跑的项目有种惧怕感,耐力跑测试前往往过于紧张,不能很好地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另外,诸如学生意志品质薄弱等都会造成学生耐力下降。因此,体育课除了要加强学生体育锻炼习惯意识的培养以外,加强体育课的人文关怀和适宜的运动负荷安排等都是提高其耐力的有效手段。
2.1.6 握力项目结果分析 握力主要反映了前臂和手臂肌肉的力量,同时也与其他肌群的力量有关,而且还是反映肌肉总体力量的一个很好的指标。握力体重指数反映的是肌肉的相对力量,即每千克体重的握力。经2组独立样本均值T检验分析表明,男生2007、2009级的学生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2008级有显著性差异(P<0.05)。这表明男生握力有下降的趋势。随着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学生从事力量的锻炼的机会在逐渐减少,导致了肌肉的相对力量有所下降。另外,平时学生在锻炼的过程中,由于缺乏一些科学的健身指导,盲目地锻炼,也会影响力量水平的下降。(表3)
表3 2007级-2009级学生耐力调查表s
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外伤、痛经,焦虑、多梦失眠等症状是目前我院学生的常见性疾病。其中,要引起重视的是在3年的学生体检中:第一,每年体检时都有一些同学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和谷丙转氨酶升高,这点要引起重视。相关部门应及时地向学生加强这方面知识的宣传,以防更多的学生被传染上,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第二,外伤的疾病多发于男生,主要为急慢性运动损失,造成的原因与有些学生在运动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和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及与场地不良有关。因此,高校应把运动损伤与促进体育运动提到同等高度。第三,痛经是女生疾病中的常见病。调查表明,痛经往往是造成女生请假、缺课的主要原因之一。很多女生对月经期间的保健知识了解特少。因此,高校有必要开展月经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让女生了解正常月经的功能、变化、月经功能紊乱类型、病因及治疗、保健方法,减少痛经的发生率。
在调研中发现,有16.1%的同学反映不知道从哪里获得健康方面的知识。与学生访谈中得知,有女生为了减肥,吃了大量的减肥药而出现胃大出血的现象;也有的女生在月经期间喝冷饮和从事剧烈的运动项目而导致月经不正常的现象;也有的女生得了妇科方面的疾病,不是去医院看病,而是听信广告胡乱吃药而导致病情加重的现象。男生同样也面临着这样一些问题,有的男生说他从中学时代起,就一直是喝饮料,几乎不喝白开水等诸如现象的发生,折射出了当代大学生健康知识的匮乏。因此,作为健康知识传播者的体育教师以及健康教育教师、心理咨询教师、校医应利用恰当的宣讲形式,在课堂教学或其他适宜的时机和场合中,及时地给学生传授正确的健康知识,使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男女生在身高、体重上没有显著性的变化,男女生在肺活量方面呈现出稳中略有上升的趋势。男生50m和握力有下降的趋势,女生50m则有上升的趋势。仰卧起坐则表现出平稳的趋势,男女生耐力项目有所下降。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外伤、痛经,焦虑、多梦失眠等症状是目前学校学生的常见性疾病。
3.2.1 高质量的体育课程是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措施 由于高职专业的特点,学生在校期间,就要进行大量的课程实训,这些实训在很大程度上与体育课造成了冲突,学生的体育课时有时很难以保证。因此,如何在有效的课堂教学内给学生提供高质量的体育课程,就成了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1)体育课程的设置应该是以学生为本,体育课应该充满着人文关怀的,关注学生的生活质量。任何偏离生命关怀的体育都不是真正的大学体育。(2)体育课中的内容应能激发全体学生的热情参与的。(3)重视学生体育文化的学习。体育教育不仅仅是只涉及到体育活动的这一个内容,同其他科目一样,体育也同样地需要加强学生体育文化的培养,让所有的学生通过高质量的体育课程经历去提升学生体育文化的内涵。(4)课堂上应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来选择适合他们自己愿意去参与的体育活动。(5)体育课中应重视学生的成功体验,让他们在运动的过程中得到自我满足感,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3.2.2 加强体育教师的动作技能培训和职业素养的提高 体育教师职业素养和动作技能的高低,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体育教师必须是一个合格、有专业技能特长的教师。如果教师只是凭借自己大学里学的知识来进行授课,而没有进行再学习的经历的话,对教学效果会受到很大的冲击。现在对体育教师的要求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动作,而是要培养学生会学的能力。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平时是一个勤于思考、善于反思问题的学者,如对体育课程的设计、有效的体育教学、体育教育最新的论点、研究的方法、高科技对体育带来的冲击和影响等问题进行研究。
3.2.3 加强学生体育活动环境的建设 有的高校学生数量达到扩招前的近10倍。在如此拥挤的场地里安排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运动训练,势必影响到体育教师和大学生的积极性,最终导致体育教学质量的下降,出现学生数量和质量的矛盾。由此可见,场地和器材的不足是影响学生体育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为了加强学生体育活动环境的建设,一方面,学校应构建有效的经济保障制度,确保每年对体育场地器材的投入;另一方面,也要因地制宜地为学生随时锻炼创造便利的环境,如在教室的周围或走廊上可以设置一些比较醒目的立定跳远场地或引体向上等器材,引导学生自主去锻炼。
3.2.4 加强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教育
针对大学中常见疾病的发生如某些传染性疾病如肝炎、结核,病毒性感冒等,学校要高度重视健康教育,定期地对学生进行健康的检查、健康宣传和积极防治。高校在新学期的开始要常规开展门诊就诊疾病的预防保健知识和健康教育等活动,充分向大学生宣传卫生知识,尤其加强大一新生的教育力度,培养良好生活方式的建立,让其掌握最基本的安全防护和自我保健知识。同时,体育部门对体育锻炼和健康的方面的问题应举行定期讲座,让学生了解体育缺乏带来的危害性,使体育成为学生的一种健康生活方式。
[1]闫瑞红,雷璇,张澜.父母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健康行为的关系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0(8):2507-250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研究课题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3]肖南,赵洪.上海电力学院运动损伤特点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7,28 (2):184-185.
[4]谭晖,魏美娟,钱序.上海市高中女生月经病相关症状流行特征[J].中国学校卫生,2007,28(5):443-444.
[5]段长波.高校体育教学资源的现状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0 (5):189-190.
[6]于彩云,朱香萍.某高校 2007学年大学生门诊就诊疾病分布特征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0(8):1001-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