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雯华 李 玮 孙晓光
目前,我国已有80余所重点高校开展自主选拔录取的试点工作。其中,北京中医药大学自主招生以其独特的中医药专业特色受到热爱并向往学习中医学专业的学生和家长的青睐。为了解报考学生的生源特点及相关情况,我们特编制了问卷进行调查分析,以期更好地探讨热爱并踊跃报考中医专业考生的生源结构与特点,为中医专业自主招生提供研究依据。
选取来自全国26个省市已通过报名初审,准备参加2012年北京中医药大学自主选拔复试的考生213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
问卷是由研究者在参考大量文献后针对中医药专业特点自行设计。调查内容分四部分:学生一般情况包括性别、文理科类别、生源地类别、所在中学类别、高中阶段平均学习年级排名、高中阶段评价;家长职业情况包括父、母亲职业;报名条件包括名家子弟、三好优干、获奖和创新实践、文学艺术及其他及报考原因。
问卷经反复修改、相关专家审定及检验Cronbach’sα系数为0.74。
采用整群抽样问卷调查的方法。发放学生问卷221份,收回213份,回收率96.4%。调查结果经两组人员分别输入计算机,核对无误后采用SPSS17.0进行描述性统计。
男生82人(38.5%),女生131人(61.5%);京内城市83人(39.0%),京内农村4人(1.9%),京外城市115人(54.0%),京外农村11人(5.2%)。
父母有从事医务工作者71人(33.3%),从事非医务工作者142人(66.7%)。
中医药名家子弟97人(45.5%),三好优干22人(10.3%),竞赛获奖61人(28.6%),超长创新实践13人(6.1%),国学艺术16人(7.5%),其他4人(1.9%)。
2.4.1 报考原因(表1)
表1 学生报考中医学专业自主招生的原因
2.4.2 对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总体印象
非常好171人(80.3%),比较好38人(17.8%),一般3人(1.4%),比较差1人(0.5%)。
2.4.3 对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了解程度
非常了解43人(20.2%),比较了解128人(60.1%),一般39人(18.3%),不了解2人(0.9%),非常不了解1人(0.5%)。
从本次调查可知,自主招生学生在选择报考我校前还是目的性比较明确的。有80.3%的学生选择对学校的总体印象为“非常好”,对学校了解程度选择为“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的占80.3%。说明学生在报考前对报考院校进行了翔实的调查和研究,减少了因缺乏对院校了解造成的报考选择盲目性,且对院校选拔专业思想性稳固的学生也非常有利。
从表1可知,学生报考的原因排序第一位的是热爱中医药学,其次是认为中医药学科有发展潜力和对家人健康有利和父母家人热爱中医药学。这说明学生在选择报考时还是非常重视兴趣爱好和学科的总体发展的。中医要发展,“人”是传承的关键[1]。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中医院校教育得以大力发展,培养出了大量中医药人才活跃在中医药事业的各个领域之中,也培养出了中医药的名医和院士。但是总体感觉更应是院校教育与家传教育和师承教育紧密结合,培养更多高水平拔尖的中医药人才。因此,选拔热爱中医学和对认为中医药学科有发展潜力的学生进行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自主招生的开展为切实选拔具有中医要培养潜质的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平台。
作为人生的一个重要抉择,考生在填报志愿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来自父母、老师、亲友、同学等人关注与影响[2]。本次调查也印证了学生报考与家人的影响及生活的环境氛围熏陶密不可分。中医药学学科特色明显,对于一直处于高中基础文化知识学习的普通学生来说,相比其他学科来讲比较陌生,在没有任何启发和感知下去很难主动选择此专业。因此,家庭氛围潜移默化的影响就显现出明显优势。被调查者中,自己填写为中医药世家名家子弟者有97人,占调查者总数的45.54%。而父母有一人以上从事医务工作者的学生有71人,占1/3。说明家庭医学背景对学生专业报考是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从表2可知,将学生按照父母是否为从事医学专业工作者分类进行报考原因比较,在“对学校了解程度、中医药学科有发展潜力和对家人健康有利”三方面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在“本人热爱中医药学”方面差异显著。以上四方面有家庭背景者选择均分均高于无背景者。再次说明了家庭对学生报考专业的影响。
表2 父母是否从事医务工作对学生报考原因的比较
从本次调查者的来源可以考到,只有15个人来自农村,所占比例仅为7%。分析原因,主要是与农村学生对于自主招生的招生信息了解有限。中医药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植于民间,服务于广大百姓,尤其在农村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并具有“简便验廉”的显著特点。许多民间中医具有地方行医与方药特色,急需科学验证与传承。因此,中医学自主招生应面向农村加强宣传。在招生与办学形式上,可进行人才专项招生与培养,解决中医药学在农村基层的发展与传承、创新。
[1]陈其广.八个兼顾做好中医药传承[J].中国中医药报,2012-2-13:3.
[2]何振波,冯金明,缪鲁加,等.高考考生志愿填报的信源与关注点的调研[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8,1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