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效益弹性比较法突破净现值法的局限性1

2012-11-08 06:08■徐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2年10期
关键词:矿藏矿产品现值

■徐 焘

为了使矿业投资者关切的超额剩余价值极大化,北美专家布赖恩·麦坎齐及其支持者们立足于通用的净现值法,演绎出一整套工作程序,包括预测投资回报率、试算品位指标、设计开采方案和推断费税额等等[1]。

国内多数矿业开发者并没有深究净现值法的实质就广泛套用该法。但是矿产品市场价格的大幅动荡,使这类尝试竟然没有一例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尽管如此,净现值法还是不胫而走,因为专业者除了能用此法勾画出矿藏开发方案的赢利性之外,还没有掌握估量开发效益的其它方法。然而,估量矿藏开发效果的净现值法的要害在于:它把超额剩余价值当作命题的核心本身就经不起质疑。

1 矿产资源的所谓价值化是对其两重性经济价值的折损

盛极一时的矿藏价值化和资本化论[2],是两百多年前资源开发者所得超额剩余价值或资本化级差收益观念的当代版。后者如今被工程经济界称作净现值,又被矿山承包者称作净价值,因为在他们看来超额剩余价值就是开发矿藏的唯一所求,除此之外再也没有任何值得他们珍惜的东西。

然而,超额剩余价值的净现值并不反映两重性的资源经济价值J(见图1),因为它不计实物形态的矿产品W,也不含劳动投入Sp,只是矿山承包者所求价格形态的超额剩余价值Sq。因此,矿藏价值化和资本化论包含双重谬误:第一,把二维矢量缩减为一维矢量;第二,把包括劳动投入的全额社会价值缩减为价格形态的超额剩余价值。

矿山承包者关注的不是社会需求的实物矿产品本身,而只是它承载的剩余价值。马克思就此揭示道:“资本主义生产本身并不关心他所生产的商品具有什么样的使用价值,不关心它所生产的商品具有什么样的特殊性质。在每个生产部门中,他所关心的只是生产剩余价值,在劳动产品中占有一定量的无酬劳动。”[3]。所以,照搬资本主义下矿业开发者惯用的超额剩余价值净现值法就是在原则上走进了歧途。

图1 矿藏净现值或超额剩余价值是经济价值的局部

我们权且忽略价格形态的净现值与价值形态的超额剩余价值在数量上的偏离度[4],只是通过集合论格式的三个公式归纳出矿产品净现值、市场价格、开发所得整体经济价值依次的隶属关系如下:

各式中

J=含使用价值和劳动价值两重性的矿藏整体经济价值;

W=实物矿产品;

Sp=矿产品成本加平均利润构成的生产价格;

Sq=矿藏开发者所得超额剩余价值转化的净现值;

SR=矿产品社会价值转化的市场价格。

公式[1]表示矿藏的经济价值J包括实物产品W、生产投入Sp和超额剩余价值Sq。

公式[2]表示矿产品劳动价值SR包括生产投入Sp和超额剩余价值Sq。

公式[3]表示超额剩余价值的净现值Sq只是其价格形态的产值SR的局部,更是整体产出的经济价值J的局部。

矿山承包者们把局部错解为整体固然因为方法有误,但根源在于牟利至上的意识过于偏颇。他们得知马克思说过“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5]就如获至宝,不顾社会历史条件的差别,以为像私有开发者权衡利润和转手开发权那样,用与“地租”对价的金额就能够名正言顺地套购国有资源。殊不知,净现值和经济价值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两种经济范畴。当开发矿藏者用得到的剩余价值的净现值从劳动者那里进一步获取剩余价值,就应验了马克思所说的“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表1)。

马克思曾经把开发者获得的垄断性超额剩余价值称作“虚假的社会价值”[6],说它是消费者“过多支付的东西”。在公有制下的矿业行为中,净现值极大化的目标理所当然地要消失,社会关心的只是实物产品与其劳动消耗的对比。通过净现值套购国有资源、选择开发方案和评价矿藏的可能性也将不复存在。

以净现值Sq为零的内部收益率法虽然不追求剩余价值的极大化,但它仍然只关注企业投资得失,没有直接把社会物质需求W放在首位。

称“矿产资源的价值等于天然形成的价值”之说[7]含有三个疑点。第一,除使用价值外,根本就没有任何“天然形成的价值”可言,因为只有商品社会中人的劳动才创造价值,后者不可能是天然形成的。第二,商品社会中矿藏的经济价值不仅取决于天然的资源条件,而且也取决于社会条件。何况,矿藏的经济价值不等于价值:经济价值是使用价值和劳动价值两重性的概念,而价值则只是劳动的物化形态。第三,商品社会中有较高经济价值的矿藏给独家经营者带来的超额剩余价值的净现值Sq(图1)只是整体经济效益J的组成部分,不构成完整的开发效果,因此也不单独决定开发方式。这就是为什么开发者不该把资源优势带来的超额利润据为私有,而应该把它以资源补偿费的名目上缴国库。

表1 超额剩余价值转化为净现值或资本化净价值

有一种说法是:开发矿藏“要以营利为目的,提高全体职工的生活水平,实现股东财富的最大化。”[8]说明白了就是让股东为获取更多超额剩余价值而截流资源补偿费。于是不提供超额剩余价值的资源将被视作“没有经济价值”(表2)。股东们或者会弃采质量低平但产品成本仍可被社会接受的初等丰度矿藏,或者为获取高利在环境保护和人身安全上铤而走险甚至蔑视法律。

各个社会群体因为所取的视角不同,评估矿藏经济价值的标准和开发资源的方式也不同(表2)。当耕地流转到唯利是图的承包者手中时,他们可能在西方大国倾销低价粮食的压力下,认为原来尚能给三至四亿人口温饱的五亿亩低产田“毫无经济价值”。那将导致大面积弃耕土地和天价进口粮食,甚至有朝一日会遭受西方封锁,使整个民族处在空前的危难中。

如果把超额剩余价值的“净价值”论放大,那就像北美极上层精英所说的似乎不能给他们提供剩余价值的全球几亿低收入者是“无用人口”。其潜台词是:后者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毫无经济价值。”

一旦矿藏产权和开发权被私有化,质量低平但能收支相抵提供产品资源之上的开发群体将失去生计,因为私营开发者所得超额利润的净现值将趋于零。这样的贫矿也见于任何富矿的周边,致使贫富兼采的方针夭折。同样道理,集约开发矿藏的进度也会在利润降低到临界点之前就中止。可见,贫富兼采和集约开发的方针能否贯彻,与其说取决于技术工艺和生产管理,不如说取决于开发矿藏的目的:究竟以满足社会对矿产品的物质需求为重,还是以投资者获得的净现值为重。

表2 取决于社会地位的两种资源评价

2 评矿藏的资源、资产与资本一体化论

有研究者撰文主张使矿产资源“资源化”指容其待价而沽(表3),并称“资产化是产权运作,资本化是金融运作,都要以获利为目标”[9]。这是把投资者牟取超额剩余价值的净现值极大化放在首位,而把社会需要的实物矿产品只当作超额剩余价值的载体。该文明言在上述“三化”中要以“资本为王”。这一形式新颖的表述仍然是马克思早已揭示过的让投资者把超额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它的流畅性表明它不过是当代欧美观念的陈词,因为中国矿业远未达到可以如此运作的程度。

推行国家矿业计划的行政手段的确需要与市场呼应,但并非只能让前者适应后者,即使在西方也并不如此。美国的石油战略并非适应欧佩克而是支配后者。加拿大政府干预诺兰达产权交易并未听从多伦多股市调遣。在这当中,国家利益才是关键,那就唯有通过行政手段来实现。

不论历史上是否有过该作者所称“完善的市场经济”,近百年来只有周期性危机的,从自由竞争走向寡头垄断的格局。如果连百分之九十的美国人都不认可华尔街,它还有多少“完善”可言?

该文称西方是需要模仿的“发达国家”。他们的确发达,但那与其说是其实体经济,不如说是其虚拟经济,再加上变幻莫测的手法。他们的本领是量身定做的,不是发展中国家模仿得了的。如果后者坚持要模仿,那就会重蹈“先生打倒学生”的覆辙。

3 改用效益弹性比较法直取最佳开发效益

尽管净现值法有原则性的缺陷,只要把社会的物质需求放在首位,并且用宏观调控型影子价格[10],或者用它的倒数效益弹性指标,取代市场价格来控制成本的功能,仍然可以借鉴净现值法的计算程序处理多项指数。

表3 矿产资源资产资本一体化观念

如果把视野从单位矿量扩大到整个矿区,一个矿山就是一个投资目标。每一次改变它的开发方式,包括露采和坑采的互换,都涉及更多投入能否增加产出。就是说,合理扩大矿藏的开发规模与提高其集约化开发程度是相互渗透的命题,二者互为因果,都可用效益弹性比较法来择优开发方案。

4 效益弹性比较法在露天矿设计中取代净现值法的前景

1913年德国开始在水平煤层和铁矿山控制覆盖岩层的最大允许厚度。前苏联的斯捷申科又在1929年认定境界剥采比和平均剥采比不应大于经济合理剥采比,并推出了急倾斜矿体露天矿深度理论。多年来后者一直为各国采用。[11]

所谓剥采比就是露天开采境界内剥离岩石量与采出矿石量的比值,它包括:

平均剥采比:剥岩总量Vp与矿石总量Ap之比;

分层剥采比:某一水平分层的剥岩量VF与矿石量AF之比;

生产剥采比:某一时刻剥岩量VS与所采矿量AS之比;

境界剥采比:剥岩增量△V与矿石增量△A之比;

经济合理剥采比:按净现值极大化计的剥采比。

确定露天开采境界的传统方法是:按采、装、运操作技术的要求确定露天矿底部宽度,依靠边坡的稳定性保证运输畅通,再做出露天矿最终平面图。除设计露天采场的技术内容外,还有经济合理性要求。然而,被矿业界应用了近八十年的按剥采比设计露天矿的缺陷是:

第一,可变的矿石质量和单位采掘量费用被当作常量。

第二,各项剥采比只是经济效益标准的因变量,却被当作决定性因素。

第三,把并非合理的净现值极大化当作选定露天矿剥采比的经济标准。

图2 露天矿示意剖面图

传统露天矿设计观念有这些含混不清之处,就必然在利用矿藏和控制投入上有重大欠缺。而把效益弹性比较法当作分析问题的工具,就能使露天矿设计者和经营者运用自如。

在技术上可行的前提下,设计露天矿有以下两个优化经济效益的要领:

(1)按目标市场价格计,应当保证整个露天矿达到收支相抵并有盈利,即:

式中wh是由块段h获得的w产品量;

p是产品w的目标市场价格;

Sh是块段h的剥采选加工费用。

(2)效益弹性指标W通过费效比控制着随矿量级别而变的品位和吨位下限以及各项剥采比:

露天矿的各项品位指标只适用于采坑之内直到缓倾斜的矿体下盘。在陡倾斜的矿体下盘和任何矿体的上盘,矿体的边界就是采坑的境界,需要通过效益弹性比较法确定。这是传统剥采比法忽略之处。

在宏观效益观念淡薄和未能掌握相应计算技术的过去,用剥采比指标控制露天矿的剥岩量,再用谋求微观效益的净现值法控制剥采比,毕竟操作简易。然而矿业行为要讲求宏观经济效果而非净现值的意识目前已更加明朗,而且计算技术也能应付裕如。再拘守含义模糊的剥采比指标,就象拘守稻草和谷子的比例一样没有必要。建议今后改按[4]、[5]式的收支平衡和效益弹性指标直取露采方案的最优化。

5 用效益弹性比较法取舍单项技术

采用效益弹性法评估整体开发方案时,通过偏微分方程还能判断单项技术的变换对整体经济效益的影响。优化新方案的条件是:

We是产品e的效益弹性指标。

6 效益弹性比较法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新建矿山可以把用地和复垦当作有时间差的“收支平衡”命题,老矿山可以把复垦土地与生产和环保并列。这些都是效益弹性比较法的用武之地。

低品位难选资源节能减排回收技术和盐湖开发技术,都需要通过效益弹性比较法逼近最佳效益点。

利用低品位原生和次生资源的堆浸技术至今尚未立下经济效益标准,以致多数开发者都在收得率和成本之间游移不定。实际上提取单一或多种有用组分的效益弹性比较法就可以解决这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扭转尾矿量恶性膨胀的趋势已刻不容缓。治理尾矿就是对以往粗放型开发矿藏的补偿性集约化举措。可见,无论是开发原生矿还是治理尾矿,都需要通过效益弹性比较法谋求优化的集约开发程度。

城乡各类废弃物的再生重用虽属常规但从来都没有规范化。通过效益弹性比较法综合治理废弃物应当成为系统的科学研究和经济管理任务。

[1]Brian W.Mackenzie.Competitive Mining tax positions in South Africa, Invited paper presented in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Gold Symposium,1998[C].Lima, Peru,May 5,1998.

[2]朱学义,张亚杰.矿产资源资本化[J].资源科学2008(4):134-139.

[3]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17.

[4]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97-198.

[5]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715.

[6]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745.

[7]王希凯.矿业权有偿取得不是矿产资源有偿使用[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2,25(4):4-5.

[8]王守杰.浅析煤炭企业固定资产管理[J].中国煤炭,2010(4):41.

[9]刘欣.试论矿产资源的资源、资产与资本一体化管理[J].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05-21(6).

[10]徐焘.矿业对策[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1:143-146.

[11]李宝祥,等.金属矿藏露天开采[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79.

猜你喜欢
矿藏矿产品现值
阿根廷矿产品出口大幅增长
经济评价方法中净现值法的优缺点及实际应用
净现值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不足
哲理漫画
潜艇的由来
海关破获6.5亿元矿产品出口走私案
关于PPP项目尽职调查浅谈——以某矿产品运输专用线PPP项目为例
魏大威 从国图的“矿藏”里挖金子
资金时间价值基础运算解读
净现值法对比煤层气与常规天然气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