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延峰
遵义的阳光
张延峰
遵义,坐落于群山环抱之中。遵义会议会址远靠峭峰入云的大娄山,近傍碧波荡漾的湘江河,门前街道干净繁华。
我怀着敬仰的心情走进了它,走进相隔77年的历史。
这是一座上世纪30年代的砖木结构房屋。当年,红军长征到达遵义时,总司令部就设在这里。毛泽东手书的“遵义会议会址”六个金光闪闪的大字,苍劲有力,形飞神舞,雕刻在黑亮的巨匾上,高挂在大门正中。熟悉的字迹,使我不由得想起一代伟人豪放的风采和传奇。
进大门,过牌坊,是一处小天井。天井北侧是一幢两层楼的青砖瓦房。再普通不过的一幢小楼,逼仄的楼梯,狭小的房间,真让人不敢相信就是在这里,一次在当时人们可能并未深刻认识到它的重要性的会议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把中国革命引向了胜利。
沿着台阶轻轻走着,望着那陌生而又熟悉的一切,我的心跳得敲鼓似的。那被岁月磨砺得透出亮光的青砖过道,那斑驳的板栗色长方木漆桌,桌上的马灯,桌下地板上木炭火盆留下的烙印,各式各样的农家椅凳,墙上挂着的黑白照片、斗笠和米袋,每一件文物都在向人们讲述着那一段风云变幻的历史,那个时代的风雨。
早在遵义会议之前,王明“左”倾错误——政治上的盲动主义、军事上的冒险主义、组织上的宗派主义、思想上的教条主义,导致中央革命根据地红军未能战胜国民党军队的第五次围剿,红军主力军被迫开始长征。中国危机重重,蒋介石调集数十万重兵围追堵截,妄图剿灭长征途中的红军。失去军事指挥权的毛泽东即是在担架上,也没有放弃过对中国革命前途的思考。一路走来,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与“左”倾领导者一路斗争,期盼着有一个重大转折。
1935年1月,红军长征到达遵义,15日至17日,中共在此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对博古、李德等人在军事指挥上的严重错误进行了批判,纠正了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并在组织上作了重要调整。会议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随后,中央又对最高领导进行了更换,取消了博古、李德等人的军事指挥权,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领导小组,从而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遵义会议的伟大业绩,就是成功地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第一次独立自主地确立了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实现了中国革命的重大转折,促使我们的党和军队走向成熟,为红军胜利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留下了宝贵经验。
连绵的阴雨,在遵义会议结束那天停息了。难得的阳光钻出云层,把阴冷的大地照得暖暖的、亮亮的。
在温暖的阳光下,用兵如神的毛泽东以一系列军事史上罕见的大手笔指挥红军,迂回曲折地穿插于敌军重兵之间,四渡赤水、兵临贵阳,威逼昆明、巧渡金沙,彻底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改变了敌我双方的战局,也从此扭转了中国革命的命运。
难怪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里这样写道:“红军在贵州采取了新战术,他们不再直线前进,而是开始一系列转移应战的运动,使南京的飞机要弄清部队逐日的具体目标越来越困难……”遵义会议是中国红军集体的“智慧之光”。
遵义会议纪念馆珍藏着许多文物、史料,譬如油印的共产党章程、宣言,还有枪炮等军用品。抚摸着那根渡江用的粗绳,红军战士的喊杀声依稀在耳;在一张满墙的领袖照上,印着鲁迅先生一句话:“在你们身上,寄托着中国和人类的未来!”置身其中,我仿佛走进了那“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热血岁月。
流连忘返,我再次折身走进会议遗址,推开雕花房门,看着里面的一切陈设,视线渐渐模糊,心潮涌起澎湃的敬仰和信念。我从这座光辉而又庄重的小楼走进纪念馆,又从纪念馆返回这座小楼,体味着遵义会议的激烈果断,感叹着遵义会议的历史转折。走在遵义会址的每一个房间,每一级台阶,我在寻找老一辈革命家的身影,追寻老一辈革命家的足迹。
站在这幢神圣的楼房前,一种庄严肃穆的崇敬感从我心灵深处散发开来。我不禁端正了身子,久久地凝视着那间曾经决定中国命运的简陋的会议室,然后深情地敬了个标准的军礼。